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断电话。
阿璃伸手指向烟架上的那包烟。
若是画面定格,从女孩指尖画出一条直线,可以精准地连到那盒烟的中心。
但这世上,不是谁的眼睛都是尺。
尤其是对第一次单独一个人来小卖部买东西的阿璃来说,她不能像老熟客那样,直接一句“拿包烟”,张婶就知道对方抽什么、自己该拿什么。
“是这包么。”
“还是这包?”
“这包是吧,确定?”
女孩没有算到张婶会在拿烟时,额外多出这么多互动环节。
每一次摇头或点头,对阿璃而言,都是一轮酷刑。
在她的视野里,张婶小卖部就是一只敞开着的血盆大口。
张婶以及周围的这些婶子们,则是一群状态各异的邪祟。
女孩知道这不是真的,但她梦里的场景早就浸润了现实。
在遇到男孩之前,她习惯于坐在屋内,双脚踩放在门槛上。
因为病情已经发展到,她恐惧现实超过梦境,毕竟梦里的丑恶与扭曲只是一方天地,但现实,却是无限大。
“好,给你。”
张婶终于选中了正确的烟,将它推给了女孩。
阿璃将已经湿了的钞票,放在柜台上。
张婶拿起钞票,问道:“还要不要点其它的?”
阿璃摇头。
这次,舒服很多,因为预案里有这句问话环节。
张婶打开铁盒子,开始找钱。
阿璃看着张婶找零的动作。
“给你,你数数,看看有没有多给你,呵呵呵。”
张婶笑了,周围的婶子们也笑了。
这笑声,在阿璃耳朵里,像是邪祟们集体施嘲。
阿璃拿过钱,转身,准备离开。
她刚看了的,找零正好。
这样就可以跳过站在这里,把零钱再数一遍的环节。
但这次实践,也让她有了新的改进经验。
下次出门前,可以提前把钱分文不差的数好再握着拿过来,这样就可以跳过“还要什么”和“数一数找零”这两个环节。
然而,张婶喊住了阿璃。
“来,细丫头,婶子请你吃块糖。”
张婶拿起一块糖,递向阿璃。
小卖部里的糖果,等级分明。
这种糖,在虎子石头他们眼里,堪比仙丹,绰号也叫仙丹。
金色的糖纸包裹,糖块外头在嘴里抿化后,里面还藏有另一种口味的糖心。
一般只有家里条件好的亲戚来串门时,孩子们才会装作腼腆且不知道价钱的样子拿起这个。
不像城里的大商店,会贴价格标签,小卖部里东西基本都是买卖双方心知肚明,有时候问个价,也只是为了感慨一句:这么贵,活不起了都!
这让阿璃很痛苦。
他不会白拿人家的糖,她也不会。
可她又无法开口询问这多少钱,无论是写字还是做手势,都会牵扯出更多让自己煎熬的过场环节。
“拿着啊,细丫头,好吃得很,真的。”
张婶的语气温柔,她是真的喜欢这个好看得不像话的小姑娘,对这个小姑娘是个哑巴,她也是无比怜惜。
阿璃知道她是出于好意,但她温柔的神情,在女孩眼中,似是诅咒呢喃。
“来,拿着,吃,不要钱,请你的。”
对方的热情,不仅代表自己还得再多出一轮感谢。
阿璃的眼睫毛,开始抑制不住地轻微颤抖。
这时,女孩耳畔响起了先前在话筒里听到的话:
“阿璃,下一浪,我带你一起走。”
她知道自己还没完全做好准备,还不能像个正常人一样站在他身边,但他仍是说出了这样的话。
阿璃眼睫毛平复,眼眸平静。
女孩先看向张婶手里的糖果,再看向张婶,摇了摇头,随后不做丝毫耽搁,转身离开。
很不客气,很没礼貌,甚至在世俗眼里,这一举动,还很没教养。
张婶有些尴尬地收回手,自己找补道:“呵呵,也是,糖吃多了对牙齿不好,会蛀牙。”
旁边婶子接话道:“我不怕蛀牙,来,给我吃。”
张婶笑骂道:“死相,孩子的吃食你还想着占便宜。”
回来的路上,阿璃刻意压制着自己想要加速的脚步,她得走回去,得正常地走,不是畏畏缩缩踉踉跄跄,更不是逃。
村道上,时常有人骑车或步行经过,都向阿璃投来了目光,有的还主动跟阿璃打起招呼,询问她是哪家的细丫头。
