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娘子,别这样! > 第469章 把高阳嫁给他吧(求月票多谢詠夙的盟主)

第469章 把高阳嫁给他吧(求月票多谢詠夙的盟主)

    夜了。

    东陵的夜晚和楚国皇城有些不同。

    许是因着天气的缘故,楚国皇城一旦到了夜里,除却一些烟花之地,便甚少见到人影,可东陵即便已是戍时末,街上依旧是人来人往,很是喧闹,大抵要入了子时,街上才不会这般闹腾吧。

    微暖的夜风时不时掀开车帘,便能看到长安街上灯火通明。这长安街就让楚梦岚和林雪莫名有些亲切,毕竟楚国的皇城中也有一条长安街……听说梁国,赵国也有,大概都是想要寻一个好兆头吧。

    路边的杨柳,偶尔会有一些叶子被风吹落,飘飘荡荡也就到了地上。

    林雪头上大抵是一脑门子的问号,她知晓楚梦岚性子向来跳脱,却怎地也想不到居然跳跃到这般地步……知道师尊的相公冠军侯是她的弟弟之后,脑子里第一个念头居然是辈分乱了?

    难道不应该关心关心两人为何会是姐弟关系吗?望着咋咋呼呼的楚梦岚,林雪笑了笑,笑容中多少带着一点宠溺的味道……自从知晓弟弟没了之后,她大概是将楚梦岚这个师妹,当成了亲妹妹一样宠着。

    视线望向车窗外黑乎乎的夜幕,深邃的眸子里也不知在想些什么东西,有些画面便在脑海中不由自主的浮现,只是因着时间过去的太久,便有些记不太清了。

    亲弟弟吗?

    她似是记得一些。

    那还是她很小很小的时候,那时候弟弟只是刚刚出生不久,一张小脸皱巴巴的,像个小老头,她已经记不太清母亲的模样,却依旧记得那时候母亲的表情很是温柔。她有点好奇,有点想去抱抱小不点,想去捏捏小不点的脸。

    却又不敢。

    心里害怕,害怕母亲有了这个小不点之后便不疼爱自己了。

    为何会有这样的想法,她已经记不起了,只有那种害怕却留了下来,想来应该是很重要,很重要的原因吧。

    母亲似是看出了她心中所想,冲着她很温柔的笑了,然后招了招手,温柔的摸着她的头。

    林雪用力晃了晃头,她当初应该还说了些什么的,应该还是极为重要的话,可每每想到这里,脑子里便嗡嗡作响,分外难受。

    这次也是一样。

    林雪缓缓吐了口气,也就没有再去勉强自己想起那些东西,瞧见身旁的楚梦岚,又不由想起了刚刚楚梦岚说的那些话。

    这人,说话有些不经大脑……但,至少刚刚那句话的确是有些道理的。

    若是师尊当真嫁给了弟弟,那再遇到师尊,该叫啥?

    师尊还是弟妹?

    师尊该叫自己什么?

    姐姐还是徒儿?

    这样的想法,之前曾经在脑海中一闪而逝,可惜那时候刚听到弟弟的消息,一门心思只是想着如何重新寻回弟弟,却是没有过多思考。

    现在稍稍细想一下,当真还是个麻烦。

    莫名的,林雪心头有些烦躁。

    两只手用力拽了拽头发,最终也只能决定走一步算一步,那句话怎么说来着,车到山前必有路。

    楚梦岚叽叽喳喳的声音又在旁边响起,大抵就是在询问一些小时候的事情,林雪便挑着一些还记着的事情说了,只是因着林雪本身也就和宋言相处了三年时间,加之那时候林雪自己还是个小女娃,能记住的东西便是极少。幸而马车也寻到了一处客栈,林雪终于从楚梦岚那边挣脱,客栈看起来颇为奢华,想来在这东陵城应该也是极好的。

