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风流,名都建康。
有皇城北依于两山之间,金瓦红墙,巍峨辉煌。
内城地势,要略为平坦,极为繁华,房屋宅邸,酒楼宫观,鳞次栉比,湖水风光引得文人名士流连不去。
外城地势更广,有名闻天下的秦淮河流过,两岸花楼招展,莺莺燕燕,二十四桥横架水上,彻夜燃灯长明。
每有江湖豪客,慕名而来,争风吃醋,好勇斗狠,总有千百个理由,刀剑相向。
或者相约较技,只为扬名,以作晋身之阶,好投入世家麾下,讨上一份食客之位。
今日风光晴好,河道最窄处,有一条条长绳连接两岸花楼。
长绳上挂满灯笼,纵然是白昼之时,还未燃灯。
灯笼上印花饰金,做工之精巧,也足以让人停足观赏。
宋子仙外貌宛如中年名士,头戴方帽,身穿白衣,五绺长须乌黑水亮,手托一件黄铜如意,站在一座木桥上,仰首观赏灯笼。
忽然,两个剑客从花楼中飞身而出,脚踏悬空长绳决战,引得阵阵惊呼。
水面上的百余灯笼倒影,都在快速摇晃。
水波涌过,把一切景致冲淡。
蓦然,一滴艳红的血,落入水波之中。
决战者中,有一人喉头飙血,从长绳上跌落水中。
胜者在绳上哈哈大笑,对四面拱手。
两岸有些游侠、恶少,也不管相不相识,纷纷扬声招呼。
胜者志得意满,回向花楼,却在踏上栏杆时,身形一僵,胸前衣衫撕裂,涌出一股血箭来,也倒了下去。
宋子仙左手抚须,脸上露出淡笑。
仿佛那落水二人,脸上惊愕、痛毁的表情,才是他想要观赏的花色。
“小生就是喜欢看见别人露出这种难以置信的神色呀。”
“那你还真是有病!”
木桥另一端,走来一个气势肃穆的浓须汉子。
他身穿锦袍华服,红绸花绫,但头顶无帽无冠,任凭长发披肩,胸前挂着一长串念珠,左手也挂着一串小念珠。
这显然是个笃信佛门的居士,也正是南朝三大世家,萧家家主的伯父,萧舍心。
“好好两个游侠,将来未必不能有些用处,你以目光扰乱他们气机,让他们都使出神来一笔,却又都错失性命,真是浪费。”
萧舍心拨动念珠,“你从零陵郡入侯家,也有多年了,怎么还是这样江湖匪类的做派?”
“侯家虽修魔道,到底是世家风范,那也是精心挑选,哪里会这样当街随便害人?”
侯家家主侯天渊,如今乃是南朝大司马大将军,但他年轻时,曾经出任湘州都督,获封零陵郡公。
宋子仙,当时就是零陵郡第一高手,通吃黑白两道,勾结江湖势力,养寇自重,中饱私囊,俨然有割地称王之势。
但养寇自重这种事情,本来就是侯家玩剩下的把戏。
侯天渊上任之后,不出半年,就将宋子仙收服。
传闻,这二人之间曾经约战七次。
宋子仙三平四败,从此投身侯家麾下。
因为这桩败绩,他无缘南朝六宗之列,但也是得道数十年的大高手。
侯家晚辈见他,全都要口称叔祖,执礼甚恭。
“萧居士教训得太对了。”
宋子仙轻笑一声,不与他计较,直入正题,“登莱山集的消息,萧家也该听说了。”
“一个外表年轻的得道者。”
萧舍心泰然自若,“不管他真正年岁如何,却果然有几分年轻人的习气,太气盛了。”
“不但招惹萧家、庆圣寺,疑似斩杀侯家麾下沈明来,而且还是立身在登莱山集这样的地方。”
宋子仙笑道:“这么说,庆圣寺也会派一位大师出手?”
萧舍心只道:“有我们两人同去,还不够吗?”
宋子仙捋了下胡须:“萧居士,别开这种玩笑。”
最近数十年里,但凡有哪个得道者,破坏某项默契。
那么,那些维持默契的人中,至少都会有三个得道者,同时登门劝解。
主要是有先例。
孤身一个得道者登门劝解,说不定就会被晚辈设计斩杀。
两个得道者也不够保险,必须是三个。
而且,这三大得道者中,还不会有那种侥幸突破未久、功法颇有缺漏的人。
都得是积年老怪,厮混红尘,能进能退能追,修为打磨圆融的大高手。
“庆圣寺的意思,确实不会有哪位大师出手,但他们请出了一个戴家人。”
萧舍心缓缓说道,“当年戴家余孽逃窜到北朝,也算是受了庆圣寺的照拂,才再度壮大起来。”
“如今,庆圣寺有意与我们南朝世家加深盟好,当然也要戴家表示一下,以防将来怀恨在心,暗中使些绊子。”
宋子仙点头道:“原来如此,这是要先把话放到明面上说开呀。”
“但是当年,戴法兴能够踏入得道境界,有大半都是靠运气,戴家后人成就的得道,实力如何,能与我们比肩吗?”
