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白了,就是行政和业务剥离,部委只管理行业,不经营企业,机构精简。”
“呃,陆先生,你的意思是,有些部委,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此时,众人终于回过味来。
说着说着,似乎改革的越发彻底了啊。
“我们改革的目的本来就很明确,让企业有了一个具体的出资人或者股东。”
“话是这么说,但是。。。”
“最简单的一个例子,重汽集团,大家都知道吧。”
“重汽怎么了?”
此时,经贸委和计委的领导坐不住了。
怎么也没有想到,陆一鸣的第一个例子,就是拿重汽开刀。
要知道。
重汽集团,一直以来,都是经贸委和计委在管理的。
“怎么了?现在的重汽很好?每年都在补贴吧,而且,补贴的幅度每年都有扩大化的趋势。”
“这。。。”
“陆先生,你说的也不完全对,毕竟这是因为国内的经济形势所造成的,要是搁五年前,重汽一直都能自给自足,还能盈利,给我们国家带来了不少的外汇,我们可不能因为现在大环境不好,就搞一刀切吧。”
急了。
经贸委和计委的两位领导,是真的急了。
要知道,国家的第一批改革名单中,就已经涉及到了重汽集团。
可是,为什么直到现在,重汽集团依旧没有一点改革的影子。
说起来,除了部委有领导想要挽救一番以外。
更多的,是几个部委之间的分工不明确所导致的。
谁也不愿意挑头。
自然就没有了下文。
“要是我没有记错的话,重汽集团,就是多头管理模式的典型代表吧。”
“陆先生,从过去的历史来看,这样的管理模式,并没有太大的问题。”
“太繁杂了。”
“这。。。”
“基本建设,由计委管,技术改造由经贸委管,日常经营由机械工业部管,资产由财政部管,收入分配则由劳动部管,啧啧,一个重汽集团,五个部委联合管理,关键,你们之间的沟通不足,这样的企业,能管理的好?”
“可是以前。。。”
“不要再这里谈历史,要谈历史,咱们的纺织业,历史要比重汽辉煌的多,可现在的结果呢?”
一句话,把经贸委和计委的两位领导噎得说不出来。
“你们自己也知道,重汽集团的没落,就是因为复杂的管理,没有创新,甚至于,一些创新的点子在上报部委之后,石沉大海。”
陆一鸣是丝毫不留情面。
至于两位领导。
则是低着头,红着脸。
被一个年轻人,如此不留情面的批评。
这还是人生头一遭。
关键,这两位,可是部级领导。
平日里谁见着不是低头哈腰,尽说好话来着。
可是今天,那叫一个无地自容。
而且,对方说的依据十足。
再加上陆一鸣在华夏的特殊地位摆在眼前。
别说什么报复了,这种念头是一点儿都没有。
现在只求陆一鸣可以放过自己。
要不然的话,那就一视同仁,总不能就经贸委和计委两个部门挨批吧。
至于坐镇的郑老爷子,也是叹了一口气。
陆一鸣说的一点儿都没有错。
的确。
很多国企,都像重汽集团一样,积重难返。
“这还只是表面吧,重汽的人事管理,更是一团麻乱,干部人事这一块,就有好几个部门一起管,领导班子的一把手由中组部管,二把手由人事部管,三把手到七把手由机械工业部管,还有八把手由地方派。”
“这。。。”
被陆一鸣点名的中组部和人事部,还有机械工业部的领导,此刻也坐不住了。
的确是够混乱的。
部委之间的明争暗斗,甚至还影响到了企业内部的管理。
想想看,领导们每天琢磨着如何坐稳自己的位置,琢磨着如何斗争。
谁还有多余的心思放在技术革新和开拓市场上。
一旦失去了稳定的销售,重汽集团立马就陷入了停滞不前。
问题现在彻底暴露了出来。
“一家企业,就连经营责任都分不清楚,我看,最后重汽如果破产倒闭了,也找不到应该由哪个部门来承担责任吧。”
什么叫杀人诛心?
此刻的陆一鸣,是彻底杀疯了的节奏。
什么?
你们专家不敢说的话。
没问题,陆一鸣自然会说。
你们不敢得罪的干部。
陆一鸣无所谓。
无官一身轻。
再说,有首长们在自己身后撑腰呢。
谁敢给陆一鸣上眼药?
得了吧,在华夏,陆一鸣和龙腾系,就是无解的BUg。
“陆一鸣,你说了这么多,那么,新成立的部门,你建议是什么样的?”
“很简单,就叫国资委!”
“国资委?”
“就是要把其他部门监管国有企业的职能和人员都划过来,整合到一起,今后,国企管得好不好,都是国资委的事情。”
“这个。。。”
“的确是个办法。”
郑老爷子不傻,如果按照陆一鸣说的,成立国资委的话。
的确可以符合政企分开、政资分离的原则。
“作为企业的出资人,让企业保值增值,具有“私权”的性质,而如果要搞调控宏观,对市场与行业进行监管,这些是公共管理职能,具有“公权”的性质。”
“说得好。”
“我看行!”
“不错。”
“支持。”
得,一面倒的局面发生了。
各部位的领导,此时阴沉着脸不说话。
倒是绝大多数的经济专家,一面倒地支持陆一鸣的改革计划。
“国资委的设定,本身没有执法权,不从事公共管理,专司国有资产管理,负责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你确定这是有效的改革手段?”
“自然。”
“那么,陆一鸣,你愿不愿意成为国资委成立后的首位掌门人?”
“噗。。。”
陆一鸣目瞪口呆。
什么玩意儿?
国资委首位掌门人?
自己?!
至于其他人,更是被郑老爷子这个提问给震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一步登天?!
傻子都知道。
如果真的成立国资委的话。
按照目前的局势来看。
国资委必定会成为部委中一个非常强势的部门。
按照惯例的话。
国资委的一把手,必定是部长级。
这。。。
多少中管干部奋斗一辈子都无法达成的目标。
是不是太夸张了一点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