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异界骨龙操作指南 > 第103章 反事实通讯(御法者盟主加更1)

第103章 反事实通讯(御法者盟主加更1)

    纽曼来到碎片堆前,用细小的骨爪,捧起了一块闪烁着奇异光泽的碎片,“「永劫星环」啧啧,这工艺,这用料,简直是奢侈至极!”他声音感慨,“上面铭刻的符文密度,就远超一般魔导武器的三倍有余。”

    这次战斗缴获的文书资料很少,有价值的信息寥寥无几。但从这些零星的记载中,还是得知了这件魔导武器的真实名称。

    “老纽啊。”苏冥一巴掌拍在纽曼的肩膀上,“我记得某人之前,信誓旦旦地说这玩意是「凛冬之环」来着?”

    “你那个破摄像头,根本拍不清楚符文细节!”纽曼辩解道,脸上没有丝毫尴尬,“能在那种条件下识别到这个程度,已经证明我很有眼力见了!”

    “看来下次还是要安排你抵近侦查。”苏冥单手拎起小骷髅摇了摇,“我看你挺轻的,挂在无人机上代替侦察吊舱也不错。”

    “……我下次会更谨慎的。”纽曼立刻认怂。

    “这上面使用的技术,很大一部分我从未见过,也判断不出来历。”他继续讲述道,语气转而严肃,“炼金这块不是我的主业,但排个世界前十,问题不大的。”

    “别听他吹牛。”紫堇的声音从通话器中传来。虽然暂时不能动用魔力,但她还是竖起耳朵听这边的动静,“小纽扣这破水平,也就能排个第二十。”

    “喂!”纽曼迅速回嘴道,“我这不死了半年耽误了进步吗?你这个连前一百都是勉强挤进来的渣渣,有什么资格说我?”

    苏冥听得牙都酸了。在这个世界,炼金技术是最主流的技术体系,从业者数量庞大。不管是前十还是二十,亦或一百名,都是让普通人仰望的业界大牛!

    “好了好了。”苏冥打断了两人的闲扯,“总之就是,以你的水准,不应该有你看不出来历的东西,对吧?”

    “没错!”纽曼语气带上了一丝认真,“这些技术的来历,非同一般!”

    “炼金技术方面你们是专家。”苏冥向紫堇和纽曼交代道,“请对可能的来源进行追溯。如果再和这个组织交手,我们不能再被打个措手不及!”

    昨天苏冥选择立刻发动突袭的原因,就是不让劫荡之钟组装好「永劫星环」的核心部分。否则这件武器完全启动,后果谁都无法预料。

    “明白。”纽曼应道。

    “等我头疼好了。”紫堇也答应道,“我思考下有没有合适的苦力能坑来——炼金界前十都是些谁来着?”

    “……”苏冥无言,但有一说一,紫堇的这个路线确实是解决问题的高效方案。

    ****

    “对了,那个第二环的功能解析出来了吗?”苏冥追问道。

    “是伤害返还。”纽曼回答时,魂火中闪烁起了兴奋的光芒,“非常厉害的概念级武器,我也是首次见到这种规模的实体!”

    “难怪当时发射台会被引爆!”苏冥恍然大悟。

    “幸好我没直接在她有环的时候攻击。”紫堇闻言也有些后怕。

    如果是施术者发起的魔法攻击,「星芒」的反伤那就非常要命了!

    “它的原理应该是回溯攻击者,但却判定到了火箭发射平台上,导致那些未发射的故障弹被引爆。”纽曼摸着下颌骨分析道,“它这个体系,对抗你们科技侧时,相性并不好。”

    苏冥仔细一想,确实如此。

    但按照它的反伤机制,对地球侧的武器虽然能造成一定破坏,但最严重也就是引发弹药殉爆这个程度了。

    和异界的炼金武器不同,地球侧的武器可以远距离遥控操作,反伤伤不到人身上。武器的损失再换就是,随便一个小分厂的产能就能怼死「星芒」,绝对管饱。

    纽曼拿上一个刚制作完成的魔导探测器,激活后散发出阵阵探测波。他召唤来那只骷髅熊,麻利地跳上它的背部。

    “还有一些碎片没收集完,我去把它们找齐。”

    “加油!”苏冥挥了挥手,目送纽曼跑出工棚。

    苏冥想起那些被毁的无人机。如果有它们在,跑个合成孔径对地扫描就好了。毕竟SAR技术可以穿透冰雪,寻找坠落其中的碎片再方便不过。

    “尤妮尔,那些无人机残骸都回收了吗?“苏冥转头问道。

    “全部回收完毕,已经打包放入仓库了。”尤妮尔立刻汇报道,“火箭弹爆炸的残骸也找到了许多,这部分回收了大约百分之八十的质量。”

