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岳父关羽,我开局劝刘备奇袭襄阳 > 第554章 曹操之恩,吾已报矣!我要反魏,我要为我的兄弟们谋一条生路!

第554章 曹操之恩,吾已报矣!我要反魏,我要为我的兄弟们谋一条生路!

    在曹操踌蹰难决之际,东缘城墙之上,竟有五名汉军士卒,以命相搏,拼死攀上了城头。

    这五人如虎入羊圈,挥刀就是一顿狂杀,连斩数名魏卒。

    汉卒勇猛之势,竟将周遭魏军震慑得踌躇不前,无人敢上前围攻。

    幸得王双挺身而出,手提长刀呼啸而上,将登城的五名汉卒一一斩杀。

    局面这才暂且稳住。

    “陛下,我们已快要支撑不下去了,无论如何,必须抽调援兵,不然城门危矣!”

    王双满面焦虑,再次恳劝。

    曹操沉吟片刻,终于是一声无奈叹息。

    “杨义山听令,朕命你即刻前往预备军大营,令张郃率所有预备队,火速前来增援!”

    杨阜欣然领命,下城而去,直奔预备军大营而去。

    曹操望着杨阜身影,暗吐了一口气,转身以自信的目光扫视城外汉军,高声喝气:

    “速速传谕各营将士,告诉他们,给朕再支撑一刻钟!”

    “我们的预备队,很快就要赶过来,给朕支撑住!”

    众将慨然应诺。

    一时间,魏军精神稍振。

    ……

    长安城内,预备军大营。

    杨阜手持曹操圣旨,率一队人马匆匆入营,直闯大帐。

    帐中,张郃身着重甲,闭目端坐,张雄扶剑侍立于旁,左右诸将肃然而立,气氛凝重。

    “骠骑将军,天子有令,命你速率预备军团,前往东门救援!”

    杨阜一进帐,便扬着手中圣旨,高声喊道。

    他仓促而来,并未察觉帐中气氛有异。

    张郃双目紧闭,对杨阜之言置若罔闻。

    杨阜顿时生怒,喝斥道:“骠骑将军,敌军攻势猛烈,若再拖延片刻,东门恐将失陷!”

    张郃终于缓缓睁开眼来,却并未起身领旨,而是将杨阜视若无睹,目光冷峻地扫向众将,沉声道:

    “传我将令,预备军团即刻出击,随我直奔国库,烧尽粮草!”

    张雄及诸将慨然领命,无一丝犹豫。

    杨阜闻言,大惊失色,整个人瞬间懵了。

    张郃非但不去增援东门,反而要攻打自家的国库?

    他莫非疯了不成?

    “骠骑将军,你意欲何为?难道要谋逆不成?”

    杨阜愣怔过后,勃然大怒,手指着张郃,咆哮质问。

    张郃眼神肃杀决然,沉声道:

    “不错,杨阜,你说对了,我张郃今日便是反了,我要带着我这班河北弟兄,烧了城中粮草,助大汉天子收复长安!”

    张郃不再隐瞒,坦然表明了反曹决心,甚至将全盘计划都和盘托出。

    他所能控制的兵力有限,而曹操于四门又屯驻重兵,防备森严。

    若独自起一军兵变夺门,虽有胜算,却非必胜。

    而国库的守备,则相对空虚,不过数百人而已。

    张郃之计,便是趁虚攻破国库,一把火将长安之粮全部烧毁。

    粮草一断,城内城外数万魏军,当天便会断粮,军心顷刻间便将土崩瓦解,不战而溃。

    这便是张郃所献的,里应外合助萧和与关羽收复长安之计!

    杨阜闻言,倒吸一口凉气。

    他何等智计,事态发展到这般地步,岂会看不清局势?

    眼前这个张郃,已是暗降刘备,欲趁势谋反作乱,里应外合助汉军破长安。

    且张郃的谋反,非是简简单单夺门,而是釜底抽薪,径直攻击国库粮草!

    国库守军不过千余人,怎可能挡得住几倍于己的河北军团突袭?

    失守几乎是必然之事。

    那三十万斛的粮草,乃是曹操竭泽而渔,从凉州百姓牙缝里抠出来的,只为坚守长安而用。

    这若是被张郃烧了,根本来不及,也无力再调运补充。

    六万将士当天就要断粮,军心士气不瞬间土崩瓦解才怪!

    想到这里,杨阜惊出一身冷汗,急喝问道:

    “张郃,陛下待你不薄,你焉敢背叛大魏?”

    杨阜没敢冲动,欲以忠义来压服张郃。

    张郃却面无愧色,沉声道:

    “我张郃为他曹家征战半生,已算是报了他的恩情,何况天子若听我的劝,早日退往陇西,又何至于落到这般田地?”

    “今日,我张郃要为自己而战,为我几千号河北儿郎谋一条生路!”

    张郃义正严辞,坦然表明了心迹。

    杨阜竟无言反驳。

    没办法,谁叫张郃所说,句句都是事实呢。

    就连他自己,也曾劝说曹操放弃长安,西退陇右,是曹操自己不听啊。

    现在张郃为了谋一条活路,发动叛乱,似乎也无可厚非。

    “杨阜,念你也是一位义士,我网开一面,放你一条生路,我今天不杀你,你走吧。”

    “去告诉曹公,莫要再做无谓的抵抗,让无数人为他的执迷不悟赔上性命,早些降了大汉天子吧。”

    张郃下了最后通牒,说罢一拂手,下了逐客令。

    杨阜紧握佩剑,咬牙切齿,恨不得即刻拔剑,与张郃放手一搏。

    只是最后时刻,他还是强忍住了冲动。

    张郃武艺,杨阜再清楚不过,自己只怕难敌一合。

    况且现下整个大营全是河北人,多半是唯张郃之命是从,自己根本就号令不动他们。

    冲动一战,只能是死路一条。

    “我不能死,我得即刻去向陛下禀报……”

    杨阜思绪飞转,旋即权衡出了利弊。

    于是他强咽下怒火,冷哼一声,狠狠瞪了张郃一眼后,转身匆匆逃离。

    “父亲,这厮必会向曹操示警,我们所能动用的预备军团不过三千人,尚有四千人忠于曹操,儿以为,不能放他走啊?”

    张雄显然不赞同张郃放走杨阜。

    张郃却手一摆,冷哼道:

    “我们好歹同做过魏国之臣,现下放杨阜一命,就当是顾念同僚一场之情,就算没有杨阜去示警,曹操闻知我作乱烧他粮草,难道就不会调兵去救了吗?”

    张雄语塞,无言以对。

    “铮!”

    张郃拔剑在手,厉声道:

    “现下箭已在弦,我们没必要再在这里浪费时间,传吾之命,速速召集各营将士,我们即刻出发,直取城南粮库!”

    张雄精神一振,当即领命而去。

    一刻钟后,三千余河北士卒集结完毕。

    张郃立马营门前,扬刀大喝道:

    “河北儿郎们,今日我张郃就带着你们谋一条生路,随我直取国库,一把火烧尽魏军粮草!”

    三千河北士卒,如打了鸡血一般,激动得放声狂呼。

    营门轰然大开。

    三千河北悍卒冲出大营,向着国库方向滚滚而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