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在西游做神仙 >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灵宝分副斗

第一百二十九章 灵宝分副斗

    不周山,火灵宫,群光殿。

    火灵真仙接手神府事务已有半月,一切事务都已被她规划得井井有条。

    虽说人间大司命府掌管人间一切事务,但说实话此前根本就没怎么管,对四大部洲和五岳连一道政令都没有。

    这当然不能说庄衍懒,只因对他来说,人间很少有什么事情能超出他的掌控,所以他并不需要什么事都管,更不需要对五岳和四大部洲进行太多的干涉。

    就好像如来佛祖也并不需要对佛门进行多么细致的管理,甚至大多时候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一则是因为他一个念头就能看破天机,就能知道下面的人在做什么。

    二则是如来佛祖也并不担心下面的人会闯出多大的祸,你闯再大的祸难道还能大过如来佛祖不成?

    所以庄衍也一样,对于他们所掌握的力量来说,根本不屑于去时刻关心下面发生了什么事,因为不管发生再大的事他都能收拾得了。

    要是连庄衍都收拾不了,那除非如来佛祖和太上老君这种级别的搞事,再说这种级别的要搞事,你提前关心再多也没用,根本不会让你提前发现。

    但火灵真仙不同,她没有那样的伟力,而现在又要帮庄衍掌理人间大司命府的一切事务,她必须要动用大司命神府的权柄,以对各方神府事务进行监察和管控。

    不过,现在的火灵真仙早已不是当年跟菩萨抢香火的那个愣头青了,要是直接强硬地给下面的五岳和各大神府发令,那必然是要引起下面的不满。

    如果下面各大神府阴奉阳违,那她的目的反而达不成了。

    不管做什么事,总得要有个切入口,而现在恰好就有一个非常合适的切入口。

    很快,殿外一名值守童子走了进来,朝火灵真仙道:“令君,天斗阁主虹山君到了,正在殿外候见。”

    火灵真仙道:“请他进来。”

    “是。”童子应声走了出去,很快虹山君便走了进来。

    “令君,您找我?”虹山君来到殿上,朝火灵真仙行礼问道。

    火灵真仙笑问道:“最近天斗阁那边忙不忙?”

    虹山君道:“人挺多的,尤其是越来越多的人知晓天玄玉符后,都会来不周山办领,所以从一开始来办领天玄玉符的人不曾断过。”

    火灵真仙点点头,说道:“我且问你一件事,那天玄玉斗可以拆分吗?”

    “啊?”虹山君愣住,半晌后才反应过来,问道:“拆分?令君您为何要拆分天玄玉斗?”

    火灵真仙道:“不是你所想的那种拆分,而是将其作用拆分。我欲在四大部洲开设天斗阁分阁,今后你执掌天玄玉斗本体,再拆分出四件分体送往四大部洲,让四大部洲的生灵可以直接在本洲办领天玄玉符。”

    这样一说虹山君立刻就明白了过来,“令君您的意思是,将天玄玉斗敕发天玄玉符的权限下放,是这个意思吗?”

    “权限?”火灵真仙笑道:“是权柄吧?”

    虹山君摇头道:“不,令君,天玄玉斗本身是有权限的,也可以将敕发天玄玉符的权限下放。”

    “哦?竟然是这样吗?”火灵真仙道:“那就是说可以这么办了?”

