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 第438章 询问…

第438章 询问…

    “德高望重之人……?”种雁翎喃喃自语,而后看向武植,含笑道:

    “武县尉的雪中炭之名,盛传整个东平府,不若此事便劳烦您直接出面,您看如何?”

    武植闻言,微微一怔,而后摇头道:

    “种副将高看武某了,倘若此事发生在阳谷县,那么由武某出面,自是能水到渠成。

    可我等现在身处州府城垣,武某那区区薄名便显得不值一提了,加之武某为官事时日尚短,位卑人轻,如何攀得上‘德高望重’四个大字?

    且欲要此左右互换城区之法能成,需得借助一位有特殊身份傍身的人物才可,类似能推演吉凶、测断祸福的道士或和和尚这类人。

    经由这类人将此事说出口,众百姓才会打心眼里相信。”

    “道士或和尚……?”种雁翎听了武植这番话,连连点头,顿感有理。

    余下的人亦点了点头,纷纷称是:

    “哥哥所言甚是,此事需得借助得道的大和尚或得道的大道士说出口,方才能让百姓信服,如此才可稳妥。”

    “没错,没错,得寻个能让东平府内百姓认可的得道高僧或道观天师才可。”

    武植点头嗯了一声,环视众人一圈后问道:

    “武某如今对这东平府了解不多,诸位贤弟可有人知道这东平府内有什么出名的得道高僧或大天师之类的人物吗?

    倘若有,我等明日便动身前往拜会,让高人开金口将此事促成。”

    众人闻言,大眼瞪小眼的,面面相觑。

    他们皆不是出身东平府内,所以对这城内哪位天师、高僧最出名,也不甚了解。

    武植见状,心中略感无奈自己一行人对东平府的大事小情不太清楚,不过此事倒也不难,找个本地人来问询一番即可。

    当下他笑道:

    “无妨,正巧石秀贤弟前几日典了几个小厮、丫鬟回来差遣,他们皆是生在长在这东平府内的本地人,我等将他们寻来一问,应该便能清楚。”

    说完,他吩咐石秀出去,将那兴隆儿找来问话。

    石秀起身抱拳称是,而后快步出了厅堂。

    ……

    不多时,兴隆儿跟在石秀身后,进到正厅,他神情有些拘谨,不知武植为何忽然会在这个时间点唤自己来此。

    一时间,他还以为是自己今日哪里伺候得不周到,所以武植唤石秀将他找来,是要问责打骂什么的。

    倘若是问责打骂倒也还好,要是自己被赶出了这武宅,届时自己再想找到这种大户人家混口饭吃,那就难了。

    心中胡思乱想着,兴隆儿来到武植面前。

    “老爷吉祥,诸位爷吉祥!”兴隆儿来到正厅后,扑通一声跪下,很是机灵地朝在场人行了一个大礼。

    武植抬了抬手,说道:“不必行此大礼,起来说话吧。”

    听武植语气并无异常,兴隆儿心中微松,称“是”一声后,站起身来,随即躬身垂手问道:

    “老爷差小的来,可是有什么事要小的去办?”

    说到这,他大表忠心,正色道:“若老爷有差遣,小的定刀山火海也迎头而上。”

    鲁智深、时迁、魏青、史进等人见这小厮在这大表忠心,倒是蛮有趣,不禁呵呵笑出声来。

    武植眉梢微挑,面露微笑道:“唤你来只是有些小事相询,并非有事差遣你。”

    兴隆儿闻言,眼珠子微微转动,立刻点头哈腰问道:“不知老爷有何事相询,小的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武植呵呵一笑,点头道:

    “本官今日乔迁州府新居,加之本官的大娘子如今有喜不久,本官为了祈福,有意明日到附近的道观或宝刹内进香还愿,拜求神灵护佑。

    我且问你,你自小生在长在这东平府内,可知这州府附近有什么灵验出名的宝刹或道观?

    还有,如今州府内,哪位高僧或天师的道行最高、名声最大?本官意欲拜见,求请天师、高僧赐福。”

    兴隆儿闻言,目露恍然,原来武植差他前来是为了相询此事。

    他心中大松一口气之余,对此也有些习以为常。

    求高僧、天师赐福指路,趋吉避凶乃是常事,州府内的达官贵胄也常做此等事情。

    如今面前这新老爷有此念头,自是没什么出奇的。

    念及此处,兴隆儿马上回道:

    “禀老爷,咱这东平府内道观倒是有几座,但都是些小观,平日香火稀薄,香客甚少,能称得上天师的道人自是没有。

    不过在东平府东边十里外的琥珀山上,有一座名声极大、富丽堂皇的宝刹,唤作光明寺。

    州府内的达官贵胄,豪商大户倘若想要进香祈福,首选便是这光明寺。”

    “光明寺?”武植闻言,目光微闪。

    兴隆儿点头道:

    “没错,正是光明寺,此寺香火鼎盛,每日来往香客络绎不绝,若论名声,此寺无疑是如今东平府内名声最响亮的寺庙了。”

    石秀这时也说道:

    “被这仆厮这么一提醒,弟弟倒是想起来了,闻听这光明寺曾得太祖进寺暂避,太祖在灶下窝藏数日后,最终躲过敌兵围杀,当太祖出寺重见天日时,大感劫后余生之喜。

    所以,太祖得临大统后,便感恩此寺庇佑其躲过险境之恩,特赐名——光明,以此来感怀当时在灶下窝藏数日,最终得以重见光明之意。”

    兴隆儿连连点头道:

    “没错,没错,秀爷博学,正如秀爷所言,这光明寺的由来便是因太祖之故,所以传承至今,香火一直都没怎么差过。

    尤其是到了现在,香火更是冠绝整个东平府那些小庙小观,小的还曾听闻,那光明寺的大雄宝殿内,那尊金光大佛通体都是由黄金浇筑,极为耀目。”

    武植听了兴隆儿这番话,眼露些许讶异之色,当下问道:

    “你曾听闻?难不成你没去过那光明寺上香祈愿过?”

    兴隆儿闻言,面露几分尴尬,而后摇头道:“小人身夯卑贱,如何敢踏足宝刹,污了宝刹门砖?”

    “什么意思,难不成去那光明寺上香,还要看身份地位?”武植微微皱眉问道。

    兴隆儿摇头摆手道:

    “没有,没有,光明宝刹乃僧佛修行之地,亦是救贫济苦之处,怎么会区分贫贱富贵?所有人都能去进香祈愿,并无区分贵贱之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