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1977大时代 > 第1420章 送海灯大师离京,培训的难题(二合一章)

第1420章 送海灯大师离京,培训的难题(二合一章)

    接下来那就是在三个班上选人了。

    人员选择肯定是优先找试点省份的人,最好还是同样一个县上的。

    如果找不到那么合适的人,就找附近的。

    研究院和学校对于去的学生,会合理的增加一些补贴。

    而里面一些不想回去的人,也不会勉强,机会可以留给那些想去的同学。

    原籍人员这个要求只是锦上添花,不是硬性要求。

    方言作为发起人之一,他虽然也想直接参与试点全程,但是条件不允许,第一是医院里面还有人等着他,第二家里孩子刚出生,他出去半个月也不好。

    所以他要去山西灵石县,那也只能是等到那边快收尾的时候过去一趟。

    最多也就是几天的时间。

    这事儿暂时先不说,接下来各部门都开始了运作。

    方言的这个计划也算是正式开始了。

    接下来,方言在午饭过后,就和老范去送海灯大师离开京城了。

    开车把海灯大师还有一位和他同行的老先生一起送到了火车站,路上的时候,方言还顺便给他说了关于的基层肝炎防治的事儿,告诉海灯大师,方便的话其实可以去试点的县医院看看,帮忙查看下那边的情况。

    海灯大师听到方言这个要求,没有拒绝,直接就答应下来。

    到了车站后,方言交给了海灯大师一个信封,并对着他说道:

    “大师,您要出去,我也没什么好送的,这里面是一些全国粮票和钱,希望能在路上够在帮助到您。”

    海灯大师接过信封,却没有立刻收下,而是看向方言说道:

    “你的心意老僧心领了,但这些粮票和钱,你还是收回去。你搞基层肝病防治,正是需要用钱用物的时候,老僧云游惯了,粗茶淡饭便足矣,用不上这些。”

    方言说道:“大师,这都是我的一点心意,您路上难免需要落脚吃饭,拿着也方便。而且您之前帮王阿姨调理病情,我还没好好感谢您,这点东西根本不算什么。”

    一旁的老范也帮腔:“叔,您就收下吧,这是方言的一片心意,您不收,他心里过意不去。再说您和这位老先生一起赶路,多带点东西也能互相照应。”

    海灯大师身边的老先生也笑着劝道:“既然是小友的心意,你就收下吧,咱们路上也能少些不便。”

    海灯大师沉吟片刻,终于收下信封,却从随身的布包里掏出一本线装小册子和一串木质念珠,递给方言:

    “方小友,这本金刚经,是老僧手抄的,里面夹着几则祝由术调理情志的小法子,或许对你有点启发;这串念珠,是雷击枣木所制,能安神定气,你既要忙医院的事,又要顾着家里孩子,还要推进试点,劳心劳力,带着它或许能让你少些烦忧。”

    方言听到这话,立马双手接过,只觉得小册子和念珠都带着淡淡的香气,让人不自觉的镇定了不少。

    “谢谢大师,我一定好好珍藏,不辜负您的嘱托。”方言对着老和尚拱手行礼。

    接下来方言就送老和尚他们上了车。

    等到火车开动后,方言就和老范还有安东一起回家了。

    安东的车平稳地行驶在回家的路上,方言坐在后座,小心翼翼地翻开海灯大师送的线装金刚经。

    书页泛黄,带着岁月的厚重感,刚翻到第三页,一张折迭的宣纸便掉了出来。

    他捡起来展开,上面是海灯大师工整的小楷,写着三则祝由术调理情志的法子,每一则都配着简单的注解。

    第一则:持珠观息法;第二则:书符净心术;第三则:梵音沐身观。

    和之前老和尚教的不一样,这些都是针对自己施展的。

    说是祝由术,方言感觉更像是某种佛教的修行法门,对于这种心态调整的东西,方言之前在学习太极拳的时候也练习过道家的吐纳术,这块儿其实并不缺,不过这个是老和尚的一番心意,方言还是会好好珍藏起来的。

