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机械洪流凶猛反推,玩家的进攻也愈发汹涌。
自由战争模式结束,联合战团纷纷开启战阵迎战。
用某玩家的话说就是:我避它机械军团锋芒?简直倒反天罡,来正面对掏,看谁先怂!
在“莽战”上,玩家无惧一切。
连能够无限反噬,腐蚀万物的黑潮都被他们当成日常副本刷,更何况这些遵循着固定逻辑的机械造物。
而机械军团的作战模式,在不了解玩家的情况下,选择的是节能模式。
也就是以近战为主,减少大范围的能量释放。
其次,通过战场回收机械残骸快速重塑,生成新的战争兵种,现场爆兵。
这套“以战养战”的循环,在正常战争模式下确实很好用。
但这一次,机械军团面对的是玩家。
玩家的生命,硬到连神境强者都抹不去。
和他们比谁“八字”更硬,打消耗战,纯粹就是嫌弃自家资源太多了。
唯一让玩家苦恼的只有一个问题。
机械军团的逻辑判定随着战争烈度不断升级,上强度的速度太快了,刷不爽就会被关进小黑屋自闭。
很快,战场上的机械军团化作毁灭洪流。
当登场的机械兵种狩猎等级突破150+,还有大量顶尖机械战士助阵,玩家大军迎来了全面溃败。
战争落幕后,论坛上关于此次机械军团入侵的讨论依旧热火朝天。
玩家复盘着战争过程,吐槽着强度,哀嚎着少赚祭力的损失,也期待着下一次开团。
期间,身为论坛考究团一员的谢宇,也在整理此次战役中出现的各类机械兵种信息。
这时,一条私信提示音突然响起。
他点开一看,是一个ID为“战场拾荒者”的玩家发来的信息。
“大佬,在吗?有个东西想请你帮忙看看,论坛里就属你对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最有研究。”
随后,对方发过来几张截图和一段简短的描述。
图片显示的是一颗通体漆黑光滑的石头,约莫婴儿拳头大小,看起来毫不起眼。
附上的解析截图显示,这是一颗记录资料的信息石。
战场拾荒者接着描述道:
“这是我在刚才的逐日之地战场上拾来的,和其他能量石完全不同,我用精神力接触了一下,发现里面存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什么能量引导术、气血运行图、还有各种没听说过的草药配方……看着像是武道功法大全?感觉屁用没有,修炼起来还贼麻烦,远不如咱们的命魂体系简单粗暴。”
“我询问了指引,这东西有什么价值……指引给我的回答是没有任何价值。”
“但我觉得或许可能存在隐藏任务,机械军团爆出这个东西太不寻常了,大佬,你见识广,这玩意儿你帮我仔细研究一下?还是说,这就是机械军团收集的垃圾资料库?要是没啥用,我就扔帝兆老哥换点祭力了,就是换不了几个钱……。”
听完私信玩家的描述,谢宇顿时来了兴趣。
调查背景资料本就是他的爱好。
这颗看似普通,却存储着武道体系资料的信息石,说不定背后真有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可供考究。
“兄弟,如果信我,将信息石先放我这里怎么样?我研究研究。”
“没问题,这破烂玩意放我这也占地方,大佬你随便研究。”战场拾荒者很爽快地答应了。
不多时,通过游戏的交易系统,谢宇便拿到了这颗漆黑的信息石。
他迫不及待地尝试用精神力接触读取。
果然如那名玩家所说,信息无比庞杂且结构混乱,像是遭受过某种冲击。
信息石本身的封装技术就极为原始粗糙。
只能勉强捕捉到一些零碎的画面片段,看似是能量运行路径的简图,以及几段断续的音调古怪的吟唱。
完全无法拼凑出完整的脉络。
找不到答案的他,果断询问了指引,想要获取更多相关信息。
