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道跟李纤云婚约解除的消息横扫京城。
    有人感叹,徐金甲留下的余泽,终于被顾道给败光了。
    李纤云听到这道圣旨,当日喝的酩酊大醉,载歌载舞。
    她身上的枷锁终于取消了,她终于自由了。她终于不再跟那个龌龊的东西绑定了。
    哪还有比这更高兴的事情。
    跟她一起喝醉的还有崔臻。婚约就这样意想不到的方式解除了。
    那顾修之,岂不是就是自己的了?
    “纤云,你不能后悔,顾道是我的了。”崔臻端着酒杯极度高兴。
    “闭嘴,今天大喜的日子,我不许你提那个龌龊的东西恶心我。”
    李纤云兴奋的又蹦又跳。
    顾家,最近顾凌真的在苦读书。
    主要是没地方去,他的名声烂大街了,出去不但被外人鄙视。
    就连家里的小宗子弟,见他都躲的远远的。
    当他听到这个消息之后。
    愤怒的抄起砚台,直接砸了书童的脑袋。
    “混蛋顾道,你竟然把婚约弄没了。你个无耻混蛋。”
    “婚约是跟顾家定的,不是跟你的。你凭什么?”
    “公主是我的,我才是驸马爷。无耻啊……”
    他的怒吼响彻整个房间,可是却是无用的愤怒。
    “儿啊,不要担心,这件事自有你父亲处置。他不会就这样坐视不管的。”梅笙劝解说道。
    并且立即给顾云璋去信。
    她的信还没送出去,顾云璋的上一封信的回信就到了顾老夫人的手中。
    信中只提了两件事。
    第一家中一切维持现状,不要有任何动作。
    第二件关于宗老决定他认真考虑过了,已经托人向庐陵王氏求亲续弦。
    他将在明年择期回京。
    对于梅笙遭受的事情,顾凌的情况,一句没提。
    顾家老太太把信给了梅笙,看到续弦二字,梅笙如同晴天霹雳。
    两张信纸没有一个字提她,她却感受到了满满的绝情和冰冷。
    “怎么会,云郎怎么会续弦,怎么会没提我?这信是假的……”梅笙怒道。
    顾家老太太让人夺回信件,把梅笙送回了小院子。
    然后派人把二儿媳妇庞氏请了过来。
    庞氏看完信之后,心中也不是滋味。
    庐陵王氏,那是仅次于顾陆朱张四姓的大族。
    王家娘子一进门,自己这掌家的权利就要易主了。关键是万一生下儿子,自己的儿子就没希望了。
    可是她还是冷静的分析了信件。
    “大伯哥四年治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朝廷一定会给他一个交代。
    如果儿媳没猜错的话,关键是择期回京这四个字最重要。
    工部尚书老病,很可能大伯哥会接任他做工部尚书。”
    一听这话,顾家老太太差点兴奋的跳起来。
    我儿要回来了,要做尚书了。
    你们这些得罪顾家的,瞧不起老身的,都要你们好看。
    “那,老身的诰命是不是要回来了?”顾家老太太兴奋的问道。
    “如若顺利,朝廷还会给您升一升。”庞氏虽然不情愿,但是还是回答。
    “好,很好,你是个有见识的。”顾家老太太兴奋的夸奖二儿媳。
    紧接着又问道:
    “可是我儿为何会续弦,梅笙跟了他这么多年,竟然只字未提?”
    “娘,您糊涂了。”庞氏毫不留情的说道。
    “大伯哥回朝做官,需要四梁八柱的支持,梅姨娘的家族有什么可支持的?
    庐陵王家,虽然在朝没有大官,但是朝野力量不弱。王顾两家结合,大伯哥在朝中就能站住脚了。”
    庞氏见识很深,说的面面俱到。
    “你说的对,我儿谋划深远,只是可惜了梅笙,终究是出身差了些。那凌儿岂不是……”
    庞氏在心中撇嘴。愚蠢的老太太。
    顾云璋是傻子么,一个出身教坊司的小妾,怎么可能成为正妻。
    在这件事上,顾云璋的心思深的很。
    山顶洞。
    顾道正在跟和尚讨论教义的时候,小凡子带着圣旨来了。
    跟李纤云的婚约正式解除。
    他感觉心中的一团乱麻捋顺,一片乌云瞬间消失了。
    就俩字,贼爽。。
    以后大补汽锅鸡想吃多少吃多少,佛跳墙想吃几顿就吃几顿。
    没了婚约限制,就能实现翡翠胡同自由了。
    老子有钱,腰子年轻,凭啥不见识一下花魁的大保健。
    就在他畅想未来的时候。
    军方无数奏折飞进了皇城。
    全都是劝皇帝重新考虑解除婚约之事情。
    军方都是大老粗,奏折简单明了。
    顾道那小子不着调,可以使劲儿揍,打到他改正为止。
    如果陛下教育不了,请送到军中,我们保证把他教育好。
    徐金甲当年以身入局救出来的军人,仿佛此时还没有忘记她的恩泽。
    无论真假,全都跟风上奏折了。
    皇帝迫于压力。
    又下了一道圣旨。
    长公主深恨顾道,强行撮合恐成怨偶。朕念其母的情分。下嫁次女。
    册封锦瑟公主为安乐公主,食邑五百户,接续与顾道婚约。
    望顾道改邪归正,不要辜负皇家期望。择期成婚。
    顾道躺在树桩上晒太阳,手边放着美酒。心情美滋滋了好几天。
    畅想翡翠胡同的大保健的时候。一道黑影如乌云遮日,挡在了他的眼前。
    又是小凡子那张皮笑肉不笑的脸。
    “顾道接旨……”
    等顾道听完圣旨之后,心情极其复杂。
    再见了,翡翠胡同的姑娘们。
    我的身子已经名花有主了,只怪你们没有福气。
    锦瑟喜怒哀乐的小模样,在顾道眼前一一闪过。
    小妹妹一下子变成了小未婚妻。
    顾道不得不换个角度来审视小公主,这小高中生就是自己的未婚妻了?