    ……

    一周时间转瞬即逝,方言的生活被医院诊疗、试点推进、家庭琐事填得满满当当,却也过得格外充实。

    他把之前海灯大师送的雷击枣木念珠串在钥匙上,每次拿起钥匙出门,淡淡的木香总能让他纷乱的心绪沉静几分。

    这天一早,方言刚到研究院,就被程老拉进了培训教室。

    五十多名筛选出来的研究生已经整齐落座,每个人面前都摆着辨证圆盘和厚厚的培训手册,眼神里满是期待与认真。

    其中好些原来精英班的熟人就坐在第一排,看到方言进来,都主动点了点头打招呼,他们是这次响应人员中最积极的。

    “人都到齐了,咱们的岗前培训正式开始。”程老走上讲台,声音洪亮,“今天请方言来讲第一课,重点教大家辨证圆盘的实操技巧和基层沟通要点,大家一定要认真听、仔细记,这些都是能直接用到基层的真东西。”

    讲课的事儿是之前就定好的,方言是这次的发起人,而且方子和圆盘也是他弄出来的,所以讲课的人就是他了。

    方言拿起桌上的辨证圆盘,这个定制生产的,和他之前制作的简易版比起来,已经好看多了,他对着众人说道:

    “各位同学,请拿起你们桌子上的圆盘……咱们这圆盘看着简单,但要让基层医生用得顺手、用得准确,还得下点功夫。首先要记住,舌苔和症状的对应是核心,比如舌苔黄腻加口苦加腹胀,就对应1号药粉,舌苔淡白加乏力加便溏,对应3号药粉……”

    他一边转动圆盘,一边结合临床案例讲解,遇到容易混淆的症状组合,还特意停下来提问互动。其中还有同学主动举手:

    “方言同……主任,要是患者同时有舌苔黄腻和乏力的症状,该怎么对应药粉?”

    方言听到对方的称呼,笑了笑说道:“这个问题提得好,基层这种复合症状很常见。遇到这种情况,优先看舌苔,舌苔黄腻说明有湿热,先按湿热型对应1号药粉,再结合乏力症状,提醒患者配合山药小米粥调理脾胃,这样既对症又稳妥。”

    “基层患者大多对中医不熟悉,咱们除了教他们用圆盘,还得会‘安其心’。比如遇到焦虑的患者,不妨跟他们说‘肝病就像地里的杂草,药粉是除杂草的,你心态放宽了,地里的庄稼(正气)长得旺,杂草自然长不起来’,用他们听得懂的话建立信任。”

    研究生们听得格外专注,纷纷低头记录,教室里只听得见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培训进行到一半,外边传来消息。

    药粉审批通过了,首批生产的药粉已经开始,运往各试点医院。

    听到消息,方言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

    同时把这个消息也告诉了在场的同学们。

    教室里瞬间响起一阵低低的议论声,也就是说他们培训完毕后,马上就要出发了。

    一时间众人又紧张了几分。

    培训结束后,方言走出教室,秘方研究所那边的贺普仁又说刚接到了廖主任的电话,说是侨商的第一笔捐款已经到账了,八十万,专项用于基层培训和药粉补贴。另外,医政司那边已经把试点医院的骨干名单汇总好了,下周三开始分批次培训。

    刚说完,程老走了过来问道:

    “怎么样,又有新消息了?”

    方言点点头:

    “嗯,廖主任说侨商的第一批捐款也到了,资金和物资都齐了,咱们的试点总算能顺顺利利启动了。”

    程老听到这里,顿时欣慰的点点头。

    这速度比他们想的还要快。

    培训过后,学校很快也就会开始安排班上的同学出发。

    他们好多人都是回自己的家乡,甚至是自己原来的工作单位,走的时候是作为考上研究生的学生,回来的时候是作为参与国家卫生项目的监督人员,有种富贵还乡的即视感。

    而且他们本来要过年才能回去的,现在就能回去算是提前好几个月了,所以大部分人表现的还是很兴奋的。

    这也是人之常情,况且还加上了老胡公司赞助的每人两百块钱的下基层奖励,以及一些京城的土特产,可以说这次回去肯定不愁没面子。

    你永远可以相信老胡收买人心的本事。

    就算是大家知道他在收买人心,也没人说他不对,他是真金白银的掏钱啊。

    培训时间持续了一天,大家的理解能力其实半天就够了,后面主要就是给大家讲解一些和基层人员沟通的事宜了,这些能够考上研究生的都是天才,他们和基层那些理解能力弱的人沟通,一定就要有耐心,而且还要话语简练,不要说那么多有的没的,直接说清楚核心,告诉他们怎么操作,越是简单越好。

    这就是最基本的事儿。

    为此,方言还特地给他们实践了一次,在研究所药厂里面随便找一个工人来,就是要尽快的教会他。

    结果这个活动居然成了这天内最难的事儿。

    接连又有三个研究生上去尝试,有的讲理论,有的画表格,越讲工人师傅越糊涂,最后干脆把圆盘放在桌上:“我一个大老粗,就得直来直去的,这么多规矩记不住。”

    培训教室里的天才们,第一次感觉人怎么可能这么笨?

