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 > 第二五五章 收你们来了

第二五五章 收你们来了

    在说这话时,这个道人神色显得淡然,悠然斟茶,慢慢喝着。

    对于这接下来的事情,一点都不慌。

    见到这人如此作态,那年轻的道人,也随之变得大胆的多。

    也随之平静下来了不少。

    也端起师兄给他斟的那盏茶,凑到唇边,慢慢的喝了几口,烦躁的心情,似乎都随之平复下来了很多。

    “师兄……这怎么不关咱们的事儿?

    皇帝要清丈田亩,来势汹汹。咱们道门虽是方外之地,不沾染因果。

    可是历朝历代,清丈田亩时,也必然会受到影响。

    尤其有些朝代还会灭佛什么的。

    总是让人有些不放心。”

    “且只管放心。”

    年长的道人,显得有些不耐烦起来。

    似是有些不满他的过分小心与聒噪。

    “你也说了是灭佛,不是灭道,咱们和那些秃驴可是不一样的。

    再说,咱们位于江西,这边有多少道观?更上面则是龙虎山,有真人在。

    真人必定是能护住我们,不会让朱元璋胡作非为。

    咱们可不是无根之萍,在这江西,别管是官府,还是朝廷,也不敢乱来,需与咱们好好说话。

    便是元主,也要尊重道祖。

    当年元主坐江山时,给了咱们这边多少的封赏,又给了多少的荣耀?

    再说咱们这里的诸多土地,诸多荣耀,那也不是偷来的,不是抢来的。

    乃是朝廷之所赐,都是正经来路,是不怕查的。

    且不说朱元璋度田的敢不敢度到咱们头上。

    就算是真的度到了咱们头上,那也无妨。

    正经来路的田,又岂会怕他清丈?

    那就算是清丈,又能清丈出来什么?

    了不起少些浮财罢了,仅此而已。”

    年长道人,说起这些头头是道,一点儿都不慌。

    说罢之后,见到自己这个师弟,眉宇之间还是有着一抹的忧愁,当即便伸手朝着上面指了指。

    “不要慌,朱元璋也同样是很尊重咱们的。

    登基之后,也曾奉上封赏,更是曾请天师到京师走过一遭。

    这等大事,咱们这些人不必太过于忧心,自有上面的人去考量。

    说不定朱元璋在说清丈田亩之前,便经和上面打过一些招呼,划出道来。

    天塌不下来,塌下来了,也有个子高的人在那里顶着,与咱们这些人没多大关系,只管安修行也就是了。

    不要为外物而担忧分神。”

    听到这年长道人如此说,这年轻道人眉宇之间的那抹忧愁,终于逐渐消散。

    “还是师兄道行高,若非来到这里见了师兄,非是听了师兄如此分说,我的心里可一直都放不下。

    一直要为这些事情而担忧了。”

    “不是什么道行高,无非是活的年纪年长一些,经历的事情多一些,见多了那所谓达官贵人们的嘴脸,以及那官府的嘴脸罢了。

    越是有钱有势之人,就越是怕死,越是怕丢了命,少了富贵。

    越是对道祖恭敬有加,连带着对咱们这些侍奉道祖之人,也要多加恭敬。

    朱元璋一个放牛娃,得了江山,这里面必然有着道祖在其中相助。

    否则又怎么可能轮得到他来做皇帝?

    论起这对道祖,对这冥冥之中神仙之尊敬,他要超过许许多多的人。

    此等情况下,那就愈发的不敢针对我们这里如何。”