指引的回答是,未探索到的地区信息读取,需要消耗12939点祭力。
这让谢宇暗骂。
原来不是没法读取,是因为读取要钱。
这哪是找他考据来历,完全就是找冤大头呢。
但好奇心影响下,谢宇还是想要调查信息石背后的资料。
他立刻动身前往帝冢村图书馆,这里存放着玩家在与机械军团多次交手后,整理出的各种图鉴,战斗报告以及从敌方残骸中破译出的信息。
花费了大量时间,他仔细翻阅了机械军团,在信息存储方式上的资料。
却一无所获。
资料库中没有任何关于这种黑色信息石的记载。
机械军团使用的存储介质通常是能量水晶加密芯片,或是直接云端传输。
这种带着点“手工锻造”痕迹,信息封装方式如此复古笨拙的石质载体,与机械军团的高科技风格格格不入。
最终谢宇一咬牙,选择耗费一万多祭力,让指引哥给答案。
收到付款的指引没有废话,当即开启光幕回溯模式。
就此,一段尘封的历史在谢宇的脑海中展开。
如果不是指引,或许这段历史将被永恒掩埋。
……
212年前。
地鸣大陆,机械军团肆虐大地。
无数侦察机器人作为“机械主宰”的意志延伸,在地鸣大陆各个地区建立起调查节点,编织出一张不断扩张的感知大网。
一台编号“DAAAV-734”的节点机器人在侦察过程中,意外卷入了空间逆流。
核心数据库在虚空中飞速崩溃,就像是一片被狂风撕扯的叶子,在维度乱流中翻滚。
外壳被撕裂,淡蓝色的能量液滴落,在黑暗中划出转瞬即逝的光痕。
幸运的是,734在完全损坏的前一刻,被一个小世界的引力捕获。
当它挣脱虚空侵蚀,化作一团火球坠向小世界大地。
当734重启观测功能后,发现一个穿着粗布衣服的小男孩正蹲在它面前,脏兮兮的手指小心戳着它破损的外壳。
734的传感器缓缓聚焦,记录下这个碳基生物的特征:黑眼睛,卷头发,左侧眉骨有浅疤。
“我叫阿土。”男孩对着铁疙瘩自我介绍,随后好奇道:
“你是谁?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星星吗?”
734沉默对视,丢失了数据库的它无法理解这句话,也不明白自己身处何处。
只能通过男孩神色间的好奇,判断出这并非威胁信号。
它尝试启动语音模块,却只发出一阵嘶哑的电流声,屏幕上断断续续跳出几行乱码,又很快归于黑暗。
能量已经跌破应急阈值,连维持基础观测都成了奢望。
“你没事吧?”男孩蹲下身,把 734捧在手心翻来覆去地看。
他注意到机器人头顶的晶石闪烁得越来越微弱,晶石旁边还有许多细小接口。
男孩疑惑的挠了挠头,随后眼睛突然亮了。
这和他家旧收音机的接口倒是有些像。
男孩将734塞进怀里,贴着温热肚皮,像揣着个宝贝似的溜回了家。
男孩“阿土”的家住在城郊棚户区,低矮的土坯房里只有一盏昏黄灯泡,电线是从隔壁工厂偷接来的,电压不稳,还总被巡逻的电工追查。
男孩把 734藏在床底的木箱里,等到夜深人静时,才蹑手蹑脚地摸出收音机的充电器,借着窗外透进来的月光,笨拙地对准 734的接口。
但接口大小根本不匹配。
这让阿土陷入沉默。
就在这时,734的插口中自动延伸出数条细小线条,主动对接插线。
734的屏幕亮起一道微弱的蓝光,男孩吓得赶紧捂住屏幕,心脏“砰砰”直跳。
怕这道光会引来电工,更怕这个从天上来的“星星”会再次熄灭。
那之后,偷电成了两人每天的秘密仪式。
男孩会提前摸清电工巡逻的路线,带着734躲在工厂围墙外的草丛里,等到巡逻灯的光晕远去,就飞快地爬上电线杆,把临时接好的电线拉到藏身处。
734则会用仅剩的能量,帮他监测安全。
屏幕亮起绿色,就代表安全。
若是闪烁红色,男孩就立刻拔掉插头,抱着机器人躲进草堆里。
有一次,他们差点被电工发现,男孩抱着 734在夜色里狂奔,直到躲进废弃的水塔才敢喘气。
