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我的哥哥是高欢 > 第134章 替陛下改个年号吧

第134章 替陛下改个年号吧

    邺城内。

    别看邺城被双方来回反复占领,但却没有对城池内的建筑造成太多的破坏。

    高羽原本居住在铜雀台内。

    他主动将铜雀台让了出来,让元修带着后宫女眷住进铜雀台,他则是搬进了金凤台中。

    曹操在邺城所修建的三台。

    铜雀台、金凤台、冰井台。

    铜雀台的名气最大,曹子建一首《登台赋》流传至今,十六国时期,后赵等国都定都于邺城,重点修缮的也是铜雀台。

    冰井台其实是一个大型的仓库,高八丈,有房屋一百四十间,因内里有藏冰的井而得名冰井台,里面存放着大量的生活物资,就类似荥阳外的敖仓一般。

    “哈哈哈哈,今日将军可谓是狠狠的挫了挫陛下的锐气!当真威风啊!”

    彭乐大笑,一杯酒下肚后,他活灵活现的描述着,“当时我看的清清楚楚,陛下满脸惊惧,天子也没见过什么世面嘛。”

    “徒手掀翻一匹烈马就让他惊讶成这样,便是野篦、猛虎在前,将军也不惧!”

    杨忠把玩着手中的酒杯,“此乃天子自找的,真是看不清局势,竟然妄想着要给将军来个下马威,结果……自己丢人丢大了。”

    众人放声嬉笑,压根就不在乎这等‘悖逆’之言是不是会传入到元修的耳中。

    元修这一次真的是威严扫地。

    手底下的人对他已经丧失了敬畏之心,全都将他视作茶余饭后的笑料谈论,天子威严丧失至此,那可就是一个很危险的信号。

    为人君者,可以跟手下的人嘻嘻哈哈,打成一片,但绝对不能让手底下的人没了敬畏之心。

    宽容不等于放纵。

    别看这些将士们平日里跟高羽嘻嘻哈哈,偶尔的僭越,高羽也不会当做一回事。

    可真当高羽认真的时候,他们压根就不敢跟高羽嘻嘻哈哈,尤其是关键时刻,高羽永远都是一人乾坤独断。

    “哼,将军此前就是对陛下过于纵容,这才致使陛下有了些不该有的想法……”

    “此番也好,想来陛下应当已经看清楚局势,知道自己接下来该如何行事,如此还能体面,不然……我等可就要替将军助陛下体面了。”

    大魏天子的名头对他们而言,可远不如‘天策上将’的名头管用。

    崔暹这时却开口道,“诸位,有些话私底下相聚的时候谈论一番尚可,到了外面还得慎言,尔等皆是将军麾下之人,若是说错了话,折损的可是将军的颜面……”

    崔暹和杨愔他们确实希望高羽的态度能够更加主动一点。

    但他们也很清楚。

    现在还不到改朝换代的时候。

    高羽终究‘根基’不稳,若是强行逼迫元修禅让,反倒是让自己失了‘大义’,元子攸终究是对高羽有提携之恩。

    即便世人眼中大魏气数已尽。

    高羽也得先带人将尔朱荣所拥立的伪帝元恭政权给推翻之后,立下‘灭国’这等不世之功,方才能有足够大的威望,堵住所有人的嘴,让所有人都心甘情愿的尊奉高羽为新天下共主。、

    这群武夫,脑袋尖尖的,别到时候在外面说错了话。

    “崔主薄且放心,我等晓得……”

    权俊却突然开口道,“再过几日,怕是要改口了吧?区区主薄之位,屈才了……”

    所有人都明白。

    高欢元气大伤,注定会被高羽吞并。

    而白天的时候,高羽又主动给元修来了个下马威。

    接下来肯定会对朝堂上的关键职务动手。

    军队的控制权高羽肯定还是要留在天策府,但是天策府内的文臣们已经没有必要继续留在天策府内担任属官,完全可以安插到朝堂内。

    去三省,去各部以及各部下属的各曹中任职。

    主要还是将元修安排到铜雀台所释放出来的政治信号太明显。

    前脚刚来个下马威,后脚就送到铜雀台去。

    意思很明显。

    让元修老老实实的如笼中之鸟那般,当个被‘圈养’起来的金丝雀。

    ………………

    “思政啊。”

    高羽脸上带着些许笑容,“陛下现在是什么情况?”

    “回将军,陛下闭门不见任何人,只说自己病了。”

    高羽笑意更浓,他明知故问道,“陛下身强体壮,只是那么一摔,不至于病的这么严重吧?”

    “陛下的病并非是躯体,想来是心病吧。”

    王思政叹了口气。

    他明明事先已经把话跟元修说的那么清楚。

    谁让元修那么‘不识抬举’?

    平心而论,他觉得高羽已经够给元修面子了。

    要知道,元修并非是高羽拥立,高羽只是为了大局,捏着鼻子承认了他这位新君。

    高欢对元修纵容,是因为高欢自己根基不稳,威望不够,跟元修勉强算是个合作关系,这才百般纵容。

    高羽威望那么高,实力强悍,尤其是高欢这股势力已经彻底被高羽吞并了。

    在高羽的眼中,元修就是个随时可以更换的吉祥物。

    元修自己不检点,给了人那么多把柄,高羽随便拿捏一条,都能以‘天子失德’为由,将他换掉,从孝文帝的直系血脉中找一个帝位法统比元修更根正苗红的宗室之人又不是找不到。

    “既是心病,那就需得由心药来医治。”

    高羽顿了顿道,“我倒是有一剂药方,或可治陛下的心病。”

    王思政一愣。

    猛的抬头看向高羽,高羽的性子不至于把事情做的那么绝吧?

    他反问道,“请将军示下。”

    高羽则是站起身来,他踱步来到殿门口,抬头看着星空。

    “给陛下改个年号冲冲喜吧,正好此番大胜,这些年河北屡遭战乱,当地百姓民不聊生,陛下正好借此机会,改元,大赦天下,减免河北之民两年税负,以此安抚民心,彰显陛下如天之德……”

    帝王改年号。

    无非就那么几种情况。

    要么是天降祥瑞,或者是出现从没有见过的‘异兽’,比如历史上公元538年,东魏便改年号为‘元象’,因为有人在豫州,也就是河南境内发现了大象……

    对。

    河南出现了大象,被报上去视作祥瑞,其实这也是从东汉开始的小冰河期开始结束的一个重要信号,大象可不会出现在寒冷的地方。

    要么就是传达对接下来的美好愿景。

    要么就是借着改年号,对外传达重要的政治信号。

    比如……

    改年号达人,李治、武则天夫妻二人。

    唐朝国祚延续总共用了七十五个年号,这夫妻俩就占了一半。

    就是因为二人当政的时候,频繁改年号来对外传递政治信号。

    王思政偷偷的打量着高羽,追问道,“不知……将军可有什么好的建议?”

    高羽回过头道。

    “建安就很不错嘛,河北饱受战乱之苦,希望接下来河北之民能安稳度日,岂不美哉?”

    “建安……”

    王思政可并非是纯粹的武夫。

    他也属于是能文能武之人,也常年读书,这么熟悉的年号他还能不清楚??

    这……

    不就汉献帝用过的年号?

    邺城、铜雀台,年号建安。

    这些串联起来,无论是对元修这个天子,还是对外传递的信号简直不要太明显。

    但凡是稍微读过书,懂一点历史的人,将这些关键词串联在一起都清楚高羽是什么意思。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