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联邦议会大厅,与其说是会议室,不如说是一座科技的圣殿。
巨大的穹顶上空展现的并非实体,而是完全由高精度粒子流构成的动态投影,此刻正清晰地展现着拉姆星的生态全景——
并非徐岩意识中那些冰冷的公式和数据,而是一个真实、壮阔却又陌生的世界:
暗红色的天空下,巨大的、结构精密如钟表内部的城市悬浮于空中,无数流线型的飞行器沿着无形的能量轨道高速穿梭;
地表并非土壤,而是覆盖着某种闪烁着金属光泽的晶格结构,奇异的、仿佛由几何光斑构成的植物在其间生长。
整个画面透着一股极致效率下的秩序感,却也缺少了蓝星所熟悉的生机勃勃的“烟火气”。
大厅两侧,悬浮着的流线型座椅上,端坐着蓝星联邦最高议会的成员、顶尖科学家、伦理学家以及星际战队的核心将领。
每个人都神色肃穆,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混合了好奇、警惕与期待的情绪。
地面是纳米光学地板,随着人员的轻微移动,荡漾开一圈圈如水波般的光纹。
这场名为“双星科技对话”的会议,规格之高,前所未有。
而焦点,无疑落在了徐岩,以及他无意中发现来到蓝星的“客人”身上。
徐岩站在大厅中央的演讲台上,身姿挺拔。
在展现完拉姆星真实的场景后,徐岩收回了目光,心里也是震惊不已。
这也是他第一次以主观视觉看到拉姆星的“真实”存在的影像。
会议厅中根据事前的共识,不许在场所有人记录,但会保留一份影像资料在蓝星联邦议会的最高核心机密库中存档。
开启的条件苛刻到无人可以单独提取。
“各位,”徐岩拉长了音调,把同样震惊的所有人视线拉回了自己的身上,“下面我将要阐述的就是‘星门’的稳定技术原理及未来应用前景。重点会表现在蓝星现有科技框架与拉姆星理论的互补性。”
接着,他用了接近两个小时的时间,把觊觎基于对蓝星科技的认识后,与拉姆星之间的差距在‘星门’稳定技术上的合作方向和规划。
“……因此,我们必须明确,”徐岩的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清晰而坚定,“科技融合的本质,绝非一方对另一方的简单取代或征服。它更像是构建一座桥梁,一座能够拓展我们双方认知边界,让我们得以窥见并理解此前无法想象的宇宙奥秘的桥梁。”
他的发言引来了不少赞同的颔首,但也有人眉头紧锁。
就在这时,徐岩微微侧身,做出了一个邀请的手势。
“而这座桥梁最有力的证明,并非理论,而是实践。下面,请允许我介绍一位特殊的‘参与者’。”
“他就是真实来自拉姆星的客人——觊觎!”
话音刚落,需要举起手中的“星柱碎片”,就看见光芒一闪,演讲台旁的空地上,无数微小的光点凭空涌现,如同被无形的力量吸引,迅速汇聚、重构——它们并非简单的全息影像,而是采用了最前沿的粒子流重构技术,每一个粒子都承载着庞大的信息流。
眨眼间,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被勾勒出来,继而迅速变得清晰、凝实。
那是一个修长而略显非蓝星人的身影,通体呈现出一种半透明的、流动的银灰色质感,面部没有过于细节的五官,只有两道幽蓝色的光芒代表着眼睛,平静地“注视”着前方。
它没有明显的性别特征,整体形象简洁到了极致,却散发着一种令人心悸的、纯粹理性的存在感。
觊觎,首次以独立的、可视化的形态,出现在蓝星最高权力机构面前。
当然,这也并非是他原身的形态,但徐岩不在乎,穆成柱也不在乎。
其余人,根本也不知道。
大厅内响起一片压抑不住的惊呼和窃窃私语。
伦理学家们的脸色瞬间变得无比凝重。
觊觎的“声音”响起,并非通过空气振动,而是直接转化为清晰的、略带电子合成质感的标准语,回荡在每个人耳边,平静得没有一丝波澜:
“徐岩的表述,符合当前共生状态的观测事实。我的存在本身,以及我们协同完成的虫洞稳定验证,即是拉姆星与蓝星文明可能产生共生的初步证明。这种共生模式,为跨文明科技交互提供了新的研究样本。”
它的发言直接、客观,甚至将自己也视为“研究样本”,这种绝对理性的态度让许多蓝星人感到一阵不适。
“研究样本?”一位资深的伦理学家忍不住站起身,语气尖锐,“恕我直言,觊觎……先生?你的存在形式,以及你与徐岩队员的‘共生’,本身就触及了伦理的禁区!意识上传?人格复制?主导权归属?这究竟是合作,还是一种……缓慢的侵蚀或夺舍?”