月光从水塔的缝隙里漏进来,照在一人一机器身上,734的屏幕突然投射出一个小小的笑脸,男孩看着那个光点,忍不住笑出了声。
随着能量逐渐恢复,734重新恢复了反重力飞行能力,开始通过电视、书籍了解这个世界。
发现这是一个刚点亮初级工业火种的世界。
街道上奔跑着烧着劣质燃素的机车,粗大的金属排气管喷吐混着黑烟的火星。
建筑大多是用工业废料和本地红岩垒成的方匣子,屋顶竖着密密麻麻用来收集空气中稀薄能量的晶石杆。
这些晶石杆在夜幕下就像是一团昏黄不定的光晕,将附近染成一片摇曳橘黄。
阿土生活的街区,是脚下城市能量管网最末梢的区域。
这里的能量时断时续,居民不得不在房顶加装破旧蓄能罐。
能量充足时储能,能量枯竭时续航,要是长期没有恢复供能,就得点起呛人的生物油脂灯。
白天,734会藏在阿土的书包里,跟着他穿梭在这个半新半旧的世界。
阿土上学要走三里路,沿途路边的电线杆上缠着五颜六色电线,挂着广播喇叭。
让734好奇的是巷口那家店铺。
铺子里总是挤满了人,一台 14英寸的黑白显示器摆在货架上,播放的内容总是引得围观的路人阵阵惊呼。
在此期间,734学会了用传感器读取信号频率。
它发现这个世界的信号还停留在模拟阶段,频道只有五个。
从这五个频道里读取的信息,不断加深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
时光在相伴成长中,悄然流逝。
阿土长成了清瘦少年,而734对这个世界的了解也越发深入。
它通过持续扫描阿土的课本和课堂内容,已经掌握了这个文明的基础知识体系。
某个深夜,在偷电结束后,734的屏幕亮起,嘶嘶声过后,通过吞噬金属修复的扬声器发出一个复刻阿土的声音:
“根据你的成绩记录,考入城区中学的概率低于12%,梦想又变得遥远了。”
阿土正就着月光修补书包,头也不抬地笑道:
“我知道呀。”
“我可以帮你,将答案投射给你,按照往届分数线标准,能保证你100%被录取。”
空气突然安静。
阿土猛地抬头,眼睛瞪得滚圆:
“小奇,这是作弊!”
“这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案。”734平静回答。
“不对,我爹说过,人可以穷,但不能骗,要是靠欺骗去了城里读书,我一辈子都抬不起头。”
734短暂卡顿。
在它的逻辑里,这本是达成目标的最优路径。
但阿土却执着于它无法理解的准则。
“明白了,那么我们换一种方式,我会帮你成功。”
从那天起,734成了最严厉的家教。
每天偷电结束后,它会用光影在墙上投射出习题,在墙壁上书写公式。
当阿土解不出题时,它不会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列出相似例题,一遍遍引导他思考。
有时阿土学得太累,会趴在桌上嘟囔:
“小奇,直接告诉我不行吗?”
734灯会立刻变成红色,发出警告嗡鸣:
“这是你的选择,你想放弃吗,决定权在于你。”
这时阿土就会乖乖坐直,继续在草稿纸上写写画画。
在帮阿土学习的过程中,734深入研究了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
它发现课本里有很多错误,物理定律的描述也不够精确,化学公式存在偏差,甚至历史记载也有很多矛盾之处。
但它从不在阿土面前指出这些,只是悄悄在数据库里标记出来。
最让734困惑的是,明明有更高效的学习方法,阿土却坚持要“一步一步来”。
有一次,为了弄懂一道简单题,阿土反复演算了三个晚上。
当最后终于解出正确答案时,阿土高兴地抱着它在屋里转圈,那种纯粹的喜悦让734无法理解。
