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明:靖难戍边,称霸天下 > 第四百六十八章 难以置信,一颗定心丸

第四百六十八章 难以置信,一颗定心丸

    朝堂上,鸦雀无声。

    朱缙振太自信了,那份从容和强烈的自信,让群臣百官一时间都有些恍惚。

    张懋却还是小心翼翼的提醒道:“陛下,大隋经过隋帝三征高丽,修建大运河后虽国力大减,但四大门阀底蕴深厚,国中高手如云,大辽乃虎狼之国,不弱于蒙元。”

    “吐蕃和大理等小国虽小,却也非易于之辈。”

    “金国更是有赶超西夏吐蕃等国,欲与大辽、蒙元试比高的架势,不可不防。”

    “蒙元和西夏虽还未松开,却不过是时间问题。”

    “诸国联手,甚至于有传言大隋和北宋皇帝派出了使臣,前往西域和突厥以外的地方寻求番邦小国的援手,臣怕事态会发展到一发不可收拾的地步,还是要及早应对才是。”

    张懋掌兵权四十年,对于天下局势自然是了若指掌。

    大明很强,这一点毋庸置疑。

    可在张懋看来,大明再强,也架不住群狼环伺,群虎群起而攻之。

    毕竟无论大隋还是南北两宋,亦或是大明心腹大患的蒙元和大辽,无不是当世大国,决然不可能弱于大明多少,他们联手绝对不是一加一那么简单。

    “陛下,微臣附议。”

    “诸国来势汹汹,不可不防啊!”

    “是啊陛下,大辽乃虎狼之国,数年前还曾与蒙元联手寇边,亡我大明之心不死。南宋虽与我大明修好,但也不可不防。”

    “微臣附议。”

    这时,兵部侍郎站出,躬身奏道:“微臣以为,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大隋与北宋各国的联盟并不可靠,合纵之策也非一日之功,不过是担心唇亡齿寒,覆巢之下无完卵的无奈之举。”

    “以苍云或天策的战力,足可在他们的合纵连横之计完成前,逐个击破。”

    “陛下,微臣觉得此策上佳,天策府曾有过一日灭国的战绩,让他们雷霆出击,足可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

    “微臣附议,南宋与我大明接壤,不思安分,反而妄图合纵抗明,可以灭其国以震慑其他各国。”

    “陛下,微臣以为,天策和苍云可以同时出击,两军铁骑天下无敌,亦可分出部分兵马,奇袭大理、吐蕃和金国等小国,纵不能灭其国,也可震慑,令他们不敢妄起刀兵。”

    群臣百官,谏言、计谋层出不穷。

    一开始还激烈的讨论着如何破各国合纵之策,但是讨论到最后,随着提议愈发的离谱,从兵部侍郎的主动出击,先灭南宋以震慑诸国,再到后来详细考虑到天策和苍云的战力,分兵数路,奇袭各国。

    延伸到最后,变成了让苍云和天策诸将各自率领五千天策或苍云将士,兵部和五军都督府调各地卫所和九边兵马配合,直接同时攻击大隋、北宋、南宋、大辽、金国、大理,将这场群狼猎虎,变成虎猎群狼的戏码后。

    无论是英国公张懋,兵部侍郎,五军都督府的都督同知、都督佥事,话到嘴边都逐渐觉得有些别扭,一个个掐着手指头一脸愕然的计算了起来。

    然后得出一个令所有人都难以置信的结论。

    “不对,不对,十分有十二分的不对。”张懋额角冒出冷汗,脸上说不出的古怪,刚才的担忧之色也一扫而空。

    “三十万天策将士,就算分兵八路,也能各有四万五千金刚境加上五千指玄宗师和数十、上百个天象组成军队。”

    “这样的战力,莫说是金国和西夏、大理、吐蕃等小国,便是灭南宋和北宋,甚至是大辽和大隋也绰绰有余了!”

    “更别说,还有我大明还有苍云军!!!”

    “二十万苍云玄甲,若是算上……”

    “嘶!!”

    朝堂上的百官都不傻,陆陆续续反应过来后,才发现朱缙振一直老神在在的坐在龙椅上看他们的吵得不可开交,兵部和五军都督府的李承恩、薛直等人刚才也一直没有开口。

    焉能不知,他们这是杞人忧天了?!

    张懋更是心中苦笑不已:“难怪陛下能稳坐高台,处事不惊,原来是胸有成竹,看来是老夫太过短视了,浑然忘了苍云和天策皆不可以寻常军队相提并论!”

    “英国公和诸位爱卿的拳拳报国之心,朕看到了。”朱缙振此时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不加掩饰的笑意,“但,还是那句话,大明不惧天下诸国合纵,也不惧举世来伐这等事。诸位臣公有那个心思,不如多考虑考虑,打下周遭列国之后,何以治天下。”

    “吏部的官员够不够。”

    “兵部和五军都督府是否需要募招更多人,以维持各国安稳。”

    朱缙振的声音不大,却清晰的传入奉天殿内文武百官的耳朵里,令他们心头俱是一震。

    所有人都清楚,这是朱缙振在给他们提醒。

    与其担心各国来犯,还不如考虑更后面的统治和治理问题。

    侧面也给了他们一个讯号。

    大明一统天下势在必行,天下诸国必灭,而这一份饕餮盛宴,他们身为大明的官员,将有机会参与其中。

    朱缙振想了想,左右无事,试验鼠符咒也不急于一时,便开口道:

    “罢了,看你们如此心神不宁,心不在焉的。”

    “朕便再给你们一颗定心丸吧。”

    众人一愣,不明所以。

    朱缙振看向曹正淳:“摆驾京营校场,百官也来。”

    “是。”

    曹正淳恭敬的点头,而后立即吩咐銮驾。

    朱缙振走下台阶,看向执掌京营的杨宁,一边说道:“从京城驻扎的天策将士里,抽取一千人,进行一场演武,让我大明的众位卿家,看看天策府的战力。”

    “不取精锐,只选拔出最差的一千人。”

    最后一句叮嘱,意有所指。

    杨宁顿时会意。

    从天策府抽取一千个最差的天策将士,对战京营全部??

    朝堂百官,瞬间瞪大了眼睛。

    要知道京十三团营,加起来可是足有六万多人,就算杨宁接手后筛选过几次,还剩下的也有超过五万人。

    一千人对五万的演武???

    认真的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