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骂我朝廷鹰犬?我乃大秦武圣! > 第856章 裂风卫城

第856章 裂风卫城

    “开蒙堂”已扩大了三倍。

    窗明几净,朗朗书声不绝于耳。

    除了教授秦字和算学基础,更有几名学识渊博的老儒被请来,系统性地教导礼仪、律法以及粗浅的兵法与锻造知识。

    在学堂一角另设静室,典史官周明轩带着几名通晓古文的老遗民和半妖祭司,正围着几卷记录零散歌谣和传说的兽皮、石板,以及那位老族长献上的古卷残片进行解读和翻译记录。

    “祖辈有言,‘武库隐渊,藏锋于北溟之眼’……”

    一位牙齿脱落的老遗民断断续续地口述着。

    “非徐洲之兵,乃前朝天庭,坠落的……仙兵魔刃碎片?藏于无底寒渊……需星图钥匙……”

    他浑浊眼中闪烁着对遥远传说的敬畏与迷惑。

    一旁的记录官迅速记下关键词“武库沉渊”。

    这条线索虽模糊,却在典史官心中掀起波澜,迅速被标记为需深入追查的机密。

    裂风堡西北方向。

    那处发现岩甲龟壁画、“蟒缠熊碎星”图的巨岩区域,已被正式命名为“古星岩”。

    一队由工部资深勘探官、瑜远商行的鉴宝师、几名见多识广的老半妖向导以及青囊宗擅长辨别能量残余的药师组成的联合考古小队,正小心翼翼地在此进行小规模发掘。

    符文笔扫过岩壁,剥离表面的风化层。

    下方一些异常坚硬的碎片被清理出来。

    令人惊骇的是,其中一块看似普通的灰白色“岩石”,在特制炼器灯火的照射下竟呈现出诡异的非结晶态,其质感更像是……某种巨大生物的骨骼碎片!

    碎片尺寸惊人,哪怕只是一小块弧度,都远超已知的任何巨型妖兽!

    非此世已知生物的残缺骸骨这一发现让众人呼吸一滞。

    更关键的是,在岩画核心区域下方一个被巨石自然保护的凹槽中,符纹笔尖触碰到了一点极其微弱、冰冷锋锐的金属反光。

    所有人屏息凝神,在工部大师精确的切割法术下,一枚仅指甲盖大小、边缘崩裂、布满蛛网状裂痕的金属薄片被挖掘出来。

    薄片通体呈现深邃的夜空蓝色,表面蚀刻着异常精密、仿佛在永恒旋转流动的星辰轨迹图纹。

    它本身没有任何重量感,但其破损的裂痕处,丝丝缕缕冰冷纯粹、让人联想到星尘湮灭般的未知能量正在缓缓逸散,如同垂死的星辰在呼吸。

    疑似星图残片!

    薄片被迅速放入特制的寒玉髓与镇魔金合铸的铅盒中加以隔绝封存。

    它承载的信息和能量等级,或许远超当前的理解。

    裂风堡镇妖台中央,张远玄墨袍袖在风中纹丝不动。

    他神念覆盖着整个堡垒:新兵的训练、城墙的嗡鸣、田野的播种、学堂的书声、古星岩的能量波动、半妖区内细微的喧哗交易……

    以及那封存于铅盒中的神秘薄片传递出的、源自亘古的冰冷遗韵。

    堡垒在扎根,基础在夯实,防御在加固,希望与传承的火种,在这片饱经沧桑的大地上艰难却又无比坚定地燃烧起来。

    凿石筑根,非一日之功,但裂风堡的根基,正沿着前人血迹与新生绿意,不断向徐洲冻土深处蔓延。

    裂风谷上空的壁垒之光,从未像此刻这般明亮且稳定。

    它不再仅仅是隔绝妖氛的光幕。

    更似一条刺破徐洲冻土黑暗的天河,将裂风谷与遥远的北境长城牢牢焊在了一起。

    张远耗费海量资源与顶级符阵师心血打造的“北裂风长城”补给生命线,在经历了数次小股妖族的试探性骚扰,并付出数座小型中转堡垒被袭击损毁、十余架符纹飞艇坠落的代价后,此刻,终于迎来它的“归流”之刻。

    “呜——”

