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官场从秘书开始 > 第1861章 表决失败

第1861章 表决失败

    张俊在南方省城生活了那么多年,遇到过很多场倾盆大雨。

    他影响最深的,就是一到雨季,新闻里面就会报道,哪里被水淹了,哪里的道路不能行驶,车辆都被积水搞得发动不了。

    更有甚者,就连城市的地下车库,也能被水淹没,有人因为逃不出来而被淹死。

    巴黎大区的人口数量,约在1100万左右。

    这座城市的GDP达到了惊人的7000亿美元,位居全球城市排行榜第四位。

    排在它前面的,是东京、纽约、洛杉矶。

    我国的魔都,同年的GDP是4000多亿美元,人口接近2500万。

    如果拿南方省城来比的话,那差距就更大了,人均GPD完全没得比。

    张俊承认这种差距的存在,也正视这种差距。

    追赶发达城市,我们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所以张俊才出来考察和学习。

    在参观巴黎的下水道工程时,张俊生出无比的感叹。

    如果在南方省城打造这样的下水道工程,需要多少资金?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完成?

    张俊甚至怀疑,自己有生之年,能不能看到自己所在的省城实现这个目标?

    这个工程,也许需要投资几百亿美元,甚至上千亿美元,还需要大量的时间去完成。

    张俊默默的想,省城肯定还没有这么大的能力,也没有这么大的魄力,能够完成这样的下水道工程。

    学习的意义在于借鉴,在于思考,在于实践。

    再难的事情,总要有人先迈出第一步。

    就像市委副书记潘微微拍下的那张照片,张俊站在城市的排污口,思索整个城市的规划和命运一样。

    此刻的张俊,也陷入了深深的思考。

    然而,想归想,能不能实现,却不是张俊想当然的。

    张俊在巴黎考察之时,南方省城的常委会,如期召开。

    因为时差的关系,那边开会之时,张俊正在睡梦中。

    等他醒来时,这才看到相关的信息。

    张俊靠坐在床头,看着手机。

    很多人给他发来了信息,汇报这次常委会讨论的结果。

    不出所料,本次常委会,着重讨论了隧道工程一事。

    之前因为一次渗水事故,张俊查出现在那家承包工程单位,也就是长恒公司没有资质,于是提出来暂停施工,打算另外换一家企业继续接下来的工程。

    兹事体大,张俊一个人说了不算,得上常委会议讨论。

    可是在开会之前,章明华突然把张俊支使到了国外出差。

    张俊明明知道,章明华这是在调虎离山,但又无可奈何。

    他担心徐沛生无法掌控常委会。

    因为不仅是章明华太过强势!

    还有其他更多的利益因素在里头。

    那家没有资质的企业,之前能拿下工程,就足以说明太多问题。

    在利益的驱使下,再加上章明华的力保,其他常委很难做出公正的决断。

    果不其然!

    张俊离开后没几天,市里便召开了常委会。

    徐沛生和张俊的意见是一致的,那就是要求更换施工单位。

    他也在会议上提了出来。

    可是章明华却有不同的想法。

    他以为现在的施工单位长恒公司,虽然没有太强大的资质,但施工水平一流。

    再加上工程是先垫资修建,再由政府验收回购。

    所以谁来建这个隧道都是一样的,只要最后的工程质量过关就行。

    章明华也有一堆道理可以讲,什么人情世故,什么公司倒闭,工人下岗之类的,说了一大堆。

    他还提出来一个折衷的建议,那就是由一家有资质的公司接手工程,再由这家缺乏资质的长恒公司从旁协助。

    徐沛生当然旗帜鲜明的提出了反对。

    他以为长恒公司没有资质,而且是通过欺骗手段,达到竞标目的,这样的企业,不足以信任!不但不能让他们继续施工,还要把他们纳入不诚信企业的名单,追究他们的法律责任。

    章明华说人家做企业不容易,做工程更不容易。而且长恒公司接手这个工程,也是有苦衷和原因的。是因为那家合伙的企业退出,他们才不得不继续。我们应该讲人情、讲温度,而不是一味的严厉执法。

    徐沛生据理力争,摆事实,讲道理,拿出法律来说事。

    两人唇枪舌剑,斗了个你死我活,却谁也说服不了谁。

    就在这个时候,一件大事发生了。

    市政府门外,来了几百个工人,都是长恒公司的职工!

    长恒公司的老总胡得全并没有出面,但他们公司的职工,却差不多都到齐了!

    几百个工人,扯着横幅,用白惨惨的布条,上面用红漆写着斗大的字,来到市政府门外请愿。

    他们也不闹,就这么安静的站立。

    这么多的人,立刻就把市政府外面的街道堵了个水泄不通。

    街道两侧的车辆,堵了几公里长,交警来到现场,都无法指挥开来。

    事情惊动了常委会。

    章明华趁机站到窗户前,指着外面,高声说,你们看看!这就是民心!这就是民意!还有什么比稳定团结更重要的吗?沛生书记,你难道要置这么多人于死地而不顾吗?你要是有办法让他们离开,我就服了你!

    徐沛生明明知道,这是对方故意安排的,目的就是为了逼迫市委常委会保留他们的施工资质。

    可是徐沛生又有什么办法呢?

    常委们站在窗前,看着外面这一幕,所有人都沉默不语。

    徐沛生打电话给胡得全,想让他把工人们劝走。

    可是胡得全的手机,在关键时候却打不通。

    那个老狐狸,早就躲起来了!

    徐沛生打电话给孟卫东,下达指示,要求他尽快把工人们劝走。

    孟卫东率人来到现场维持秩序。

    可是那帮工人显然得到了高人指点,他们不吵也不闹,就只是干站着示威。

    警察也不能随便抓人。

    孟卫东只得跟工人们商量,请他们选出几个代表,到市政府里面和领导商量解决办法。

    几个工人代表,很快就被推举出来。

    他们来到常委会议室,一把眼泪,一把鼻涕的哭诉。

    这些人像是事先背好了台词,只说自己家里的困难,说几百个工人都没有拿到工资,家里有老人有小孩,快要揭不开锅了,请求政府发放救济金。

    章明华好心安抚他们,说政府一定会给你们一个交待的。

    工人代表们离开后,章明华再次和徐沛生理论。

    徐沛生寸步不让。

    两人无法说服对方,只能进行表决。

    结果出来了!

    会议上,徐沛生得到了五票,而章明华拿到了七票!

    章明华以两票的优势胜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