    年轻道人用力点头,露出深以为然之色。

    事情还真就是如同自己家师兄所说的这般。

    一时间念头通达,心中忧虑尽去。

    便也端起茶盏慢慢的喝了起来,只觉口齿之间茶香四溢。

    ……

    龙虎山,香客络绎不绝,却显井然有序。

    来到这里的人,不自觉的就会被这边那庄严肃穆,静谧的气氛所感染。

    虔诚的叩拜。

    或是祈福,或是求财,亦有求子……形形色色的人,带着各自不同的愿望,皆在此汇聚。

    又有人在这里布施功德……

    龙虎山一处雄伟的建筑当中,有一男子,身着道袍,在安静静的读着书。

    房间之内,也燃着名贵的沉香,沁人心脾,再加上一些布置,愈发衬托的这里,仙气飘飘。

    盘膝而坐的那人,也显得仙风道骨。

    这人不是别的,正是龙虎山的张天师。

    曾经入京拜见过皇帝的人。

    他气质极好,不徐不疾,似乎对于外界此时的众多纷纷扰扰,根本不知道一样,不为所动。

    不仅是他,整个龙虎山似乎也都没有受到这丝毫的影响。

    皇帝想要清丈田亩,那便清丈,与他们这里干系不大。

    他们方外之地,供奉道祖,该做什么事儿就做什么事儿。

    清丈田亩,清丈的是那些是富家大户的田,而不是他们的田。

    他们自然不必多忧虑。

    ……

    “咱们这边,还是去接一接,皇帝要清丈田亩,那么多能做事的,偏偏不用,要用个秃驴来。

    真真是好生晦气!”

    江西布政使司这里,陶屋仲这个江西布政使,对着边上的人出声吩咐。

    “确实需要接一接。

    别管他是什么来路,带着什么任务来的,又是个什么态度,咱们这里都应把自己的事儿给办好,让人无可挑剔。

    陈宁笑着说道,对于陶屋仲的提议很是认同。

    从他们的谈话当中能够听得出来,他二人对于吴印来到这边进行清丈田亩,都抱着很深的敌意,对这事老大不情愿。

    不过想想也对,他们要是情愿了,那才是怪事儿。

    皇帝要清丈田亩,那对于他们而言,是一件再坏不过的事情,让人开心不起来。

    但这事儿是皇帝那边给弄下来的,代表着皇帝。

    他们这里该有的礼数不能失,也正好可以好好探一探吴印的底。

    在说这些话时,他们对此倒也显得比较淡然,没有那般的担忧。

    毕竟江西这里,他们才是真正的主人。

    吴印这样一个跟脚不稳的人,哪怕是奉命而来,清丈田亩,也必须要对他们放尊重了,

    要靠着他们才行。

    当然,除此之外,最为重要的事情的是,胡丞相已经给他们来了信……

    对这件事情给他们交了底儿,做出来了指示。

    并给出了底线。

    皇帝要来清丈田亩,他们这边一点儿东西都不想出,什么都不舍,那是不可能的。

    必然是要给皇帝几分薄面

    一些钱财,一些田亩该给也就要给。

    他们这里也不是不懂事。

    胡丞相给划出来了道,那就是清丈田亩这事,他们这边最多需要出四成。

    四成对他们而言,很多人都已经是很心痛了,只觉伤筋动骨,极为不舍。

    他们这些田亩不算太多的人,倒还好一些。

    那些江西这边的大户,如丁玉等人,可就觉得肉疼了。

    不太想接受。

    但这是胡丞相划出来的道,而且还是朱元璋这家伙派人来做的。

    那这事儿,他们这边肯定不可能一毛不拔。

    皇帝摆明了是要到这边要饭的,那他们这里也按需要给出一些。

    但是,他们所商量的,和胡丞相划出来的道又是不同。

    胡丞相划出来的底线是四成,而他们商议出来的底线则是三成。

    再多一分,都不会给。

    若是能够将之给压制两成或者是一成,那这事儿就更好了。

    也就是说,接下来的吴印是重中之重。

    他们这边需要和吴印多接触接触,摸摸他的底儿。

    而后彼此之间,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把事情给办了。

    这样的话,谁面上都好看,也都好交差。

    不至于会出现一些不好的事情。

    说真的,他们这里也都不想和朱元璋这么个玩意儿来硬的。

    狗皇帝万一要是发了疯,那对他们而言,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除非万不得已,没有几个人真的想要把朱元璋这样的狗东西,给彻底的惹怒。