    低沉悠长的号角在裂风堡最高的玄铁塔楼响起,这是迎接的信号,亦是宣告的凯歌。

    天空尽头,数道巨大的、印着狰狞玄龟踏浪纹章的符纹运输飞艇,如同移动的山岳,撕破残留的妖云薄雾,缓缓驶入壁垒之光笼罩的空域。

    它们的体型远超之前的飞梭艇,是真正具备长距离战略投送能力的巨兽。

    艇身侧面巨大的货仓门开启,无需完全降落,成箱成捆的军用标准制式符箭矢、整装待发的制式“玄鳞甲”、堆积如山经过祛妖气处理的精米与灵谷,在悬浮术法与小型搬山傀儡的协同下,如同瀑布般倾泻向下方规划整齐的巨型货场。

    紧随其后,是数艘更为凶戾、舰艏安装着裂风巨弩的护送炮舰。

    舰身甫一停稳,沉重的舱门轰然砸落。

    “踏!踏!踏!”

    身着统一玄黑重甲、背负制式破妖枪矛的精锐甲士,踏着震耳欲聋的步伐,如同洪流般汹涌而出。

    盔甲下,是饱经北境风雪淬炼的精悍面容,眼神锐利如刀,周身萦绕着凝炼的铁血煞气。

    “北境镇岳军,第二营第七、第八千人队,抵达裂风卫城!奉命报到!”

    领头军侯声音雄浑,穿透喧嚣,向迎候的金越林、尉迟长山等将领抱拳行礼。

    他们接替了外围数处要害防御据点,磐石营的压力骤减,得以回缩核心区域休整布防,成为裂风堡最坚固的基石。

    与此同时,十余名穿着工部深蓝法袍、气息沉凝的大师,在一队精锐甲士护卫下,快步走向一处被严密符阵隔绝的封闭区域。

    那里,一块体积惊人的暗金色菱形金属核心构件,正被小心翼翼地卸下飞艇。

    这是构筑更高阶“乾坤逆玄大阵”的关键核心部件之一,它的抵达,标志着裂风堡的整体防御体系,将向更高层次跃进。

    “归流!”

    城头观望的军民、新投的半妖,乃至被安置的遗民,不约而同地发出压抑不住的欢呼。

    这股庞大、有序且源源不绝的力量注入,如同滚烫的熔铁浇筑在冻土上,为裂风谷这个深扎的楔子赋予了前所未有的“底气”和“重量”!

    堡心广场,原立碑处已重新平整搭建高台。

    工部侍郎方正,这位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的老臣,代表帝国工部,亲自立于高台中央。

    他手持镶嵌金纹的玄铁城玺,声音蕴藏着符文之力,朗声宣告:

    “裂风堡历经血火,坚守壁垒,拓土护民,威震妖域!今外通长城,内定乾坤,功绩彪炳,特奉帝令——升裂风堡为“裂风卫城”!以此为核心,光复徐洲!”

    话音刚落,工部大师们早已布设在城墙四角的符箓同时亮起,庞大的能量流瞬间激活。

    “嗡!”

    整个堡垒发出一阵低沉的嗡鸣,原本粗犷的城墙主体表面,土黄色的“磐岳符”灵光明灭流转,变得更加厚重凝实。

    堡垒外围防御区域的地面,也亮起几道由无数细密符文线条组成的巨大法阵光芒,如同给卫城额外增添了数道流动的能量屏障。

    高台之上,金越林、尉迟长山、薛定岳等将领肃立授令。

    高台下,张远玄墨蟒袍猎猎,站在核心位置。

    他并未登台受封,那份睥睨卫城、执掌乾坤的气度已无需仪式昭示。

    他的目光平静地扫过全场,新抵达的北境精锐在军官带领下迅速融入预定防区。

    “磐石营”旌旗在堡垒核心阵眼处展开。

    “裂风营”与新整合的半妖辅兵队,则被明确布置在次重要通路和大型物资转运线上,负责巡逻与护卫后勤。

    整个防御体系在他的统筹下,如同精密的战争机器,完成了核心力量的迭代与层次的细化。

    卫城的“城门区”附近,喧嚣更胜往昔。

    一处新开辟的巨大石砌店铺前,喧天的锣鼓与飞散的彩屑宣告着“瑜远商行裂风分号”的开张。

    掌柜赵十七笑容满面,向围观的军民、遗民乃至探头探脑的半妖展示着琳琅满目的货品:精盐、绸缎、铁器、低阶符文器物……

    以及最重要的大秦官方许可的“裂风卫城通兑劵”。

    一辆由巨大异兽牵引、覆盖着九川盟独特云纹的奢华厢车,在精锐护卫的簇拥下缓缓驶入。

    身着锦袍、神态自若的九川盟区域代表步下车辇。

    他目光扫视着略显混乱但生机勃勃的市场,随后向负责接待的军吏道:“盟中急缺稀有矿藏,尤其是具备良好元力传导性的材料。”

    “听说贵城附近有血铁矿伴生新产出的‘玄流火晶’、‘寒心玉髓’,更在古星岩有些奇异发现?”