萧舍心提起此人,神情有点难看,却又有点佩服。
“你还记得,当年被黄山祖师追杀的那个人吗?”
“钱塘灾雁,法问刀?”
宋子仙猜到什么,“此人当年未入得道,却能在黄山派追杀之下,一路逃到登莱山集,名声大噪,但最后传闻,不还是被黄山祖师杀了吗?”
“难道你要说他没死,他就是戴家人?!”
萧舍心微微点头。
“说他死的,只是江湖谣言,另一点,你也说错了,他被黄山派追杀时,未入得道,但被黄山祖师追杀前夕,其实已经跨过那一线。”
萧舍心拨动念珠,“就是因为这个,当年我们萧家花了大力气,帮他掩盖行踪,想要拉拢他。”
要不是当时庆圣寺来信提醒。
法问刀这个戴家余孽,指不定都要混进萧家内部了。
宋子仙心中想笑,想想却也觉得凛然。
如果当初,法问刀接受的不是萧家拉拢,而是想混进侯家,只怕侯家也难以发觉。
当年戴家也善于用刀,可此人的刀法中,没有半点戴家功法的影子。
情报中,明明说他是白马寺叛徒,先后又在五台、九华、少林等地,研习刀法武功。
等成名于钱塘江沿岸时,他的刀法,已经与魔功浑然一体。
就好像,这几家佛门武学,本来就该是魔功。
这件事,让在佛门信众层面上一直与庆圣寺相抗的几大名寺,清誉大跌。
“十多年过去,也不知道他的修为,已经到了哪一步。”
宋子仙是个过来人,知道在刚入得道的那段时间,是突飞猛进的好时机。
只要有足够多的功法资粮,高手切磋指点,甫入得道的几年,能抵得上未来几十年光阴。
法问刀出身戴家,熟识佛门多派功法,又被黄山祖师追杀过,还是庆圣寺的盟友,他的修行资粮,可太丰富了。
“还好,这回他是要跟我们联手作战。”
萧舍心郑重道:“但万一他抢先释出善意,成功拉拢那个神秘人,对我们也未必是好事。”
宋子仙一惊:“不错,你我不该耽搁了。”
得道高手足以踏水过海,御风过崖,能够直行穿过荒漠,履及雪山不寒,气息绵绵不绝。
当此时代,普天下没有任何载具,堪与他们双足相媲美。
二人商议甫定,即刻迈步,离开桥上。
在建康密集的人群中,两道身影忽闪忽现,而大众几无察觉。
只有少数高手,隐隐有感,想到最近收到的消息,心中了然。
“这是要去登莱山集啊。”
“等那位神秘高手,被赶出来之后,不知道会不会留在南朝,若是有机会,请来家中供奉……”
“吩咐下去,用一切手段,密切关注,看那位高人,何时被劝出登莱山集!”
萧、宋二人,此时已经远在建康城外。
从建康到登莱山集,多见山水城池,少有荒芜之地。
他们走了小半天,已经抵达沈明来那座庄园的后山上。
此时天色还在下午。
日头气候,正在一天中,最热最烈的时候后。
山上的树叶、草地,都被晒得油绿,发出鲜活的气味。
“你们来了?”
山崖上,法问刀负手而立,身着金线黑衣,腰配名刀,侧身向后看来。
宋子仙微讶:“你怎么知道,我们会从这里入登莱山集?”
“沈明来战死在此,我猜你们会先到这里看一下。”
法问刀看对面还要再问,竖起一根手指,抵在唇前。
“嘘!别急着问太多,先仔细感受一下吧。”
宋、萧二人蹙眉,凝神细察。
从山上俯瞰城镇,他们很快感觉出来。
有一道常人不可见的气息,如同青色云烟,滚滚而沸,飘向天空。
宋子仙道:“此人……”
“他故意放出气息,在等我们。”
法问刀低声道,“我来的挺早,本来想先见见他。”
“但看这种气势,总感觉孤身见他,不太好呢。”
“还好你们来的不算晚。”
法问刀拍拍刀鞘,迈步道。
“走吧,我们下山一起‘劝劝’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