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79:未婚妻是天仙妈 > 第466章 刘晓莉的变化与小心机,程开颜加入中作协

第466章 刘晓莉的变化与小心机,程开颜加入中作协

    翌日上午。

    迎着五月下旬微热的晨光,程开颜骑车将晓莉送到学校。

    梳着丸子头、身穿白色连衣裙、脚踩浅色帆布鞋的姑娘,抱着书包站在教学楼门口。

    蓝白色的柔软裙摆被清凉的风拂动,在女孩纤长有劲的小腿处飘动,显得身姿格外优雅挺拔。

    “昨天晚上的菜都被你糟蹋了,一会儿回去的时候买点菜,西红柿,鸡蛋,还买一些包菜……”

    刘晓莉蹙着黛眉,正思索着买哪些菜,对单脚撑地,骑在车上的打哈欠的程开颜嘱咐着。

    “嗯嗯嗯。”

    程开颜随意的点头,脸上带着几分困意,心思也落在她身上打量着。

    刘晓莉以往秀气清纯的眉眼间,多了些许妩媚动人的成熟韵味。

    气色也变得极佳,肌肤白里透红,干净通透。

    脸蛋,皮肤上已经找不到半点瑕疵,甚至连手脚上那些练舞蹈的细小伤痕和薄茧子都没了。

    整个人像是脱胎换骨了一样,全身都焕发着珍珠般细腻的光彩,就连头发都格外的乌黑柔顺,有种油润后的光泽。

    程开颜只觉怎么看怎么喜欢,怎么看也看不腻。

    这些变化,自然是程开颜昨天夜里,因为某人的嘴硬不肯求饶,他只好一寸寸的品尝时发现的。

    程开颜既高兴于这些变化,又感到好奇。

    虽然听说女人恩爱满足后,的确会出现这些细小的变化,变得更加动人美丽。

    但也不至于到这种地步?

    有种修仙里,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的变化。

    灵丹妙药?

    想到这儿,程开颜神情变得有些古怪。

    思来想去,最终只能将其归结于自身的独特性,毕竟他的身份不一般嘛。

    而且以前自己也有过这种类似的变化,胡同口易大爷还说是二次发育呢。

    仔细想想,程开颜也就释然了,毕竟这是一件好事。

    “你记住了没有,对了,记得买几斤排骨还有山药,等我回来给你煲汤喝。”

    刘晓莉被他看得脸颊有些微热,挑眉道。

    “记住了。晓莉姐,你有没有发现,最近你有了些细小的变化?”

    程开颜倒没问她怎么忽然想到要煲汤,接着刚才的思路好奇的问。

    “唔……这个,有点发现吧。”

    刘晓莉有些不自然的捋了捋耳边的头发,小声的说。

    自己的身子变化,自然是清楚的。

    她是某天洗澡的时候,发现自己变得更漂亮了,皮肤也更好了。

    这段时间在学校上课,朋友同学们也这样说,还说什么嫩得能掐出水来之类的胡话。

    她左思右想后,觉得这些变化应该是那天给程开颜庆祝生日过后产生的。

    想来是因为那个吧。

    心中陡然闪过昨天夜里那些羞人至极的画面,刘晓莉红着脸瞪了眼程开颜,抿着唇不做声了。

    “好了好了,我不问了。”

    程开颜见状,举手投降。

    “回去吧,别忘记要买的菜。”

    算你识相,刘晓莉哼了一声,挥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转身回教室了。

    程开颜也骑车离开,先去了趟市场买菜。

    在买排骨山药时,陡然明白晓莉姐为什么忽然要煲汤给自己喝了。

    原来是要让自己补补身子。

    常年锻炼舞蹈的晓莉姐,体力虽然比不过他,但真是充沛。

    再加上身子的柔韧性,还有要强的性格,程开颜昨天还真花了一番真功夫才制服了她。

    “这妮子……实在是不容小觑。”

    程开颜失笑一声,心里暖洋洋的,拎着大包小包离开菜市场。

    顺路回了趟四合院。

    将菜水果,都分了一些放在厨房里。

    回家后,程开颜继续坐在书桌前埋头写作。

    时间一晃,到了中午。

    程开颜实在懒得做饭,索性骑车出门,打算跑到老师家里去蹭饭了。

    “嘿!你还真是来得早不如来得巧,刚好今天买了条大鱼,你就来了。”

    一进门,坐在阳光下看书的老爷子笑骂道。

    “我这不是中午没饭吃嘛。”

    程开颜推着车进院子,笑着说。

    “晓莉上学去,你在家就不做饭了?懒死你得了。”

    姚澄阿姨在水井边杀鱼,她是生活经验丰富的中年妇女,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

    “……”

    程开颜无话可说。

    “正好你来了,跟我下下象棋打发时间。”

    老爷子招呼一声,然后起身回屋把象棋拿了出来。

    一老一少,下棋对弈,一边闲聊。

    “最近在家干嘛呢?”