    只是,林雪和楚梦岚刚准备入了客栈,眼角的余光却是齐齐窥视到一条身影。那身影,仿佛有着难以形容的魅力,下意识便吸引了两人的目光,同时冲着侧面望了过去。

    那是一个女子。

    但见那女子,应是有三十来岁,身段饱满丰腴,如云的秀发于脑后盘起,端庄优雅。

    一张脸更是美的惊心动魄。

    林雪和楚梦岚本就生的极美,素女阁那种地方最不缺的也是靓丽的女郎。于两女来说,平日里见过的最美丽的女子,应该就是自家师尊,可眼下虽只是瞧见了一张侧脸,却莫名感觉这女人怕是比自家师尊还要好看几分。

    一时间,居然有些呆住了。

    那安静的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看着长安街的女子似是感觉到了什么,便有些狐疑的转身。但见那女子,眉目如画,一张脸便说是倾国倾城也绝不为过,纵然是林雪和楚梦岚这般极为自信的女子,心中居然也不由浮现出一种自惭形秽的感觉。

    从女子面上成熟的气质来看,应是有三十来岁,可那张脸显然是保养的极好,风霜几乎没有在脸上留下半分痕迹,一眼望去似是也不过二十多岁的模样。

    配上一身纯白的襦裙,飘飘然,仿佛天上下凡的仙子。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里,似是蕴着笑意,并未责怪两女视线太过无礼,反倒是冲着林雪和楚梦岚点了点头,旋即便迈着优雅的步子离开了。

    明明只是随意的走路而已,可是自背后望去,便觉得每一步落下仿佛都像是舞蹈一般,有着一种别样的韵味。

    林雪和楚梦岚眸子里也多出了些微的恍惚,待到两女身子一个激灵,回过神来的时候眼前还哪儿有那女子的身影?

    似是就这样凭空不见,又仿佛只是融入了眼前密密匝匝的人群。

    ……

    与此同时,东陵城。

    房家。

    虽然已是深夜,可房德的书房中依旧灯火通明。

    书房中还有一个不该出现的人,房海。

    身为松州刺史,按说没有特别事情不能随意离开,眼下可远远还没到述职的时候,陡然现身东陵,按说便是违了规矩。

    不过房家在宁国权势极大,这点小小的问题,倒是也别想将房家怎样。

    房海安静的坐在椅子上,手里端着一个茶杯,时不时的抿一口,偶尔会抬起头看看对面的老爷子,老爷子手里拿着两封信,翻来覆去的看。

    信本就是房海带回来的,里面的内容自是极为清楚。

    其中一封信,是高阳写的。

    说实话,在最初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房海也是被吓了一跳。

    高阳是坠河失踪,可这么长时间没能寻到人,几乎所有人包括房海在内都已经认定高阳是在伊洛河中淹死了。按照宁国律法,失踪超过一年没能寻到人,便可以建衣冠冢,立碑悼念了。

    谁曾想,在失踪将近七八个月之后,居然收到了高阳的书信……信中内容大约便是解释了一下当初发生的事情……在坠河之后,高阳于下游一处地方爬上了岸。没曾想又遇到了一伙山匪,危急时刻,恰好遇上临时驻扎在林子里的宋言和黑甲士,总算是得救。

    因为考虑到婆母一直不喜自己,又怀疑坠河之事同婆母有关,便息了返回松州府的心思,随着宋言一起去了平阳。

    直至前些时日,自述职归来的宋言口中知晓江妙君已经病逝,加之房海这个公公,房德这个祖父对她这个儿媳一直不错,不忍两人心中继续挂念,这才写信告知。于信中,高阳还表示虽然房俊已死,但她还是房家儿媳。

    信中言辞恳切,感情真挚,姿态更是放的极低。

    至于另一封信,是宋言写的,简单说了一下高阳暂居平阳城这件事,让房海心中莫要因此生出什么不满,仅此而已。

    两封信,一前一后到达房海手中,前后也不过几日功夫。

    如果只是这信件,那还不足以让房海大老远返回一趟东陵,真正让房海重视的,是其他方面。

    “父亲,这件事您觉得要如何安排?”眼瞅着房德放下手中信纸,面色微沉,似是正在思索,房海缓缓开口:“房家可是要安排人到东陵将郡主接回来?不管怎么说,高阳也是房家儿媳。便是接回来,那也是理所应当,旁人说不出什么问题。”

    抿了抿唇,房德略微龟裂的嘴唇终于缓缓张开:“你的意思是,将高阳接回来,然后在家族中重新寻一个年龄差不多的成婚?如此房家和福王,和皇家的关系还能继续维持?”

