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前行皆无阻碍。
太阳高挂空中,四周风景迤逦。
我见到了丛瞎子地图中描述的白起扛刀秃头山、关公巡城武将谷等风水地势,心中愈发对他佩服起来。
这些风水局其实挺隐蔽的,我对着地图上的结论,当然一眼就能够看出来。
可丛瞎子当年来的时候,一路奔波疾走,仅仅只有一眼望山的机会,能判断的如此精准,而且回去后还一笔无误地写下来,可见其风水寻龙功力相当深厚。
高手真的在民间啊!
上午十点左右,我们在穿过一片丛林之后,耳朵便听到了轰隆隆的声音。
水龙口已经到了?!
几人对视了一眼,循着声音,加快速度往前走去。
十几分钟后,转过一道山谷大弯,见到了一副震撼人心的场景。
这是一片幽谷。
百余米高的悬崖,垂落下一条玉带一般的瀑布,水落在下面的深潭之中,发出震耳欲聋的响动声,两侧是巍峨高山,枝繁叶茂,绿荫遍布,整片幽谷弥漫着大量的水气,云蒸雾绕,难以视物。
幽谷中的水气,不像寻常山间雾色一样泛白灵动,反而灰中带着一点黄,如同春节期间大量鞭炮燃尽之后形成的硝烟雾,更关键是,它一动不动的,恍若天空之中有一个透明的大罩子,将这些灰黄的雾霾困在了山谷之中。
放眼望去,幽谷里面兽鸟踪迹皆绝,了无生机,死气沉沉。
毫无疑问,这就是羊皮地图中标注的水龙口漫天瘴气。
瘴气这种东西,一般有两种产生方式。
一种是天然形成的,湿热低洼闭塞的环境,大量的动物腐败尸体,有毒植物(真菌孢子、毒花)挥发,蛇虫蝎蝇等排泄物,特殊地脉形成的氨气、硫化氢等气体相互交织积聚,在山谷中久弥不散。
一种是人工形成的,有些帝王陵墓完工之后,能工巧匠会利用特殊的地形,在外面挖一圈壕沟,沟中埋上硫化汞等毒物,外围再种植密闭的植物,防止毒素挥发,形成不透风的“瘴墙”,阻挠人进入陵寝。
不过,第二种工艺难度太大,而且由于瘴墙无法靠自身力量来持续循环,随着时间不断流逝,再牛逼的屏障不超百年也会无作用,在防盗措施中相当罕见。
眼前幽谷中的瘴气屏障,显然属于可循环的第一种。
我顿时头大不已。
这神仙墓当中到底住着哪位神仙?
每一道阻隔,几乎不见人工技巧,全都是巧妙利用天然绝境之地,让人窥之无门。
对我这种主学风水寻龙,兼学破人工防盗屏障之人来讲,还是有点超纲了。
三癫子说:“干脆我们戴上面罩直接冲过去吧!”
包裹里倒有简易的防毒面罩,还是上次去白石古城之时老秦用驴皮加纱布制成的,一直丢在那个下墓包裹里,小瑶出发之时将这包裹顺手给拿来过来。
可这种面罩以防风沙为主,对付天然瘴气,用处不大。
我摇了摇头。
“不行,风险太大,必须绝对安全才能进去。”
三癫子闻言,烦躁的不行。
“这什么狗屁神仙,天天弄这种稀奇古怪的恐怖玩意儿,我进去之后一定要拿他骨头来雕花......不对,雕成一坨屎!真是气死我了!”
我脑海中始终在想一个问题。
独眼老登等人是怎么进去的?
难不成他们光靠提前准备好的防毒面罩么?
我判断应该不是。
因为水龙口前这片幽谷瘴气不仅面积大,路况复杂,且根本无法视物,行走必将极为缓慢,即便一切顺利,少说也得半天时间才能穿越,若出现迷路等突发状况,困在其中一两天也说不定。
当时盗墓行当最好的防毒面罩是塔牌的,前端一个简单的过滤罐,罐子在间歇环境下(一段路有毒气,一段路没有毒气),倒可以用上十来个小时,可像这种四周瘴气始终密布的环境,最多只能撑上两三个小时,遇见浓度高之处,可能几十分钟过滤罐就彻底废了。
他们也不可能在里面换过滤罐。
因为瘴气这种东西,虽然不会触之即死,可一旦换罐的过程中吸上几口,它会缓慢侵蚀人的上呼吸道,即便当时没事,过段时间之后,人也会腹泻呕吐头晕窒息,独眼老登等人不敢拿性命去赌。
既然他们不是靠戴面罩猛打猛冲,难不成像之前鹤鸣崖通天绝壁一样,存在特殊的地下通道?
我让小瑶和狗皮丁在原地等一下。
“三,你跟我来!”
三癫子愣了愣。
“干嘛去?”
我说:“画画!我要你画出整个幽谷的外貌!”
三癫子闻言,笑嘻嘻。
“好好好!我喜欢山水画!”
两人不敢进幽谷,攀上了东南角一处高峰,沿着大山脊,开始俯瞰整个幽谷的地貌环境。
三癫子用笔画四周山脉的起伏状况,遇见一些我认为古怪之处,我提醒他一定要描准确。
一个多小时之后,我们踏勘完毕,三癫子画也画好了,将纸张递给了我。
我一看之下,顿时热血盈脑。
绵绵大山之中,一条隐龙伏在幽谷里面,龙嘴处是瀑布,幽谷是龙喉。
这是经典的蟠龙锁喉风水局!
我欣喜万分。
“下山!我有破解的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