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战争系统在末世 > 第1180章 京都聚集地

第1180章 京都聚集地

    “扶桑”二字一出,观察室内的空气仿佛瞬间被抽空!

    卫靖方、武向林、周伟、王志明,这四位在末世中见惯了尸山血海、早已心硬如铁的老将,此刻也齐齐变色,呼吸都为之一滞!

    扶桑!

    那个与周邦有着百年血海深仇的岛国!

    那场持续了十数年、给周邦民族带来无尽伤痛与屈辱的侵略战争!那些至今仍未被彻底清算的罪孽与亡魂!

    末世是灾难,是文明的浩劫。

    但正如顾承渊所说,它也是机遇!是打破一切旧有枷锁、对旧时代一切血债进行彻底清算的最佳时机!

    在旧秩序下,受限于复杂的国际关系、战略平衡与道德桎梏,许多事情想做而不能做。

    可现在,秩序崩坏,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成为铁律!

    国与国之间的界限在变异体的威胁下变得模糊,曾经束缚手脚的规则已然失效!

    “末世前,有些账,不是不想算,而是时机未到,牵绊太多。”顾承渊的声音如同来自极北之地的寒风,带着凛冽的杀意:

    “但现在,时机到了!”

    “他们欠下的血债,该还了!”

    “今日,便以这枚‘礼花’,告慰我周邦无数枉死的先辈英灵!也以此向这片废土宣告——‘周邦末世紧急军事委员会’的成立,不仅仅是为了生存,更是为了清算!”

    “为了我周邦民族,能以更强势、更不容侵犯的姿态,屹立于这新纪元!”

    顾承渊猛地抬手!

    几乎在他抬手的同时,屏幕中,发射指挥车内,指令长肃穆的声音通过通讯频道传来,回荡在寂静的观察室内:

    “发射程序最终确认!目标参数装定完毕!……. 5!4!3!2!1! 发射!”

    命令下达!

    SOng————————————

    屏幕中,那枚巍然耸立的DF-41洲际导弹尾部,猛地喷吐出炽烈无比、如同太阳核心般耀眼的巨大橘红色火焰!

    狂暴的烈焰瞬间吞噬了发射车尾部的地面,浓密的白色水汽与烟尘混合着向上翻涌!

    巨大的轰鸣声即使隔着屏幕和隔音设施,也隐隐传来,震动着每个人的耳膜和心脏!

    在磅礴的动力推动下,那枚承载着旧时代无尽血泪与新时代凛冽复仇意志的巨箭,挣脱了大地的束缚,以一种无可阻挡的姿态,撕裂长空,朝着预定的弹道,朝着东方那个罪恶的岛国,破空而去!

    导弹尾焰在蔚蓝的天幕上划出一道壮丽而决绝的白色轨迹,如同直刺敌人心脏的复仇之矛!

    观察室内,一片死寂。

    卫靖方、武向林、周伟、王志明,全都死死地盯着屏幕上那道逐渐远去的白色轨迹,胸膛剧烈起伏。

    他们仿佛能看到,在不久的将来,那枚携带者毁灭的弹头,将在扶桑的领土上,绽放出怎样一朵象征着重生与清算的、残酷而绚烂的“礼花”!

    这一刻,他们心中所有的疑虑、不甘、复杂的权衡,似乎都在那冲天而起的烈焰和这跨越历史的复仇宣言中,被涤荡一空!

    一种前所未有的、混杂着血腥复仇快意与新纪元开拓者豪情的战栗,从脊椎骨直冲头顶!

    这位年轻的委员长,不仅拥有颠覆性的力量,更拥有着他们这些老派军人内心深处或许想过、却从未敢付诸实践的决绝与……狠厉!

    他,或许真的能带领他们,走向一个与过往截然不同的、用铁与血重新定义的“光明”!

    顾承渊静静地站在那里,背影在屏幕光芒的映照下,仿佛与那远去的导弹融为一体,化为了这个新时代最冰冷、也最强大的符号。

    ————

    扶桑列岛,本州岛东南部,末世前被称为“东京湾”的区域。

    昔日的全球超级大都会,如今已彻底改变了模样。

    无尽的钢筋混凝土森林大多化为残破的骨架,或被诡异的、散发着腐殖质气味的暗紫色菌植森林所覆盖、吞噬,满城密密麻麻的丧尸,如同板结成一块的黑潮般涨落...

    然而,在这片文明的坟场中央,一片区域却反常地维持着一种畸形的、高度组织化的“秩序”。

    这里便是扶桑首都聚集地——京都聚集地。

    它并非建立在旧京都的废墟之上,那样过于分散且难以防御,扶桑残存的力量展现了其特有的、在极端困境下的工程能力和组织力,他们选择了相对偏僻的东港湾本身作为基座。

    聚集地的核心,建立在人工加固和填海造陆形成的、横跨浦安至木更津的巨型海上平台上。

    这道庞大无匹的弧形平台,如同一条粗壮的臂膀,部分环绕着海湾,将一片相对平静的水域庇护在内,使其成为聚集地的“内湖”和天然港口。

    平台本身以末世前海湾内沉没的巨轮、拆除的建筑钢筋为骨架,混合着速干水泥和不知名的生物粘合剂浇筑而成,表面粗糙而坚固,呈现出一种灰暗的、毫无生气的色调。

    平台上,密密麻麻、层层叠叠地建造着数以万计的建筑,这些建筑大多低矮、方正,材质五花八门,有切割整齐的混凝土预制板,也有从废墟中回收的扭曲钢材焊接而成的框架,外面覆盖着锈蚀的铁皮或厚重的防冲击复合板。

    它们紧紧挨在一起,几乎没有留下任何多余的空间,形成了一片令人窒息的、蜂窝般的立体迷宫。

    狭窄的、仅容数人并行的通道如同蛛网般在这些建筑间蜿蜒,大多数区域终日不见阳光,依靠稀疏拉设的、闪烁着不稳定光芒的荧光灯管照明。

    在聚集地的外围,尤其是面向陆地的一侧,矗立着令人望而生畏的复合防御墙。

    墙体并非垂直,而是带着一定的倾角,由厚重的钢板、混凝土块和嵌入其中的尖锐金属拒马构成。

    墙头上,密集布置着自动机枪塔、火焰喷射器以及探照灯,冰冷的枪口和灯盏如同警惕的复眼,日夜不停地扫视着墙外那片被死亡与变异占据的废墟。

    海湾内,靠近平台的水域,停泊着一些经过粗糙改装、布满铁锈和补丁的船只,从小型巡逻艇到还能勉强航行的货轮,它们是聚集地与外界(主要是其他残存的扶桑岛屿据点)保持微弱联系的生命线。

    整个京都聚集地的统治权,掌握在一个名为 “京都复兴会” 的机构手中。

    这并非一个民主的机构,其核心由末世前的扶桑皇室、华族、大财阀代表、前政府高级官僚以及残存的军队将领组成,实行的是高度集权、等级森严的军事化管制。

    “复兴会”下属的 “统制军” 是维持秩序和防御的主要力量,他们装备着库存的制式武器,穿着统一的、但明显磨损严重的深蓝色制服,拥有绝对的权利。

    与之并存的,还有效忠于皇室、华族、以及各大财阀的 “私兵” ,他们往往装备更精良,行事也更加跋扈。

    整个京都聚集地的顶层是“复兴会”的核心成员及其家族,享受着相对“优渥”的生活和绝对的安全。

    中层是技术人员、熟练工人以及中低层军官,他们是维持聚集地运转的骨干,生活勉强维持。

    而底层,则是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普通幸存者,他们如同工蚁,从事着最繁重、最危险的工作。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