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世子无双 > 第一卷 第884章 复国大魏,南曌招贤

第一卷 第884章 复国大魏,南曌招贤

    南曌帝,乃卫渊所起,取日月当空、光明普照、辉映千古之意。

    象征着南栀这位女帝,将带领这个饱经创伤的大魏,走向一个新的纪元。

    因为在男性地位颇高的封建王朝,南栀这种称帝被一些刻板偏见固执之人称之为,牝鸡晨鸣。

    虽然有卫伯约这位镇国战神压着,但这登基大典还是能简则简,用最快速度结束。

    御书房中,一身龙袍的南栀,站在龙书案前,卫渊则是坐在九龙金椅上翘着二郎腿,嗑着瓜子……

    南栀嫌弃地道:“你能不能别把瓜子皮吐地上,脏不脏啊!”

    卫渊眉毛一挑,随即拍拍手。

    御书房门开,糜天禾与公孙瑾端着托盘走进来。

    卫渊将盖在托盘上的红绒布掀开,露出一个拳头大小,褐色椭圆形的东西,南栀记得这玩意在北幽关,是家家户户用来过冬的主要粮食,土豆。

    呸~

    卫渊将嘴里的瓜子皮吐出来,指着土豆:“经过前几任王八犊子的搜刮,第一个棘手问题便是粮食,京城存粮早已在连番战乱中消耗殆尽,军粮赈济百姓后,库存告急,所以我决定用卫家军的全部军粮开仓放粮,省着点三个月差不多够吃!”

    南栀秀眉微蹙:“那三个月以后呢?”

    “三个月以后,这卫渊豆就成熟了啊!”

    南栀白了卫渊一眼:“本宫……朕也在北幽关待过一段时日,土豆还是认识的,什么卫渊豆,想出名想疯了吧你?真不嫌害臊……”

    卫渊尴尬地讪讪道:“好吧,就算叫它土豆,反正这玩意高产,耐贫瘠,可作为主食,我已命人在热河、冀州、齐州,以及京城周边的广泛种植,三个多月就能成熟,到时第一批土豆就能收获,可解燃眉之急。”

    南栀顿时眉开眼笑起来:“这东西可以亩产这么高?”

    “当然!”

    卫渊笑着掀开第二个托盘上的红绒布:“这是本面首送女王陛下的第二件礼物!”

    “狗嘴吐不出象牙,什么就面首,什么就女王……”

    南栀俏脸一红,羞臊地啐了卫渊一口,看向公孙瑾的手中托盘,只见是一块金色令牌,正面一个大大的‘令’字,背面是‘招贤纳士’四字。

    “这是何意?”

    “当然是应对孙、陈两家那缩头乌龟,他们想偏安一隅,殊不知久居高位的他们,忘记民间有识之士的最根本的原则。”

    南栀疑惑地问道:“什么原则?”

    “书同文、车同轨、度同制、行同伦、地同域!”

    “这是从始皇帝天下大一统后,每一任帝王都要去执行的原则,否则就是不称职,想要分裂神州,被有识之士骂成鼠辈,女王陛下,懂了吗?”

    南栀瞬间眼睛一亮:“虽然我是女帝,但只要有卫公镇压,就没人敢说半个不字,所以我们依然是正统,与朱思勃那时不同,那时候江湖群雄四起,门阀自立成王,他们都想一统天下。”

    “可如今孙家与陈家想要分裂,这就是触犯了原则性问题,所以这招贤纳士只要贴出去,必然会有能人异士前来投奔。”

    “还是我家女王陛下聪明!”

    卫渊笑道:“拖我已经给你找好了,明日就到,今天你先下皇榜,在我们所有统治的地域张贴,招贤纳士!”

    “拖?什么拖?”

    “别问,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卫渊挑了挑眉毛,得意地笑了笑。

    当天,随着南栀的皇榜发出,顿时北方各城百姓聚集起来看热闹。

    “上面写的啥,我不认字!”

    “是啊,我也不认字,麻烦读过书的念一下!”

    一名青年书生,看着皇榜朗声道:“都静一静,我来宣读,上面写的是……”

    朕承天命,御极乾坤。

    兹有江东孙氏、巴蜀陈氏,本受国恩,世食魏禄,乃敢狼顾鸱张,裂我疆土。

    孙贼据江左而僭号,陈逆恃剑阁而称孤,致使吴楚烟尘蔽日,岷峨旌旗逆天。

    神州板荡,山河破碎,此诚忠臣义士肝脑涂地之时也!

    昔光武延揽英杰而兴魏室,特广纳贤良以开贞观。

    今朕虽女子,岂忘混一之志?

    卫国公尝以五千铁骑破匈奴王庭。

    张太岳卿,曾以三年垦植富北凉荒原。

    凡我大魏,文武并重,但有一技之长,必当量才擢用。

    朕虽不敏,愿效前圣,无论寒门世族,不计过往行迹,但能助大魏重整山河者,必以列侯之位待之,丹书铁券誓之。

    吴宫花草,岂容久占春风?

    蜀道猿鹤,宁忍长啼夜月!

    凡我神州赤子,当执戈矛以清寰宇,持椽笔而檄四方。

    待得金陵王气收,锦官城阙复,朕当与诸君会猎于吴山,痛饮于岷水,共铸九鼎,再续华章!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今特颁此诏:

    有通晓舟师水战者,授楼船都尉,统艨艟以断长江。

    有深谙山地奇袭者,拜陷阵中郎,率锐卒以叩剑门。

    有善制火器机括者,封将作大匠,铸雷霆以摧坚城。

    有能筹军粮輜重者,授度支尚书,保馈运而无匮乏。

    有能……

    天授大魏南曌皇帝——

    书生读完后,不由张大嘴巴:“好家伙,陛下之前不愧是大魏第一才女,这等文采,小生佩服不已……”

    “别佩服了,这说的到底啥意思啊,咬文嚼字的咱们也听不懂啊!”

    “对啊,谁来翻译翻译!”

    在百姓们议论声中,那名书生用大白话说道:“就是说,当今陛下南曌,想要天下大一统,收拾分裂神州的孙、陈两家,所以在向天下英雄豪杰,能人异士,招贤,无论是寒门还是世族,只要有一技之长都可以报名,然后高官厚禄……”

    “还有这好事?可俺就会种地啊!”

    “俺会打铁行不……”

    人群中,一名背负长棍,胡子拉碴,披头散发,行者打扮的中年男子眼神一亮。

    “女人称帝又如何,只要天下大一统,我钢棍老谢就支持,京城看来得去一趟了!”

    “自古成者为王败者寇,但从始皇帝开始,就没有一家势力敢说自己不大统一,龟缩一处分裂神州的!”

    “孙、陈两家太可恶,我梅山七贤,当初南昭帝三顾茅庐都没下山辅佐他,这次为了天下大一统,下山出世有何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