    “烦请引路,我需实地查验样品。”

    其话语平静,分量却重。

    这意味着裂风卫城的地利资源,已正式进入大秦顶级势力的视野。

    而在略显偏僻的临时驿馆区域,气氛则复杂得多。

    几名衣着风格迥异、气息或刚猛或隐晦的身影,在卫兵的注视下先后抵达。

    他们是周边仍在观望、挣扎求存的徐洲遗民大氏族代表、躲藏在深山险地的小股遗民武装首领、以及一位据说精通风水道法的避世老修。

    他们带着警惕、试探与一丝求援的意味而来,递上盖着不同印章或兽皮符号的表文,寻求与新晋卫城“对话”乃至“依附”的机会。

    他们的到来,印证着裂风卫城已成为这片破碎大地上,无可争议的秩序中心与避风港。

    几乎与此同时,一只毫不起眼、翅翼上隐有雷纹闪烁的晶石雀鸟,悄无声息地穿过复杂符阵。

    鸟儿悬停在张远身侧护卫铁手的肩甲上,发出一阵只有特定频率才能接收的微弱波动。

    铁手神情一凛,迅速取下一枚小小的晶石玉简,呈给张远。

    张远神念探入。

    信息并非来自北境,也非朝堂。

    一股浩渺深邃的气息瞬间弥漫识海,玉简中只有一句简洁却分量千钧的警示:

    “青天传讯:近有星宿移位,归墟暗涌弥增。徐洲乃九洲重聚枢机之一,恐生变数,万望慎察。”

    是青天洲!

    这跨越无尽空间、通过商行或某个隐秘渠道传递来的信息,与当初陶公子分析的“藏锋于匣”、引动大敌的忧虑遥相呼应,也印证着裂风卫城此刻的“中心”地位,已牵动着九洲最深层的敏感神经。

    虚空之敌,并未远去。

    仪式结束,喧闹渐息,裂风卫城的真正挑战才刚刚开始。

    卫城核心,一处由巨大玄石砌筑、风格粗犷沉凝的“卫城府衙”建筑已经挂牌。虽仍是临时,却初具气象。

    新任卫城主簿由工部侍郎方正暂时兼领,同时调派精干文吏辅佐,正组织人手,张贴由张远亲自审定并加盖侯印的《裂风卫城治安令》:

    禁止私下斗殴械斗,违者以军法论处。

    物资流通、交易须于指定市场,由商行及官方共同监督,初步推行“通兑劵”与实物结合。

    破坏防御工事、私通妖邪者,立斩不赦!

    ……

    条款简洁严厉,旨在最短时间建立起战争状态下的秩序。

    不远处,另一份告示引起不少议论。告示明确规定。

    战时赋税首重“军功贡献”包括剿妖、探查、重要生产等,按等级折算,可在指定商行兑换物资或免除部分基础配给负担。

    对卫城内开设商铺、行商交易的九川盟及其他商行,加收一定比例的“战时商贸税”,用于城防建设与军队补给。

    同时另设一条,凡卫城内新组建家庭、并育有子女者,可凭官文,按月额外领取一份“保幼粮布”。

    这最后一条,虽笔墨不多,却如同寒夜里的一簇火苗,点燃了无数遗民、半妖眼中对未来的真切期盼。

    这不仅是配给,更是承诺。

    在这座由血火铸就的卫城里,生息繁衍的希望正被官方清晰地、充满诱惑力地书写出来!

    随着“归流”的完成,“裂风卫城”这颗钉入徐洲大地的心脏,搏动得愈发强劲。

    它不仅连通了长城,吸纳了半妖,震慑了强敌,更在废墟上刻下了名为“秩序”、“生机”与“未来”的新铭文。

    各方力量汇聚的目光,如同一束束聚焦的光芒,照亮了这座新生卫城,也必然引来最深沉的阴影。

    通往黑岩妖窟的路,已在脚下,而来自虚空的低语,也已在星海深处酝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