阿璃目不斜视,很没礼貌地无视了他们。
她没得到满分,但她成功接了电话还按照规矩在小卖部里进行了消费。
她是一个人走出门,又是一个人走回来的。
没得到满分,但及格了。
若是要跟着他出门,那自己首先要做的,就是不能拖后腿。
李追远电话里的那句话,对女孩的影响很大。
很多人在想要做事与改变时,面前都会竖起一堵阻拦你的墙。
这堵墙的名字并不是叫困难与险阻,而是你自己内心深处,渴望一蹴而就的完美。
李追远说要带阿璃一起出门走江,不是感性上的冲动,而是理性上的利覆盖了弊。
这其实是一种折中。
而阿璃,也很快做出了改变,她也开始做出自己的折中。
在女孩的视角里,前方是少年的背影。
他在前面行走,自己在后面跟随。
出门在外,不可能像在家里,他会牵着自己的手与自己并排。
前方的人或物,他都会先看见先处理先做出判断,自己只需要,跟上他,跟上他,一直跟上他。
前方,少年的背影越来越清晰,阿璃的呼吸越来越平稳,步伐也越来越轻盈。
她现在还是无法接纳外面这个世界,但有他在的地方,就能撑起容纳自己的空隙。
只是一个电话,让两个人都立刻做出了新的调整,开始双向奔赴。
柳玉梅站在坝子上,眺望着远处正往回走的自家孙女。
刘姨站在柳玉梅旁边,担忧地把瓜子仁吐出,嘴里咀嚼着瓜子皮。
原本在前面田里耕作的秦叔,被柳玉梅喊回来,去屋后田里锄草。
因为他留在前面,会提前与阿璃接近,会辜负自家孙女这一轮主动迈出去的效果。
秦叔倒也没老老实实地耕地,他拿着锄头,身子后倾,躲在房屋墙壁后,探出头。
这个实诚的汉子,这辈子难得的鬼鬼祟祟。
大家都很期待,也都很激动。
以前在大学时,阿璃有过一次自己出门,买回一罐健力宝的经历。
但那极具突发性与偶然性,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却不可持续。
这次,是小远的电话打过来,阿璃主动去接,说明女孩正在主动融入小远那边的节奏。
而这,也几乎明示着未来的发展方向。
柳玉梅没姓氏血脉偏见,小远在她眼里,就是秦柳两家的孩子、传承者、家主。
只是,如果真正拥有秦柳两家血脉的人,能走上江面,对她而言,于公于私、于情于理,都足以向秦柳两家完成最完美的交代。
女孩走下村道,步入小径。
刘姨:“阿璃走得很自然,像是以往小远牵着她走时一样。”
柳玉梅点了点头。
刘姨:“如果这样的话,咱们阿璃是不是可以……”
柳玉梅:“再等等再看看吧,走江不是请客吃饭,我们不要给小远压力,而且,小远只会比我们更希望,能够带着阿璃一起出门走江。”
阿璃回来了。
她站在坝子上,目光依次看向奶奶、刘姨以及屋后探头探脑的秦叔。
算是打过了一遍招呼。
然后,女孩独自进了屋,上了楼。
刘姨:“像是变了,又像是没变,感觉反而更清冷了点。”
柳玉梅笑道:“清冷点好啊,我年轻时,比咱家阿璃更清冷,更目中无人呢。”
刘姨故作委屈道:“您当年可没像对阿璃这般,宠我和阿力,哎呀,这到底不是亲生的,终究是隔了一层。”
柳玉梅没生气,反而点了点头:“因为我对你们抱有希望。”
阿璃来到二楼少年的房间里,打开抽屉。
李追远的钱,大部分都放在谭文彬那里,手头上的钱,则都搁这儿。
阿璃将里面的钱取出,按面值和硬币分类,将这次找回的零钱,也都放了进去。
做完这些后,阿璃将抽屉关闭,写了一张字条后,拿起放在书桌上的烟,下了楼。
来到坝子上,拉起一根板凳,坐下。
这一举动,让原本已经在喝茶的柳玉梅,有些不明所以。
以往,阿璃是不会长时间停留在坝子上这种公共环境的,尤其是小远不在家时,她要么在小远房间里要么在东屋,喜欢独处。
柳玉梅不禁在想,难道接下来,小远还要再打电话,阿璃还得出门去小卖部接,所以刻意在这里做好准备?