    老爷子当头炮推出来,随口问。

    “每天就接送晓莉姐上下学,买菜煮饭,还得晾衣服收衣服,打扫卫生……其余时间在家写稿子,嘶……”

    程开颜说着说着,倒吸一口凉气,陡然意识到自己似乎把家里的家务基本都包了。

    而某人则每天上下学,回来做顿晚饭,打扫卫生,洗洗衣服就没事了。

    而且家里有洗衣机!洗衣服轻松得很。

    再结合这段时间,晓莉同志总是时不时就夸自己几句,奖励自己几下,又说几句大道理……

    好你个秀眉大眼的刘晓莉!

    居然玩心眼子是吧?

    程开颜简直痛心疾首,那个大冬天给他洗衣服,无比单纯的姑娘去哪儿了?

    “可以啊开颜,现在这年头像你这样知道做家务的男同志可太少见了,哪个不是大爷?

    哎呦!晓莉这丫头可真是真有福气了,不像我,老中幼个个得靠我来照顾。”

    姚澄阿姨惊讶的抬起头来,感慨不已。

    小两口家的情况她很清楚,晓莉每天上下学,家里的活可不就是在家蹲着的程开颜干吗?

    “哪里哪里。”

    程开颜谦虚的笑着,他倒也没有觉得不公平,就像晓莉姐说的那样,相互扶持,相互体谅嘛。

    只要周六日在家,家里的事,还不是晓莉姐在操持。

    “啧啧……”

    老爷子啧啧称奇两下,觉得这个话题不能多聊,就转移话题问:“稿子什么时候写完?到时候拿来我帮你看看,改改?”

    “快了,六月份吧,不过给您看之前,我自己也要改改。”

    程开颜解释道。

    “六月份啊……这都是挺快的,我还以为要到下半年去了。”

    老爷子若有所思的点头,忽然问道:“对了,一会儿下午有没有空?”

    “什么事啊?”

    “不是跟你说过吗,加入作协的事情,之前是你不在家,现在得趁早去。

    毕竟是全国作协,每年的入会名额是有限的,不少作家都盯着呢,不过以你的成就和名气,进去还是稳稳当当的。”

    “那行,一会儿下午我去看看。”

    程开颜一听,点头答应下来。

    “那你自己去吧,我就不陪你一起去了。”

    老爷子说了一些注意事项,就继续下棋了。

    中午十一点半,开饭了。

    三人上桌吃饭,中午的大菜是一盆清蒸鲈鱼。

    鱼肉鲜嫩没有腥味,而且没什么刺,老人家也吃得。

    程开颜吃得很香,扒了两碗米饭。

    看他吃饭这么香,老爷子也被勾起了食欲,也多吃了小半碗米饭。

    “爸,您少吃点!您的肠胃又不消化!都九十岁的人了,还吃这么多!”

    姚澄阿姨立即瞪眼,“程开颜!你吃这么香干什么?”

    老爷子和程开颜相视一眼,都闷不作声,任打任骂。

    吃完饭,告辞一声。

    程开颜骑车回四合院,跑到隔壁詹家玩了一会儿,等消化得差不多了,就回去睡午觉。

    下午两点,太阳逐渐西斜。

    院子里的公鸡喔喔喔的叫了起来。

    “哗啦哗啦!”

    程开颜醒来后,去厨房在水缸里,捧了把冷水洗脸。

    冷水扑打在脸上,一阵清凉舒爽的感觉扑面而来,让他整个人都清醒过来。

    洗完脸,留了张纸条给母亲,遂骑着车出门。

    中国作家协会,程开颜还是第一次去。

    但道听途说,还是知道位置在哪儿的。

    距离校尉胡同并不远,就在五四大街,北大红楼旁边的沙滩北街二号院。

    《文艺报》报社也在那儿,还和中作协挨在一起,在同一个院子里工作。

    程开颜慢慢悠悠的骑着自行车上街了,路过商店买了瓶汽水喝了解渴,不出十分钟就到目的地了。

    程开颜站在外面看,眼前是一个很大的院子,院子里有几幢庄重的砖石大楼。

    不过文艺报社和中作协,并不在这些大楼里办公。

    而是在院子里那几排简易板房里,房子外面儿,挂着这两个单位的白底黑字招牌。

    文艺报社是一座单独的简易小楼房,两层,而且上到二层的铁梯子是悬在一面外墙上的。

    光是看看,就觉得简陋,这会儿正好有个人从上面下来,踩在梯子上咯吱咯吱直响。

    而中作协则是几间挨着小平房。

    之前他就听人民文学的张光年老先生说过,这边办公条件挺差的,一溜的小平房。

    但程开颜也没想到能差到这个地步。

    原因为什么呢?