    虹山君点头道:“是的,令君,天玄玉斗可以将权限下放,只不过需要有‘灵宝’来承载,如果要在四大部洲开设分阁,那就需要四件灵宝。”

    火灵真仙道:“四件灵宝不算什么。”

    说罢,只见火灵真仙抬手一翻,随着一道仙光闪过,四件灵宝立刻出现在了火灵真仙手上,其中一件正是那‘三法宝银杵’。

    火灵真仙将这四件灵宝用法力送到了虹山君面前,说道:“就用这四件灵宝承载,你现在就去将敕发天玄玉符的权限分到这四件灵宝上面,然后送来给我。”

    虹山君躬身拜道:“属下遵令。”

    说完,虹山君接下四件灵宝,然后拜辞转身退出群光殿,离开火灵宫回天斗阁去了。

    不久之后,虹山君又来到了群光殿,通报入殿之后,便取出了那四件灵宝。

    而现在的那四件灵宝已经与之前大不相同,它们被天玄玉斗的力量重塑形态,变成了只有人头那么大的小型天玄玉斗,底座上还刻着四个小字‘天玄副斗’。

    这四尊副斗散发着莹莹玉光,虹山君将其呈上,说道:“令君,副斗已经制好了。”

    火灵真仙挥手将四枚副斗收入袖中,说道:“好,辛苦你了。”

    虹山君闻言迟疑了一下,随后说道:“令君,这四尊副斗只能敕发天玄玉符,再无别的功用了。”

    火灵真仙微微一笑,说道:“这就够了,我又不是要夺你的权柄,只是为了方便四方生灵办领天玄玉符而已。真君让你执掌天玄玉斗,那你就永远执掌天玄玉斗。不过天斗阁要改名为‘天斗院’,由你担任院主。四大部洲分设的便叫天斗阁,依旧归天斗院统属。”

    虹山君闻言,当即躬身拜道:“是,属下明白了。”

    火灵真仙点了点头,说道;“那你先去忙吧,待我将各地分阁开设好之后,再知会你。”

    虹山君领命道:“是,属下告退。”

    虹山君离去后,火灵真仙便起身走出群光殿,对外面值守的童子说道:“近来若有人找我,就告诉他我下山去了,可用天玄玉符联系我。”

    两名童子闻言,连忙拱手拜道:“是,记住了。”

    随后火灵真仙便离开了不周山,驾起祥云,直接朝着南瞻部洲方向飞去。

    南瞻部洲,大唐国长安城,灵台道宫。

    严隽之一身青布道袍,手捧一迭书章来到了虚云阁外,这些都是来灵台道宫上香的特殊香客呈递的祈愿表。

    所谓特殊香客,那自然是大唐国的皇亲国戚、公卿将相、达官贵人,因为他们是知道灵台道宫有仙人的。

    而那些普通的香客,一般都在就近的道观、佛寺上香,不会大老远跑到灵台道宫来。

    就算来灵台道宫上香,许愿也不会上表章,而是直接叩首并在心中默默许愿。

    只有那些知道灵台道宫背景的,才会专门来上香,直接将自己的愿望写成表章交给灵台道宫的道士。

    而道士们会将表章收在那里,等酉时道宫闭门谢客后,就会全部呈递上去。

    今天正好轮到严隽之轮值,所以现在才回捧着那一迭表章来到虚云阁外面。

    “真人,弟子严隽之求见。”严隽之躬身拜道。

    很快一个身穿紫色法衣,身形高挑,眉目如画,有着倾国倾城一般容颜的少女出现在了严隽之面前。

    严隽之见了此女,连忙说道:“大师兄,这是今日的祈愿表章。”

    武照点了点头,从严隽之手中接过表章,然后说道:“辛苦了,先去休息吧。”

    “是。”严隽之拱手一拜,然后转身离去。

    随后武照转身走进虚云阁内,将那一迭表章放到了铁拐李面前的桌案上,说道:“这些是今日的祈愿表章。”

    铁拐李刚画完一张神像,放下画笔之后便朝那迭表章看了过去。

    而武照则上前将铁拐李刚画完的神像拿起,然后走到一旁将其摆在了檀木架上晾干墨迹。

    “今天画的还是观音大士?”武照有些疑惑地说道。

    铁拐李笑道:“近来信奉观音大士的百姓多了,所以求取观音神像的百姓很多。”

    武照迟疑道:“我不太明白,我们是道宫,也是道士,为什么要给百姓画观音菩萨像?”

