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退下。处理完这最棘手的一桩事,他再次将目光投向桌上的西境舆图。凉州虽复,但西陲并未真正太平。羌族主力虽灭,其部落散布草原,乌顿之子及其残余势力仍在逃窜,西北方向的其他胡族亦在观望…
“传令:大军在凉州休整三日。三日后,蒙挚率铁骑继续西进,扫荡羌族残余部落,兵锋直指祁连山!朕,要一劳永逸,永绝西陲之患!”
“喏!”
凉州城的光复并未让秦明有丝毫懈怠。三日休整之期未满,肃清西境、永绝后患的军令已如离弦之箭,射向帝国的每一个神经末梢。玄甲铁骑的洪流再次涌动,蒙挚亲率精锐,以凉州为基,如同梳篦般向西、向北横扫而去,兵锋直指羌族残部盘踞的祁连山腹地及广袤的戈壁草场。
秦明坐镇凉州,这座百废待兴的边陲雄城迅速变成了一个高效运转的战争机器与抚慰疮痍的治理中枢。他的御案上,军情邸报与民政奏章堆积如山,每一份都需他亲自批阅决断。
“报——!蒙挚将军急报!破羌族‘白狼部’于野马川,斩首七百,俘获牛羊万计!”
“报——!羌酋乌顿之子乌维,纠集残部五千,遁入祁连山‘黑风峪’,据险顽抗!”
“报——!北境‘浑邪部’遣使至凉州,献良马千匹,金珠十斛,称愿永为藩属,乞陛下息兵!”
“报——!陇右郡呈报,春耕在即,然耕牛多为羌骑掠杀,民乏种粮,恳请朝廷急调…”
战报、军情、政务、民瘼…如潮水般涌来。秦明运笔如飞,朱批如刀,一道道指令从中枢发出,精准地投送到帝国的每一个角落。
对负隅顽抗者,只有一个字:“剿!”批予蒙挚的军报上,朱砂淋漓:“黑风峪地势险要,强攻徒耗兵力。围之,断其水源粮道,迫其自溃。降者免死,顽抗者,尽屠。”
对观望摇摆者,则是恩威并施。批予浑邪部的回诏,措辞冷峻:“尔部恭顺,朕心甚慰。所献贡品,照单收下。然,需遣质子入京,开放草场,许我官兵驻防巡查。若存二心,白狼部便是前车之鉴。”
对内政民生,则显露出罕见的急切与细致。批予户部的旨意:“速调关中耕牛三千头,粮种五万石,火速运抵陇右各郡!延误春耕者,郡守以下,皆斩!另,凉州等地减免赋税之诏,即刻明发天下,有敢阳奉阴违、加征摊派者,无论官职,剥皮实草!”
他的意志,通过八百里加急的快马,通过加密的听风卫渠道,如同帝国的血脉,奔流不息,将凉州与长安,与北庭,与每一个边关军镇紧密相连。
期间,秦明数次轻车简从,巡视凉州城内外的安置营、粥厂、以及正在修复的城墙水渠。他沉默地走过残破的街巷,看着士兵们帮助百姓清理废墟,看着医官为伤者诊治,看着孩童领到热粥时露出的怯生生笑容。他很少说话,但那双深邃眼眸扫过之处,所有官吏士卒无不凛然屏息,竭尽全力。
这一日,秦明正在批阅关于在祁连山新发现一处大型铁矿的奏报,枢密副使与新任命的凉州安抚使联袂求见。
“陛下,”枢密副使面色凝重,“蒙挚将军军报,乌维残部因断水断粮,内讧火并,乌维为其部将所杀,余众开寨请降。然…其部众皆言,乌顿有一幼女,名‘云娜’,于凉城破前,被一队心腹死士护送,秘密西遁,疑似…疑似往西域‘大月氏’国方向去了。”
“大月氏?”秦明笔锋一顿,抬起头,眼中寒光一闪。大月氏乃是西域强国,与羌族素有往来,若乌顿血脉与其勾结,必成帝国西陲心腹之患。
“追。”秦明没有任何犹豫,“令蒙挚,精选锐士,组‘追影骑’,携乌维首级及降羌为向导,深入西域,追索云娜下落。生要见人,死要见尸。若大月氏敢匿藏…便让他们知道,朕的玄甲铁骑,能踏破祁连山,亦能踏碎葱岭!”
“臣遵旨!”枢密副使心头一凛,领命而去。
安抚使则呈上另一份文书:“陛下,此乃臣与凉州士绅共拟的《战后安抚条陈》,请陛下御览。”
秦明接过,快速浏览。条陈详细列出了抚恤伤亡、分配田亩、兴修水利、鼓励工商、重开边市等一应事宜,考虑周详。
“准。”秦明提笔批红,“即刻施行。所需钱粮,由朕之内帑先行拨付半数。告知凉州百姓,朕,与他们同在。”
“陛下圣明!”安抚使激动跪拜。皇帝动用内帑,这无疑是极大的恩典与决心。
处理完这一切,秦明屏退左右,独自走到悬挂的巨大西境舆图前。他的目光越过已然平定的陇右凉州,投向更遥远的西方——那片广袤而陌生的西域,星罗棋布的绿洲城邦,强大的大月氏、乌孙…还有北方那片沉寂而危险的草原…
帝国的疆域在刀与火中扩张,但治理与巩固,远比征服更为漫长和艰难。他知道,凉州的血不会白流,西境的战事也远未到终点。乌顿之女的西逃,如同一个微弱的火星,可能引燃西域新的烽烟。
但此刻,他首先需要巩固这片刚刚夺回的土地。
“传旨,”他对着空寂的大堂开口,声音平静却不容置疑,“设‘安西都护府’,治所凉州,统辖陇右、河西及新抚诸地军政。以蒙挚暂领都护,总理西境军事。另,开‘西域长史府’,掌西域诸国往来、商贸、情报事宜。”
“令吏部、兵部,遴选干吏勇将,赴安西都护府任职。移民实边,军屯民垦,三年内,朕要看到一条从长安直通玉门关的、稳固的走廊!”
“令工部,勘察河西走廊,重修烽燧驿站,直抵玉门。朕要帝国的政令与兵马,能畅通无阻,直达西极!”
一道道旨在长远经营的旨意从他口中流出,被隐于暗处的书记官迅速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