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泽没吭声,起身到办公桌下边的保险柜里拿出一个小箱子。
走到茶几跟前,把箱子推到格罗斯旁边。
“不知道总领事先生有没有听说过,这几年米利坚人一直在秘密研发一种消炎药,盘尼西林。”
格罗斯面色骤变!
如果他只是一个驻津门的领事,那他大概率没有资格知晓这些事情。
但他如今已经贵为德意志远东总领事,也属于外交领域的一方大佬,是有资格从柏林接收情况简报的。
打仗打的是什么?
打的是士兵,是武器,是资源,是药品。
一款好的药品,甚至能决定战争走向。
不管是盟国还是德意志等国家,除了铆足了劲在生产武器弹药之外,还铆足了劲搞药品研制与生产。
每一次战争,都是新药的爆发性诞生时期,不仅仅是因为来自上层意志的大力干预,更是因为每一种药都能得到相当多的实验机会。
至于这些实验机会是从哪来的,就不用说了。
格罗斯知道盘尼西林这东西,是盟国正在重点开发的一种消炎药,而消炎药,就是如今战场上的药品之王。
困扰双方后勤的最大一点就是,许多轻伤士兵因为得不到及时救治和没有合适药品,导致感染、发烧、截肢乃至丢掉性命。
说的更直白一点,如果是丢掉性命了,反倒好办,可如果因为感染不得不截肢,那接下来怎么办?
养还是不养?
突击锭那种东西能让士兵变成疯子,可那玩意儿不能天天用,用多了副作用还是很明显的。
但盘尼西林这玩意儿,是救人良药,是堪比黄金的战略物资!
格罗斯敏锐道:“林,你们在米利坚有路子?”
林泽笑道:“你就不先找人试试这东西?”
格罗斯摇头,“林,你从来不会拿假东西来骗我,你给我提供的情报都是真的,物资是货真价实的,你没有在这么重要的事情上骗我的理由。”
瞧瞧,这就是口碑。
口碑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就好比后世那几个最大的军事承包公司,难道别的势力就不想建立这种准军事武装吗?
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有几大流氓支持是一方面,长期合作下来所保持的口碑是更重要的一方面,这是一种默契的互信态度。
在军统,别的特务弄来再重要的情报,也得甄别,也得验证。
万一贸然相信,造成了重大损失怎么办?
但是金佛不用,哪怕金佛传来消息说他把天皇当狗溜,那从戴老板到沈醒,没一个会不相信。
“感谢你的信任,这东西很难得,不过越是难能可贵的东西,越能体现你的能力......”
格罗斯眼放精光,“能不能搞到设备和工艺....”
林泽打断他,“能弄来药品,已经实属不易,设备和工艺是想都不要想的,那种东西不是我能承受的,也不是你能承受的,再者说了,贵国恐怕也已经在加急研究这种东西,有时候,工艺的突破只是时间问题。”
格罗斯听了陡然一惊。
是啊!
弄出来药品都够令人震惊和眼红的了,设备和工艺那种东西,一个远东总领事还把握不住。
几个主要国家都在搞药品竞赛,德意志现在肯定能制备出来青霉素,只是实验室制备和工业化生产的区别,只要他们一天不能实现工业化生产,就算林泽把这药卖出黄金的价格,不,哪怕是超过黄金的价格,他们该买还是得买。
德意志的士兵或许用不起这么贵的药,那德意志的军官呢?德意志的将军呢?德意志的贵族呢?
这些军官、将军、贵族还有亲戚,他们就没有个因为感染发烧的时候吗....
林泽只管把药卖出去,至于这药是谁掏的钱,又给谁用了,他是不管的。
“林,你说得对,我们不要想那些在我们能力范围之外的事情了,现在我们来谈谈定价吧。”
都说德意志人比较严谨,比较朴素,但格罗斯这家伙再一次刷新了林泽对他的认知。
林泽本来打算按照单位来计价,但是格罗斯大手一挥,他建议按“针”来计价,并且尽量降低每针或者每小瓶中的浓度。
本来一针能打好的,现在一针让他看到效果就好了,只要看到效果,他就会买第二针。
一针一两黄金,当然这个是“到岸价”,林泽会给格罗斯留百分之十的空间。
本来格罗斯还想争取更多,但是林泽严肃道:“你知道这东西的价值,同样也明白得到这东西的难度,从米利坚到沪上,从沪上到津门,每一步都有太多人需要打点,我能拿到的,甚至还没有你多。”
格罗斯相信了。
他实在无法想象,林泽究竟是通过怎样一张网络从米利坚搞到这东西的,尤其是太平洋上打的你死我活,为什么他们能把这东西运来?
不过他没问出心中的疑惑,因为那样显得不专业。
送走了格罗斯,临泽又去了一趟工地。
工地医院建成以后,直接提升了工地上数万人的医疗健康水平,而年初小鬼子占领租界,那么多无家可归、又无法回国的洋大夫也被林泽弄到这地方来。
现如今港口医院工地的医生水平简直可以说是华北翘楚般的存在,搁后世高低得批个区域医疗中心。
林泽视察了一圈,随后把周学进叫进办公室。
“学进,开医院事小,药品管理事大,药房里有不少药都是很敏感的,南边很缺,西边也很缺,如果被有心人盯上了,你我都脱不了干系,过两天我还会运来一批特效消炎药,你听着,以后药房由你来亲自管理,所有药品使用,都得你来亲自审批,如果出了问题,我拿你是问,明白了吗?”
周学进:啊?
他脑袋里全是那几个关键词:特效消炎药,由你亲自管理,你来亲自审批.......
小周眼眶都红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