阿璃的这一反常举动,反而让刘姨和秦叔他们有点不知所措了,刘姨做饭时扭头瞧着坝子上孤零零坐着的女孩,连菜都忘记该怎么炒了。
秦叔从田里回来,去坝子上的井口边冲脚,这次冲得,束手束脚。
整个家里的氛围,显得有点莫名其妙的压抑。
李三江回来了。
隔着老远,瞧见女孩坐在坝子上,他还以为是自家小远侯回来了,下意识地步频加快,但在发现黄色小皮卡不在家时,他就晓得骡子们还没回来。
刚踏上坝子,女孩站起身。
李三江止住脚步。
女孩向李三江主动走来。
李三江看了看左边,又看了看右边,下意识地将右脚向后回踩半步。
阿璃来到李三江跟前。
李三江有些艰难地咽了口唾沫,问道:
“细丫头,你这是有啥事儿么?”
阿璃举起手,将那包自己费尽“千辛万苦”买来的烟,递给李三江。
李三江有些不敢置信,第一时间没伸手去拿。
阿璃的手,一直举着。
李三江缓缓伸手,把烟接住,女孩松开手。
女孩将一张纸,对着李三江展开。
“哦哦哦,小远侯他们明早就回来了,好好好,我晓得了。”
女孩将纸收回,转身,将自己先前坐的板凳提起,放回到墙边,然后进屋上二楼回到房间。
在李追远书桌旁的椅子上坐下后,女孩闭上眼,开始深呼吸,她的全身,都在轻微的颤栗。
但她很快就又强行睁开眼,明明事后的情绪还未完成平复,但她还是强迫自己再次起身,走到画桌旁,拿起笔,蘸着朱砂料,开始画符。
不能每做一次事后,就要花费那么久时间来休息,自己得学会克服与安静。
第一张符,失败。
画到一半,符纸自燃。
女孩左手指尖一指,再向边侧一甩,燃烧着的符纸飞离画桌,化作一团灰烬后缓缓落地。
第二张符,画成功了,但并不够完美,符纸效果只能激发出一半。
女孩指尖再次一甩,符纸飞出,贴到了墙壁上,快速变黑龟裂。
第三张符,女孩圆满画出。
放下手中的笔。
阿璃眼里没有丝毫喜悦。
少年的每一浪经历,都会原原本本地对她讲述,所以她很清楚江上是何等的凶险。
用两张废符的时间,来平复自己的心境,太奢侈,也会拖他的后腿。
阿璃走回到书桌前,打开抽屉,从里面再次取出钱,目光渐渐坚定。
……
李三江拿着手里的烟,在坝子上站了很久很久。
这是他平日里抽的牌子,他现在很想抽一根,再仔细尝尝味道。
可手指刚扯到包装口处,在撕开前,又停住了。
他把烟盒放在鼻下,使劲闻了闻。
然后将这包烟,放进自己胸前口袋里,轻轻拍了拍。
李三江转身,看向坐在那里喝茶的市侩老太太。
“我说啊~咳咳……”
不知怎么的,声音里带着点颤音。
李三江假借咳嗽,重新调整后,又往柳玉梅那里走了几步。
“我说啊……”
柳玉梅抬眼看向李三江:“说什么?”
