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回1958,打造世纪豪门 > 第917章 基建产业链布局

第917章 基建产业链布局

    “在深海市建一个大型集装箱码头?”多位局长被杨文东的话语给惊到了;

    现场陷入了短时间的安静,过了会,李局长道:“杨生,这件事太大了,不仅仅是我们,就是深海市恐怕也做不了主,还得请示中央。”

    “这是当然,我也只是提这个意见。”杨文东淡笑道;

    李局长问道:“杨生,您是想投资这个集装箱港口吗?”

    “对,是有这个想法。”杨文东点点头道:“如果能够独资,那我立刻就可以筹备资金,选择好地方后马上就可以动工;如果需要合资,那也是要贵方的速度了,我这边是没什么问题的。”

    独资的话,有点难,港口这个东西,即使在特区也不行,因为其不仅仅可以民用,紧急时候还是可以军用的;

    所属权方面,内地对此都非常看重,哪怕自己不赚钱,名义上也要属于自己,即使是60年代的北极熊,想在国内投资,国内虽然同意,但也要求自己控制;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国内的高速、港口等等,都是国家控股占51%的,铁路方面,更是100%控股。

    李局长道:“好的,那我们这就回去商量这件事,也会尽快的向中央提出申请。”

    杨文东道:“行,多谢了。”

    几位深海市官员走后,杨文东看向郑志杰,道:“事情你也听到了,你觉得怎么样?”

    郑志杰回道:“杨生,在深海建码头,其本身肯定是有好处的,只是这必然会影响我们香港码头的收益;

    香港码头那边,我们也占了接近一半了,我担心香港媒体那边,可能会有一些异议。”

    “不用管他们的异议,在乎他们干什么,连港府我也不怎么在意了。”杨文东摇摇头道:“港府那边,已经准备推出新的码头了,我估计,他们还是会采取上一次的策略,以法律方式,阻挡我们拿下新的码头;

    所以别看现在我们占了香港码头的一半,但新码头如果被其他资本控制,那我们在香港所占的港口收益,都未必有三分之一了;

    再说,内地这边会发展,不可能为了香港码头的收益,就不建自己的码头,即使今天我不参与,那以后他们自己也会建的,与其如此,那还不如我们早点下手,拿下这个项目再说。”

    原先历史上,80年代末,深海市就开始大建盐田港码头了,这种事,是不可能改变的,如今深海市的工业因为自己而更发达,那这个时间只会提前;

    郑志杰点头道:“还是杨生想的周到,那我这就去安排人先去调查深海市哪边的沿海区域比较合适。”

    “嗯,跟深海市官员一起吧,我估计最后还是会合资的,一起运营。”杨文东接着说道:“我听说盐田那边不错,你去安排专业的团队调查一下,看看适不适合做深水码头。”

    天然港口,是非常优质的地理资源,早年香港被英国看重,就是因为那里有着优质港口;

    即使是以内地的海岸线长度,天然优质港口的数量也是不多的。

    “好。”郑志杰答应道;

    又在深海市待了几天后,杨文东也得到了深海市的回复,深海市这一边,自然也是同意在自己市内建设港口的;

    只不过涉及数亿资金,还是需要上报粤东省以及中央的,建码头,也是国家战略的一部分。

    得到这个结果后,杨文东便离开了深海,又相继拜访了其他几个特区,走访了当地的工厂外加市区地产行业,并也承诺了进一步的投资;

    这个时代,在内地,闭着眼睛建房子,未来都是血赚,投资回报率甚至比香港还要高;

    四个特区走完后,他便返回了香港;

    圣诞节也快到了,香港毕竟还是有着很深的西方文化的,对此也比较重视,杨文东倒也无所谓,跟着家人一起开心一下就行了,什么理由并不重要;

    时间很快到了1983年;

    深海市的集装箱码头,中央那边的反馈速度也是极快,半个月时间,就特批了;

    不过这也是一个初级许可,后续还需要选择合适位置以及上报投资规模大小等等,这些还是需要中央再次审核的;

    杨文东自然也清楚流程,安排一个专业的团队,前往内地了;

    早在10年前,杨文东收购金门建筑后,便安排其参与香港、新加坡、以及部分东南亚地区的港口建设,如今这个团队,也有了很丰富的经验。

    “杨生,现在香港地产危机,正好我们手下的很多工人没事干,去内地建码头,倒是不错的去向。”郑志杰开心说道。

    杨文东道:“不仅仅是码头,其他内地需要建设的项目,你们都可以尝试参与进去,特别是大型基建;

    香港地产市场虽然不能说饱和了,但对我们来说,已经没多大发展空间了,未来,我们的主要核心还是在内地。”

    长兴地产公司已经是香港的no.1,未来他吞并置地之后,对于香港的地产,基本上就不会再怎么投资了,最多参与那几栋未来的顶级大厦,比如IFC等等;

    而内地,未来则有着无限机会,即使受限于外资身份,没办法参与住宅市场,但写字楼、酒店、高速港口基建等等,都是万亿级别的市场;

    “明白,以内地的发展,一旦到了现在东南亚部分国家的水平,那对于基建的要求必然很高。”郑志杰道:“这样对我们也是很大的机会,只是想与本土国企争夺,难度有点高啊。”

    “正常的争夺的确比不了,不过我未来会在内地大规模投资基建,所以还是有机会的。”杨文东点点头说道;

    这种内地能做的产业,一般是不太乐意让国外做的,毕竟国外企业赚到钱了,是需要将赚到的人民币,转成外汇离开的;

    也就到了95年之后,国内外汇没那么紧张了,外加意图加入WTO,所以才放开了很多限制,比如外资超市就是那个时候放开的。

    在80年代,正常竞争是不可能的,只能由自己牵头投资某个基建,然后再让自己的建筑公司参与进去,一方面开拓市场,另外一方面,也能起个监督作用;