    因为中作协还没有真正恢复建制。

    还要等两年。

    站在院子门口,看了一会儿,程开颜走上前去。

    门口有个小房子,显然是门卫传达室。

    “你好同志,你有什么事吗?”

    门卫是个年轻的小伙子,在这边儿见过的文艺工作者可太多了,一看程开颜这个皮肤白皙,气质文雅的年轻人走了过来,就知道他大概率是文艺工作者。

    “同志,我受巴金老先生邀请而来。”

    程开颜开门见山说道。

    “巴老邀请而来?同志您是?”

    年轻门卫用上敬语,好奇的问道。

    “我是程开颜,一个普通的作家。”

    程开颜自我介绍道。

    “程开颜……有点耳熟啊。巴老不在,不过正好书记处的张老师今天坐班,我带您去。”

    门卫同志盯着程开颜看了两下,又觉得面熟,不过想不起来,就拿纸笔让程开颜签字,就带他进去了。

    二人一前一后走到平房前,门卫敲了敲门喊道:“张老师,有位叫程开颜的同志说是受巴老先生的邀请过来的,您给见见?”

    “程开颜?!来了!”

    里面传来声音。

    程开颜听着有些耳熟,“张老师,该不会是张光年老先生吧?”

    “您怎么知道?”

    临走前,门卫诧异道。

    “哈哈。

    程开颜笑而不语,视线落在他身后开门的老年人身上了,“午安啊,张老师。”

    “哈哈,午安午安,快进来快进来。”

    张光年爽朗的笑着,拉着程开颜进屋。

    二人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

    “你小子可算来了,等你半个月了,怎么样,订婚后的小日子?”

    “幸福美满得很。”

    程开颜想到自家媳妇儿,脸上自然的露出笑容。

    “你小子……”

    张光年笑骂一声,接着说:“今儿是来加入作协的吧?”

    “嗯,要不是今儿去了趟老师家里,我还真忘了。”

    “啧啧,温柔乡里是英雄冢啊!可别把我们大才子的文采消磨干净喽!”

    张光年打趣一句,起身从抽屉里拿了份入会申请表,以及档案表,档案袋过来,“把这些都填了吧,你来得不凑巧,巴老上面去开会去了,入会仪式就一切从简。”

    “一切从简这样才好!”

    程开颜对这种填下表,签下字就能搞定的流程相当满意,“五点,我还得去北舞接媳妇儿呢。”

    “啧啧,到底是有媳妇儿的人了,不再像以前那样,整天到晚不落屋了。”

    张光年啧啧称奇,感慨真是一物降一物,程开颜这种人也只有刘晓莉同志这个从小有婚约的女同志能降服了。

    程开颜坐着填表,两人有一搭没一搭的聊了起来。

    聊到最近几个月的国家大事,某某矿区发生的恶劣杀人事件,还有上个月月底成立中国少年儿童基金会等等……

    “对了,你听说过儿童文学研究学会没有。

    六月一号,他们成立一周年,说是搞个文艺表演活动,顺便领导换届。”

    张光年说着说着,忽然问道:“上周,儿童文学研究学会的会长陈子君给我送了请柬,还问到了你。”

    “陈子君老师?”

    程开颜听说过一点,之前他在撰写《儿童文学三大母题》时,看着这位老师的著作。

    这位是中国儿童文学学界的理论大家,更是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奠基者之一。

    著有《儿童文学在探索中前进》、《儿童文学论》,主编过《中国当代儿童文学史》、《儿童文学探讨》、《儿童文学辞典》、《系列儿童文学论文选》等。

    当然这个奠基人名头应该还没落实,有些著作也尚未完成。

    但能担任会长,足以见得这位老师的影响力。

    “到时候再看吧,不过,陈老师问到我做什么?”

    程开颜好奇的问,此时放下笔,将写完的资料递过去。

    “这个我倒是不清楚的,不过你不是儿童文学大师嘛,邀请你去见见撑撑场子也说不定。”

    张光年开玩笑道。

    “撑场子,看表演可以,别找我上台发言就行。”

    程开颜耸耸肩,他可没这个功夫掺和这些事情。

    “砰砰!”

    张光年老先生笑而不语,他倒是觉得不会那么简单,拿起印章资料盖章。

    他是副领导,也是书记处的第一秘书,整个中作协的具体事务都是他在主导,大权独揽。

    巴老是精神领袖,不管具体的事情。

    处理完入会,张光年说要带着程开颜在这里转转。

    然后两人就在这些小平房里转悠了一圈,还去文艺报报社看了看,总结就是没什么好逛的。

    这儿办公条件太差了。

    与此同时,京城某地。

    中国儿童文学研究学会。

    会议室里,一群人正在开会。

    “陈会长,候选人名单不对劲吧?您将这个年轻人名字加进来做什么?!”

    “什么时候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有资格担任副会长了?”

    一个中年男人满脸不善的拍着桌子,质问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