李三江像是彻底服软认输了一般,叹了口气:
“唉,我说啊,彩礼你开个价吧。”
……
阿璃下了楼,来到厨房,将一张纸递给刘姨。
刘姨看着上面的问题,做了回答。
随后,整个下午,阿璃总共出了三趟门。
每次的目标,都是张婶小卖部。
当第一次破冰成功后,接下来的消融速度,就会很快,少年电话里的那句话,更是成了最有效的催化剂。
阿璃来到张婶小卖部,指向一袋盐。
张婶把盐拿给她,阿璃将正对应好的钱放在柜台上,拿着盐回去,把盐交给了刘姨后,她回到二楼,开始画符。
第一张符报废,第二张符成功。
阿璃再次下楼,出了门,又一次来到张婶小卖部,一只手将钱放在柜台上,另一只手指向一瓶风油精。
然后,柳玉梅就收到了自己人生中的,第一盒风油精。
这东西,本地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蚊虫叮咬可涂、头晕恶心可涂、犯困疲惫可涂。
柳玉梅扭开盖子,把小玻璃瓶放鼻下一闻,先是熏得她皱眉,随后往指尖倒了点,涂抹眉心。
嘿,别说,还真挺有用,眉头一下子就舒展开了。
回到二楼房间里的阿璃开始画符。
第一张符没有报废,但只能发挥出百分之五十的效果。
阿璃又拿着钱下了楼。
黄昏时从地里刚回来的秦叔,收到了自己的礼物。
一瓶酱油。
……
清晨,下着小雨。
东屋卧房的灯亮起。
阿璃坐在梳妆台前,柳玉梅在给她梳头发。
昨天,阿璃出了四趟门,去小卖部买东西。
柳玉梅很开心,镜子里的自己,嘴角也是带着笑意。
虽然别人家小孩,很小就会尝试学习买东西了,但她知道,这对自家阿璃而言,意味着什么。
这种改变,让柳玉梅觉得,像是有一股力量,推着自己孙女在大步向前,更快地实现转变。
今天,柳玉梅给阿璃准备了一套白裙,她自己设计的,偏修身,上有青竹纹。
梳妆完毕。
阿璃站起身,推开门,站在门槛后。
女孩先向右看了看二楼房间,又向左侧看了看坝子外。
她迈开步子,朝着坝子外走去。
“阿璃。”
女孩停下身形,转身,看向奶奶。
“你是要去接小远么?”
女孩点了点头。
“那带把伞吧。”
柳玉梅将一把油纸伞递了过来。
女孩接过来,将伞撑开。
“去吧。”
女孩走入雨中。
西屋,刘姨将房门打开。
“我去看看?”
昨日,阿璃去小卖部,大家是知道她要去哪里的。
就是以前去接小远放学,也是润生骑着三轮车载着她去。
柳玉梅摇了摇头:
“不准跟着,也不准去看着,她姓秦,身上更是流着柳家的血。当她决定往外走时,我们这些做长辈的,绝对不能成为拖累。”
刘姨将房门关闭。
坐在床边的秦叔说道:“我都说了,不用问,主母肯定不会同意的。”
刘姨:“主母心里比谁都紧张。”
秦叔:“这当然。”
刘姨:“问了后,就不好意思再说我了。”
秦叔疑惑:“什么意思?”
刘姨:“我要去准备做饭了。”
秦叔:“这么早?”
