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大人亲自带着魏云舟把整个大理寺逛了一遍,并且详细地向他介绍大理寺的各个部门和官吏。然后,又带着魏云舟去了档案馆,事无巨细地向他介绍档案馆里的卷轴。
档案馆里的卷轴,有的是结案了,有的是没结案的。
这没结案的分为很多种,有最近一到三年没有结案的,有的五年以上没有结案的,还有十年或者二十年,甚至更久的。
还有穷凶极恶的案件、连环案件、匪夷所思的案件等。
魏云舟没想到大理寺积累了不少案件,而且大多数都是陈年旧案。
袁大人看着那些落了灰的陈年旧案,满脸愧疚地说道:“至今为止,我们都没法让这些受害人得以安息。”身为大理寺的官员却对陈年积案束手无策,这是他们无能。
“袁大人,你们有没有想过近三十年的旧案跟废太子有关?”魏云舟看着这一排排的陈年积案,心中也很不好受,但他不得不怀疑这些案子跟废太子有关。
魏云舟这句话让袁大人眼前一亮,旋即他神色变得认真道:“也不是没有可能。”
“我听说当年废太子和晋王活着的事情,目无王法,胡作非为,做出不少伤天害理之事,所以我觉得这些堆积的旧案里,大多数都跟他们有关。”
“长卿,还是你厉害,你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啊。”袁大人满脸惊喜地说道,“是我们糊涂了,竟然没有想到这方面来。”
“袁大人,不是你们糊涂,而是你们没想到废太子还有残余势力,还在妄想给废太子报仇。”魏云舟又道,“再者,废太子活着的时候,他权势滔天,只怕那个时候的大理寺的官员也对他或者他的人起了疑心,只是不敢与他们对抗。”
“有可能。”袁大人觉得魏云舟说的很有道理,“长卿,还是你敏锐。”
“袁大人,我们彻查这些旧案,说不定能找出藏在某些地方的废太子的人。”魏云舟随手拿起一卷案件,吹了吹案件上的灰尘,“又或者我们能发现这三十年里废太子的人做了一些事情的线索,对我们找出奸细很有帮助。”
“长卿,案卷过了这么久,当时牵扯其中的人员有可能不在了,也有可能去了别处,还有可能逃走了,我们无法再审问。”
“袁大人,先试试吧。”魏云舟也知道想要审问当初那些牵涉到其中的人不容易,“我们主要是从这些案卷中寻找废太子的人的线索,但想破案很难。”
“你说的对。”袁大人对这些陈年旧案并没有放弃,总是希望有一天能破案,还死者一个公道。
“袁大人,我知道你想要破案,但很难,我们还是着重调查废太子的人的线索吧。”
“行,那我跟你一起查。”
“袁大人,你有空跟我一起查这些旧案吗?”
“我们大理寺现在首要任务就是找出废太子的人的线索,至于其他案件先放一放。”袁大人虽然在律法上很古板,但并不代表他不知道事情有轻重缓急。“大理寺最近没有棘手的案子。”
“能跟袁大人一起查案是下官的荣幸。”
“你我之间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袁大人抬手拍了拍魏云舟的肩膀,笑着说,“能跟你一起查案是我的荣幸,我相信你从这些案卷中找到线索,我要好好地跟你学习。”
“袁大人,咱们彼此学习。”
“好。”袁大人忙问道,“长卿,那我们现在从哪里查?”
“先从三十年前的案子查。”魏云舟想了想问道,“袁大人,大理寺可还有保存三十年以上的案件?”
“有,我曾经让人整理过,并且好好地保存着。”一般来说,三十年以上的旧案件都会被处理掉,不会再留着,但袁大人觉得这些案件是人命,不能一把烧了,不然太对不起那些惨死的无辜人。再者,以前没有破的案子说不定也能派上用场。
“那我们先从三十五年前至三十年前的案子查起。”
“好,我们现在就查。”
说毕,两人翻箱倒柜地找出三十五年前至三十年前的案子。
大理寺卿还在等袁大人把魏云舟带来见他,然后他们一起商议调查御史们一事,结果等了半天也没有等来。
大理寺右少卿急忙去找,在档案室里找到了魏云舟他们,见他们在查以前的案子,并且有可能跟废太子有关,然后他忘了来找他们的目的,跟他们一起查了起来。
大理寺卿见右少卿出去半日也没有回来,只好亲自去找,然后在档案室找到了他们。得知他们查以前的案件寻找废太子的人,随后也跟他们查了起来。
至于调查御史中的奸细,大理寺卿暂时忘记了。
四人凑在一起,一面说各自手中的案件,一面讨论案件中的异常之处,然后不知不觉忘了时间。
等到午时,和小六来大理寺请魏云舟去用膳。
永元帝让魏瑾之和魏云舟叔侄俩,还有忠信侯陪他一起用膳。
大臣们得知此事,心里除了羡慕嫉妒恨,还是羡慕嫉妒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