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钓鱼台国宾馆吗?”这件事报纸上都刊登过来,包括车队的照片都上了头版头条。
对方在哪里入住这件事,是由外交部负责,霍廷洲了解的情况并不是很经济民素。
但这次他们一共派了近五百人过来,光是运送人员和物资,飞机就起降了近七十次。
所以很有可能,钓鱼台国宾馆那边只入住了一部分。
报纸上的信息本就是真真假假,不过飞沪市那天,霍廷洲他们的确是在谊和宾馆接到的人。
之后他们乘坐同一架专机飞往了沪市。
听霍廷洲这么一说,姜姒顿时明白了。
谊和宾馆作为这次外事活动的接待地点之一,其设计和建设成果自然也就成了展示的一部分。
她身为总设计师,会受到这般重视,也就说得通了。
“嗯,你先看着,我去做午饭。”
不用看采访提纲的内容,光看纸张的厚度霍廷洲也能知道,下午这一趟拍摄下来,估计时间短不了,中午这顿必须得吃饱了才行。
午饭吃的是面条,霍廷洲卧了几个鸡蛋,还炒了两道快手菜。
一家人刚吃得差不多了,京市电视台的车就到了家属院门门口。
这次一共来了两辆车,杨主编和姜姒霍廷洲一家四口一辆。
记者,摄像师,化妆师,灯光师他们坐另一辆车。
几人先去了建工部,在姜姒原先所在的办公室里,拍摄了她在伏案修写设计图的工作特写。
也真是难为了他们,姜姒都已离开单位快半年了,没想到之前修改过的底稿,竟然还被翻找了出来。
办公室里的布置更和她离开时没任何区别,连窗台上她养得半死不活的仙人掌都还在老位置。
拿着画笔,坐到熟悉的办公桌前,姜姒一时有些恍然,仿佛又回到了之前和同事们一起熬夜赶稿,热烈讨论的时光。
这种感觉,在接下来见到以前的老同事们时同,直接达到了巅峰。
几个月不见,再次见到这些熟悉的面孔,姜姒脸上的笑容明显真切了许多。
大伙围在一起,说说笑笑,感觉有说不完的话。
在这种自然融洽的氛围中,姜姒顺利完成了和同事们一起讨论设计方案的中景拍摄。
一旁的摄像老师和杨编导看着监视器里的面画,连连点头。
虽说都是摆拍,但镜头里的几人互动自然流畅,效果出乎意料的好。
最让他们觉得动容的地方在于,在在建工部拍的最后一个场景是姜姒戴着大红花,从领导手里接过奖状的场景。
他们原想着找个工作人员上去顶替一下,没想到赵部长听闻这件事之后。
直接把下午的会议给改期了,还把大会议室给让了出来,亲自上场配合拍摄。
就这样,原定要四五个小时才能拍完的内容,三个小时不到就顺利完成了。
拍摄间隙,霍廷洲全程安静地陪在一边,目光始终追随着忙碌的妻子。
至于两个小家伙,则是被李教授和杨主任接了过去。
两人之前都去参加过孩子们的周岁宴,再加上姜姒以前也经常带他们过来,两个小家伙深得单位一帮人的喜爱。
主要也是孩子大了,不光懂事乖巧,还一个比一个能说会道。
这些这会看到小家伙们,李教授他们别提多高兴了。
完成这边的拍摄后,一行人又马不停蹄的转场到了附近的一个工地。
这个时候,随行化妆师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
不过她的任务不是为让姜姒更美,而是要通过化妆尽量让她看上去疲累一些。
在拍完姜姒头戴安全帽,手持图纸,与工人师傅在施工现场认真交流的几个场景后。
接下来,便是长达两个小时的专访。
专访的地点,特意安排在了谊和宾馆顶层的会议室。
这里视野极佳,从这里可以俯瞰整个京市。