刘姨:“小远他们今早回来,得多准备些。”
秦叔:“那我去地里看看。”
西屋门再次被打开。
刘姨去了厨房,秦叔站到墙边,边估摸着雨势边挑选着农具。
柳玉梅的呵斥声传来:
“下点雨就磨工夫,我看你现在真是懒到没边了。”
秦叔赶忙拿起一件农具,小跑着下了坝子。
现在,他懂阿婷那句话是什么意思了。
……
黄色小皮卡驶入石南镇地界,过了史家桥,林书友就边减速边小声道:
“小远哥?”
坐在副驾驶位置上的李追远,目光向前方看去。
远处拐入思源村的村道口,站着一个女孩。
女孩一身竹青纹白裙,撑着一把黛青色油纸伞,站在这初晨秋雨中。
谭文彬把头探出窗外,左手搭在左眼处,眨了一下眼。
“咔嚓!”
有些人拍照,需要搭配天与景;而有些人,环境因她的存在而唯美。
不用摆造型,不需要矫揉造作,连一丁点刻意都不存在,她只是站在那里,就成就了这一瞬的空灵。
李追远:“停下吧,你们先回家,我走回去。”
林书友将车停下。
李追远打开车门,正下车时,站在村道口的女孩就主动打着伞,小跑着向他走来,生怕他淋了雨。
少年笑了笑,抬头望天,伸手挥了挥,这雨,就从他头顶分开,向两侧避让。
女孩停下脚步,站在那里,嘴角含笑。
没急着上前,不是因为他现在淋不到雨了,而是想给他更多时间来炫耀。
李追远向女孩走来,身上的衣服,哪怕是发丝,也没湿上丝毫。
每一步落下前,脚下的积水就会柔和地向四周散开,行进时没有溅起丁点水花。
大乌龟的馈赠,帮李追远扩充了蓄水池;
高句丽墓的天师遗产,帮李追远实现了水质的蜕变。
风水之法可以轻松办到少年现在的效果,这不难。
难的是,持续这般之久,以及这种不用掐印念咒的生活间写意呈现。
柳奶奶以前下雨时,懒得撑伞,也这样过。
区别在于,柳奶奶这是金玉其外,李追远还得加个败絮其中。
不过,以后面对陌生的对手时,来这一手,自己或站或坐或围炉煮茶,都能极好地迷惑对方。
当然,这一招,也能拿来面对自己亲近熟悉的人。
李追远走到女孩面前,伸手抓住女孩手里的伞柄,接过伞后,再将它挪开。
很快,这场雨,在二人面前,一下子就懂得了分寸感。
李追远将伞收起,握在左手,右手牵起女孩的手。
在风雨里站了这么久,手很凉。
女孩像是做错事般,微微低下头。
李追远将油纸伞立在地上,把左手腾出来牵住女孩另一只手,放在自己手心捂着。
“村道口这块地太爷已经承包了,我让太爷在这儿盖座供路人休息的凉亭吧。”
女孩抬头看着少年,笑了。
黄色小皮卡,先一步行驶过去。
林书友回头,通过后车窗看向后方,感慨道:
“彬哥,我真觉得自己像是在看电视。”
谭文彬:“你得先让制片方请得起这样的演员。”
林书友:“还有特效呢。”
说着,林书友在心里对童子问道:
“你能不能做到这个?”
“和谁?”
“和陈琳。”
“可以,我能做得更厉害。”
“真的?”
“疾风骤雨!”