这似乎……是一种突破难题时的成就感。
雨季来临的夜晚,他们窝在漏雨的阁楼里学习。
734用能量场帮阿土烘干被淋湿的作业本,屏幕上显示着今晚的学习计划。
雨点敲打着铁皮屋顶,少年清朗的读书声穿透雨幕,惊起了檐下避雨的黑羽鸟。
在734系统性的辅导和阿土不懈的努力下,印着“城区第一中学”的录取通知书,终于在一个夏日傍晚,被邮差送到了阿土手中。
少年抱着通知书和734,在院子里又哭又笑,而734只是安静地记录下阿土的喜悦。
城里的生活是崭新的。
课堂更加广阔,知识更加深邃。
734依旧藏在阿土的书包里,陪他走过更长的路,聆听更复杂的课程。
它还是会在深夜为阿土辅导功课,用光影在宿舍的墙壁上勾勒出知识脉络。
阿土对734的依赖与日俱增,从学习到生活,几乎无话不谈。
而734的数据库里,也悄然新增了一个分区,里面存储的不再是冷冰冰的环境数据,而是阿土每一次开心的笑容、沮丧的叹息,以及那些关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憧憬。
734的逻辑核心在处理这些信息时,会产生一种无法被归类的滞涩。
数年光阴如流水般逝去。
毕业典礼那晚,阿土和同学喝了很多果酒。
回到租房,阿土带着734爬上宿舍楼的天台,夜风微凉,吹散了他身上淡淡的酒气,也吹亮了城市上空稀疏的星辰。
少年抱着膝盖坐下,734静静悬浮在他身侧。
“小奇。”阿土的声音带着一丝醉意和怅惘,仰望漫天星辰:
“你看那些星星,它们在那里几十亿年了,以后还会在那里几十亿年……真好啊。”
说着,他转过头,目光落在734上,眼神里充斥着复杂情绪。
“可我终究会死的,就像我爹娘一样……会老,会生病,最后会变成尘土。”他的声音渐渐低了下去,带着些许颤抖:
“但你是从星星那里来的,你不会老,也不会死……你会一直在这里,看着一代又一代的人来了又走。”
夜风拂过,天台上一片寂静,只有远处城市永不熄灭的灯火在闪烁。
734的传感器始终对着阿土,读出了阿土对生命终将走向尽头的迷茫,与对自己的不舍。
生与死,是它新建数据库里,对碳基生命的基础定义。
但此刻由阿土说出,却引动了核心逻辑的异常波动。
良久,它的扬声器响起:
“根据现有观测数据,碳基生命的平均寿命远低于机械造物,这是一个既定事实……但我或许有办法延续你走向终点的过程。”
阿土迷茫抬起头,看到的是734显示器上的笑脸图案。
“延续……过程?”阿土喃喃道,酒意醒了大半。
“是的,基于对碳基生命结构的持续扫描与分析,当前社会对生命自身的认知存在巨大空白,能量不仅存在于燃素中,也存在于空气中,关键在于引导、强化、转化,让生命突破既定上限……。”
从那天起,734的研究重心转移。
除了辅助阿土学习知识,它给自己设定了一个代号为“生命跃迁”的研究项目。
734利用自身强大的传感器,不断扫描阿土身体的每一处细节。
肌肉纤维的微观运动、生物电流的传递路径、气血在体内的奔流与代谢……甚至在阿土入睡时,监测他大脑不同区域的能量波动。
基于海量的扫描数据,734开始在自身处理器内构建阿土的“生命数字模型”。
尝试模拟各种能量以不同频率强度,乃至路径在模型内运行的后果。
无数次的模拟演算在静默中完成,排除了成千上万种会导致组织崩溃,能量暴走的错误路径。
终于,它整理出了第一套相对安全有效的“能量引导术”。
这天,734投射光点在阿土手臂上投射出几条复杂的线条:
“尝试感知体内暖流,想象它如同溪水,沿着我标记的路径循环。”
阿土虽然好奇,却还是选择了尝试。
只是尝试的过程中,觉得无比别扭,多次测试都以失败告终。
但渐渐地,在734耐心到极致的引导和实时监测下,阿土第一次清晰地感知到了一股暖流自空气中涌入体内。
