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魏芳华 >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是一路人

第九百九十三章 不是一路人

    吕家发生了争吵,所为之事,正是关于夏侯玄。

    起因便是吕安收到了一封嵇康的书信,信中为夏侯玄说情,希望仲悌(吕安)有机会的话援手一二。

    问题不只是庄园的留存,而是夏侯玄在家中发现了奸牒!他暗中查出,奸牒是郡府所派,官府已经盯上了他家,恐有性命之忧。夏侯玄因此大骇。

    仲悌首先想到的人,当然是他同父异母的大哥吕巽。

    吕巽官居门下省散骑常侍,别看名义上只是皇帝随从,却可以参与朝政大略的制定,影响力不小,当年司马师出仕都干过这个官职!

    但吕巽毫不犹豫,直接断然拒绝!

    他不仅不讲情面,还骂自己的弟弟:“糊涂啊!”

    吕巽铁青着脸,接着沉声道:“当年李丰许允他们,胆敢密谋行刺今上;廷尉审出来,贼人们准备在成功之后,推举的大将军人选、正是夏侯玄!”

    仲悌争辩道:“那件事夏侯玄并不知情,别人悄悄准备推举他,他能有什么办法?”

    吕巽咬牙道:“他若知情,便是参与了密谋,还能活到现在?”

    “即便如此,陛下没杀他,已是十分怀柔了。我们还去沾惹这种事,是嫌父亲去世之后,吕家衰落得不够快吗?”

    仲悌道:“陛下已经放过了他,地方官员却擅自谋划粕害,只是帮他说句话,让那些人投鼠忌器,应无不妥。”

    “不准管此事!”吕巽似乎已不想辩论,直接喝道。

    “最好别跟嵇康那帮人来往了,他们跟朝中有权势者不是一路人!汝喜风雅,钟士季也是太学生出身,文采不输竹林七贤,其父书法更是名满天下,汝怎么不与士季他们走动?”

    “还有嵇康之妻与县王秦元明有亲戚关系,汝既与嵇康交好,同样可以与秦公结交啊。”

    仲悌摇摇头:“县王纯粹是武人,我不是清高,实在是脾性不合之人,很难交好。”

    完全说不到一块去,吕巽愤然,拂袖而出,临走时还严厉地骂了一句:“不知道汝的脑子里,每天都想些什么!”

    仲悌看向嫂子万氏,万氏只是讪讪一笑,也跟在吕巽后面走了出去。

    兄长不理解仲悌的想法,倒是徐氏很明白。仲悌是个率直随性之人,他想得也不复杂,只因嵇康是他的知交!

    仲悌这样的人,比之吕巽那样满脑子都是圆滑世故,其实更有风度。何况其父曾经是一方诸侯,当真称得上是风度翩翩、贵族公子!

    徐氏因此应该很满意,但这时看到仲悌开始收拾文章案牍,心里还是很失落。

    “君还是要去寻嵇叔夜吗?”徐氏轻声问道。

    仲悌头也不回地“嗯”了一声:“我去见叔夜一面,当面说明情况。”

    徐氏不置可否。她夫君与嵇康关系很好,恐怕什么说明情况是假,因为那封书信而想念好友、随性前往才是真。

    仲悌与嵇康他们一群人确实合得来,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很开心。

    即便只是一起磕了五石散,喝得醉醺醺,然后简简单单地晒太阳捉虱子,他们也能发出爽朗的笑声。

    比之巴结跪忝钟会等权贵,显然要舒心得多!

    就像仲悌说过的话,人生在世,何必为难自己?

    兴许什么都不缺的贵族君子,确实有资格这样随心而为。想到什么事,便能马上去实现。

    仲悌挑选了几卷满意的竹简,又埋头说道:“我离家的日子,卿在家中不能惹阿母生气,要用心尽孝。”

    徐氏道:“不用提醒,我知道的。”

    说到仲悌离家,徐氏忽然意识到了一个细节。

    如果是以前,吕巽知道仲悌要出远门,可能会暗藏一丝喜色。但今天吕巽只有生气,已经没有了那种隐秘的心思。

    徐氏立刻想到了那次在大将军府的事,吕巽的心态改变,多半与今上有关系!

    吕巽当然从未表明过这些想法。不过妇人的心思细腻,徐氏还是从不经意的眼神、诸如此类的蛛丝马迹中感受到了。

    “对了,卿与王夫人认识吧,便是郡公王家嫁到郭家的王夫人。”

    “什么?”徐氏脱口道,她刚才想到别的事了,这时忽然被拉回了现实。

    仲悌又重复了一遍,接着说道:“上次卿去华林园,回家之后谈起过王夫人,卿忘了吗?卿与她有来往?”

    徐氏摇头道:“就是见过面而已,没什么交情。”

    仲悌一脸失望,“唉”地叹了一声,继续忙活自己的事。

    徐氏见状心里也不好受,她是更愿意看到夫君欢心的。

    其实徐氏不用与王夫人有交情,王夫人不过是与皇帝有亲戚关系,她直接就认识皇帝,应该还能说得上话。但徐氏张了张小嘴,终究没说出口。

    平常想去求皇帝的人,必定很多,徐氏可不愿意因为这种事烦扰他。

    况且正如吕巽所言,夏侯玄与吕家何干?

    至少在这件事上,徐氏心里是赞同吕巽的,甚至反倒担心仲悌牵涉其中。大丈夫可能还会被释经理念、大道真意、治世道理等缥缈之事所惑,大多妇人反而更明白现世的实际问题。仲悌尚未出仕,整天没什么要紧事做,他这一去,至少过年都不会回来。

    随着腊月间的到来,年节的气氛也日渐浓郁。除夕元旦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时节,人们都很重视,早早开始了准备。

    今年的洛阳人口又增加了一些,加上市面的持续繁荣,市井街巷中十分热闹。

    最高兴的应该是孩童们,冰天雪地也阻挡不了孩童的嬉闹和欢笑。

    大人们历经的年节次数多了,反而已经失去新奇感。

    秦亮去岁是在建业城过的年,今年倒是能安心在洛阳欢度佳节了。只不过他的记忆里,每年在洛阳过年节都比较劳累。

    主要是有很多次祭祀活动,这种事才是重点。当然也会有各种礼乐宴饮、贺言礼送。

    印象里最惬意的时刻,反而是与家眷们在一起守夜,欣赏着夜色中的灯火,相聚的气氛总是十分不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