    “断了的线,重新系上,虽然不比最初那般结实,却终究还是连上了,不是吗?”房海笑了笑,说道。

    短暂的停顿了一下,房海继续说道:“当然,前提是……宋言莫要从中作梗才行。”

    房德面色不变:“怎么说?”

    “宋言的喜好,父亲又不是不知道。”房海摇了摇头,语气中略微有些无奈:“宋言喜欢年龄比他大一些的,似是对人妻,寡妇这些也有特别的喜好,刚刚好,高阳两点都符合。”

    “这几个月时间,高阳一直居住在平阳。”

    “或许不是朝夕相处,但偶尔见面总是少不了的,说不得两人之间已有什么苗头。”

    不然为何两封信会前后脚到达?未免太巧了一点。

    于宋言的那点癖好,房海也是没辙。

    自家小妹房婉琳,到平阳也有许久,可是从小妹寄回来的信件来看,和宋言之间几乎没有一丁点进展。莫说是进展,甚至连见面的次数都是屈指可数,偏生宋言也不是故意晾着房婉琳,而是平阳城着实是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处理,便是想要责怪也是没有理由的。

    房德不置可否。

    房海也不在意,只是自顾自的换了个话题:“匈奴入侵安州,平阳的事情,父亲也是知道了吧?”

    “一月前便已经知道了。”房德吐了口气,眼神中透出疲惫。

    “朝廷怎么说?”

    “陛下是准备安排皇城禁卫军,银羽卫,金吾卫全部过去支援的,毕竟匈奴铁骑向来凶残,可不是女真那样小打小闹。”房德缓缓说道:“只是陛下的命令,却是一次次被门下省和中书省驳回。”

    “陛下又准备调集其他州府府兵支援,同样也被某些人,以各种理由拒绝。”

    “明明异族都已经打上了宁国领土,可就是为了这么一个出兵不出兵的事情折腾了一个月,还是没能折腾出来一个结果。”

    房德摇了摇头:“杨家,白鹭书院这次联手了,而且,不知怎地,原本一些中立的官员这次也有靠拢杨家和白鹭书院的打算,似是有另一股势力插手。”

    “这股势力不算强大,但在这个节骨眼上却是非常致命。”

    “很明显,他们想要借着匈奴人的手,将宋言除掉。”

    “异类,总是惹人厌恶的。”

    虽说宁和帝前一段时间扳回了一些,可中立势力的倾斜却是致命的打击,这两日上朝房海都感觉有些快要扛不住了。

    “是福王的人?”房海抿了抿唇。

    房德点头:“应该是。”

    “宋言,火烧德化,一举烧死十几万匈奴大军的事情,父亲应是也知道了?”房海再次问道。

    房德再次点头:“十几万匈奴大军,这本是前所未有的功劳,如此斩首,便是将宋言的爵位往上提一提都是可以的,毕竟宁国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如此优秀的战将了,可是这好好的功劳,却是被朝堂上的那些老东西当成了罪孽。”

    “说宋言此举有伤天和,非要将宋言拉回来处以极刑。”

    “我本以为这些人平日里尔虞我诈也就罢了,国难当头,自是要团结一心,终究是高看了这些人。”

    房海嘴角也是泛起一些嘲弄,还有一些惋惜。

    嘲弄的是,朝堂上的这些官员,当真是没让他失望,无论何时都不会忘了内斗……怕是匈奴大军包围东陵的时候,这些人心里想着的还是如何将政敌给斗死。

    惋惜的则是,宋言这一次这么大的功劳,却是没能来得及抱上大腿,没跟着蹭到军功,实在是太亏了。若是能多跟在宋言身边蹭一蹭,说不得房家还能一门双国公。

    “既然这样,父亲那就再坚持几日,这几日不管旁人怎么说,父亲在朝堂上,一定要死保宋言,不惜一切代价。”房海哂然一笑,悠然说道:“以我房家的底蕴,扛上十天半个月,应不是难事。”

