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英西战争只进行了几个月的时间,而且英国和西班牙还都默契地限制了战争的规模。
但这场战争还是让西班牙在1904年全年的财政总支出不断攀升,十分罕见地远远超过了全年的财政总收入。
这种现象对于目前的西班牙来说已经十分少见了。自从普里莫首相完成改革之后,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总收入总是多于支出的,换句话说就是西班牙的财政每年是在盈余的。
根据财政部门的统计,1904年西班牙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大约在16.109亿比塞塔左右,财政总支出却高达17.864亿比塞塔,财政赤字达到了夸张的1.755亿比塞塔。
虽然财政赤字看起来有些夸张,但不管是卡洛还是西班牙政府,对去年的财政状况都是没什么担忧的。
一方面,西班牙在战后获得了巨额赔款,这些赔款的份额远远低于西班牙投入到战争中的花费。
另一方面,西班牙花出去的军费也能有效地刺激经济增长。不管是投入到海军建造战列舰的费用,还是投入到陆军购买武器装备以及发放给士兵的费用,最终都会回流到社会。
不管是海军的战列舰还是陆军的武器弹药,都会增加钢铁的消耗。钢铁又会影响更多的行业,能够促进西班牙各行各业的繁荣增长。
发给士兵手中的钱自然不用多说,这些钱最终还是要被消费出去的,同样也会刺激西班牙经济的增长。
别看1904年的财政总收入相较于1903年有所降低,降低的这些部分肯定会在今年弥补回来。
目前1905年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的时间,西班牙财政部门对于今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也有了一定的预估。
根据财政部门的预估,今年全年的财政总收入应该会再创新高,财政总支出也会大幅度降低,毕竟战争已经在去年年底结束。
战争虽然影响了西班牙政府的财政收入和支出,但对于西班牙民众的人均年收入,这场战争并没有造成什么影响。
在1904年年内,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正式突破了400比塞塔。到了1905年年初,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差不多已经达到了406比塞塔,并且仍然在不断地增长当中。
虽然相较于那些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中就有所成就的老牌列强来说还有所不足,但正所谓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对于那些列强中经济比较差的国家,亦或者算不上列强的国家来说,西班牙的人均年收入已经相当不错了。
至少隔壁的葡萄牙人已经非常羡慕了,他们原本的人均年收入水平只有西班牙的一半不到,目前更是已经降低到接近三分之一。
再加上去年的战争让葡萄牙大部分人口的生活都受到了影响,如果不是西班牙向葡萄牙出口的大量粮食和其他物资,恐怕此时仍然有大部分葡萄牙人不能吃饱饭,更别提其他的物质需求了。
目前葡萄牙民众只能寄希望于西班牙和葡萄牙政府的合作。根据披露出来的消息,以西班牙王室为首的资本,将会在葡萄牙的许多地区投资建厂,帮助葡萄牙更好地建设经济,扩大产业规模。
葡萄牙的面积还是不小的,但能够作为支柱产业的并不多。虽然葡萄牙拥有大片的平原,但葡萄牙的粮食产量只是西班牙的零头而已。
西班牙资本前往葡萄牙投资一共有三个目标,第一个目标是投资纺织业,这也算是葡萄牙唯一有点基础的产业了。
第二个目标就是投资葡萄产业,包括葡萄酒的生产和组装销售等等,都被算在葡萄产业之内。
第三个目标就是葡萄牙的木材产业。也就只有这三个产业勉强适合投资,剩下的产业没有太大的投资价值,葡萄牙的人口也不足以撑得起更多的产业。
西班牙的资本前往葡萄牙投资不是没有代价的。首先为了方便这些西班牙资本的投资,葡萄牙政府也需要开放关于铁路经营和建造的授权。