质疑声如同投入湖面的石子,激起层层涟漪。不少议员纷纷点头,表示担忧。
就在这时,觊觎带着拉姆星特有的音调,回应了伦理学家的质疑:
“你们的担忧,源于你们低效的情感冗余。效率,是文明存续和发展的唯一基石。个体情感、伦理纠结,不过是进化过程中需要被优化的变量。我觊觎与碳基生命的融合,是思想交流,而我本身并不存在于蓝星。只是通过徐岩手中的‘星柱碎片’产生的意识沟通。探索更高效率形式的实验,其价值应由结果判定,而非无意义的情绪波动。”
这声音冷峻而傲慢,其言论彻底点燃了蓝星方面的情绪,会场气氛瞬间变得紧张起来,双方陷入了关于文明本质、伦理界限的激烈争论。
徐岩眉头紧锁,他知道单纯的辩论无法打破这坚冰般的隔阂。
他深吸一口气,打断了争论:“诸位,理论争辩或许永无休止。但也许,我们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来更直观地理解‘共生’与‘融合’的另一种可能。”
他看向觊觎的全息影像,在心中快速交流。
觊觎沉默片刻后回应:‘基于ROI(投资回报率)评估,演示性实验或可降低沟通成本。同意配合。’
徐岩随即向会议主持者请求调用大厅的“全息共情模拟系统”。获得许可后,他示意一位自愿参与的人类士兵和一台标准的拉姆星作业机器人(由觊觎提供基础行为模式)进入模拟场。
实验内容很简单:让士兵和机器人同时连接模拟系统,体验一段经过处理的、源自徐岩和觊觎在“探索者7号”上共同面对空间撕裂、濒临死亡的记忆碎片。
士兵戴上了传感器,机器人则通过数据接口连接。
模拟启动。
士兵的身体瞬间绷紧,脸上露出极度痛苦和恐惧的神色,汗水涔涔而下,那是人类对死亡最本能的抗拒。
而一旁的拉姆星机器人,原本流畅机械的动作开始变得卡顿,外壳上的指示灯疯狂闪烁,甚至发出细微的、不正常的过载嗡鸣——它正在用它的方式,“处理”着这段充满“低效情感冗余”的数据。
然而,随着记忆碎片中,徐岩不顾一切扑向段鹏,欧阳楠和吴明杰奋力相助的场景浮现……
士兵眼中的恐惧渐渐被一种坚定的光芒取代,他下意识地做出了一个掩护的动作。
而另一边,那台拉姆星机器人的动作虽然依旧机械,但其疯狂闪烁的指示灯却逐渐趋于一种奇特的、缓慢而规律的节奏,它甚至微微调整了一下姿态,仿佛在模拟“支撑”或“阻挡”的动作——这个简单的动作,远远超出了它原本程序设定的最优避障逻辑。
它基于数据,“理解”并“模拟”了那种被称为“牺牲”或“守护”的非效率行为。
模拟结束。
士兵大口喘着气,眼神复杂地看向那台机器人。
机器人安静下来,指示灯恢复了平稳,但刚才那短暂而异常的“情感化”模拟反应,却被所有人看在眼里。
会场一片寂静。
徐岩缓缓开口:“看,即使是基于绝对理性的逻辑框架,在面对极端情境时,也可能产生对‘非效率’行为的模拟甚至……理解。这不是取代,而是认知的拓展。科技融合的桥梁,或许也能让彼此看到对方世界不一样的风景。”
这一次,质疑声小了很多。许多人看着那台似乎“不一样”了的机器人,陷入了沉思。
然而,就在这气氛稍缓的时刻,一直在利用权限暗中扫描会场人员能量 signatures的欧阳楠,突然脸色一变!
她猛地抬头,仪器锁定在大厅角落,一个极其微弱信号源!
几乎在她发现的同时,信号源光芒一闪,嗡——!!!
一股无形的、却极其狂暴的量子干扰波瞬间席卷整个议会大厅!
所有的灯光疯狂闪烁,全息投影剧烈扭曲、撕裂!
纳米光学地板上的光纹乱窜,如同沸腾的水面!
更可怕的是,在干扰波的核心点,也就是信号源所在的位置,空间仿佛被打碎的玻璃一般,猛地撕裂开一道不规则的黑紫色裂隙!
裂隙内部并非熟悉的星空,而是翻滚着混乱能量和扭曲光影的未知维度!
强大的吸力从中涌出,瞬间将附近的座椅、设备碎片吞噬进去!
量子***!
Redeem竟然疯狂到在蓝星核心议会大厅直接激活了这种能短暂撕裂时空的禁忌武器!
“封锁!”“屏蔽!”惊呼声和警报声瞬间响成一片!
蓝星联邦议会大厅瞬间各种安防措施启动。
觊觎的投影体也无声的回到“星柱碎片”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