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知玄天的古老生灵,十二个纪元以来的第一位近道天尊,并且连触怒上苍的三帝之争,他都能直接置身事外,第一仙对于自己的实力,自然是极其自信的。
如若不然,他怎敢以第一为自己的名号?
而如此自信,自然也令这位第一仙觉得自己的这一个阳谋,无论如何都是不可能出错的。毕竟,知玄天这么多的近道之仙,他是唯一一个能够参悟到开天规则的!
这等含金量,若非般瓠不是境界,他都可以自称半步般瓠了。
可此时,这等怎么看都是无解的阳谋,居然就这般堂而皇之的失败了!虽然这一个阳谋,目前为止还没有失败的痕迹出现,但第一仙知道,这一个阳谋已经一败涂地了。
“上苍……”
第一仙不禁呢喃。
这两个字的含金量,只有他这知玄天的第一位近道天尊,才能够深切体会到。
“不过,上苍也不是无敌的……”
第一仙目光再度了平静,他的神情也再度淡然。
上苍是众生之意。
当众生不满仙极洞占据仙道九成八的资源,这片天地间便出现了对应近道天尊的劫。不过只是劫,还是不够的,所以才有了这仙气修行之路体系,要反过来钳制近道天尊,好避免这等存在再为所欲为。
所以上苍没有自我意识,但却又真实存在。
而众生之意……
“众生是可以愚弄的。”第一仙淡淡地说道,他的语气没有半分波动:“世人蒙昧,终日浑浑噩噩,一人言之无人信,两人言之信三分,百人言之半数信,万人言之必以为真理,不容半点反驳。当众生之意生变,上苍焉能不变?”
第一仙像是说给自己听,又像是说给冥冥之中众生听。
而随着他这般开口,有无形雷霆生出,但下一瞬,这些无形雷霆又在瞬间尽数灭去。
这些异象自然是威胁不到这位第一仙,而第一仙对此自然也是全然不在意,他只是看向了仙极洞所在的方向。
这会儿,他已经知道了自己这一个阳谋失败的根本所在。
那位太初仙的贪婪,超出了知玄天一众近道天尊的预料,其中自然也包括他,他也是没想到,这白池景竟然敢直接索要仙极洞。
此外,包括他在内,都太过于轻视这位太初仙了。
“这就是五太仙之一吗?不愧是生来就极尊!”第一仙心中不由生出了剧烈的情绪变化,五太仙是一个极其古老的传说,但同时也代表了五位在近道之仙这个境界臻至至高的存在。
他虽然没有见过其他的五太仙,但他与鸿世天尊论道之时,意外知晓了这位鸿世天尊的来历。
竟是六成太易仙力,夺了造化后所化。
至于为什么是六成?
据那位鸿世天尊所言,那是那一道太易仙力在诞生之时出了岔子,以至于功亏一篑,其中半数散去,而剩下的半数,又在一番造化影响下,聚拢出六成太易仙力之力,转世入那个叫做元始洪荒的天地,登位近道。
值得一提的是,这位鸿世天尊竟是与他一般,天地间的第一位近道天尊。
是以,第一仙一直以来,都将那位鸿世天尊当成了自己的至交好友。毕竟,这是这么多近道天尊中,唯一一个真正有资格与他互相称呼道友的人。
至于这知玄天一众近道天尊,在第一仙看来,都只不过是庸庸碌碌之徒。
这些近道天尊能登位成功,不是他们足够才情惊艳,亦或者真正有功于天地。而是机缘巧合,恰好在那个时间点,需要一个近道之仙掌握一成超凡伟力的气数,于是便造就了一位近道之仙。
这也是为什么,这知玄天的近道之仙,完全是一副一代不如一代的样子。
以往的近道天尊,都将那一成超凡伟力的气数吃透。而到了最近的一个纪元里,居然出现了好几个以教化之功登位的,若是登位之后将教化之功发扬光大,将此道臻至完美也就罢了,可偏偏一个个争先恐后的自斩,然后占据了一成超凡伟力的气数。
这等前怕狼,后怕虎,偏偏还占据近道之仙尊位的人,在第一仙眼里,是没有资格成为他的道友的。
不过终究是同一个境界者,所以这些近道天尊自然也不是蝼蚁。
“太初仙白池景,未曾登位,便如此了不得,若非你恰好阻拦了我的道路,我大可引你成为我的道友……”
第一仙不由如此说道。
哪怕是他,见到白池景这一手废去过往仙道,再立仙道之法,也是不免心中惊叹不已。
这等手段,是真正意义上的超凡脱俗,自然可为他的道友。
“今后需要注意了,如果能再遇到那等五太之仙,都需关照一二。”第一仙想到这里,其形象便开始生出变化。
因为他要开始动用后手了。
不过顷刻,第一仙的形象,就彻底完成了变化。虽然和之前的那一个书生打扮,有着七成以上的相似度,但第一仙的其他方面,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却是此时的第一仙,能够被寻常凡人给看到。
哪怕这个凡人没有修行过,也能够看到第一仙,并且不会被近道尊位给影响,直接失去自我认知。
这等手段,看似寻常,实际上完全可以说惊世骇俗。
因为这是近道天尊都无法办到的。
“自此,我就真是贾书生了。”他如此说道,第一仙的名讳彻底隐去,连带着还有第一仙的气运和气数痕迹。
这一刻,就好似那位第一仙已经陨落了般,并且其过往的一切存在痕迹,都被一只无形大手从知玄天抹去。
这些存在痕迹,可以是天地之间的,但也可以是其他生灵记忆中的。
哪怕近道之仙也无法豁免。
在知玄天的一众近道天尊记忆中,那一位名叫第一仙的近道天尊,和其有关的一切信息画面,此时悄无声息的消失了。
甚至连带那一个贾书生的名号,都在突然之间再也无法令人生出些许悸动。
这是连心血来潮都给掩去了。