    温柔、善良、娇憨、懂事、爱吃、圆润……
    原来小锦瑟已经走进了心里。
    锦瑟比泼妇李纤云强一万倍,陛下这媒婆干得不错啊。
    如果是锦瑟,其实翡翠胡同这一类不健康场所,可以杜绝,坚决杜绝。
    “陛下,你终于干了一件好事。”顾道喃喃自语。
    小凡子差点吓跪了。
    哪有这样背后议论皇帝的。
    顾道很想回去见锦瑟,可是眼前的刘铁柱一个眼神告诉他,想都别想。
    简直是划断鹊桥的王母娘娘一个眼神,太不懂事了。
    无奈只能一跃而起,拿起笔墨写了一首《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小锦瑟,不要着急,我很快回去,咱们就可以朝朝暮暮了。
    顾道把词交给了小凡子,让他带回去给锦瑟。
    这种东西,小凡子哪里敢私自交给小公主,直接交给了皇帝。
    皇帝看了一眼,呸了一声。
    竟然敢给我女儿写这么露骨的情诗,真不要脸。
    但是也放心了。
    看得出来顾道对这个安排非常满意。终究把他绑在皇家了。
    但是你也没必要写‘纤云弄巧’吧?
    喜欢我小女儿可以,顺便骂我大女儿干什么。
    诗转交给了皇后。
    “这七夕都过了多久了,还忍顾鹊桥归路?谁拦着你俩了?”
    “不对,是得拦着点,不然闹出笑话就不好了。”
    皇后拿着词琢磨了半天,词是好词,顾道出品自然精品。
    然后转给了袁贵妃,女儿是她的,让她看着办。
    袁贵妃刚拿到手,正好锦瑟进宫谢恩。一下子被她看见了。
    修之哥哥的字,她刻在骨子里,一眼就看出来这词是给她。
    一把抢过去,红着小脸跑了。
    圣旨一出。
    胭脂公子崔臻仿佛被打了一拳,瞬间清醒过来。
    这一下晃得她差点闪了腰。怎么解除李纤云的婚约,又来了一个锦瑟。
    拆散一对又一对,这什么时候是个头。
    一时间不由得有些灰心丧气。
    郑国公看在眼里,只能叹息。顾道跟皇家的婚约哪那么容易解除啊。
    我的傻外孙女。
    军中一片欢腾,他们以为终于对当年徐金甲的救命大恩,有了一丝丝回报。
    殊不知,这一切都是皇帝自导自演的。
    如果没有锦瑟这个女儿完美的接盘,他哪里能随意解除顾道跟李纤云的婚约。
    军中的反弹声音就够他喝一壶的了。
    就在陛下高兴又解决一件难题的时候,一封奏折彻底把他打懵了。
    不但他被打蒙了,所有朝臣都被打蒙了。
    徐相跟皇帝两个人面面相觑。
    这奏折来得太不是时候了。
    箕子国太子李本源上奏折,请求大乾陛下将安乐公主赐婚与他。
    这个请求简直就是该死。
    安乐公主李锦瑟刚赐婚给顾道,你上个奏折就请求赐婚给你。
    这不是拿皇家当玩笑开么?
    如果皇帝大度就当你无知,皇帝小心眼,你这就是冒犯公主。
    一个边陲附庸哪里来的胆子?
    可是箕子国太子的诚意太足了。足到宰相和皇帝都不得不动心的地步。
    “箕子国愿意将长隆盐场当聘礼,迎娶锦瑟公主。并且承诺锦瑟公主将来必成箕子国母。”
    李本源直接扔出一个大乾不得不吞的诱饵。
    大乾缺盐。
    一直以来严重依赖南越盐商,但是在北方依赖的确是箕子国的盐。
    否则南方的盐运到北方,那就是天价。
    箕子国的长隆盐场,乃是北方最大的盐场。每年向大乾供应上百万石的盐。
    这还是因为箕子国国力不行,无法完全开发。
    如果落在大乾手里,以大乾的国力去开发,远远不止这个数。
    不但眼前北狄的七十万石盐,可以轻松解决。那些豺狗一样的盐商,立刻成了丧家之犬。
    长远来看,甚至可以摆脱南越在食盐上卡脖子的情况。
    一个公主换来国力腾飞,皇帝的铁石心肠开始思考其中的利弊。
    “而且大乾无需准备公主陪嫁,箕子国只需要公主名下的乾元书坊和印书秘术。”
    皇帝没有当场拒绝,让李本源暂时回去。
    这就释放了一个信号。
    朝臣们一下子分成两派,开始纷纷上书。
    一派认为,顾道行为放荡无耻之尤,箕子国王子李本源,才德兼备。
    安乐公主应当下嫁李本源,而不是无耻的顾道。
    另一派则是极力反对。人无信不立,陛下的圣旨已经下了。朝令夕改何以服天下人心。
    一时获利而丢掉信誉,孰轻孰重。
    军方最直接,撮尔小国觊觎上国公主,请陛下发兵灭其国祚,夺其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