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诸天:从时空商人开始 > 第六百零九章 绿营兵

第六百零九章 绿营兵

    “发鸡子了,发鸡子了~”

    “老少爷们都出来啊,发鸡子了~”

    在林道的严厉要求下,发展为骨干分子的拜上帝会成员,全部用电推子将猪尾巴给推了。

    如今这些人,都是脑袋上裹着块布,敲锣打鼓的在桂平县各处村镇之中传播信息。

    “五日之后的午时一刻,金田村西边犀牛岭聚会~”

    “只要是人到了,无分男女老幼,一人发一颗鸡子,还能混碗米粥喝~”

    “老少爷们,一定要去啊~”

    如今秋收已过,正式步入了农闲时节。

    各地的粮长与税吏们,早已经是将百姓们敲骨吸髓榨了个干净。

    尤其是那些放债的,地主乡绅与和尚们,指使着地痞无赖,打行丐群们逼债。

    各种惨剧数不胜数。

    虽说是刚刚结束秋收,可百姓家中却是一贫如洗。

    一年的收入,除了种粮之外,几乎都被一扫而空。

    平日里只能是依靠红薯土豆野菜渡日。

    众所周知,红薯这些东西吃多了,放气是小事,真正难受的是反酸水,顶到喉咙眼的那种酸水。

    艰难活着的百姓们,见着拜上帝会免费发放的鸡子,自是感激不已。

    他们拿到了鸡子并不是自己吃,而是去换取杂粮甚至是陈米。

    虽然同样不好吃,可至少比天天吃红薯强。

    林道每隔一段时间,就会免费发放一次鸡子,桂平县各处村镇的百姓们,早已经是逐渐习惯。

    很多人都开始做准备,等着三天之后就去金田村。

    这个消息,很快就被传到了官府的耳中。

    桂林城内,广西巡抚郑祖琛,急忙招来了广西提督闵正风商议此事。

    “职司拜见抚台大人~”

    “中台钧安~”

    闵正风撩起袍子,行了半礼。

    虽说提督是从一品,巡抚是正二品。

    从品级上来说,提督高于巡抚。

    可问题是,自儒家大兴之后,几乎历朝历代都是文官压制武将,文贵武贱。

    见面的时候,反倒是品级高的提督,要向巡抚行礼,自称职司,尊称大人,问候钧安。

    当然,这只限于汉官之间。

    若是换成螨清殖民者,那就是主子与奴才了。

    “润平无须多礼。”

    广西巡抚郑祖琛,受了半礼之后,招呼闵正风落座。

    自有貌美丫鬟上前奉茶。

    待到走完了流程,郑祖深方才谈论正事“浔州府多有乡贤遣人来送信,言及拜上帝会众意图不轨。”

    “润平,可有对策?”

    闵正风知道巡抚大人是什么意思。

    毕竟他身为提督,是此事正管。

    可他也没办法,有苦衷啊。

    “抚台大人明鉴。”

    闵正风当即叫苦抱怨“职司并非不晓事,实在是如今已然无兵可派。”

    “广西这里,本就驻军不多。”

    “如今天地会的反贼,不断的聚众造反,甚至发大军围攻梧州城。”

    “省内能调动的兵马,除了守着桂林城的,几乎都调去解救梧州去了。”

    “各地还有白莲教在活动,官军早已经是疲于奔命。”

    “那拜上帝会,据说有会众数万,急切之间哪里还能派的出兵马。”

    这番话,说的也有道理。

    广西本就兵少,如今有着更重要的梧州需要解救,乡野的拜上帝会,只能是暂时放过。

    毕竟梧州是大城,名城。

    若是落入了反贼的手中,皇上与朝中诸位老爷,可不会轻饶了他们。

    至于说守卫桂林的兵马,事关他们这些大员们的身家性命,当然不能轻动。

    郑祖深瞥他一眼,没有说话。

    说的好听,可你是个什么玩意,本官难道还不知晓?

    闵正风身为提督,却以颇通文墨的儒将自居。

    日常都是羞于谈武,对广西清兵疏于管训,造成兵力怯弱,军械残旧。

    等到天地会起义时,闵正风作为全省最高武官,居然不敢督师出击。

    解救梧州的大军,还是副将带去的。

    此人就是个废物!

    废物自己到不觉得自己是废物,甚至还给出主意。

    “抚台大人~”

    “不如行文制台大人,请他调兵如何?”

    此言一出,郑祖深当即面露不悦之色,重重的哼了一声。

    所谓制台,也叫制军,指的是总督。

    总督就是总督某某等处地方提督军务,粮饷兼巡抚事。

    闵正风提的这位制台大人,就是两广总督徐广缙。

    他是两广总督,广西的事儿,本就是应该他负责。

    可问题在于,徐广缙与广西巡抚郑祖深是对头,你死我活的那种对头。

    徐广缙有意不向广西发兵发钱,事事掣肘,拆郑巡抚的台,就等着看郑巡抚倒霉。

    这种情况下,想要请他帮忙?

