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文娱:1990 > 第393章 按下葫芦瓢又起

第393章 按下葫芦瓢又起

    第二上午,跟王硕签约的过程,比张延预想中的还要顺利不少,但也比他预想中的更沉闷。

    以往最爱耍贫嘴的王硕全程说的话不超过五句,事情也基本都是由彭小林和冯晓刚代劳的。

    原定签约完还要吃顿午饭的,但事情办理的太过顺利,十点左右就交割清楚了,王硕把鼎力办公室的钥匙一抛,二话不说带着彭小林转身就走。

    而冯晓刚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留在了张延身边。

    张延也就顺手把钥匙抛给了他:“冯哥,你看着把租金推掉,里面的办公用品随你怎么处置,这些就算是你去津门的安家费了。”

    说完,他又从怀里摸出一把车钥匙抛过去道:“张国利开的那辆福特天霸,从今天开始归你了。”

    冯晓刚闻言一愣,差点没接住钥匙。

    先前张延把皇冠的钥匙给他,他开玩笑说‘谢主隆恩’,其实多少存了些试探的意味,想看看张延给自己的定位,能不能跟张国利相提并论。

    可他万没想到这‘入职’第一天,张延就把张国利的车给了他。

    捧着那车钥匙,冯晓刚纳闷道:“那国利开什么?公司另给他配车了。”

    “他新买了辆奥迪,公司补助了10万。”张延说着,在冯晓刚肩膀上拍了拍:“冯哥,我现在就盼着你也能早点换车。”

    冯晓刚心头一热,感觉自己这次算是投对人了。

    王硕说是信任自己,可折腾一年是名也没落着、钱也没赚着,基本上算是白忙活了。

    而到张延这里,名气虽然还没有变化,但实惠却是看得见的,一辆十多万的车,还有万八千的安家费,搁普通人身上够奋斗半辈子了。

    而张国利享受的待遇,就更证明了张延的大方。

    这让冯晓刚有些后悔,要是当初自己没有瞻前顾后,而是直接加入圆梦的话,哪还有张国利什么事儿啊?!

    “多余的话我就不说了。”

    冯晓刚拍了拍胸脯,道:“你给我三天时间,三天后我到津门给圆梦当牛做马去!”

    留下冯晓刚收拾残局。

    张延又去见了张国君和潘洪叶,说实话,自打刘罗锅选角之后,他就对张国君有点看法。

    虽然剧本是他牵头搞出来的,但现在明显是圆梦主导项目,但这厮还是总想着独断专行。

    这不,继敲定李宝田这个男主角之后,他又物色好了和珅跟六王爷的人选,希望张延和张国利能够一起把把关。

    这就有点得寸进尺了。

    …………

    某家小馆子。

    “好好好,那你尽快赶过来吧。”

    张国君放下电话,对旁边的石灵道:“王钢和李钉应该能赶在张总之前过来——石头,王钢这个角色选的好啊,要不是你推荐,我都想不到他一主持人的还有这本事。”

    “也是赶巧了。”

    石灵谦虚道:“其实他很早就入行了,只是以前演的都是些小角色,所以在圈里不太出名罢了。”

    “所以说还是你慧眼识英才!”

    张国君兴奋的拍拍石灵的肩膀,先前他相中几个人,试镜后都不怎么满意,没想到王钢这个主持人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喜。

    至于李钉,那是张国君早就相中了的,这次是想要一并推荐给张延。

    “国君。”

    这时潘洪叶有些不安的道:“咱们这么干合适吗?现在剧组可是圆梦做主,结果你把最重要的两个角色给包圆了,张总……”

    本来他就觉得这事儿不妥当,最近听了‘内事儿’的传闻,就更担心张国君这么做会触怒张延了。

    “是我想这样的吗?”

    张国君闻言也不高兴了,瞪眼道:“你看张国利现在能腾的出手来吗?别忘了明年李宝田就没档期了,再这么等下去黄花菜都凉了!这个剧组是我好容易攒出来的,我不能让它就这么完了,更不能让它变成草台班子!”

    潘洪叶张了张嘴,最后却只化作了一声叹息。

    这也是张国君的老毛病了,要不然也不会在北影厂受排挤,不得不挑头出来创业。

    张国君见潘洪叶偃旗息鼓,也就主动岔开了话题:“你最近见李绍红没?她为了筹钱拍电影好像都快被逼疯了。”

    “还是那部《粉红》?”

    潘洪叶纳闷道:“她不是已经在港岛拉到投资了吗?”

    “本来是拉到了,但这不是内地版权问题比较麻烦么,再加上有《新游龙戏凤》珠玉在前,人家毁约,打算投电视剧了。”

    说到这里,张国君就满脸遗憾,如果早知道港资也想进军内地小荧幕,那他就抱港资的大腿了。

    到时候港岛人鞭长莫及,最后剧组还不是由他张某人说了算?

    可惜现在后悔也晚了。

    说话间,李钉率先赶过来汇合,紧接着王钢也到了。

    李钉是人很风趣,说起导演张国利来颇为感慨,88年的时候他们曾合作出演《我的九月》,当时他就觉得张国利不是一般人。

    “那时候熬夜拍戏,就他一个人越拍越精神……”

    相比之下,王钢就比较低调了,除了给几人端茶倒水之外,就只有聊到剧本的时候才会主动开口。

    约莫又过去十几分钟,张延才一挑帘子打从外面进来,见面先抱拳笑道:“抱歉啊诸位,这地方没来过,花了点时间。”

    众人忙都起身寒暄。

    等落座之后,张国君就指着王钢道:“这位是辽沈文工团的王钢,享受副珺级……”

    “都是虚的、都是虚的。”

    不等他介绍完,王钢连忙谦虚道:“再说我马上也要离开部队了,这就更做不得数了。”

    张延对王钢的第一印象倒是不错,这位白白胖胖一团和气,确实很符合和珅的人设。

    攀谈几句,张延发现自己还听王钢演播的评书——《夜幕下的哈尔滨》。

    那是83年的事儿了,当时张延还是个青春少年,一门心思想要当个诗人。

    而王钢也自称关注张延许久了,表示张延给他这种主持人带来了新的观念和机会,让大家不再局限于那种模式化的主持风格。

    “张总。”

    张国君见话题偏了,就迫不及待的道:“要不您出个题目,称量称量王钢老师的演技水平?”

    他对王钢的演技,以及与角色的契合度有着绝对自信,而这也是他敢于先斩后奏的底气——没有人比他更懂《宰相刘罗锅》,没有人!

    果然,张延看完王钢演绎的和珅之后,也是连连称赞,说他和李宝田是珠联璧合缺一不可。

    听到这话,张国君就更有底了,他得意的瞥了潘洪叶一眼,心道自己说什么来着,就算圆梦是主导方,只要自己把最合适人的挑出来,张延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下。

    结果这时张延话锋一转,又开始大声称赞张国君:“张老哥不愧是在北影厂摸爬滚打这么多年,这选角的眼光谁也比不了,我看这样好了,别的事你都不用再管了,就专心把演员挑好就成——只要你选的演员能让国利导演满意,咱们这部剧就算是成功了一半!”

    张国君听到一半的时候还在笑,但听着听着就逐渐笑不出来了。

    什么叫除了选角儿的事,别的都不用管了?

    本来说好了自己是第一制片人,在剧组里和张国利平起平坐,甚至还要略高一筹。

    可现在张延这么说,分明把自己定位成了纯粹的选角导演,地位还在张国利之下!

    这让张国君如何能够接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