    他们之前也不是没在基层待过,但是他们从来没有教过一个完全不会的人。

    这就搞的他们很蛋疼。

    甚至有人对方言反应,下面的基层应该不可能全然没有基础。

    但是方言让他们想想前段时间去京城周围义诊,遇到过的那些公社卫生站的医生。

    想想他们的水平。

    这下就给大部人整沉默了,他们心里很清楚,这就是基层最真实的情况,不是所有基层医生都有文化,很多人靠的是经验和简单记忆。

    说多了脑子里就开始出现混沌状态了,可能这会儿能记住,两个小时之后,他就全忘了。

    说白了这就是学院派医生最终都会遇到的问题。

    最后还是江湖游医出身的雷莲和道医袁青山,把这个问题解决了。

    他们两人完全没用任何的中医叫法,就用普通人的能理解的词汇,还有话语把事情讲明白了。

    这两个人一个回陕西,一个回江苏。

    听到他们的话,众人也赶紧学习了一下。

    后面下课的时候,还有人去询问他们两个人。

    这两个人平日里也是名不见经传的,今天一下就成了现场重点关注的人物了。

    ……

    下班后,方言回到家里。

    今天老胡也把老婆闺女接回到方言四合院了。

    在医院那边呆着,黄慧婕最开始感觉还行,后面感觉还是没有四合院里舒服,和方言商量了一下后,他们就从医院搬回来了。

    回到家里的时候,老胡正在看今天从香江回来的电报。

    汪真林已经从天津到广州,然后进入香江了,目前还在香江停留,还去公司那边和那边的经理见了一面,给方言他们传递了个一个信号,就是他过段时间这边政策变化后,就会再次回到京城来。

    到时候希望能够和方言他们谈合作的事儿。

    方言现在也看出来了,这个老家伙就是赚一个传声筒,他背后就是美国西医资本,对付他没有任何的效果,反倒是干了他,后面就不知道还会派什么来了。

    除了这个,黄慧婕家里也来电报询问他们两口子,是不是孩子已经生出来了,那边再次派了上次来过一次的黄慧婕的弟弟过来,要来探望一下他们。

    目前人已经到香江了,和中侨办联系好,人就会直接飞京城。

    老胡还没给黄慧婕说这事儿。

    不过两口子还是不太想见这个人,他们现在属于是和家里人半断连的情况。

    能不沾边就不沾边,甚至他已经在考虑去找廖主任,不同意家属探望的事儿了。

    除此之外,还有其他市场的汇总电报,目前销量很好,在广州和深圳那边的工厂以及仓库现在已经投入使用了,老胡已经让自己助理小林去实地探查去了。

    另外现在黄慧婕这边也需要人照顾,目前老胡正在和大金商量,想让大金媳妇儿过来帮忙照看一下。

    不过大金的儿子也就是方言取名字的那小子,现在也就几个月大,很大概率是走不开的。

    方言其实更加推荐老胡去雇佣个协和的护士,和崔静怡院长打个招呼,就可以把人调过来了,再多给点钱,甚至二十四小时轮班来照顾都不成问题。

    不过老胡明显有点不太安心。

    另外还有个巴特尔家里的庄姗(见1065章),这个女的其实也可以备选,她们家的巴特尔现在在厂里干的不错,老胡的待遇也给的挺高,让庄姗过来照顾一下,倒是也没啥问题,反正都是给钱。