林书友继续专注开车。
童子继续聒噪:“喂喂喂,疾风骤雨岂不是更好,大家衣服都湿了,也都冷了,那就会找个地方避雨,然后抱在一起取暖,下一步就……”
林书友:“你就是办不到罢了,故意开玩笑。”
童子:“是你先问我做不做得到的,这玩笑,是你先开的。”
黄色小皮卡开到了家里坝子上。
李三江还没醒,仍在睡觉。
大家下车后,纷纷跟柳玉梅和刘姨打招呼。
谭文彬:“小远哥和阿璃,在后面一起走回来。”
柳玉梅点点头:“嗯。”
刘姨:“早饭都做好了,外面下着雨,你们自己端屋里吃。”
连续高强度赶路,大家确实都饿了,一窝蜂地进了厨房。
刘姨走到柳玉梅身边,顺着主母目光看去,前方村道上,少年与少女牵着手,在雨帘中行进。
虽然都很年轻,年纪还小,但一个端庄婉约,另一个则已被江上的风,吹出了棱角。
少年时而伸手,抓起前方的雨水,捏出一个个动物,拍出一幅幅画面,女孩都在认真做着欣赏。
刘姨抿了抿嘴唇,从兜里掏出今早自己亲自炒好的瓜子,尽情嗑了起来。
这瓜子,似是永远都嗑不腻,总有新花样新口味。
嗑着嗑着,刘姨目光落在了远处地头上,正在干农活的秦叔身上。
这位,昨晚还在问自己,主母给自己介绍对象了没有。
自己说介绍了。
他说,那得好好选,不要着急,这是一辈子的事。
刘姨:“人比人,真是气死个人,咱们家阿璃,从小都是吃的细糠。”
相较起来,自个儿啃的就是木头,都快给自己啃成啄木鸟了。
柳玉梅:“老狗当年,就会一拳对着前面河面砸过去,把河流轰断,然后扭头问我厉不厉害。”
刘姨:“这真不怪老爷……”
柳玉梅:“是不怪他,我不是说过么,他们秦家人练秦氏观蛟法,最喜欢先在脑门儿上开气门,大概是因为都有个‘门儿’,图个方便。”
刘姨:“主母,我的意思是,您就算想让老爷来对你这样,老爷在这个年纪他也办不到吧?”
柳玉梅:“这倒也是。”
前方,李追远与阿璃牵着手越走越近。
明明是天空灰沉沉之下的阴雨绵绵,却像是有两道光,照得人有些睁不开眼。
柳玉梅:
“还是年轻好啊,人呐,就得趁年轻。”
……
李三江醒了,从楼上走下来。
看见一楼厅屋里,众骡盈朝。
“哈哈哈,回来了,都回来了吧!”
再一瞧,大家伙都在猛吃,旁边的汤面、馄饨碗,垒得老高,他更是笑得合不拢嘴。
“吃,到家了就放开了吃,外头的东西哪有家里好,不够的话让你们刘姨再给你们做。”
主要是刚受过伤,众人还处于恢复期,这会儿自然不是压低代谢的时候。
“嘿,小远侯,你咋不吃呢?”
李追远还没回答,阿璃就端着一碗红糖卧鸡蛋过来了。
这次,鸡蛋不多,红糖也少,香味却更浓郁。
在阿璃期盼的目光下,李追远尝了一口,是一股恰到好处的鲜甜。
“好吃。”
阿璃近期应该是跟刘姨学过。
李追远很庆幸,庆幸阿璃的厨艺和自己画符,不属于一个“天缺”赛道。
柳玉梅心里也是舒了口气,她是真怕自己孙女给秦柳两家的未来龙王喂出个糖尿病。
李三江把粥放凉,先夹着烟,欣赏着大家伙吃饭。
李追远饭量正常,吃完一碗后也就停下了。
“小远侯,这次出去得久,累坏了吧?”
“有一点,但跟着老师和师兄们,学了很多东西。”
“你老师是好的,愿意教你,遇到个好老师不容易。不像有的老师,整天就想着教会徒弟饿死师父,真东西也不教,全靠徒弟自个儿领悟,把徒弟留自己铺子上,工资也不发,还指望徒弟给自己干活儿挣钱。
要是遇到那种老师,那才叫真的倒霉呢。”
李追远笑了笑。
“那小远侯你接下来要休息吧,好好睡一觉。”
“回来时在车上睡饱了,现在不困,刚路过镇上时,看见墙上贴了海报,有部新电影要上,我待会儿打算去电影院里看。”
“上午就去?”
“嗯,上午人少。”
“你们都去?”