    铁拐李笑着说道:“你再仔细看看那画像。”

    武照闻言,当即扭头再次看去,只见那画像上面,观音菩萨风华卓然,仙姿玉质,与佛门那种宝相庄严,慈眉善目的菩萨像全然不同。

    尤其是画像上的观音头上还扎着发髻,并且头戴一顶上清芙蓉冠,就连身上的雪白的白衣也是道袍形制。

    “咦?是道人模样?”武照惊诧道。

    铁拐李点头笑道:“不错,这就是观音大士,不是观音菩萨。”

    武照问道:“观音大士和观音菩萨有什么区别?”

    铁拐李说道:“观音修道、佛两家之法,得三教共尊,所以道门称大士,佛门封菩萨。观音大士就是道们的称呼,观音菩萨则为佛门称谓。”

    武照恍然地点了点头,“难怪有些道观也供奉观音,现在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这边铁拐李已经拿起那些表章轮流观看,边看边摇头,“看来看去,都是些求长生的。”铁拐李无奈地说道。

    武照笑道:“这些表章都是那些皇亲国戚、宰相公卿、达官贵人的祈愿,他们这些人个个富贵无极,已经别无所求,只好求长生了。”

    铁拐李道:“今生已享荣华富贵,何得再贪求长生?”

    说完,铁拐李将那些求长生的表章全部付之一炬。

    武照看到这一幕,迟疑了片刻,说道:“真人,这些人一片诚心,且一年四季都来焚香礼拜,就这样烧了是否有些不好?”

    “没有什么不好的。”铁拐李说道:“这些人都是痴心妄想,别说长生了,长寿也不会给他们。”

    说到这里,铁拐李又补充道:“至于他们诚心礼拜的功德,日后自然会有福祉降下的。”

    武照沉默无言,铁拐李看了她一眼,忽然问道:“我听说你家前些时日有喜事?”

    “啊?”武照愣了一下,接着连忙说道:“真人,我家怎么会有喜事?”

    铁拐李道:“你那两个兄长都做了官,这不是喜事吗?”

    武照一听这话,脸上顿时露出厌恶之情,“我与他二人名为兄妹,实则并无情份,他们做再大的官也与我无干。”

    “嗯,那便好。”铁拐李微微颔首,接着又说道:“我灵台道宫是陛下钦封的天下第一道宫,我又是陛下钦封的国师,虽不入朝为官,但却能左右人间朝堂的大势,所以我们更要端正己身,不可烂施福祉。”

    武照听到这话,脸色变了数遍,不久后回过神来,朝铁拐李道:“真人,我明白了。”

    “嗯,那你也先回去歇息吧,天色已经很晚了。”铁拐李说道。

    武照当即告辞而去,随后满腹心事地回到了自己居院精舍之内,等她关上房门,便从袖中取出了一封表章。

    她的神情在烛灯的照耀下显得阴晴不定,但是很快她就做出了决定,没有丝毫迟疑,将那封表章送到烛火上点燃,然后付之一炬。

    “抱歉母亲,女儿既已出家,便舍凡尘,恕我不能从命了。”武照说完这句话之后,脸色重新恢复淡然,就连先前复杂的情绪也尽数消失。

    而被她烧掉的,便是她母亲送来求长生的表章。

    因为武照在灵台道宫曾经做过庄衍亲随童子的原因,李世民便给她母亲封了一品诰命,并且每年都有丰厚赏赐,所以这些年武照母亲过得是越来越好,上次见面好像都年轻了二十岁。

    日子过得好了,就不免生出贪心来了,所以她想托女儿的关系,得一个长生的赐福。

    很显然铁拐李刚刚说那些话就是在点她,而武照自然是聪明灵慧,一点就通,回来后没有丝毫犹豫地烧掉了她母亲的求长生表章。

    而在虚云阁内,铁拐李脸上忽然露出了欣慰的表情,微微点头笑道:“孺子可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