    郑志杰道:“好的,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对了,内地中央那边,还同意了我们在内地建钢铁厂了,不过要保证外汇平衡,第一期只能百万吨以内。”杨文东道:“我也准备放在深海市,你这边与老魏那边协商一下,怎么保证外汇平衡,另外,集装箱工厂,也可以迁移一部分产能过去了。”

    自己向内地提出建钢铁厂的要求已经很久了,但这个要求显然阻力比较大,对于这个时候的内地,钢铁就等于几十年后的石油,甚至更为看重,外资想进来投资还是很难的;

    长兴集团这边也是派遣了多次团队,前往燕京,与各方部门协商,最终才谈妥了;

    “外汇平衡?这倒不是什么问题。”郑志杰道:“我们在香港的工厂就需要百万吨的钢铁了,这倒不是什么大问题,即使集装箱工厂去了内地,最终出口也是可以算同一家公司的;

    内地那边容许第一期,那以后就是有第二期第三期了?”

    一个集装箱就需要几吨的钢铁,如今长兴实业旗下的集装箱工厂,一年的产能已经超过50万了,且还在持续上涨中,全球市场对于集装箱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且这玩意还有寿命限制,简直就是一个无法满足的大产业。

    杨文东道:“应该是的,本来我是想着建个500万吨的,加上我们在澳洲的铁矿,运输也是自己的,最终产品我们内部还能吸收,完完全全就是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可内地那边还是觉得我们的产能太大,担心会影响自己内部的钢铁厂,特别是宝钢,所以就只批准了百万吨;

    就先这样吧,等以后看看情况,也可以再申请扩大规模。”

    能够走出第一步就很不错了,内地那边应该也是想着借着这个机会试一试,成功了更好,失败了,也就百万吨产能,对于整个内地几千万吨产能来说,也算不了什么;

    “好,如果未来钢铁厂成功了,那以后我方在内地的基建,也就成本低多了。”郑志杰想了想道:“靑洲英坭也是我们旗下的公司,要不我们再去内地建水泥厂?”

    “你想的可真多,水泥厂这方面,内地的规定我还没在意。”杨文东摆摆手道:“你自己看着办吧,可以的话,有经济回报你就去投资,不行就算了。”

    靑洲英坭,也是一家老牌的香港企业,论历史悠久跟怡和太古是一个级别的,只不过其发展高度比不过这几家;

    其主要产业就是水泥,几乎垄断了香港的水泥供应,也可以说是一家小型的垄断集团了。

    前几年,长兴地产收购了这家公司,杨文东也只是得知一下便让手下自己去操作了,才几千万市值的企业,他都没兴趣参与,只要知道有这件事、以及最终结果就行了。

    不过,如果在基建领域,也将全产业链自持,那也是非常恐怖的,这个产业虽然利润较低,但市场规模足够大,全产业链控制后,哪怕能够节省1%,那将会巨额利润,同时,因为成本的降低,也能够获得更大的市场;

    “好的。”郑志杰答应道;

    深海市新港口的项目,虽然是保密的,但也仅限于前期规划;

    规划之后,无论是深海市政府、长兴集团还是中央来人,都需要全方位的对深海市沿海进行大范围调查,甚至还要请不少港口、海运方面的专家前来,涉及到的人数,直接就有数百人,间接服务的,可能上千人了;

    这样大的动作,自然不可能瞒得住外界,香港媒体很快也就得到了风声,一些报纸立刻将事情捅了出来。

    标题自然就是《深海市意图建造新港口,抢夺香港港口贸易》;

    受此新闻影响,香港的多家与港口贸易相关的股票大跌,一些尖锐的媒体评论员,立刻抨击,这种属于损害香港利益,内地一方不该如此等等;

    连同杨文东以及长兴集团,都被影射了,不过如今杨家在香港传媒行业如日中天,倒没人敢直接说出这个名字;

    “这些废物,真的是跟”杨文东看完报纸后,将其扔到了一旁;

    都是一些巨婴,跟前世欧洲一些废物一样,都认为自己才应该掌控全球的高端技术与金融领域,自己就应该获得丰厚利润,其他国家就应该拼命干活,然后拿着低收入产品来养活他们;

    当其他国家崛起之后,他们只会认为是别人的错,别人不应该跟自己一样过好日子.

    “杨生,这也是在意料之中了,有些人,其实就是哗众取宠罢了。”齐瑞凡道:“我这边,也会以合法的手段,收拾这些跳梁小丑。”

    “嗯,好,这些人本身也是铁了心跟着英国的,教训一下也好。”杨文东点点头道。

    齐瑞凡接着说道:“好的,杨生也请放心,传媒这一块,很快就会被转移视线,我们会放出一些明星的绯闻,不会让人影响集团的计划。”

    “好,传媒这边就靠你们了。”杨文东道:“虽然这些都是小事,可如果天天被报纸报道,也会麻烦,特别是这个关口;

    TVB那边,尽量多做一些大动作,转移民众的视线。”

    “是,杨生。”齐瑞凡道;

    杨文东又道:“卫星的事情,怎么样了?”

    齐瑞凡道:“我们已经派人在HBC电视台学习相关知识了,目前还只是与NASA以及欧洲航天局有接触,讨论卫星的规格以及运送方案;”

    “行,这件事也不急,慢慢来,你们先掌握好卫星频道的操作方法。”杨文东点点头道;

    “是,杨生。”齐瑞凡接着道:“杨生,还有一件事,日本航天局也打听到了消息,也想着跟我们合作,想要替我们发射卫星,且保证价格比欧美便宜,您觉得怎么样?”

    PS:求月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