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是上午九点重播,不过八点刚过,幼儿园里的小朋友们就陆陆续续的过来了。
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提前商量过,每个小朋友过来的时候,手里都拎了一些吃的带过来。
没一会儿,茶几上就摆满了各种吃食,都快赶上一个小型的茶话会了。
怕这些孩子们玩得不自在,姜姒和霍廷洲给他们分了一些吃的喝的。
又叮嘱了岁岁和昭昭要招待好小朋友们后,两人找了个借口一道去了二楼的书房。
即便是隔着厚厚的房门,也能听到孩子们一惊一乍的惊呼声。
等到电视新闻正式开播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更是充当了临时讲解员。
“看,这是我妈妈画的图纸!”
“快看快看,这是电梯,我和妹妹都坐过了,咻的一下就去到了楼上!”
“我妈妈厉害吧!”
很显然,在座的小朋友们全都把这番话听了进去,并且回去后还一五一十的和家里人说了。
于是乎,接下来很长一段时间,关于姜姒的讨论在家属院里简直不绝于耳。
但更多的话题还是集中在两个孩子的身上。
因为就在茶话会结束的次日,岁岁和昭昭就开始自己背着小书包去上幼儿园了。
起初,大院里的人都以为是姜姒他们两口子忙,没时间送孩子。
后来才发现,不是的。
因为头两天,姜姒每天都会在后面不远不近的跟着。
后来有相熟的嫂子忍不住问起,这才知道,是两个孩子自己坚持不让送。
姜姒拗不过他们,但又不放心,就只好每天跟在后面看看情况。
一连跟了好几天,发觉两个孩子适应良好,姜姒也就慢慢的放手了。
消息传开后,大伙别提多羡慕了。
同样都是差不多大的孩子,这人与人之间的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自家的孩子,早上起个床还要三催四请。
上学放学恨不得要人背着。
再看看霍参谋长家的这两个孩子,长得好!学习好!乖巧体贴又懂事!还知道心疼妈妈!
这样的孩子别说两个了,就是十个八个,他们也愿意生啊!
说到生孩子的这个话题,一些热情过头的嫂子们,注意力又开始转移到了姜姒的肚子上。
按理说,霍参谋长家这两个孩子虚岁都已经五岁多了。
他们夫妻俩感情好,条件又好,也是时候可以再要一个了。
以至于姜姒现在一出门,遇到家属院里的嫂子和大娘们。
要么被热情催生,要么就是被拉着打听育儿经验。
姜姒笑着应付了几次,但次数多了,也实在是有些招架不住。
好在家属院里从来不缺新鲜的话题和谈资。
没过多久,大院里的风向标又开始变了。
听到凌家的那位,又又又又又又一次离婚的消息后,姜姒简直惊呆了!
照这个速度下去,可能要不了多久这人还真能喜提一个“八离世家”的称号回家。
不过,这个消息对姜姒来说可谓是及时雨。
至少现在出门,大伙的目光不再聚焦在她一个人的身上。
姜姒顿感轻松。
……
日子一天天的过着,四月底的时候,徐嫂子他们一家抵达了京市。
和当初姜姒他们一样,家里大件家具还有行李都是提前打包寄回的京市。
雷团长这次属于平级调动,以他现在的级别,没办法分到独栋的小洋楼。
不过房子也不差,同样的也是上下两层的楼房。
就是户型比较特殊,通往二楼的楼梯开在了室外。
楼上楼下各一户,前院后院一家一个,互不干扰。
因着家里有孩子,担心孩子晚上跑来跑去的吵着楼下的邻居,选房子的时候,雷团长特意选了一层。
家具和行李到的那天,霍廷洲和老肖他们几个关系好的战友都调休了半天假去帮忙。
姜姒也去看了,房子是标准的两室一厅格局,面积有八十多个平方。
这会还没有公摊这个说法,这个大小足够他们一家四口住的了。
毕竟孩子还小,等到要分房住的时候,说不定雷团长,哦不,现在应该叫他雷处长了,他的级别或许还能再往上升一升。
看了一圈,姜姒就带着孩子们出来了。
趁着他们忙着搬家具,组装床柜的功夫,姜姒和胡老师,还有卫东卫民兄弟俩,几人合力将院子里的菜地翻整了一下。
两个小家伙也不闲着,拿着水壶忙得跟小蜜蜂似的。
紧赶慢赶,终于在徐嫂子他们一家抵达京市的时候,房子收拾的差不多了,菜种也都撒了下去。
说是拎包入住有些夸张,但的确是帮他们一家省了不少力。
或许是因为怀了孕的原因,徐嫂子变得特别感性。
这一天又是哭又是笑的,惹得姜姒也跟着红了好几次眼眶。
晚上几家人在雷家一起吃了个暖房饭,胡老师还专门做了石花冻。
这玩意好吃是好吃,就是处理起来太麻烦了,要反反复复的搓洗。
京市买不到椰子,红糖活血,徐嫂子还怀着孕,她就没敢放。
“我往里面兑了一点奶粉冲泡的牛奶。”胡老师给她们一人盛了一碗,“快尝尝看,和以前的味道一样不?”
闻言,姜姒用勺子舀起了一块送入口中。
冰凉脆滑带着淡淡奶香的熟悉口感,瞬间将她的思绪拉回了几年前。
那时她刚到琼州岛,人生地不熟。
也是和今天一样,男人们在那忙着搬东西收拾新家,胡老师就带着她和徐嫂子去了自己家。
那也是她第一次尝到石花冻。
没想到一晃的功夫,四年过去了。
如今他们三家,各自都有了不小的变化。
升职的升职,添丁的添丁。
幸运的是,命运仿佛画了一个圆圈,让他们几家人又再一次的聚在了同一个家属院。
吃着石花冻,聊着过去和现在,姜姒很难不心生感慨。
其他两位嫂子也都是同样的想法。
最后在听到姜姒说,等到了1978年,他们一家四口要重返琼州岛时故地重游时。
胡嫂子和徐嫂子相视一笑,眼里全都露出了同样的向往。
“那敢情好!”徐嫂子扶着微微隆起的肚子笑着说,“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对,带上孩子们一起,看看咱们以前住过的地方,我们再一起去赶一次海。”
“好,一言为定!”姜姒笑着点点头。
于是乎,一个十年之约就此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