    他们这边,也并非不给皇帝面子。

    皇帝要来清丈田亩,从他们这边的很多人身上割肉,他们二话不说,就要拿出三成来。

    已经是极大的尊重了。

    也是一个极大的让步。

    皇帝不能得寸进尺,不能见好不收。

    做事情也总得是有一个度的,凡是需要留上一线才行,否则对谁都不好。

    而他们也相信皇帝,在清丈天幕之时,心里面对各种事也都有着心理预算。

    知道事情要做到什么程度,不会真的想着把所有的田亩都给清丈出来,什么都不留。

    那可就是大大的不懂事,也同样不是做事情该有的样子。

    朱元璋这样的人,不会这样愚蠢。

    几人商议已定,便不在这件事情上多言。

    就等着那吴印前来,他们这边接触之后再说其他。

    吴印若是好说话,按照规矩来,那么一切事情都好说。

    他们这里也将会大加配合,帮助他在最短的时间里,把这清丈田亩之事给办成了。

    保证不出什么差错。

    可若是这吴印等人不识好歹,得寸进尺,贪得无厌了。

    那他们这里,便也不会那般的好说话。

    自有别的言语,其余的办法来应对……

    大船沿江一路前行,载着吴印一行人往江西这里而来。

    吴印是个急性子,也是个真正要办事的人。

    在领了命,带齐了人手之后,没有过多的停留,直接就带着人离应天,朝着江西这边杀来。

    片刻的时间都不愿意多耽搁。

    既然领了皇命,那自当尽心竭力办事,也没什么好质疑的。

    风吹动着他的官袍,露出内里的一角僧衣。

    他立于船头,眼睛微眯,按住腰间的配刀。

    接下来,就让江西这里,来感受一下皇恩吧!

    ……

    “来的可是吴总督?陶大人令下官在此等候多时了。”

    船只靠岸,早有在此等候多时的人,迎了出来,满脸堆笑,出声相询,态度恭敬。

    “哪个陶大人?”

    吴印出声询问,声音不咸不淡。

    “自然是布政使陶大人,还有其陈大人他们。

    闻听吴总督您要来,那是早早的都做了准备,着人在此迎接。

    不仅是这里,怕您在别处落脚,其余的一些地方也着了人守着。

    为的就是给大人您接风洗尘。

    吴大人前来,真真是令江西这边蓬荜生辉。

    让这里都能沐浴皇恩,是天大的幸事。”

    “众大人早就已经备下了宴席,只等大人前去了。”

    吴印闻言,点了点头:“既如此,那就带我去见见诸位同僚。”

    听到吴印这话,这江西的官员,脸上露出笑容,忙连连点头。

    不敢有丝毫怠慢。

    他这边招待着吴印,同时让人赶紧快马加鞭,从这里离去,通禀陶屋仲等人。

    吴印带着一些将士,随着此人而行。

    让另外的那些跟着他,负责清丈田亩的官员,以及太学生等人,按照事先的吩咐前行,不必和他在一起。

    这些人所前去的方向不是别的,乃是龙虎山。

    这是吴印事先就制定好的计划。

    既来到江西这边清丈田亩,阻力重重,事情不好做。

    那想要事情好办,一开始就要对龙虎山下手,挑这些强硬的来。

    也能让人觉察到朝廷在这上面的决心,很难再存什么侥幸心理。

    把龙虎山以及下面的各处道观的田给清丈了之后,那其余地方也就好办了。

    知道朝廷决心,自然而然就会有一些人,不再妄想着对抗朝廷大政。

    妄想着能对他们网开一面。

    妄想着他们特殊,可以不必遵从。

    至于说,此时前去见陶屋仲等人,也是一开始就做出来的决定。

    他知道,来到江西这边进行清丈田亩,各方面那是群魔群魔乱舞。

    从官场到地方,再到龙虎山,各个方面那都会看着自己。

    想要自己和他们同流合污,高抬贵手。

    那他这边自是不会避而不见。

    不仅要和他们相见,而且还要要把事情给说明白了。

    一开始就断了他们的诸多念想,让他们死了那些心思!

    知道他此番前来,是正儿八经做事情的。

    知道他们那些小心思,都没什么用!

    ……

    陶屋仲得了人禀报,知道吴印这个秃驴来了,并且对自己等人的邀请欣然前往。

    面上不由的便露出一抹笑容。

    如此就好,如此事情就好办了。

    肯来相见,那很多事也就好说了。

    就知道皇帝这次清丈田亩,不可能想着赶尽杀绝。

    胡丞相划出的,那四成的线,不是空穴来风。

    当即就喊了陈宁等人,收拾好心情,出城迎接吴印了。

    他们相信,接下来肯定能谈出一个好结果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