“就我和阿璃去。”
吃过早饭,李追远上楼洗了个澡,换上身干净衣服,与阿璃牵手下楼。
靠在棺材上的林书友抬手道:
“小远哥,润生去西亭山大爷那了,我开车送你们去电影院吧。”
石南镇上虽然挂了宣传海报,但石南镇上没电影院,除了录像厅和露天放映的那种,想看新上映的电影,只能去石港镇上的电影院。
谭文彬:“阿友,家里灯泡坏了,你可不能走。”
林书友:“换个灯泡嘛,小事儿,一会儿就成。”
谭文彬:“不,是家里没新灯泡了,得留你在家里发光照明。”
“哦。”林书友挠挠头,明悟过来,“那我把家里道场修一修吧。”
谭文彬:“你修好了,外队来了该拿什么展示诚意?”
“也是。”
林书友身子往后一仰,躺进棺材里,睡觉。
李追远将家里另一辆三轮车推出来,等阿璃坐上去后,他骑着三轮车驶下坝子。
下雨天且是上午的电影院,门可罗雀。
售票处甚至没有人,检票口人也不在,好在放电影的人在,里面传来电影开头的特有音调。
李追远没想逃票,可眼看着电影就要开场了,只能先走了进去。
除了自己二人,没第三个观众。
李追远选了个中间位置坐了下来,伴随着电影的开始,他一边看电影一边对身边的女孩讲述自己上一浪的经历。
台下的故事刚讲完,台上的故事也正好放完。
嗯,电影挺难看的。
爱情主题,男女主在全片里相爱相杀、反复误会、家族反对、历经蹉跎……最后终成眷属。
这电影能激发出年轻男女对爱情的向往。
但李追远和阿璃却无法对此形成共鸣,只觉得,挺累的。
李追远与阿璃走出电影院,售票窗口有人了,少年打算去补票。
窗口内烫着波浪卷的阿姨,听到补票要求后,都笑了。
抬额示意他们直接走,不用补票。
外面的雨已经停了,远处还挂上了一道彩虹。
“阿璃,我们去吃炸串吧。”
距离学生中午放学还有一点时间,外面的炸串老板们肯定已经准备就绪,这会儿去吃正合适。
二人走下电影院台阶,来到停三轮车的地方。
三轮车不见了,被偷了。
李追远没忘记上锁。
也因此,除了三轮车被偷外,他还搭上了一把锁。
对此,李追远没有生气,反而有点高兴。
他是做出了下一浪带阿璃一起走江的抉择,但不是说做了抉择后就万事大吉了。
该准备的,该摸底的,还是得做的,自己得看看阿璃,如今具体能做到哪一步,这样走江时才能做好规划与安排。
李追远拿出紫金罗盘,恶蛟释出,按照李追远的心意,开始推算被盗三轮车的踪迹。
偷三轮车的贼,估计做梦都想不到,自己现在正享受着何等高规格待遇。
很快,位置推算出来了。
恶蛟飞出,想要去亲自解决那毛贼。
“咚!”
