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1977,开局女知青以身相许 > 第一卷 第543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

第一卷 第543章 兵马未动,宣传先行

    港岛,港督府。

    这座象征着大英帝国在远东权力的白色建筑,此刻正以一种少有的热情,迎接着一位特殊的客人。

    港督麦理浩亲自站在会客厅的门口,脸上挂着标准而热切的笑容。

    “小林生,欢迎你的到来,我已经备好了上等的锡兰红茶。”

    麦理浩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亲近,他主动伸出手,与林火旺紧紧握在了一起。

    林火旺脸上则是带着淡淡的笑意,不卑不亢。

    其他的华人大亨,都以进入港督府内,接受港督的亲自接见为荣。

    恨不得进一次港督府,出去以后就买新闻吹嘘自己几百遍。

    但对于林火旺来说,他最近来港督府已经是家常便饭了,总督麦理浩对他也是越来越热情与客气。

    “麦理浩爵士您太客气了,是我叨扰了才对。”

    两人走进奢华但又不失典雅的会客厅,在昂贵而柔软的沙发上坐下。

    佣人很快端上了精致的茶具。

    麦理浩亲自提起银质的茶壶,为林火旺倒上了一杯琥珀色的红茶,袅袅的热气升腾而起。

    “小林生,关于过几天我们一起飞往伦敦的事情,我已经和那边都沟通好了。”

    麦理浩放下茶壶,说到正事,他的表情也变得相当严肃了起来。

    因为这次的英国之行,对他麦理浩而言,也是一次重要的政治资本积累。

    林火旺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没有说话,静静地等待着麦理浩说下文。

    “我必须得提前跟你说明白,这次的收购,难度非常非常大。

    首先,你要知道,罗孚、路虎、名爵,这不仅仅是三家汽车厂,它们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大英帝国工业曾经的辉煌和骄傲。”

    “虽然它们现在都隶属于利兰汽车公司,而利兰汽车公司本身也已经陷入了巨大的困境,濒临破产,但这并不能改变它们在英国人心中的地位。”

    麦理浩看着林火旺,语气沉重地说道:

    “一个亚洲人,一个来自我们港岛的年轻人,要去收购它们,这在很多英国人看来,本身就是一种冒犯。

    我能想象得到,议会里那些老古董们,他们宁愿看着这些厂子烂在锅里,也不愿意卖给一个他们眼中的‘外人’,尤其是一个黄皮肤的外人。

    种族歧视这种东西,虽然我们嘴上不承认,但它真实存在于很多人的骨子里。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客观困难。”

    听到麦理浩摆出来的困难,林火旺内心却是毫无波澜。

    毕竟,这些情况,他比谁都清楚。

    上辈子,在未来十多年,东瀛人挥舞着美钞全世界买买买,去收购美国资产的时候,面临的舆论压力比这还要大得多。

    西方那所谓的“文明社会”,在触及到自身利益和那点可怜的自尊心时,就会瞬间撕下所有伪装。

    “其次,是工会的力量。”

    麦理浩继续说道,“英国的工会势力非常强大,他们对于任何可能影响到工益的变动都极其敏感。你要收购,就意味着要改革,要裁员,要改变他们已经习惯了几十年的工作方式。我可以保证,他们会是我们最坚定的反对者。”

    “议会的老顽固,民间的排外情绪,还有难缠的工会……小林生,这三座大山,要搬开可不容易啊。”

    麦理浩说完,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润了润有些发干的喉咙。

    他把所有能预见的困难都先摆在了台面上,就是想让林火旺能有个清醒的认识,别到时候因为挫折而中途放弃。

    毕竟,他们现在是一条船上的人。

    林火旺很是波澜不惊地轻轻放下了茶杯,那杯子与茶托碰撞,发出一声清脆的声响。

    他笑了笑,说道:“麦理浩爵士,你说的这些困难,我来之前就已经想到了。

    如果事情那么容易,恐怕也轮不到我小林天望去捡这个便宜了。”

    “你有这份信心,我就放心了。当然,我们也不是完全没有机会。困难虽然多,但我们手里,也有一张王牌。

    我们有‘伟哥’这种神奇的药片。议会里的那些老古董,身体虽然老了,但心可不一定老实。只要我们能抓住他们的需求,让他们在关键时刻投出赞成票,事情就有巨大的突破口。

    我相信,在神药的威力面前,所谓的帝国骄傲,也得暂时放一放。”

    麦理浩一边说着,眼神里一边闪烁着一丝成年男人都懂的坏笑来。

    这才是他敢于为林火旺背书,到英国本土去谈判的最大底气。

    然而,林火旺却是轻轻地摇了摇头,说道:

    “麦理浩爵士,光靠这个,还不够。”

    “嗯?”