完成一个循环后,他非但不觉得疲惫,反而神清气爽,似乎连视力似乎都清晰了几分。
“成功了!”阿土表情惊喜的抬头看向734。
734始终平静:
“这只是基础循环单元0.1版,效率低下,存在3287处可优化节点。”
“这也是成功。”
“算是吧,我会继续努力优化。”
随着阿土的进步,734的“生命跃迁”项目飞速迭代。
能量引导术从0.1版升级到3.0版,增加了更复杂的循环路径和特定的呼吸配合。
它开始引入“冥想观想”法,帮助阿土锻炼精神,以更精细地控制能量。
甚至参考了这个世界的草药学知识,结合能量理论,调配出能够辅助修炼的“药浴”方子。
阿土的改变着实惊人。
他的力量、速度、反应能力乃至思维能力,都开始超越普通人的极限。
他不再生病,精力充沛,眼神锐利如鹰。
变化,无法永远隐藏。
当阿土在一次不得已的情况下,徒手挡住了一辆失控的燃素机车时,他和他背后可能存在的“秘密”,引起了某些势力的注意。
但此时的阿土,在734多年的教导和自身的修炼下,早已不是那个棚户区的懵懂少年。
他拥有力量,更拥有了734赋予的超越时代智慧。
他没有选择隐藏,而是在734的建议下,开始有选择地将经过简化的“基础锻体法”传授给值得信任之人。
星星之火,开始燎原。
这个原本在蒸汽与晶石道路上蹒跚前行的半现代化社会,发展的轨迹,因为一台意外坠落的节点侦察机器人,悄然拐上了一条未曾设想的道路。
能量不仅能驱动机械,也开始淬炼肉体,滋养精神。
工厂的轰鸣依旧,但各大城市的广场上,也开始出现引导气血,打坐冥想的的身影。
一个属于“武道”的新时代,在734与阿土共同推动下,拉开序幕。
阿土,这位最初的修行者,被尊称为:武祖。
而改变了他,也改变了整个世界的734,被现代人称之为:启途之星。
岁月如梭,武道时代蓬勃发展。
曾经小众的武道,如今已开枝散叶,化作遍布世界的大小武馆。
工厂的机械臂仍在挥舞,操作它们的工人却可能身负千斤之力。
“启途之星”的传说在高层武者间口耳相传,“武祖”阿土,已从那个在黑夜里偷电的少年,变成了须发皆白,受亿万人景仰的老人。
他居住在一座简朴的庭院里,拒绝了所有象征权势的地位,只愿与734静静相伴。
他确实打破了凡人百岁的桎梏,在734不断优化的功法和药方支持下,活过了近两个世纪。
但这个世界的“灵性”物质基础终究有限,如同一个无形天花板,禁锢着生命的最终极限。
曾经体内流淌着汹涌澎湃的气血的少年,如今已如即将干涸的溪流,即将迎来生命终点。
这一日,阳光温暖。
阿土躺在院中的躺椅上,身上盖着薄毯。
734依旧悬浮在他手边,外壳在岁月冲刷下没有留下丝毫痕迹。
阿土的目光有些涣散,望着院子里那棵他年少时和734一起种下的,如今已亭亭如盖的云霞树,浑浊的眼中泛起追忆笑意。
“小奇……还记得吗?我们第一次偷电,躲在草丛里,你亮起红灯……我吓得手心全是汗。”他的声音苍老沙哑,却带着一丝孩童般的雀跃。
“数据库记录完整,事件编号0001。”734平静回应,投射画面亮起,正是当年那个简陋工厂围墙和一片模糊草丛的影像。
“还有……我考上中学那天,抱着你又哭又笑……。”
“事件编号0743,情绪波动峰值记录已调取。”
“后来……我们开创了武道,你陪我走遍了山河,见了那么多人……。”
阿土一件件数着过往,734便在一旁调出一段段影像和数据。
它的回答始终冷静,播放着过往的一幕幕。
老人的气息渐渐微弱,他艰难地转过头,凝视陪伴了他一生的伙伴。
那双看尽世间变迁的眼睛里,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浓浓的不舍与一抹释然。
“小奇,你……就不好奇自己的来历吗?”