李追远一记毛栗子,给急于表现的恶蛟敲了回去。
阿璃伸手,去拿罗盘。
虽然昨天才学会自己去小卖部买东西,今天就要去找回失物,难度跨度有点大。
但再难的事,只要不断做折中,都能变得很简单。
李追远把罗盘给了阿璃,让她拿着指路,不过,他可不敢让阿璃一个人去。
不是担心阿璃会出什么意外,而是担心那小偷的意外会有点重。
距离不远,走过去正合适。
中途还恰好经过了炸串摊,李追远在摊位前停下来,点了不少炸串,淋上甜辣酱,用袋子打包,与阿璃边走边吃。
点得有点多了,到了位置也没吃完。
位置在一处棉纺厂的厂房里,厂子已经倒闭了,里面是空的。
李追远看见了自己的三轮车,就停在这间厂房大门里头。
对方是个惯偷,因为自己的锁不是被暴力砸剪,而是被用技巧开下来的,不影响二次使用,这会儿就挂在车把手上。
不过,厂房里没有人。
应该是电影刚开场没多久就被偷的,这会儿小偷又离开了。
走进去,发现空荡荡的厂房里,有一处区域,摆着两张破沙发,沙发周围摆满了饮料罐和酒瓶以及一地烟头。
厂房后门处有一张生锈的长板凳,李追远带着阿璃坐到那里,打算把剩下的炸串先吃完。
吃着吃着,有人回来了。
是两个人。
因为后门位置有遮蔽,除非特意绕出来查看,否则从前头进来根本就不知道那里还坐着人。
俩小偷听声音,大概都在二十七八岁的样子。
之所以一下子就能确认他们小偷的身份,是因为他们一进来就很激动地进行着对话:
“你看看,我说的吧,肯定能成,这不就成了么,呵呵,这么多钱,咱们分了后,够咱们潇洒好一阵子了。”
“你还好意思说呢,要不是你大早上的跑出去闲逛,我为了等你回来,等了这么久,差点就没赶上这一趟的活儿。”
“我又不是没收获……”
“就一辆破三轮车,也算收获?拿去卖了才几个钱,真就因为你耽搁了大事儿,你不晓得我为了今天这一单,在医院里摸排盯了多少天?”
“行行行,我错了,我错了,行了吧,我下次不乱跑了。”
“呵呵,还好,钱到手了。我跟你说,我观察了这女的好几天了,她女儿在医院里手术住院,前几天一直在缴费处求情,说医疗费想先欠着,家里已经在去借了,三天后一定把钱借到,马上就把以前欠的一并都给还上。”
“你怎么知道她今天上午一定会带着钱过来缴款?万一她赖账呢?”
“这不会,卫生院的医生那边自己垫钱,已经帮她把女儿的手术做好了,她要是想赖账,早就可以抱着自己女儿跑了,压根就不用去求情。
去求情,说明她真想还,也肯定会还,说话是算数的。”
“嘿嘿,哥,你看人真准。”
“那是。”
“你让我穿偷来的白大褂撞她,这一招也是真高明。”
“没你装医生撞那一下,我有机会下手么?她那会儿把这包抱着死死的。”
“哥,你快数数,这里头有多少,我看着鼓鼓囊囊的。”
接下来是打开拉链的声音。
“妈的,哥,这全是零钱小票子,塞得这么鼓,我还以为有多少呢,唉,白高兴一场。”
“这些小票子加起来也不少了,不知道得卖多少辆你那种三轮车才能挣出来。”
“那倒也是,也够咱们花销挺久的了。哥,你赶紧去进点货,我最近瘾上来了,有点难受,今早就是睡不着,又断了货,这才跑出去闲逛的,宁愿在外头淋点雨也好过身上有蚂蚁在爬。”
“行,我过会儿就去。”
“还是哥你好,这样吧,哥,以后我就天天陪你去卫生院盯人,我发现了,还是那儿拿钱快。”
“不能再去镇上卫生院了,得换个地方,我们上次刚把别人救老娘的钱给偷了,今儿个又偷了一个,怕是接下来这些天卫生院里,都会有便衣待着。
咱换个地方,去市里,去市里的儿童医院,那些当爹妈的给孩子缴款,都会预备更多的钱,人也会更慌乱,这种的才好下手、活儿肥。”
厂房后面的长椅上,李追远和阿璃将炸串吃完,少年拿出纸巾,先给阿璃擦了擦嘴角,又仔细给她擦了擦手。
把纸巾折迭后,又给自己随便擦了擦。
阿璃看向少年。
李追远点点头,道:
“去吧,不用想那么多。”
阿璃站起身,向厂房走去。
少年的声音自后方再度响起。
听到这句话后,女孩眼里再无一丝杂念,整个人也彻底放松下来,一缕缕风自无形中被牵扯到女孩身边,化作蛟形环绕。
“简单点,把他们当邪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