    房德挑了挑眉毛,房海这个儿子他是很清楚的,莫看平日里行为举止较为轻佻,懒散,可实际上却是个心里门清的。平日里,便是房家要下注什么人,那也是悄无声息的来,这般明目张胆可是很不符合儿子的性格。

    看来,这儿子手里掌握着一些他这个老子都不知道的情报。

    “匈奴入侵宁国,这件事情宋言应该是早就知道的。”房海斟酌了一下言语,缓缓说道:“永昌城被攻破的时间是四月十日左右,可就在四月初,便有一批人自平阳去了宁平,不仅仅调过去一大批备倭兵,还将宋言那铁器工坊里生产出来的盔甲,武器,弓弩,尽数带走,一件都没有留下。”

    “虽然我也不清楚宋言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但很显然他早就得到了消息,正在为战争做准备……考虑到平阳到宁平之间的距离,宋言知道情报的时间应该还要更早。”

    “若是有了充足的准备,以宋言的手段,便是面对匈奴,他也绝对不会输。”一口将茶杯中的茶水饮尽,润了润嗓子,房海这才继续说道:“在那日瞧见宋言的人带兵卒和军备前往平阳之后,我便悄悄安排了一些人,入了平阳府,做打探消息之用。”

    古代,消息传播速度极慢。

    似平阳那边的战况,只是靠商人,或是百姓间口口相传,传到东陵,许是要一月乃至更久。便是有传信兵,打探消息,还要确认消息的准确性,前前后后一番折腾,消息传回东陵,也要七八日,甚至是十天半月。

    是以,现如今东陵城流传的还多是宋言火烧匈奴大军的丰功伟绩,再往后的事情便了解不多。相比较下来,房海这边有专人收集消息,真假无所谓只要有消息,直接放飞信鸽,不过只是几日时间,房海便能掌握平阳动向。

    房德眼睛忽地亮了:“那边,情况如何?”

    “匈奴撤军了。”

    房德身子一颤,虽然看房海的模样,他便已经猜到多半是有好消息,可怎么也没想到匈奴居然会撤军。

    “这些事情东陵城无人知晓,但在平阳却是已经传开。”

    “在火烧德化之后,宋言又炸了一条大坝,洪水便将匈奴二皇子麾下军队给淹了,幸存者逃到山上,还被宋言一把火将山都给烧了。据说尸体多的,将老林河都给堵住了,单单只是清理河道以及两岸的尸体,便征调数万民夫,足足花费好几日时间。”

    “匈奴二王子,听闻宋言如此凶残,便直接撤了。”

    “匈奴大单于索绰罗,率领十五万大军偷袭新后县,也被梅武给打退了。”

    房德面上忽地涌现出一层涨红,胡子一翘一翘的,握着茶杯的手都在抖个不停:“好,好,好!”

    一连三个好字,足以证明此时此刻房德的心情是何等的激动。

    宁国,当真是很久很久没有这般扬眉吐气过了。

    “从我接到的情报来看,宋言已安排手下军队,接管了安州城,以及下辖二十三个县城。”

    “空缺的官吏,全都已经重新任命。”

    “前些时日,数万安州幸存百姓,还写了一份万民书,叩请宋言兼任安州刺史。”

    “但宋言拒绝了。”

    “不过,我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安州终究还是要落在宋言手里的。”

    房德呵的一下笑出了声:“莫不是在搞三辞三让这一套?”

    房海也是呵呵笑着:“谁知道呢,不过若是宋言真想要吞了安州,朝堂上谁能阻挡?”

    “无人!”房德的手指在桌子上轻轻敲着,现在的安州刺史就是个烫手山芋,谁去谁死,下场绝对比孙灏还惨,能在朝堂上混的都是老油条,让他们动动嘴皮子自是没什么问题,可真要跳入那火坑,却是谁都不愿意的:“如此,宁国北部,尽归宋言手中……匈奴不可能任凭宋言做大,杨家怕是也会狗急跳墙,你的意思呢?”

    房海面上笑意更浓:“福王那条线可以放弃了。”

    “那是个拎不清的。”

    “高阳是房家儿媳,也算是房家人了,既然如此,那不如干脆将高阳认为女儿,咱房家就是高阳的娘家。”

    “然后,直接将高阳许配给宋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