    当然了,老胡还是信不过,甚至还不如协和的护士信任度高。

    他就是这样,属于是被人整怕了,方言也不替他拿主意了,随便他们两口子怎么弄。

    他自己家这边,朱霖现在已经可以囤母乳了。

    加上了彭春夏同志的照顾,目前方言两口子的作息已经逐渐正常,只是前段时间养成了习惯,半夜总是要看看孩子到底怎么样了。

    其实如果不是为了追求安全性,可以直接学习老娘带家里老六的那种方式,每天都送到奶妈家里,然后把钱给够就行了。

    现在老六也是每天在方言四合院,和奶妈家里来来回回的。

    从捡到她到现在也有一年时间了。

    孩子长的还是挺好的,方言没有感觉和其他孩子有什么不同的。

    另外目前的《黄飞鸿2》已经完全的拍摄完成,进入了后期制作的环节里面,现在师父陆东华也回到了协和的岗位上开始看病。

    而因为一些单位上的变动,陆忘忧老爹老娘现在都要去外地一些时间。

    陆忘忧也理所当然的送到了方言家里,让她爷爷陆东华帮忙照看。

    反正白天都在学校,然后放学了后陆老就去把人接过来。

    就在方言家里吃一顿晚饭和一顿早饭。

    还可以陪着正义明珠他们玩,倒也是不错。

    之前的曾路泉家里的曾毓寻暑假还在这边玩,现在上课了就不过来了,以至于院子里冷清了不少,现在陆忘忧这个小丫头过来了,顿时又热闹了起来。

    等到方言教了正义和安东的半个小时课程后,他们就在院子里面疯玩了起来。

    看着这个院子里的小孩,老胡说道:

    “以后咱们两家院子打通了,孩子能跑的范围就更大了。”

    方言听到他这话才想起老胡上次给廖主任说过想要隔壁四合院的事儿。

    他对着老胡问道:

    “隔壁的事儿已经谈好了?”

    老胡说道:

    “谈好了,一些人的家属已经到了我公司那边去上班了,目前正在做培训,等到他们新房子找好后,他们就从这里搬出去,然后我们就开始找人做恢复性修缮改造,努力把样式恢复到你这边的样子。”

    “每个人还要赔钱吗?”方言问道。

    老胡点点头说道:

    “赔,之前不是说好了嘛,一定赔的,拿了钱他们也搬的快一些。”

    方言看了看隔壁,那地方大概率也是石亨原来的府邸,没准里面还有什么东西呢。

    方言对着老胡提醒到:

    “记得把下水管道也布置好,还有暖气什么的,这些都要弄好,另外这地方以前是古代将军的府邸,小心挖到点什么古董之类的。”

    老胡说道:

    “那可千万别挖到,这要是挖到了,没准我就住不成了。”

    方言笑了笑,说道:

    “那也只能挖了后才知道。”

    他心想现在恭王府下面,还埋着和珅的神秘财宝呢。

    鬼知道这下面还有没有?

    等到晚饭的时候,陶广正和他老爹老陶提着家里做的炖肉上门来了,说是给方言家里添个菜。

    方言知道这肯定是有事儿。

    “怎么?是申请要加入回乡推广的队伍?”方言对着陶广正问道,这次的任务里,陶广正是没有加入的,主要是考虑到他目前在研究所那边还有任务,所以就没让他去,他今天找上门来,方言就想到了这事儿。

    “不是不是……”陶广正连忙摆手。

    然后他有些不好意思的看了自己老爹一眼,意思让老陶来说。

    老陶看了一眼儿子,最后还是开口道:

    “方主任,那我就有话直说了!是我儿媳妇儿发电报来了,问什么时候可以过来。”

    方言听到这里才想起来,原来他调陶广正过来的时候,本来是把他们两口子一起从XJ调过来的,但是陶广正的意思自己先过来,让家里老婆在那边处理他们家里的家具什么的,现在过了一个暑假,终于是处理完了。

    目前发电报想要过来了。

    方言点点头说道:

    “这个没问题,她原来是干什么的,我去找赵院长那边想想办法,联系一下类似的单位。”

    陶广正说道:

    “这个我们不挑,随便安排就行,只要能过来京城就可以,最好是能够安排在学校,医院,或者咱们研究所。”

    一旁的老陶赶忙说道:

    “她以前是做文职的。”

    方言听到这话,问道:

    “那中药这块儿的业务熟吗?”

    “我们研究所倒是缺这块儿的文员。”

    陶广正一怔,看了自己老爹一眼,然后看向方言,说道:

    “可以啊!没问题!”

    方言点点头:

    “那行了,不用找赵锡武院长联系其他单位了,就来咱们自己单位吧。”

    “这事儿我做主了!”

    听到方言这话,老陶顿时喜笑颜开:

    “诶哟,谢谢!谢谢方主任,您可帮大忙了!”

    他们家纠结的事儿,方言这里一句话就搞定了。

    方言对着陶广正说道:

    “把您爱人的资料给我吧,明天我就给你办调人的事儿!”

    陶广正赶忙拿出纸笔开始写起来,方言想了想问道:

    “哦……对了,你孩子读初中还是高中?”

    陶广正说道:

    “初中!”

    方言说道:

    “行,一起写了,这个也一起办。”

    PS:今天有事儿,就只更新6000字基本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