专访结束后,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八点。
面前的长安街华灯初上,车流如织,汇成了一条闪烁的光带。
摄像师一边抓紧时间拍下了这一幕,一边在心里赞叹,这个画面放在节目的结尾再合适不过了。
文字记者也抓紧时间将灵感记录了下来。
“这灯火通明的繁华夜景,正是无数个像姜同志一样的建设者,用智慧和汗水辛勤铸就的生动写照,更寓意着华国建设的光明前景和勃勃生机。”
当完成最后一个远景的拍摄后,现场所有人,包括姜姒在内,全都如释重负的松了一口气。
杨编导笑容满面,率先伸出手,“姜同志,拍摄任务已经全部结束了,非常感谢你今天的全力配合。”
姜姒浅浅一笑,伸出手回握住了对方,“应该的,这些都是我分内的工作,今天反倒是辛苦各位,跟着跑前跑后一整天。”
几人边说着,边收拾器材准备下楼。
到达一楼大堂的时候,姜姒停下脚步四处张望了一下。
专访开始前,她和霍廷洲说了,谊和宾馆里有好几处公共区域,可以带着孩子看看。
重点是让他们体验一下电梯。
另外别忘了多给孩子们拍几张照片。
为了随时随地的记录两个孩子的的成长,姜姒现在已经养成了,只要带他们出门就必带相机的习惯。
但奇怪的是,她在大堂的找了一圈,也没有找到父子三人的身影。
这会时间已经不早了,看着身后面带倦色的几人,姜姒心里有些过意不去,“杨编导,你们辛苦一天了,先回去休息吧。”
几人听了忙摆手,他们干这行的早就习惯了,而且做事也习惯了有始有终。
既然把人接来了,自然就要安安稳稳地把人送回家。
要不然,他们总感觉心里不得劲。
“是啊,也不差这一会。”杨编导笑着说。
就在这时,身后突然传来了两个小家伙的声音,“妈妈!妈妈!”
姜姒回过头,一左一右接住了像小炮弹一样冲过来的两个孩子。
还不等她问出口,两个孩子就说他们坐了电梯了。
那个电梯好神奇,门一关,嗡嗡嗡响了一会就到了楼顶。
这可比爬楼梯要快得多!
还有,这个宾馆好漂亮啊!
忽然想到了什么,两个小家伙兴奋的说,“妈妈,他们说这个大楼是你设计的,是不是呀?”
姜姒:“也不光是妈妈,还有很多叔叔阿姨,我们一起努力,才把它建起来的。”
两个小家伙哇哦一声,“妈妈你好厉害!”
虽说姜姒已经习惯了孩子们这样,但当着这么多的人,面上还是微微有些发热,只能转移话题道。
“你爸爸呢?”
出正说着,就看到霍廷洲和一个中年男人从旁边的过道里走了过来。
这人姜姒认识,是谊和宾馆的莫经理。
之前谊和宾馆装修的时候,他们就已经对接过好几次了。
“姜工,拍摄还顺利吗?”
“挺顺利的,今天也给你们添麻烦了。”
莫经理摆了摆手。
这会时间确实不早了,双方寒暄了两句,姜姒便打算告辞。
“姜工,你稍等一下。”莫经理忽然出声,然后示意了一下前台的工作人员。
不多会,工作人员便拿了一个包装精美的礼盒过来。
开业前夕,他们专门在瓷都定制了一套印有谊和字样的茶杯以及餐盘,另外还定制了一个等比例缩小的建筑模型。
首批入住的外宾,他们都赠送了一份留作纪念。
姜姒身为谊和的总设计师,自然也要给她准备一份。
因着谊和餐厅不对外营业,莫经理还专门送了她几张谊和餐厅的用餐券。
这对姜姒来说,这份特殊的礼物不光光是奖励,更多的也是一种荣誉。
她没有任何理由可以拒绝。
双手接过,姜姒郑重道谢,“谢谢你,莫经理。”
莫经理微微颔道,“姜工,你言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