    麦理浩有些意外,毕竟在他看来,世界上有哪个男人能拒绝得了“伟哥”这样神奇的药物啊!世界上又有哪个女人能拒绝得了自己吃了“伟哥”的另一半呢?

    “这只能解决一小部分关键人物的问题,但解决不了民意。一旦我们成功收购,消息公布出去,整个英国的舆论都会爆炸。

    到时候,就算我们搞定了几个议员,他们也顶不住汹涌的民意反对,甚至会反咬我们一口。

    我很不想看到这样的结果,到时候一定会是麻烦缠身,即便收购到手,也很难真正的运转起来……”

    林火旺太清楚西方这些公司、工厂和工会的模式了,所谓的“民意”,所谓的“工会权益”等等,在收购之前没有搞定的话,收购以后,真的会拖死你,再有钱再大的公司来都不管用。

    所以,林火旺要的不是一次偷偷摸摸的成功,而是一次光明正大的征服。

    “所以,港督阁下,我需要你帮我一个忙。”林火旺说道。

    “请讲。”

    “我需要你利用你的关系,帮我联系几家英国最知名的报纸和电视台,比如BBC,泰晤士报,太阳报等等。”

    麦理浩愣了一下,心里有些疑惑问道:

    “联系媒体做什么?小林生,按照常理,这种商业收购,我们应该尽量保持低调,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

    这样才能避免节外生枝,防止有其他竞争者出来抬价,或者让反对者提前做好准备来阻挠我们。

    你现在主动联系媒体,还要大张旗鼓,这是为什么?”

    麦理浩以正常的思维去理解,是真的想不明白林火旺的这步棋。

    林火旺闻言,却是笑了起来,解释道:

    “麦理浩爵士,你说的没错,那是一般情况下的做法。

    如果我本身就在英国拥有巨大的实力和崇高的声望,那我当然要悄悄地进行,闷声发大财。

    可现在呢?我在英国,就是一个无名小卒。除了你,可能没有一个英国的官员或者民众认识我小林天望是谁。

    在他们眼里,我只是一个不知道从哪里冒出来的东方小子,一个口袋里可能有点钱的暴发户。

    在这种情况下,我直接跑去伦敦,说要收购他们引以为傲的汽车品牌,你觉得结果会是什么?

    结果就是,我会被当成一个笑话,一个狂妄自大的小丑。就算我们用神药搞定了几个关键人物,也很难抵挡住从上到下那种根深蒂固的傲慢与偏见。”

    麦理浩沉默了,他不得不承认,林火旺说的话很有道理。

    他自己就是英格兰岛人,自然对他们的尿性非常的了解。

    “既然如此,我们为什么不反其道而行之?”

    林火旺又再一次强调道:

    “这叫,兵马未动,宣传先行!

    我要做的,就是在我踏上英国土地之前,先把声势给我造起来!我要大张旗鼓地告诉所有英国人,我,小林天望,来了!

    我不仅要来,我还要告诉他们,在你们英国人自己手里快要倒闭破产的汽车厂,在我小林天望的手里,不仅可以被盘活,还能够被打造成世界顶级的知名品牌!”

    麦理浩听了这话,也是终于明白了林火旺的意图。

    这是一种逆向思维的阳谋!

    与其说被动地等待别人的质疑和嘲讽,不如主动出击,将自己塑造成一个“救世主”的形象。

    先把牛皮吹出去,把调子定得高高的,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这样一来,等他真正开始谈判的时候,就已经不再是一个无名小卒,而是一个万众瞩目的焦点人物。

    放在后世网红时代来说,就是“黑红”也是“红”啊!

    “高明!实在是高明!”

    麦理浩忍不住赞叹道,“先声夺人,将舆论的主动权牢牢握在自己手里。小林生,你的商业智慧,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林火旺笑了笑,然后又从随身的公文包里拿出几份文件。

    “这是我拟好的几份新闻稿件,麻烦爵士你帮忙递给那些媒体。告诉他们,钱不是问题,只要他们愿意按照这个调子来报道。”

    麦理浩接过稿件,粗略地看了一眼,心中就更是佩服。

    这些稿件,有的极尽渲染林火旺在港岛的传奇经历,将他塑造成一个白手起家的商业奇才;有的则痛陈英国汽车工业的弊病,营造出一种“非我来救不可”的氛围。

    “好,这件事包在我身上。”

    麦理浩郑重地将稿件收好,“我保证,明天一早,整个英国都会知道你的名字。”