    “辛苦了。”

    ****

    苏冥接下来对青年文明号展开全面巡查,确定损坏范围。穿透视觉带来了很大方便,让他能够直接观察到机械内部的损伤情况,无需任何拆卸。

    机车部分的损坏比想象的大,虽然外观没什么问题,但很多主要轴承出现了磨损,甚至有一根轴都弯曲了。

    是没坏,但会降低动力效率。具体降低多少他也懒得评估,反正一律换掉就是。

    然后是火箭弹殉爆的损失范围。三节战斗车厢完全损毁,并波及了前后共四节货运车厢,装的都是燃料。

    当时有许多木炭被爆炸引燃,是独角兽的『真空之环』,及时将火灾扼杀在了萌芽阶段。

    苏冥不打算恢复战斗车厢的武器系统了,因为炼金炸药质量好一些的基本用完。虽然接下来会从达芙琳那里获得一些补给,但苏冥已经为这部分安排了新武器。

    统计下来,七个车厢上的刹车组件、电气管路等全部损坏。其中一部分可以修理,但是有地球侧的支援,苏冥只需要以故障件为素材,全部重新传送,省事很多!

    完成信息采集后,苏冥切换视野,发现苗欣已经坐在一个封闭的小会议室里。

    对面是此前在精机重工见过的那个小程,还有勒荣嘉。从桌上的半空的茶杯来看,显然等候了不短的时间。

    苏冥看了下墙壁的钟,发现指针指向两点。

    “下午好!”苏冥打了个招呼。

    “现在是凌晨。”靳荣嘉揉了揉眼眶回答。

    “……我好像影响你们作息了。”苏冥道。

    “没关系。”靳荣嘉摆摆手,“你尽管影响。”

    一边客套,苏冥一边飞快打字,很快给出了一份维修的零件需求清单。

    “你们是怎么把末日机车开成这样的?”小程看着清单上的内容,大惊道,“汽缸严重变形?十五个主动力轴承磨损?制动片拉爆?”

    “开了场死亡重金属演唱会。”苏冥叹气解释道,“乐队跟观众,都有点过于热情了。”

    “……这确实是相当‘热情’了。”小程道,“需要对机车的冲撞性能,进行特别加强吗?”

    末日碰碰车,这是个崭新的课题。

    “不用了。”苏冥摇摇头,“马上就要开始隧道挖掘工程了,资源要优先留给这方面。”

    “好的。”小程略显失望地点点头。

    “二十六小时之后能准备好吗?”苏冥问道。

    “你小看我们!”小程一副被蔑视了的表情,他收起清单,起身快速离开。

    ****

    桑梓撑住即将关上的门,与小程擦肩而过走了进来。她穿着整洁的白大褂,头发一丝不苟地扎在脑后。

    苏冥跟她互相点头。

    “上次提到的事情,现在需要落实了。”苏冥无需绕弯,径直讲述,“我这边有大量资料和信息需要传回地球进行分析。但目前这种连接方式,效率实在太低了。”

    像今天的清单,他在异界已经拟定好了,却只能通过操控小刺头,在地球这边打字的方式,重新输一遍。

    桑梓没有立即回应,只是安静地注视着苏冥,等待他继续说明。

    “但实际上!”苏冥拾起桌上的订书机。

    『万物召唤·最简式』发动,订书机瞬间化为一堆金属碎屑,从骷髅的指缝间如细砂般流淌而下,在桌面上堆成一几个哑光的小堆。

    “我抽取物质秩序时,传递往异界的信息量应该是极其庞大的。”苏冥道,“就这个小小的订书机,原子数量大约是——”

    “10^24左右。”桑梓迅速回答。

    “OK,那我转移的信息熵——”苏冥拖出长尾音。

    “根据香农范式,大约在10^27的级别。”桑梓善解人意,迅速接道。

    “总之就是非常非常大,对吧!”苏冥反正也数不清这么多零。二十四个和二十七个,好像差不多。

    “这个数量级相当于……”桑梓快速心算了一下,“我们现在全球所有存储设备的容量加起来,再乘以一千倍。不过从我们的分析来看,你实际抽取的应该是晶体构造层面的信息。像刚才的订书机,实际信息量可能在20Tb左右。”

    “那就是大概五千部高清电影的容量。”苏冥这次终于有了直观的概念。

    桑梓其实想纠正,T字节和T比特是不一样的。但转念一想,在如此量级的数字面前,相差个八倍,也没太大意义。

    “信息上传到异界是极快的。”靳荣嘉若有所思地说,“但是你回传信息的方式却非常原始,这确实需要改变。”

    “稷粟小组是希望解构我与小刺头的连接,来探索这个问题。但这个路径风险很高,而且我觉得希望渺茫。”苏冥道。

    “在这方面我们确实没有任何基础。”桑梓坦诚地说道,“需要探索的每一个领域都是完全未知的。”

    “所以我建议尝试一条既有路径——反事实通讯!”苏冥稍稍提高了音量,“既然信息能从地球传递往异界,就代表能借助这个信道,反向将信息反馈回地球!”

