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一出,几位专家都愣了愣,刚才他们在下面已经了解到,广州那边的人可是四个都在一组的。
虽然里面还有个上海的专家,但是很明显这些人配合的相当不错。
方言现在要把他们交叉打散,这就和下面的安排完全不一样了。
什么意思?
虽然方言刚才已经说的很清楚了,为的是取长补短,但是大家心里难免还是在想:是不是为了防着他们?
不过接下来的话,方言就打消了他们的疑虑。
“我不是针对哪个研究所或者个人,而是从管理角度考虑。”方言敲了敲桌面,目光扫过所有人,“广州那边看着是四位,也都是一个省,但是他们也来自不同单位。”
“你们现在九个人,如果都按原单位扎堆,表面上是方便了,可时间一长,沈阳的只管沈阳秘方,长春的只管长春项目,这就成三个小团体了!”
“明说了,我要的是一个能打硬仗的集体,不是各自为政的割据势力。”
说罢,方言顿了顿,环视一圈众人:
“我说完了,谁赞成,谁反对?”
听到这话众人面面相觑。
这时候,赫连璋的师父周寿长率先开口:“方主任这主意好!我早就想跟长春的同志聊聊膏药炮制了,你们那‘祛痹灵贴膏’用的‘铅丹熬制’法,我们研究所琢磨了好几年都没摸透诀窍。”
“现在能够交叉分组交流,肯定会有新的收获。”
方言、曾路泉、苏悦、孟济民纷纷看向周寿长,上次他徒弟赫连璋第一个跳出来闹事儿,现在师父第一个站出来赞成,这老小子有点意思啊!
周寿长说完,还对着自己两位老乡使眼色,其他两位沈阳研究所的专家当即反应过来。
立即表示到:
“对,周老这话说到我们心坎里了,之前一直想找机会和其他研究所的专家请教,这下算是找到机会了,方主任这个分组相当科学,我举双手赞成!”
另外一个也响应:
“对对,我也一样!”
他们沈阳研究所的人,是最清楚当时赫连璋事情经过的,对于方言的手段,他们是看过文件的。
赫连璋现在是什么下场,他们也是最清楚的。
其他两个研究所的人,看到沈阳研究所的人都这么支持方言安排了,他们想了想好像也有道理。
“确实有道理,之前在我们自己研究所里没搞出名堂来,现在到了新的研究所里来,和新的同事们交流,肯定是会有新的收获才对,方主任这个安排确实好!”
“我也支持!只要是领导安排的,我们直接执行就对了!”
“没错,没错,我赞成,这种技术交流才能有更大的突破!”
听着众人七嘴八舌都开始赞成起来,本来那些还有点意见的人这会儿也没意见了,大家都还是更加随大流。
技术人员执拗了严谨,这也是看场合的,况且方言说的意图也可以打动他们。
想起来还有点小期待呢。
方言看着众人纷纷答应下来,目光在带头的老周身上停顿了一下,然后他拍了拍手说道:
“很好,既然大家都赞成了,那分组就这么定,现在离下午上班还有一会儿,各组先找地方聊聊,熟悉下彼此的技术特长,也说说各自对项目的想法。”
“孟副主任,你带大家去隔壁的会议室,把人员分组按方案定好,让他们自行选出组长;苏悦,你把各组的秘方清单复印三份,分发给每位专家。”
“好!”孟济民和苏悦齐声应下。
众人跟着孟济民往会议室走,走廊里很快传来热闹的讨论声。
方言在办公室门口,听到这些声音,对着曾路泉点了点头说道:
“看来这次的人比上次的要识时务的多了。”
曾路泉笑着说道:
“上次收拾了一个,现在看来还是很有用的。”
他也看出来,沈阳那边确实是最配合的。
“对了,他们三个组的人,不配研究成员吗?”曾路泉突然问道。
方言点头:
“配!不过这次配的是兼职的人员。”
“兼职?”
“没错,我给你说过,我组建过两个俱乐部。”方言对着曾路泉提醒。
听到这话曾路泉稍微愣了一下才想起来,方言确实在协和还有这边研究院组建过两个俱乐部,协和的叫华夏医学前沿俱乐部,研究院这边的叫炎黄中医俱乐部。
“哦,明白了!”曾路泉恍然,然后问:
“这次您是打算找协和的俱乐部,还是咱们研究院的俱乐部?”
