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掏空家产,资本家小姐去部队寻夫 > 第425章 中科大少年班来人

第425章 中科大少年班来人

    不等卓明达开口,这两人便主动的自我介绍说,他们是华科大负责招生的老师。

    一听“华科大”这三个字,再联想到最近听到的一些风声,姜姒瞬间明白了对方的来意。

    八月份的那次座谈会上,除了明确恢复高考之外,领导还在会议上提出了:“早出人才,快出人才”的指示方针。

    其中当属华科大的反应最快,会议结束后没多久他们就启动了少年班的筹备工作。

    首届少年班学员无需参加高考,由学校自主选拔。

    至于具体是选拔出来的,姜姒并不知情。

    只知道能进少年班的孩子基本都是天才中的天才,而且平均年龄不超过15岁。

    两位老师也没兜圈子,寒暄几句后,便直接说明了来意。

    如姜姒料想的那样,他们确实是看中了景行和景言这两个孩子,动了招揽的心思。

    对此,姜姒倒也不觉得奇怪。

    这几年,两个孩子表现出来的心智水平和学习能力,确实远超同龄人。

    会被注意到也是迟早的事。

    见姜姒听完后,迟迟没有表态,其中年长的那位老师忙道:“姜同志,请您放心,孩子去我们华科大少年班,我们绝对会投入最好的资源去培养他们,争取发掘出他们身上的最大潜力。”

    不等姜姒开口,另一位老师又接着说道:“首届少年班学员,在全国范围内一共只筛选了二十一位,您家的这两个孩子是当中年纪最小的,也是天赋最高的,这样的好苗子相信要不了几年,他们就能在各自的领域里做出一番成就。”

    “是啊,姜同志。”先前开口的老师再次劝说道:“这个机会真的非常难得,错过了实在可惜。”

    没有哪个人不喜欢听到别人夸自己的孩子,但此时此刻,姜姒只是一个普通的母亲。

    名与利于她而言,都比不上孩子发自内的快乐。

    她不希望他们被“外界的期望”又或者是“世俗的成功”所裹胁,而是发自内心的去选择自己想要走的路。

    “谢谢两位老师的看重,不过这件事,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自己的想法。”姜姒语气温和却很坚定,“我需要和他们认真商量一下,尊重他们的意愿。”

    两位老师虽说有些遗憾,但到底也没说什么,只说过几天再上门拜访。

    送走了两位老师,卓明达第一时间开口解释,“老霍,嫂子,可真不是我举荐的他们两个,他们今天找上门的时候,我也很懵。”

    昭昭是他的的意门生,他自己都没有教够呢,哪舍得主动推荐给别人。

    见他满脸苦色,霍廷洲和姜姒互视了一眼。

    按理说,两位老师既然能找上门,应该是已经掌握了孩子们比较详细的资料。

    他们大可以直接来家属院,怎么会先去了卓家?

    姜姒忽然想到了什么,问道:“卓老师,是不是清昀那孩子……”

    “是的,我们家清昀也被选上了。”卓明达叹了口气,表情有些复杂,“关键他还同意了。”

    正说着,兄妹俩从胡家回来了。

    一进院子,恰好听到了这么一句。

    昭昭一脸好奇,“谁同意了,同意什么了?”

    “景行,景言,你们先过来坐下,妈妈有件事想和你们认真谈谈。”

    姜姒并没有因为两个孩子年纪小就随意哄弄或替他们做决定。

    等两人坐下后,她将这件事原原本本的和他们说了。

    “妈妈,这个科大少年班很厉害吗?”昭昭眨着眼睛问。

    姜姒点点头,认真回答,“非常厉害,能进去的孩子,基本上都是万里挑一的人才。”

    人都有慕强的心理,兄妹俩也不意外。

    尤其当得知卓家的卓清昀也入选并同意加入之后,两人脸上的表情明显有了一丝向往。

    这一刻,姜姒终于体会到了胡老师的那番心情。

    偏偏她还不能说。

    就在她以为两个小家伙也要点头同意之时。

    兄妹俩相互看了一眼,最后明确表示他们不去。

    科大好是好,可却远在徽省。

    要是没有他们两个开心果,爸爸妈妈下班回来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而且老师说过,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

    就算不去科大少年班,他们也会好好学习的,绝对不会比别人差。

    听了孩子的这番话,姜姒又是欣慰又是窝心。

    等到两位老师再次上门的时候 ,她将孩子们的想法原封不动的转述给了他们。

    事实上,这已经不是两位老师第一次碰钉子了。

    他们心里也很清楚,这次选中的孩子大多都是十来岁。

    有很多人都没出过本市,现在冷不丁的把他们带到千里之外的陌生环境去学习和生活。

    家长和孩子心里有顾虑,这也是人之常情。

    将心比心,要是他们的孩子,他们也得掂量掂量。

    于是乎,几天前他们就已经把这些情况和遇到的困难,详细的汇报了上去。

    领导们对此事也是相当的重视。

    其中一位姓陈的老师道:“姜同志,如果上课的地点在京市的话,不知道你们能不能接受?”

    “京市?”姜姒惊讶。

    陈老师点点头,“不瞒你说,清大那边也有成立一个少年班的想法,这两天各方领导碰了一下头,最后决定在清大也成立一个少年班,他们出场地和后勤保障,我们出核心师资和费用,培养方案和课程和和总校保持一致。”

    当然,前提是孩子们得通过他们统一的入学测验。

    想起这个,另一个老师赶紧给他们打了一个预防针,“初试的科目是主要方向是数学和物理,几何,化学……难度不亚于这一次的高考。”

    初试结束后,接下来还有三轮的复试。

    第一场复试将由华科大和清大的资深教授给这些孩子们现场授课。

    上完课之后立即考试。

    这个主要考察的是孩子的学习速度以及理解能力。

    之后,便是心理,生活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测试。

    这个环节主要测试的是孩子的抗压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等。

    最后则是由相关领域的教授和学生们进行一对一的深入对话,全面了解每个孩子的兴趣以及专长,之后再根据这些评估结果,确定他们进入少年班后的主修方向和培养路径。

    其中初试成绩占百分之40,三轮复试的综合表现占百分之60。

    总分120,孩子们总分达到100分才算通过。

    姜姒听完,不禁暗暗咋舌。

    相比之下,高考显然有些不够看了。

    今天两个孩子都在,姜姒把决定权交给了他们,“你们都听到了吧。”

    “嗯,听到了。”

    兄妹俩虽然没有第一时间表态,但眼里欣喜藏都藏不住。

    “妈妈,要是我们入选的话,以后是不是可以和你一起上下学了?”

    姜姒汗颜,“那也得我能考上才行。”

    两个孩子对此信心满满,“妈妈,你一定可以!”

    听这意思就是同意了?

    果然,两个孩子道:“妈妈,我们想去。”

    “想去,也得通过测试才行。”

    “对了,老师。”被他们兄妹俩这一打岔,姜姒差点忘了一件很重要的事,“不知道,这次的测试是什么时候?”

    “初步定在明年的二月底。”

    两位老师说完又补充了一句,“需要用到的教材,我们到时候会送过来。”

    姜姒听罢思索了一番,这会已经是十二月初了。

    也就是说满打算算,还有不到三个月的时间。

    时间上不算宽裕,但两个孩子既然想试试,姜姒也不想当扫兴的妈妈,于是点头应了下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