这些连接新投资产业的铁路几乎都由西班牙资本建造,在未来很长的时间里,这些铁路自然也会由西班牙的资本运营。
这样的手法有点像美国的联合果品公司,实际上就是通过控制产业外加铁路的方式,达成变相的经济渗透。
这种方式虽然是摆在明面上的,但葡萄牙政府对此却没有任何办法。他们如果拒绝西班牙的投资,实际上就是在危害葡萄牙人的利益。
毕竟投资的这些企业未来会优先招聘葡萄牙人,这对葡萄牙人来说不仅是大量的工作机会,同样也能大幅度提高自己的工作收入。
西班牙人均年收入的不间断增长,正是因为各种类型的企业和工厂不断的投资建造,让西班牙人有了充足的工作岗位,有了比原本更多的收入才达成的。
目前葡萄牙人也有机会实现西班牙人曾经实现过的目标,葡萄牙人自然不愿意自己的美好生活被阻拦,哪怕阻拦的是葡萄牙政府。
西班牙只用了大半年的时间,就让葡萄牙人成功地认识到了西班牙人是有多么幸福。
随着大量资本涌入葡萄牙,葡萄牙的经济环境也得到了很好的改善。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有许多西班牙资本投资的工厂顺利建成,并且招收了大量的葡萄牙工人。
因为带着政治任务的原因,西班牙的资本也是相当大方的。这些成功进入西班牙工厂的葡萄牙人,他们的年收入能够轻松的翻两倍,这也让那些没有进入西班牙工厂的葡萄牙人羡慕不已。
特别是大量的西班牙资本投资的工厂建成之后,如何才能进入这些工厂工作,已经成了许多葡萄牙人苦恼不已的问题。
好在西班牙工厂的招工要求并不严苛,对于大部分葡萄牙人来说,他们还是很容易就能够满足西班牙工厂的招工要求的。
这些西班牙工厂对工人的学历也没有任何要求,等到这些工人正式进入工厂之后,针对他们学历比较低的问题,工厂也可以将他们送到西班牙国内进行短时间的技术培训,帮助他们更快地掌握一些和自身岗位有关的技术知识。
当然,因为是在国内培训的原因,培训过程中肯定使用的是西班牙语。这些工人为了更快地掌握这些技术,肯定也要学习西班牙语。
葡萄牙语和西班牙语的差距并不大,许多葡萄牙人都能听懂西班牙人说的话。在这种情况下,想要让这些葡萄牙人学习西班牙语是很容易的,哪怕是文盲也能很容易的掌握西班牙语用来交流。
在这大半年的时间里,西班牙工厂已经成功招收了数万名葡萄牙工人。与此同时,还有上万名西班牙工人前往葡萄牙,在这些葡萄牙新建立的工厂就职。
这些葡萄牙工人还是需要更加熟练的西班牙工人来培训和教授知识的,这也能变相地向葡萄牙地区输送一些西班牙人。
在整个1905年,西班牙资本投资建设的工厂以及那些顺利进入西班牙工厂工作的葡萄牙工人,成了整个葡萄牙最火热的新闻话题。
大量的葡萄牙人涌入西班牙工厂所在的城市,他们也希望能够被西班牙的工厂选中,进入这些工厂工作,赚到平时收入的好几倍。
可惜每一家工厂招工的数量有限,虽然西班牙工厂累计招收了数万名葡萄牙工人,但对于拥有数百万人口的葡萄牙来说,这些工作岗位终究也只是杯水车薪而已。
在狼多肉少的情况下,不少的葡萄牙民众也产生了对政府的埋怨。但凡葡萄牙政府争气一点,他们也不用指望外国资本投资的工厂来为自己提供工作岗位。
对葡萄牙现状的埋怨以及对西班牙人的羡慕,造成了大量的葡萄牙民众产生了更多的幻想。
如果葡萄牙民众也能诞生一位像卡洛这样的君主,葡萄牙是否也能实现类似西班牙的复兴呢?
葡萄牙人的要求也不过分,只要这位国王能够稳定葡萄牙的政治环境,让葡萄牙迎来一段类似西班牙之前所拥有的黄金发展时期,让葡萄牙人的人均年收入翻上几倍,葡萄牙人就心满意足了。
要是真的有这么一位国王,葡萄牙人愿意坚定的支持君主制,帮助国王来对抗一切想要挑战君主制的敌人。
可惜的是,幻想终究是幻想,葡萄牙已经成了共和国,自然也不可能拥有一位雄才大略的君主。
正当一些葡萄牙人失望之际,他们突然发现了一丝希望。因为说起来,被誉为西班牙历史上最伟大君主之一的现任西班牙国王卡洛,好像也不是西班牙人吧。
卡洛是统一意大利的首位君主,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的儿子,是血统纯正的意大利王子。
是西班牙政府的王位进入了空位期,通过选王才让卡洛成为西班牙的国王。既然西班牙能够通过这样的方式挑选一位颇有能力,能让国家实现复兴的君主,那葡萄牙为什么不能这么做呢?
如果葡萄牙也能拥有一位颇具能力的君主,这是否代表着葡萄牙的现状也能迎来巨大的改变呢?