“先找研究院的俱乐部吧,毕竟都是搞中医方面的,他们也更有经验一些。人员这块我去和赵锡武院长打招呼,然后让他帮忙把消息散出去,看看有没有人过来报名。”方言对着曾路泉说道。
……
很快方言就去把这边的消息告诉了赵锡武。
作为俱乐部的人,赵锡武听到方言这个想法后稍微思考了下,还是很赞成的,有些研究所现在的研究任务不是很重,甚至有些已经完成了,正在等待新的任务,方言这下可以直接把人调动起来干别的,也是为了研究院考虑了人才运用的多样性。
所以老赵同志当即就答应下来。
“不过这次的人这么听话吗?九个人没一个硬茬?”他有些好奇的对着方言询问,好像是方言不碰到硬茬简直不科学。
方言也是无语了,老爷子这是不盼自己好?
“哈哈,别误会,我就是想着他们肯定有几个脾气大的嘛。”赵锡武笑着找补道。
“没有,看起来都挺好说话的。”方言说道。
赵锡武对着方言说道:
“那人家那边这么好说话,你也应该表示表示,解决好人家的后顾之忧,家属的工作,孩子上学什么的。”
方言点头:
“这个自然,他们今天刚到,我已经在让曾路泉同志统计这块的情况了,到时候还需要您老的签字。”
赵锡武笑着说道:
“没问题,我就是你后勤大队长!”
“瞧你这话说的……”方言感觉老头在拿自己开涮。
赵锡武大笑道:
“哈哈,你可不要辜负我对你的支持,到时候可得拿出好东西来,狠狠的赚外汇啊!”
方言说道:
“这个放心,我们之前的那个膏药,现在临床已经通过了,马上就可以投入生产,香江上市的话最快要半个月时间。”
“其他海外的地方,最慢应该也是一个多月的样子就能上。”
赵锡武点了点头:
“嗯,挺不错!你们这办事效率确实高!”
方言摆摆手,赚钱这种事儿,当然是高效率了,谁不想快点搞到钱啊?
这时候他又想起日本那边的事儿,于是对着赵锡武问道:
“对了,小林制药那边有反应了没?”
赵锡武脸上笑意收敛,表情凝重的摇摇头:
“暂时没有,已经发电知会他们了,也不知道是发生什么问题了。”
老胡日本那边让去查,也还没回信,也不知道是啥毛病。
方言只好暂时把这事儿放到一边了,对着赵锡武说道:
“那俱乐部这边通知的事儿就麻烦您了。”
“行,我肯定给你把人搞齐了。”赵锡武点头说道。
……
时间很快就过了几天,来到了八月的末尾。
秘方研究所的三个新组已经开始工作,俱乐部那边的人听到可以进入秘方研究所,也是积极的响应,找方言报道的时候来了三十几号人。
比想象中的人还要多不少。
总之比想象中的顺利许多。
老胡在日本的那边的职业经理人也回了消息,说是现在小林制药那边正在和津村制药谈判。
已经是见过好几次面了,方言有理由怀疑,津村制药应该是发现了某些端倪,现在正在和小林制药谈。
说不定小林就会变卦,毕竟他们投入的也不少,如果津村制药愿意割让一些利益出来,小林白赚一笔,这事儿可能就过去了。
历史上小林制药确实没有过大规模的抢津村制药市场的事儿。
现在方言出现在带动了小林一雅,也不知道历史修正会不会把事情修正到原来的位置。
小林那边收到研究所消息没有回复来看,应该是他们心里已经产生动摇了,毕竟方言他们这边提出来的要求可不少,都答应的话小林一雅付出的成本也很高。
妈的,小鬼子就是信不过!
方言不再关心这些,今天终于算是有空了,上午办完了事儿方言就带着枪和子弹去市局登记。
安东开车到了市局的门口。
方言就提着个手提袋,朝着市局里面走去。
“方教官?!”一个公安看到方言惊讶的招呼道。
方言一看是自己当时的学生,他笑着招呼:
“诶,小沈!”
听到这声音隔壁办公室立马跑出来一个人,是之前给方言当保镖的张志超,他对着方言招呼:
“方哥?”
方言笑着招呼:
“哟,小张!”
接着陆陆续续的好几个人都出来和方言招呼。
“方哥,什么风把您给吹来了?”小张把方言招呼到办公室。
方言把手里袋子往桌子上一放:
“手枪,登记。”
PS:更完这章还欠大家2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