    闵正风是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要不~”没有眼力劲的闵正风,又提了个行不通的建议“上奏朝廷?”

    郑祖深不说话了,捂着脑壳叹气。

    他从七品县令起家,官场打滚四十年,方才登上了巡抚之位。

    朝廷里面的事儿,有什么是他不知道的?

    他早就给朝中的好友同党通过气了。

    可皇帝喜欢听天下无事的粉饰之辞,朝中那群大臣纷纷告诫郑祖琛,不要将广西实情上奏,不要惹恼皇帝。

    毕竟如今皇帝在圆明园养病,若是听了坏消息有什么不妥之处,那到没的可就不止你一个了。

    外援是不要想了,只能是依靠广西自己。

    可看着提督军务的蠢货,郑祖深感觉心口顶的难受,接连咳嗽,甚至咳出了血来。

    他有咳血症,一激动就得出血。

    几个美貌婢女急忙上前推胸抚背,还取来了一直备着的药碗,服侍老爷喝下去。

    好一番折腾,总算是缓了过来。

    郑祖深也不再废话了,直接下令嘱咐。

    “在大瑶山备瑶的,浔州协副将李殿元是个能打的,就让他去。”

    “再行文浔州府各地乡贤协助剿匪。”

    “此事就这么定了。”

    闵正风急忙追问“抚台大人,那开拔银子~”

    绿营兵马,此时早已经烂透了。

    各种弊端与明末的明军几乎没什么区别。

    想要让他们出兵去卖命打仗,开拔银子自是少不了,还得补上一部分拖欠的饷银。

    否则,桂林城都出不去!

    郑祖深捂嘴,被气的险些又要咳血。

    好不容易忍住了,也只能是嘱咐“你且去寻藩台,从藩库里提一万五千两银子出兵。”

    广西很穷,可如今秋收没多久,藩库里还是有存银的。

    当然,这些存银都有各自的去处,大部分都会落入各级官吏的口袋里。

    可现如今事情紧急,只能是先行挪用了。

    毕竟绿营兵拿不到银子,是绝对不会出动的。

    “制台大人~”

    闵正风有些犹豫开口“太少了些。”

    “还要筹备军粮枪炮,修缮刀枪盾牌,打造各式物件~”

    “住口!”郑祖深勃然大怒“这些本该你等军伍自备之物,何故来寻我?”

    “只有一万五千两,多一两银子都没有!”

    “事若不成,本官必当上奏朝廷,参你一个畏缩无能,纵寇养宦之罪!”

    说罢,他也不再留面子,直接冷着脸端起了茶碗。

    端茶送客~

    闵正风没办法,只能是灰溜溜的告辞离开。

    绿营是真的烂透了。

    克扣军饷,贪墨成风,盗卖倒卖无数。

    闵正风想要多弄些银子,甚至填补一下军中亏空。

    郑祖深哪里会吃这个亏!

    真当他四十年官场是白混的?

    回去了的闵正风,先是去寻藩台布政使批条子,领银子。

    条子上是一万五千两,可领出来的只有一万两千两。

    毕竟这是规矩,只漂没两成已经是看在军务紧急的面子上了。

    这笔款子,耗时三天方才紧急送到大瑶山下。

    到了浔州协副将李殿元部营地的时候,只剩下了一万两。

    毕竟绿营自提督起的诸位老爷,也是要走规矩。

    已经是看在要打仗的份上给面子了,老爷们只分了区区两千两银子。

    李殿元部,其实是备瑶的。

    这个瑶,指的是瑶人。

    雍正推动改土归流,夺取了许多土司的权力,由此引发了大量的反抗与起义。

    这其中瑶人的反抗极为激烈,持续时间很是漫长。

    由此,就是催生出了备瑶,就是时刻准备着应对瑶人的起事反抗。

    在烂透了的绿营军中,因为长期处于随时作战的状态,这些备瑶兵们,还是有那么一些战斗力的。

    收了银子与命令的李殿元,先是自己扣下了两千两银子。

    之后召集将佐们军议,大家又分了两千两。

    最后剩下的六千两银子,分在了九百个号衣绿营兵头上。

    每人分个几两银子,也算是笔收入。

    至于粮食枪炮损耗火药军资等等,只能是到地方之后,请当地的乡贤们‘踊跃捐助’了。

    大瑶山距离金田村不算太远。

    李殿元带着九百多个号衣兵出发,一天时间就抵达江口镇宿营。

    绿营兵是没有甲胄的,因为他们是汉兵。

    螨清殖民者用他们看家护院,却是绝对不会允许他们拥有反抗的实力。

    所以,绿营兵的军卒们,都是只有一身的号衣。

    派人联络地方乡贤,索要物资的同时,要求乡贤们带上团练人马,明天一早一起奔赴金田村。

    而第二天,正是林道召集各处村镇百姓聚会,分发鸡子的好日子!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