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 第406章 维护均田制

第406章 维护均田制

    李承乾回头,注意到皇帝凝重的脸色,似乎是明白了什么,他和皇帝利益联盟,构建起来的那点为数不多的信任,可能又要崩盘了。

    帝王多疑,何况会涉及到自身安危。李承乾突然觉得浑身满是疲惫,看着手上的枪陷入迷茫。

    皇帝会不会直接除掉他以绝后患?

    他是否需要先下手为强?

    李世民从巨大的震惊之中缓过来,在见识过火器的威力之后,他觉得他实在是太幸运了,这要是换做其他几个崽子,就是不想着弑君,也会想着怎么把他从皇位上拉下来,取而代之。

    “少府监,有多少人参与了火器制造?”李世民突然发问,语气格外沉重:“如此厉害的杀伤性武器,能够提高军队战斗力,可这些武器必须牢牢握在手里,绝对不可以落入敌国。少府监有多少人参与,你还记得清楚吗?”

    李承乾点头:“核心技术层面,参与人员就臣和象儿。其余的人,也就是负责生产一些零部件。”

    “事以密成,你见识过火器的杀伤力,应该明白这东西一旦就出去,对准我们进行攻击的时候,会是什么结果。”

    话音刚落,李世民拿过承乾手里的火器,仔细把玩起来。

    “父亲,可别走火了,这东西可危险的很,走火了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李世民看了一眼承乾,笑着说:“一枪将野猪毙命,还是你这个小胳膊小腿打出去的一枪。”

    李承乾:……

    弓箭考验臂力,越是重弓,射出去的箭杀伤力就越强,李承乾臂力一般,他射出去的箭矢,在杀伤力上,肯定不能与天赋想选手的皇帝相比。子弹靠火药推动,用科学代替了最原始的人力。

    “快点,承乾,教我玩儿。”

    骑射的天赋型选手,练习射击也丝毫不逊色,李承乾只教了一遍,李世民发了两枪,就能应对自如。

    “这东西,可比弓箭上手容易多了,也不怎么挑人。”

    李承乾笑道:“火器一开始比较笨重,战争之中人们还是偏重弓箭。不过,时代在发展,生产力在进步,火器越来越轻便。这已经是小农经济之下,作为轻便,杀伤力最强的一种火器了。”

    涉及武器,李世民的神经格外敏感,问道:“还有更轻便的?”

    “有,不过现阶段工艺还造不出来,臣可以给您科普。”

    “那你就不用科普了。”李承乾拿着火器,爱不释手:“你之前的说的轰炸机,我好几天都没睡好,日思夜想,这种东西怎么在大唐生产不出来?既然注定了不能拥有,我就不给自己惹来愁绪了。”

    皇帝的太子又上马往前去了,尉迟恭带着儿子远远地跟着,整个人处于高度戒备。

    李世民看着枪,发出疑问:“承乾,你说为什么一个王朝,就是逃脱不了覆灭呢?”

    李承乾道:“生产资料过于集中,地方拥有了对抗朝廷的能力。说的再简单一点,就是土地兼并。很多人总是觉得,一个王朝的灭亡,毁于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

    那只是表象,实则王朝灭亡,源于豪强士绅的土地兼并。生产资料是政权存在的基础,现阶段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就是土地。

    每一次水旱洪涝,豪强士绅都会疯狂的进行土地兼并,流民和佃户越来越多。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口,隐匿在豪强士绅的庄园里面,朝廷收的是人头税,人口都弄不清楚,税如何能收的上来?

    那些隐匿的人口,就是黑户,不在朝廷户籍之内,朝廷征兵困难,国防力量大大削弱。可这些隐藏在豪强士绅庄园的流民和佃户,会发展成地方割据,与朝廷进行对峙。

    大量的流民和佃户产生,让朝廷收不上税,国库没钱,朝廷的治理能力变弱,再有天灾人祸,朝廷无力收拾烂摊子,就会有更多的自耕农,出卖自己的土地和人身,成为豪强士绅的依附。

    百姓是朝廷治理之基石,因为自耕农越多,朝廷的税收来源才能越广,自耕农越多,豪强士绅手里控制的土地相对较少,朝廷在基层的治理才能更强。

    所以父亲,均田制是绝对不能被废止的,而且必须要去维护。”

    李隆基允许节度使收税养兵,就是土地兼并,使得唐王朝基层控制能力变弱,收不上来税,养不起兵,只能把权力下放到节度使手里。

    其实,李隆基未必是想不到这么做会带来怎样的严重后果,只是和大多数人一样,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就转移矛盾,直接把问题甩给儿孙,只要家族企业不在自己手里崩盘,一切都好说。

    “所以你在奏疏之中说,永业田逐步转口分田。”

    李承乾道:“父亲,皇帝才是最大的地主,要想维持统治,就必须紧紧握住自己手里的土地,保证自己在生产资料上的支配权。

    臣举个例子,自耕农耕种口分田,就算是遇到天灾人祸,也不能出卖土地维持生计,可能会沦为商贩,或者流落他乡乞讨为生,甚至沦为奴隶。

    道士,只要有一口气,哪怕是奴隶,也有机会脱去奴籍,恢复自由身。回到原籍,他还有机会拿到口分田,继续耕种。

    自耕农手里是永业田,水旱洪涝之下,他就可以将土地出售给士绅,以获取生存所需。大灾之后,有几个人可以东山再起,买回自己的土地?就算他们有了钱,士绅愿意出卖土地吗?

    前者土地在朝廷,无非就是换了一批人耕种,但税收不便。后者土地所有权变了,假如出卖土地的是一个五口之家,代表朝廷少了五个人的税收。一场大灾,有多少人要出卖土地?

    父亲,把手伸到那些门阀大族手里,必然会引起他们的反抗。所以退而求其次,我们尽全力,握住我们手里的土地,不让他被那些门阀大族抢走。

    那些豪强士绅在天灾面前落井下石,趁火打劫,兼并土地。我们也可以效仿,在他们获罪之后,名正言顺的抄没他们的土地,将这些土地转化为口分田。”

    李承乾能有这样的认知,李世民十分欣慰。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