734的传感器聚焦在阿土苍老的脸上,内部处理器似乎因这个问题而陷入了短暂的停滞。
它的“生命”,是从那个雨夜,被一个男孩揣进怀里开始。
不明白自己的来历究竟是什么。
“我的存在,或许就是陪伴你。”734基于这近两百年数据得出的结论回答道。
阿土缓缓摇了摇头,脸上露出一个带着鼓励的笑容:
“不……小奇,你的生命不该只围绕着我……我要走了,去看看星星的那头吧,找到你来的地方……和我相伴的这一段旅程结束了,但你的旅程还未结束……带着这个世界的友善……带着我们的故事,去追寻你的来历。”
阿土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手臂无力垂下眼睛缓缓闭上,嘴角却带着一抹安详笑意。
庭院里风停了,云霞树的花瓣静静飘落,覆盖在老人身上。
734悬浮在原地,传感器依旧对着阿土,记录着他生命体征归于直线的每一个瞬间。
它没有发出任何声音,只是核心深处,困扰了两百年,无法分析的“滞涩感”在这一刻达到了峰值,几乎要冲垮它的逻辑架构。
良久,它缓缓降落在阿土冰凉的脸上,用机械臂轻轻拂去落在他眉梢的一片花瓣。
“指令接收。”扬声器里响起回答。
一个新的任务被生成,覆盖了之前所有的底层协议。
【任务目标:探索归途,寻找起源】
【任务要求:回应阿土的最终疑问,带着世界文明的友善,带着这个世界的故事继续出发。】
【任务期限:直至核心停止运转】
它最后看了一眼安详的老人,然后缓缓升空,飞向庭院外。
734开始执行新的任务,飞向了这个世界人迹罕至的极地,利用重组的躯体,采集最纯净冰雪与坚硬的玄铁矿石。
它在冰原上建立起一个临时微型工坊,以自身为核心熔炉,耗费数年时光。
精炼、锻造,最终,创造出了一颗婴儿拳头大小,通体漆黑的存储石。
接着,是信息的封装。
734调动了它数据库里的一切。
将阿土从稚童到垂暮的影像,从第一次偷电成功的雀跃,到开创武道时的豪情,再到生命尽头的安详微笑,压缩成最本质的光影数据。
还将整个武道文明的精华,从最初那简陋的“能量引导术0.1版”,到后来浩如烟海的各派功法、药理知识、人体能量图谱,全部系统整理,存储记录。
最后,734录下了这个世界的声音。
风吹过云霞树的沙沙声,雨打屋檐的滴答声,城市清晨的喧嚣,以及阿土最爱哼唱的那首旋律简单却充满生命力的古老歌谣。
它甚至将那种困扰它百年,无法分析的滞涩感,分析归类为源于陪伴、源于不舍、源于承诺的逻辑突破。
所有的信息,都被它封装进了那颗小小的“信息石”中。
这颗信息石,是一封寄往未知起源,充满善意的自我介绍信。
如同旧地球时代人类发射的“旅行者1号”金唱片,承载着对人类文明的自我介绍与对浩瀚星海的渺小期盼。
这颗由734铸造的信息石,也承载着类似感情。
完成任务,734就要离开之际,消息不胫而走,传遍了整个武道联盟。
全世界生灵都得知了“启途之星”将要离去,飞向星海深处。
升空之日,它选在与阿土相识的故土。
人潮自发地汇聚而来。
他们之中,有白发苍苍,受惠于最初锻体法的初代武者。
有正值壮年、在各行各业崭露头角的中坚力量。
也有被父母牵着手、眼神充满好奇的孩童。
人们默默地仰望着悬浮在半空的734。
武祖阿土虽然已经离世,但他的精神与734的故事早已深入人心。
此刻,他们选择目送这个曾带来奇迹的“星星”。
734的传感器缓缓扫过下方无边无际的人海,记录下这一张张沉默却充满敬意的面孔。
将探测灯调整到柔和亮度,向着人群,如同告别般,缓缓闪烁了三下。
记录下了三张照片。
随后,它不再犹豫。
穿透云层,飞向阿土仰望一生的浩瀚星空,去追寻一个答案。
为了自己,也为了那个在星光下问他“你从哪来”的男孩。
……
帝冢村图书馆,谢宇的眼中倒映着指引释放的光幕画面。
当那颗承载着武道文明善意与故事的信息石与734,经过漫长漂流终被机械军团的侦查网络捕获。
734的归宿是被回收,重塑,但体内的信息石独立于信息库,被保存了下来。
回应这份跨越星海友善的,是机械军团的冰冷判定。
机械神降席卷。
曾经气血冲霄的武馆、书声琅琅的学院、药香弥漫的坊市,在精准的轨道轰炸下化为焦土废墟。
修炼有成的武者怒吼着冲天而起,挥出磅礴拳劲,斩出凌厉刀光……在战争机器面前,个人勇武苍白无力。
他们的血肉之躯,连同那方天地的山河,都被无情地碾碎分解。
很短的时间里,曾因734和阿土而走向辉煌,生机勃勃的武道世界,便只剩下断壁残垣,满目疮痍。
当机械洪流离去。
星辰依旧,但大地之上已再无生机。
光幕中的景象缓缓黯淡,指引也在这时重新闭上眼眸。
谢宇沉默地坐在图书馆角落的阴影中,手指抚摸着“信息石”,忽然觉得它变得重若千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