虽然这样的想法看起来有那么一丝希望,但葡萄牙想要复刻西班牙选王的过程,是要克服两大难题的。
第一个难题就是目前的葡萄牙政府。虽然伊比利亚党上台之后进行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取消了共和党时期比较极端的共和制度。
但从名义上来说,目前的葡萄牙仍然是一个共和制国家,葡萄牙是没有资格拥有一位国王的。
就算葡萄牙是一个王国,选王的环节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首先,葡萄牙得选择一个让西班牙满意的国王。
就像西班牙选择的必须是法国政府接受的人选一样,葡萄牙的选王也必须要考虑到自己邻国的意见。
要是葡萄牙选择一位英国王室背景的国王,西班牙政府肯定是不愿意接受的。
其次,就算葡萄牙能够选王,选出的国王也不一定是能力比较强的。要是碰到一位昏庸的君主,那不仅不会让葡萄牙走向复兴,反而会让葡萄牙好不容易安定下来的局势变得更加混乱。
这两大难题让原本有一些想法的葡萄牙民众再次安静了下来,因为他们根本无法想到比较合适的解决方式。
就在此时,葡萄牙国内一些比较大胆的报社开始报道起一些更加大胆的新闻。
一家名为里斯本海湾报的报社,在1905年12月底的一则新闻报道中,刊登了一篇引起葡萄牙民众深思的文章。
这篇文章的标题为《论葡萄牙的未来》。在这篇文章中,这家报社详细的提到了关于葡萄牙未来的各种设想,包括君主制,共和制和军事独裁等方向。
为了让葡萄牙民众更清楚地了解到这三种制度的不同,这家报社还详细地列举了几个例子,分别对应这三种完全不同的制度。
关于君主制最为明显的例子,就是刚刚才结束战争的英国和西班牙了。英国和西班牙都是比较典型的君主制国家,并且都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达成了相当辉煌的成就。
共和制国家的例子,则列举了目前最出名的两个共和制国家,法国和美国。
至于军事独裁国家的例子,为了不得罪现有的欧洲国家,这家报社列举的例子是一个让葡萄牙民众看到就会皱眉的名字,挑起葡萄牙内战的共和政府,葡萄牙共和国。
从军事独裁列举的例子就能够看出,这家报社是压根一点都没考虑军事独裁的未来。不过考虑到葡萄牙的实际情况,确实也能理解这家报社的想法。
葡萄牙民众刚刚感受过共和政府带来的独裁恐惧,目前的伊比利亚党又不具备军事独裁的能力,军队又是西班牙帮助训练出来的,葡萄牙根本不可能演变为军事独裁政府,至少在短时间内是这样的。
既然已经率先排除了军事独裁,那么葡萄牙能够选择的两种政体也就只剩下君主制和共和制了。
关于君主制和共和制的好坏,在这个时代其实是无法明说的。如今的共和制真的带给民众足够的民主和自由了吗?恐怕未必。
目前世界上屈指可数的几个列强国家,其中的绝大多数,或者说除了美国和法国的所有列强国家都是君主制。
被欧洲各国和民众所公认的四大超级列强英法德西(俄国因为战败被西班牙替代),除了法国之外也全部都是君主制国家。
此时的欧洲君主制是根深蒂固的,虽然葡萄牙已经成功演变为了共和制,但还是有许多葡萄牙民众,包括地主和曾经的贵族在内,都是希望恢复君主制的。
随着这篇新闻报道的刊发,在葡萄牙国内,立刻掀起了一股关于君主制和共和制到底谁更适合葡萄牙的讨论。
诸多葡萄牙的报社媒体也看到了新闻热点,他们纷纷加入到了这场讨论当中,在自己的报纸中提出关于自己的猜想和意见。
这些讨论中多次提到了关于君主制的好处,一些想要恢复君主制的葡萄牙人,也借此机会大量宣传君主制,试图进行君主制的复辟。
其实按道理来说,葡萄牙政府此时应该高度关注国内的舆论才对。特别是对那些宣传君主制的报纸,应当进行更加严格的舆论审查,避免民众倒向支持君主制的那一方。
但让人惊讶的是,这场讨论持续了超过一个月的时间,葡萄牙政府愣是没有任何反应。
也正是因为葡萄牙政府没有任何反应,大量的希望君主制重新复辟的群体,可谓铆足了劲来宣传君主制的好处,传播共和制的坏处,企图让民众都加入到支持君主制的行列当中。
还别说,这样铺天盖地的宣传和舆论影响是有效果的。自1906年的2月份开始,在一些报社的舆论调查中,已经能够看到葡萄牙民众对于君主制的支持率在上升了。
原本在葡萄牙共和国时期,因为葡萄牙民众已经吃够了君主制的苦,导致君主制的支持率是很低的,几乎绝大多数葡萄牙民众都支持共和制。
而在1906年的2月份,在一些报社的调查当中,君主制的支持率已经重新恢复到近四成,并且还在不断的增加当中。
虽然这些报社调查的只是个别城市的个别群体,但通过不断增长的君主制支持率也能看出,西班牙人已经改变了曾经的态度,他们对于葡萄牙目前的共和制也是有一些担忧的。
葡萄牙实行共和制已经十多年的时间,葡萄牙民众也算是亲身体验了一回。
共和制当然是有好处的,但这并不代表共和制就没有坏处了。
各政党为了争夺更多的席位,他们开始不惜一切代价的反对敌对党的政治思想和主张。
有些时候明明某种政策对葡萄牙有益,部分政党也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反对它。
在这种比较激烈的竞争之下,不仅葡萄牙的政治局势是比较混乱的,经济和工业建设也是相当混乱的。
想要让葡萄牙重新实现复兴,至少在目前的大环境下,共和制恐怕是无法做到的。
5000字第二更,求月票,求支持!
今天日万顺利完成,明天继续,求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