历经十二个纪元的修行,这位的修为,早已经到了无法想象的地步。此时他身在此,可他的那一身修为,早已经将岁月长河中关于他的一切,都给带走了,这才使得关于他的一切信息,都如此不可思议的消失了。
不过,这位虽然能做到这一步,却也还没臻至完美。
因为若是已经令自身升华到了极致完美的地步,那么此时他所需要的名号,就不是“贾书生”了,而是张三李四,任何一个名字即可。
贾书生,假书生。
这是留下来的一处破绽,也是他无可奈何,必须留下的破绽。
此外,这里的书生,则是用来指代他所行之事,今后的众生之意变化,根源都在于他。
这位这一番做法,和白池景的“凝运窥天”,自成一脉天运,其实有几分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区别在于,这位刚好和白池景反过来的。
白池景的“凝运窥天”,是以一个核心理念,来令自身成为一脉天运。
而这位的这般做法,则是借一个名号身份,来阐述自己想要表达的理念。在此期间,他则处于伪天运状态下。
贾书生入了世俗,他真就像是一个普通人,以现在的少年模样,拜在了一位有名的学者门下,然后开始在学者那一脉学说中崭露头角,成为了众所周知的这一个学说的集大成者。
那位学者很是欣喜和激动,认为自己后继有人,所以便亲自带着他去拜访一位位有名的学者。
这是炫耀,也是想让自己这个弟子青出于蓝胜于蓝。
贾书生的这个老师,自然不是随便找的,这个学者早在很久以前,就意外得到了第一仙在无意间留下的学说理念。
那一部分源自第一仙的学说理念,哪怕是这个学者转世多次,都仍旧没有忘记。
就算是一开始有胎中之迷,也会陆续将这一个学说理念想起来。只不过,这般方式出现的学说理念,都这般自然而然成了这位学者所创。
这也就使得这一世这位学者将那一部分学说理念终于创出来后,却几百年来,都没有弟子能够学会。
毕竟这是一位近道天尊的学说理念,没有这位近道天尊的默允,其他人如何能够学全?
近道之仙的可怕就在于此了。
而且,即使这位第一仙在这一次企图制约上苍的计划中失败,甚至被打散了魂魄,只要这一部分学说理念存于世间,这第一仙就可以在冥冥之中,沿着自己走过的路,在极短的时间里,重新登位近道之仙。
困世之中,当年那位《戏傀儡经》的集大成者,其实也有这个能耐。哪怕被第一凌嘉随手按死,只要《戏傀儡经》还流传于世,这位就能沿着其这散落困世之中的气息,重现近道之尊。
当年《戏傀儡经》的集大成者,其实一点儿也不弱,只不过他遇到的是一位般瓠而已。要是这个般瓠,是其他天地开辟者,那么这位《戏傀儡经》的集大成者倒也不至于那么惨,连一点反抗之力也没有,可偏偏困世、仙域都是那个小丫头开辟的。
一位般瓠,在其所开辟的天地内,是真正意义上无敌的。可要是去了其他的天地,虽然还是能轻易打杀近道之仙,但要是遇到了第一仙这般的近道之仙,便只能击败对方,而无法打杀了。
近道之仙这个境界,不同修为者的差距,可以大到天差地别。
所以,仙气修行之路,是一个天坑。
先易后难得可怕!
真仙完全只有一个境界,自成一脉天运后,固然能抗衡近道之仙,但想要让自己完全媲美近道之仙,以及超越近道之仙,要走的路更是长得令人头皮发麻。
不过这一个仙气修行之路的得道成仙难度,那是真的低。
只要能积累出前九层的灵气,然后完成自我蜕变,终极一跃成功即可。不需要像合道仙路体系这般,凝练罡煞,渡三外劫五内劫,然后开辟洞天,才有挣得一线叩开仙门的资格。
……
学说在知玄天开始流传开,一开始只在喜好修学的修行之人这个群体中,可慢慢的那些学说就出圈了,开始变得广为人知。
然后传播的速度就更快了,仅仅只是半年的时间,就变得上到王公贵族,下到贩夫走卒,无有不知,无有不晓。
整个四大洲之地,此时就像是兴起了一股学说风。
这一股学说风里,有贾书生的学说,也有其他人的学说,各个激烈争辩。于是,就在这样的大范围下,一个理念开始被不少人接受了。
这个理念,是对此前一个在知玄天出现过的一个说法,进行反驳!
而那一个说法,则说的是这世间高位,应该交给出身高贵之人,因为出身高贵之人,先天有的东西就很多,所以不需要再向下掠夺,并且即使出现了这样的事情,也会格外注重吃相,不至于弄出来一些冤假错案来。
这一个说法,自然是迎合了知玄天四大洲以往的既得利益者,因此对这一个说法是多方宣传,反复谈论,令不少人都对此很是认可。
甚至这些认可的人里面,出身寻常之人,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而这一个理念对这一个说法的反驳,则是说出身高贵,不一定人也高贵。因为人就是人,存在私心,无论在什么样的出身,都不能改变这一点。所以这世间高位无论是交给出身高贵之人,还是出身寻常之人,结果其实都一样的。
因此,想要改变这一点,不应该讲究出身来历,而是应该通过不作假的监督,压制其私心,同时真正意义上培养出高尚的品德和情操。
这一个理念的观点,可以说是不偏不倚,且公正至极,所以当这个理念开始传播开后,认同这个理念观念的人,是一日比一日多。
仅仅半个月的时间,都不够白池景成仙的,却让知玄天四大洲的人,都认可了这一个理念。
而人乃万物之灵,所以当所有人都这么想后,知玄天那冥冥之中的天意,自然是随之开始生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