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重生70,弥补老婆和女儿 > 第506章 不怕人笑话?

第506章 不怕人笑话?

    “真要去市里生娃啊?”童倩道。

    她肚子大了,这都十一月份了,再有一个多月,就该生了。

    陈浩先前跟她说过,去市里的医院生娃,现在看,好像不止是在市里生,还要提前去市里住着。

    “肯定得去市里,生娃是要过鬼门关的,乡镇,包括县里的医疗条件都不行,去市里放心些,医生的水平,还有医院的设备,都不是小地方能比的。”陈浩道。

    这事不能儿戏。

    农村这会儿还有好多都是请产婆到家里生,如果顺利,胎位正,孕妇没什么疾病,还没太大问题。

    可如果胎位不正,孕妇恰好又有些疾病,或者个体体质不好,真等出事了,再去医院就迟了。

    没条件,不去做,是没办法,有条件,不做的更好些,就说不过去了。

    “住哪?具体哪天生也不知道,不可能一直住在医院吧?我们在市里也没房子,小漫虽说在市里,可她住的是工作单位的宿舍,爸妈那也不行,哥嫂肯定会说。”童倩道。

    陈浩一边穿衣服,一边笑着道,“肯定不会去老丈人那,地方小,还得爬楼梯,楼梯又陡又窄,还昏暗,稍微不注意就可能摔一跤。”

    这年月,好多人都羡慕职工房,很好一点都不羡慕。

    别说比往后的独栋别墅,大平层,就是比普通人住的房子,也是比不上的,没有电梯,除了一些领导级别的房子,旁的职工住房,屋里没有卫生间,也没有厨房。

    洗漱得去水房,煮饭得在过道,或者在屋里单独开辟个小厨房。

    不方便的很。

    “我也是这么想的,爸妈那房子,说是爸妈的,我和小漫也都喊爸妈,是他们的子女,但实际上那房子是留给哥嫂的,不止爸妈那么想,哥嫂也是那么认为的,真要过去了,反而惹的他们不痛快。”童倩道。

    她给陈浩挤好牙膏,将牙刷递给陈浩,“倒不是怕他们不痛快,只是如果真过去住着待产,肯定会有各种矛盾。”

    她拿着牙膏,双手挤着牙膏尾部,将尾巴处的牙膏挤到前头后,再将尾巴处的牙膏皮卷起来。

    下次用的时候就能好用些。

    “不去老丈人那住,我们虽说在市里没买房,但也不是说没地方住,帅府大酒店就可以住,我跟刘英经理打声招呼,在低楼层安排个房间,长期住着就成。”陈浩道,“吃喝方面也方便,帅府大酒店本来就能吃饭。”

    “等要生产的时候,直接去同济医院生产就行,看看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后面在医院多住几天,身体好了,就坐车回来。”

    住酒店肯定更舒服些。

    帅府大酒店有不少房间有单独的淋浴间和卫生间,吃饭方面也很方便,不知道比筒子楼强多少。

    “会不会太过麻烦刘英了?”童倩问道。

    “一个人如果没有价值,去找别人帮忙,的确是麻烦别人,一个人如果有价值,去找人帮忙,人都会帮的。”陈浩道。

    “麻烦不麻烦,得看价值,有价值,别人怕的不是你找他帮忙,怕的是你不找他帮忙。”

    陈浩到厨房,从水缸里舀了瓢水,到屋前蹲着,咕噜噜开始刷牙。

    时间还早,往常这个点,队里没啥动静,都睡着,今天却很热闹,不少屋里的灯都亮了,队委办公室前头,还能看到有光传过来。

    是卡车的灯光。

    有外地的同志过来了!

    晚上有人来,早上有人来,白天也有人来。

    “还得准备小孩子穿的衣服,娃出生的时候,正是冷的厉害,得准备衣服,还有尿布之类的,也得备着,比天气热的时候要多备些,屙屎撒尿,洗了没那么容易干,不多备点,到时不够用。”童倩道。

    “这个你也不用担心,我来准备,有钱了,这些都不是问题,你就列个清单出来,需要哪些东西,写给我,我去找。”陈浩吐掉嘴里的水,回头道。

    “你一个大男人,准备这些东西,不怕人笑话?”童倩笑道。

    她心里其实很暖。

    自家男人开了窍后,替她考虑很多,生怕她委屈,受累。

    “谁笑话?我娶的城里知青,漂亮,十里八乡,谁不羡慕?就这一点,他们都笑话不了我,只有羡慕的份。”陈浩道。

    他回头,又看了眼房子,“盖着砖瓦房,屋里电视机,自行车,摩托车,小汽车,都有,每天的收入也很不错,在城里还有不少人脉关系,跟公社的领导,跟大单位的领导,都有着交情。”

    “谁要是还笑话我,就不自知了。”

    四十万的存款,再有这么多副业,每天的收入都相当可观,这个底蕴和潜力,别说是放在这会儿,就是放在几十年后,不少家庭也达不到。

    房子,医疗,教育,就能掏空几代人,几个家庭的钱包,导致不少家庭负债,别说存款40万,可能还倒欠着银行40万。

    一个是生活条件差,但基本不欠债,可以随时躺平,一个是生活条件好,但欠着债,想躺平都比较难。

    “那行,我想想有哪些需要的,写出来后你去准备。”童倩道。

    她摸着肚子,看着自家男人把瓢里剩下的一点水泼掉,很幸福。

    接下来的几天,生产队忙的很。

    相关的报道也多了起来。

    长丰县机关报,对红旗生产队的报道也不再遮遮掩掩,大肆的报道,接踵而至。

    《第一个把分田到户落实到全队的生产队,长丰县红旗生产队!》

    《县领导带队,对红旗生产队作出重要指示》

    《积极响应改革,红旗生产队是长丰县的改革先锋》

    长风县和红旗生产队中间,还隔着花山公社和灯塘大队,可在报道的时候,直接略过了花山公社和灯塘大队,变成了长丰县红旗生产队。

    小心思不言而喻。

    不止是机关报,包括广播站,还有一些‘新闻简讯’、‘长丰通讯’、‘新长丰’这样,抄录重要新闻,给机关人员,或者是相关人员查阅,翻看,参考的读物,也都刊登了关于红旗生产队分田到户的新闻!

    前期对红旗生产队有多爱搭不理,这会儿对红旗生产队就有多追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