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 第828章 【请假】

第828章 【请假】

    【请个假,明早补更!】

    【请个假,明早补更!】

    【请个假,明早补更!】

    【请个假,明早补更!】

    ......................................

    刘焉(?—194年),字君郎(一作君朗),江夏竟陵(今湖北省天门市)人。汉景帝之子鲁恭王刘余后裔。东汉时期宗室官员、军阀,汉末群雄之一。 [24] [25-26]

    刘焉初以汉朝宗室身份,拜为中郎,历任雒阳令、冀州刺史、南阳太守、宗正。正值天下大乱,政治衰颓,刘焉见益州刺史郄俭贪婪失政,遂向汉廷求为益州牧,汉灵帝便任其为监军使者、益州牧,封爵阳城侯。到任后优容豪强,安抚士庶。与五斗米教首领张鲁多有往来,使张鲁得以进据汉中,斩杀汉使,截断交通,刘焉乘势中止了与朝廷的往来。初平二年(191年),刘焉造皇帝专用的乘舆车具千余辆,荆州牧刘表上言朝廷称其图谋不轨。兴平元年(194年),刘焉与在朝中的长子左中郎将刘范及征西将军马腾策划进攻长安,事败,长子刘范与次子刘诞皆被杀,议郎庞羲送刘焉孙辈入蜀,不久刘焉便发背疮而死。 [27] [28] [29]

    刘焉割据益州地区期间,益州外来移民所带来的生产技术促进了巴蜀地区经济的发展,移民社会所呈现的多姿多彩的文化、习俗必然对四川社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刘焉也向朝廷提出了影响中国历史的重要建议,即“废史立牧”。朝廷采纳了这一建议,包括刘焉在内的州牧上任后基本就不再受朝廷的控制,结果却造成了各地军阀割据混战的局面。其公文作有《荐任安表》等。

    刘焉为西汉鲁恭王刘馀之后裔,汉章帝元和(84年-87年)年间,刘馀一支徙封竟陵。刘焉年轻时在州郡任职,因为宗室身份而被授予中郎一职。

    延熹三年(160年),因老师祝恬(汉桓帝时司徒) [1]去世而离职,在阳城山讲学教授。后被推举为贤良方正,被司徒府征辟。历任雒阳县令、冀州刺史、南阳郡太守、宗正、太常等官。 [2] [32]

    中平五年(188年),刘焉目睹汉灵帝治下朝纲混乱、王室衰微的状况,故而向朝廷建议说:“刺史、太守行贿买官,盘剥百姓,招致众叛亲离。应该挑选那些清廉的朝中要员去担任地方州郡长官,借以镇守安定天下。”他本人自请充任交州牧,意欲借此躲避世乱。

    当时,益州刺史郤俭在益州大事聚敛,贪婪成风。本来想领交州避祸的刘焉因为听侍中董扶说益州有天子之气,改向朝廷请求为益州牧。于是以刘焉为监军使者、益州牧,被封为阳城侯,命其前往益州逮捕郤俭,整饬吏治。董扶请求出任为蜀郡西部属国都尉,太仓令赵韪也弃官跟随刘焉。刘焉因为道路不通,暂驻在犍为东界。当时逆贼马相、赵祗自称黄巾,先杀绵竹令李升,又攻破雒县,杀死郤俭。马相自称天子,杀巴郡太守赵部,不久后又被益州从事贾龙组织军队击败。贾龙于是迎接刘焉入益州,治所定在绵竹县。刘焉上任后,任命贾龙为校尉,将他迁到绵竹居住。刘焉安抚收容逃跑反叛的人,极力实行宽容恩惠的政策,但内心别有图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