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快穿炮灰她不走寻常路 > 第546章 五零炮灰拖油瓶30

第546章 五零炮灰拖油瓶30

    66年,一场风暴很快席卷全国,伴随着多地高校不断出现停课运动,及至五月,高考彻底停止。

    不过这些,暂且老王家关系不大。

    正式起风那会儿,安宁已经进入财政部将近一年,并在半年前已经正式转正,到手工资也到了56块,附带各种票证若干。

    这年代的物价,纵使没有家里补贴,也足够她过的很滋润了。

    加上家中成分清白,本人也受上面领导看重,暂时影响不大。

    家里那两只就更是了,不说老王在厂里深耕多年,杨厂长可不是吃素的。纵使有一二眼红嫉妒的,等闲也闹不出幺蛾子。

    倒是隔壁孟家,等安宁得到消息时,孟家两口子已经离婚了,据说还是孟国柱亲口提的。

    两个孩子户口也随了女方。

    除去过于溺爱女儿外,孟国柱能走到今天,显然也不是个傻的,哪怕如今消息闭塞,有些形势还是看得懂的。加上早前那一出,或多或少影响到了继女的前程。

    知晓再耽搁下去,闺女儿子前途必然不保,短暂的沉默过后,这位早前的孟主任出手堪称果断。

    “慧慧,这些年是我老孟对不住你,这里是三千块钱,还有一些金玉首饰,这钱你拿着,其余的,记得找个没人的地方埋起来。”

    “以后怕是风声愈发紧了,这些东西记得千万不能叫人看见。”

    短短几年,眼前人发间已经多了不止一缕的白霜。此刻却是目光温和,一字一句交代着什么。

    文慧目光顿了顿,最终还是沉默着将东西接了过来。

    不等她开口,只听眼前这人又道:

    “也不用担心我,到底是早前战场上走过的,没了前程也就算了,旁的,还不至于,也没到那个地步。”

    一直到早前热闹的院子彻底空下去,老孟这才神色发怔地盯着一处,不晓得再瞧什么。

    因着老孟家的离婚,槐花胡同附近倒是还热闹过一阵儿。

    不过,旁人家的事总归是旁人的,打从67年开始,知青下乡已经成了潮流。尤其是那些暂时还没工作的,厂里厂外一片哀嚎声。

    安宁的便宜大哥江卫国也不意外。

    瞧着眼前面带恳求,神色急迫的大儿子,卫乔也不由无奈的叹了口气:

    可这年头,工作哪里好找呢!

    卫乔早前不是没有打听,甚至不惜出钱买,但之前的饥荒年不说,一份工作代表的可是每月固定的粮食,这年头谁家也不是傻子。

    何况跟之前的自己一样,卫国这学历也太低了。

    不是不能安排,可这会儿不比之前,大批初高中毕业还没着落,其中还有不少厂里的职工子弟,你一个小学生,还没啥特长就这么“幸运”弄来的工作。

    这瞧着谁不觉得有猫腻?

    尤其这会儿老王家,三个孩子都已经拿到了稳定工作,正是惹人眼红的时候,怎么可能再节外生枝?

    旁人都还饿着的时候,你一个人胃口这么大,迟早也是要被撑死的。

    这个道理卫女士懂,王明德这个聪明人只会更懂。

    至于转让自己的那份工作,那是不可能的,经过早年那段时间,没人比卫乔更懂一个工作代表什么。

    尤其这会儿形势动荡的时候。

    沉默了片刻,最后卫乔还是狠了狠心。

    “你王叔的意思,城里这会儿工作不好找,但下乡的话,也不远就在咱们这儿附近,农机站采购员,或者是拖拉机手啥的,他能帮着安排。”

    毕竟是机械厂,跟底下一些单位关系还是不差的。

    尤其老王这人,交际圈儿着实不小。

    “卫国你好好考虑吧,你叔说了,这政策绝不是一日两日的,趁着会儿还早,地方上还有选择的余地……”

    “小妹,你说大哥他能同意吗?”

    眼瞅着江卫国神思不瞩的离开,房间内,隔着窗户偷偷往外瞧的安云不由伸手,戳了戳自家妹子。

    “铁定同意,大哥他又不傻!”

    闻言安宁头也不抬道。

    别看原身这大哥,学习上半点窍都不开,可要说人傻不机灵,那就大可不必了,起码审时度势可是一流。

    眼瞧着下乡形势愈演愈烈,工作只能愈发难找,还是学历不占优势的情况下。

    再是乡下,那也是份正经工作。

    果然没两天,眼瞧着身边没工作的小伙伴儿一日日变少,知青办的人整日没闲着,四处动员,江卫国到底还是妥协了,第二天就过来表示同意下乡。

    离开那天,看着眼前比她还高的大儿子,卫乔特意拿了两百块钱,还有这些年手里攒的一堆票子。

    不是不想多给,但一个人在外,手里钱太多也容易出事儿。宁肯每月几块钱的寄,也比这强。

    “大溪村离咱这儿也不远,等你到了地方,要是少了什么,直接写信过来就是。”

    江卫国沉默着点了点头。

    到底是亲儿子,看着对方离开的背影,要说不难受是假的。可卫乔心里也清楚,哪怕再来多少次,她早前的选择也不会变。

    如今家里这情况,俩闺女这工作,说实话,她早年想都不敢想。

    再怎么,卫国也比她们那会儿也好太多了……

    难受过一阵儿后,卫女士很快打起了精神。随后两年,随着安宁逐渐站稳脚跟,并抓住机会稳稳往上升了一波。厂里面临下乡的青年也愈发多了起来,最后甚至发展到,多子女的人家,起码每家也要有一人响应号召。

    这种形势下,连原身二叔家的老大向东也不例外。

    不过这跟安宁她们倒没啥关系。

    就是不可避免,老江家那头婆媳俩又又又开始每天吵吵了起来。

    尤其围绕早前消失的八百块钱,可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一度闹到不可开交,在这个堪称艰难的形势中,凭一己之力,承包了槐花胡同绝大部分笑料。

    别说无聊的时候,吃吃瓜也算不错。

    不过很快,她就笑不出来了。

    临近年节,这小半月部里各个部门一直在加班,安宁这里就算效率再快,也不好过于显眼。

    这天下午,赶在下班前一刻,安宁照例过去交报告。一切结束后,也到了下班的时候,安宁刚想离开,就听眼前领导突然笑呵呵开口:

    “对了,说来小王同志今年也二十了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