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接进入小段模式。
第一小段:
下了地铁,有五分的饥饿感。
然后,就好想吃东西。
想吃路边摊的烤肠,想吃猪脚饭的猪脚,想吃香喷喷的烧鸭,甚至连只吃过一次但还没爱上的老友粉,我也想吃……
有点饥饿感好啊,让我对食物有了期待,而不是像以前那样没饥饿感,都不知道想吃啥,吃啥都没胃口。
会饿,想吃东西,才觉得自己是个血肉之躯。
嗯,终于知道自己一直以来没胃口的原因了。——《吃太饱,惯的》
第二小段:
无论别人怎么评价你,挑选自己喜欢的。——《集合啦!动物森友会》
以前无论是发东东,还是发短视频,我都特别在意别人的评价,仿佛别人的评价可以定义我一样。
后来才发现,很多评价都是浮云,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只要自己陷入进去了,就会迷失自己。只有自己的自知之明,才是明智的。
所以,把内心的在意放在了自己的每一步上,这次比上一次多写了一篇东东,这次比上次多发了一个视频,这些每一次都相当于前进的每一步,累积的每一步多了,再回过头看看,就会发现,原来自己已经比以前的自己走远了很多步了。
自己感觉到的进步,才是自己给自己最中肯的评价。——《多向内求,少向外求》
第三小段:
喜欢,有时也并非一成不变。
七岁时,当时的世界观觉得自己是个男孩子,所以就要选代表男孩子的颜色,就喜欢蓝色,天空的深蓝色。
后来看《五星战士》之后,觉得红色那个是最有领导范的,于是,也喜欢了红色。
这两种颜色一直交替喜欢着,到了读高一,思想比较保守单一,就开始喜欢黑色,灰色,衣服和鞋子都是黑色的,加上皮肤也比较黑,当时还被同学调侃为一身黑。
在高二看了《海派甜心》后,我当时非常喜欢这部剧的男主,也是我的前偶像,觉得他穿粉色特别好看,于是心里也开始喜欢了粉色,但我那时的心态是不可能买粉色衣服穿的,因为驾驭不了。
于是,单调的黑色和灰色交替着陪我度过了高中、大学,一直进入社会工作。
工作期间,都是穿工衣居多,对颜色的感觉也没那么深。
后来,有受过一些与命理有关的内容影响,开始喜欢了棕色。
再后来,看了《刺客伍六七》,第一次觉得紫色那么酷,于是也喜欢了紫色。
再随着后来进入了设计行业不用穿工衣开始,自由的心态逐渐放飞,开始喜欢一些比较鲜艳的颜色,看起来能让自己的心情没那么阴沉的,像金黄色,橙色等。
到了当下,仿佛鲜艳的颜色我都喜欢,噢,除了玫红色和白色。
如今,黑色和灰色已经不能成为我上衣颜色的选择了,只能成为我裤子颜色的选择。
鲜艳的颜色,填充了我的生活。嗯,粉色的格仔衫我也敢穿了,十几年前的那个我,我也算是实现了你的一个小心愿吧。
所以,我的喜欢,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会随着我的成长而逐渐拓宽或变革。
——《这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