    ……

    第二天,清晨。

    伦敦的空气中,带着那么一丝湿冷的雾气。

    无数英国人像往常一样,打开电视收看BBC的早间新闻,或者在上班的路上买一份报纸。

    然而,今天的新闻和报纸头条,却被一个陌生的东方名字给霸占了。

    BBC早间新闻:“一位来自东方殖民地港岛的亿万富翁,小林天望先生,昨日公开宣布,他将于近日抵达伦敦,就收购英国利兰汽车公司旗下三大品牌——罗孚、路虎、名爵,展开正式洽谈。据悉,这位年仅二十余岁的年轻人,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在港岛创建了庞大的龙腾报业,并成功收购了英资背景的置地集团以及一家电视台,其崛起速度堪称传奇……”

    《泰晤士报》头条:《一个港岛大亨的“不列颠汽车梦”?》

    文章内容倒是相对克制,但字里行间充满了英式的傲慢与质疑。

    “……我们承认林先生在港岛取得的商业成就,但港岛的弹丸之地与伟大的不列颠不可同日而语。金融和媒体的成功,并不意味着他有能力驾驭复杂的汽车制造业。我们拭目以待,这位东方来的‘魔术师’,是会创造奇迹,还是会在这里摔一个大跟头。”

    《太阳报》的标题则更加耸动和不客气:《黄皮肤的猴子想吞下我们的‘路虎’!他疯了吗?!》

    配图是一张极具丑化意味的漫画,一个穿着唐装、梳着辫子的瘦小男人,正张着大嘴,试图吞下一个巨大的路虎汽车模型。

    文章内容极尽嘲讽之能事,称小林天望是“被金钱冲昏了头脑的东方小子”,并呼吁所有英国人联合起来,抵制这种“商业入侵”,保卫大英帝国的工业遗产。

    一时间,整个英国都因为这个叫“小林天望”的港岛人而议论纷纷起来。

    议会大厦的休息室内,几位议员正端着咖啡聊天。

    “嘿,约翰,你看了今天的报纸吗?有个从港岛来的小子,说要买下路虎和罗孚。”

    “当然看到了,真是本年度我听过最好笑的笑话。他们以为汽车是他们街边卖的廉价玩具吗?”

    “谁知道呢,或许他以为我们的工厂和他家后院的作坊一样大。我猜他连利兰公司有多少个厕所都搞不清楚。”

    “哈哈哈哈,也许我们应该建议他去收购一家中餐馆,那可能更适合他。”

    议员们发出阵阵哄笑,完全没把这件事放在心上,只是当成一个有趣的谈资。

    的确,这个时候的亚洲,除了日本之外,其他国家的生产力都是被西方世界所严重鄙视的。

    就像此时的港岛,哪怕顶着国际金融港和自由贸易港的名头,但出口的产品里,最出名的还是“塑料花”,和汽车这样的高科技是一点边都沾不上的。

    所以,当这些议员们听说,一个从港岛来的华裔日本人,竟然有胆子放大话要来收购英国的汽车品牌,简直是他们今年听到的最好笑的笑话了。

    而在伯明翰的罗孚汽车厂内,气氛则是更加充满了敌意。

    工人们聚集在休息室里,一边抽着烟,一边骂骂咧咧。

    “你们听说了吗?有个叫什么‘小林天望’的亚洲佬,想买下我们厂!”

    “听说了,真他妈的见鬼!我们罗孚就算再困难,也轮不到这些黄皮猴子来指手画脚!”

    一个满脸油污的壮汉,狠狠地将报纸摔在桌子上。

    “就是!他们懂什么是汽车吗?他们只会做一些廉价的塑料花!让他们来管我们?我第一个不答应!”

    “没错!我们大英帝国的工人,绝不给一个东方人打工!这简直是耻辱!”

    工人们是群情激奋,在他们看来,这已经不是一份工作的问题,而是上升到了国家和种族尊严的高度。

    不得不说,因为红色苏联的存在,这个时候的西方各国对于工人的待遇,都是不得不提到一个很高的水平,就是为了防止红色思想在被压迫的工人阶级当中滋生。

    所以说嘛!这个时候的英国工人们,一个个真的是拽得跟大爷似的。

    他们宁愿工厂倒闭,大家一起失业,也无法接受被一个他们从骨子里就看不起的亚洲人所统治。

    一时间,从上到下,从精英到平民,整个英国社会都弥漫着一股对小林天望的轻蔑、嘲讽和敌视。

    整个大不列颠,没有任何一个人看好他,所有人都等着看他的笑话。

    而这,也恰恰是林火旺想要达到的效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