    在物理学的角度,信息上行和下行,从来没有绝对界限!

    苏冥目前只能单向汲取地球的物质秩序,传递到异界,绝不代表不能利用这个过程,向地球发送信息。

    这就是物理!

    即便是从魔法的角度,也难以去想象的万物基础学科!

    ****

    桑梓对苏冥的提议并不感到意外。他们已经在着手这些方面的研究,反事实直接量子通信,就是候选选项之一。

    2017年实验室里,利用量子芝诺效应,在传递方不向接收方发送任何粒子的情况下,实现了信息的传递。

    “没那么简单的。”桑梓道,“那个实验实际利用了光子的相位传递信息,虽然‘光子’本身没有发送过去,但‘信道’确实建立了。而且在大尺度上,这种相位信道的建立手段,还非常匮乏。”

    “但是在传统的量子隐形传态上,我们取得了很大的突破,对吧?”苏冥问道。

    “是,墨子号实验卫星。”桑梓回答,“你如果想知道详细的,我马上给你调这方面的数据,比公开渠道的翔实很多。”

    “不,给我我也看不懂。”苏冥道,“这不是我自己的思路。司苒生前最后一次跟我聊天,提到过她正在构思的课题,就是通过量子纠缠,改变这个反事实通讯中‘信道’的建立方式。”

    苏冥边说边向桑梓伸出了手,“把你口袋里的糖,给我两颗。”

    正在沉思的桑梓愣了一下,从白大褂口袋里摸出几颗大白兔奶糖放在桌上。

    “这么早没吃早餐。”她解释道,“我带着防止低血糖的。”

    苏冥拿起其中两颗奶糖,在桌上排开,“假设这是一对纠缠光子,A和B。”

    纠缠光子对作为当今量子技术发展的基石,可以通过多种物理过程产生。它们最神奇的特性在于量子态上的强关联性,这种关联超越了经典物理的认知范畴。

    对其中一个的操作,将同时影响另外一个,无论距离多远。

    “量子纠缠本身并不能传递信息。”桑梓遗憾地指出,这是量子通信领域众所周知的事实。

    量子纠缠系统,存在测量结果的不可区分性。甚至可以理解为,它们也既在这里又在那里。

    处于纠缠状态下的这对光子A和B,更类似单一的结合体[AB],无论它们距离多远,哪怕在宇宙的彼端,也是一个整体。

    这就是量子力学诡秘而迷人之处,它不是虚幻的故事,而是每时每刻发生在身边的现象。

    宇宙奇妙而深邃。沉浸在这个世界中,会无法不去感慨它的隽永与神秘,和面对浩大永恒的悲哀。

    ——

    (这部分字数属于更新以后修改加的,不会收费,仅供对“反事实通讯”有兴趣的读者)

    2017年,中科大实验团队实现“反事实量子通讯”:在不交换任何物理粒子(或能量载体)的情况下,传输信息。

    其依赖于量子Zeno的效应:当一个不稳定的量子系统被反复的测量时,其状态会被冻结为一个定态,而不会随时间向其他的态演化。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心急水不开,一直盯着一个水壶(检测),那么水反而不会开(状态不变)。

    以下是非科学描述,仅帮助理解:

    Alice手中,有一个神秘灯泡。

    Bob通过“看”这个灯泡,来向远方的Alice传递信息。

    这个神秘的灯泡,只要Bob“看”它就会熄灭。

    如果Bob看了灯泡,Alice检测不到光子,就知道Bob发送的是“0”;如果Bob什么都没做,Alice就会较大概率检测到光子,理解为“1”。

    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任何光子从灯泡到达Bob的眼睛,Alice也看不到Bob的动作,却获取了信息。

    Alice探测的这个灯泡(光子源),一直就在Alice本地设备中,从未有光子穿过Alice和Bob之间的空间。

    Bob造成光子概率坍缩这个过程,由一系列复杂的干涉设备实现。

    这就是其“反事实”之处——量子世界关联性独立于因果而存在。

    没有事实上的粒子交互,也能实现关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