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水浒:开局花一块钱彩礼娶潘金莲 > 第443章 光明寺(3)

第443章 光明寺(3)

    周围人听到动静,不自觉将目光投向他们。

    那挑着一担干竹的老樵夫见周围人将目光聚焦在自己身上,立刻出声哀求道:

    “小师傅,小老儿并非来此卖柴,小老儿是想用这担干竹换炷佛香,进寺烧给佛祖、菩萨,以祈求家中老伴病痛消散,健健康康。

    您便看在小老儿与老伴无儿无女,相依为命的份上,行个方便吧。”

    那单眼皮的年轻僧人听了此话,眉头皱得愈发紧了,一担干竹撑死不过十文钱,一炷佛香可是要一两银子才能求取到。

    这老汉倒是精明,想用这担干柴换一炷香进大雄宝殿上香祈福。

    想得倒美……

    要是开了这口子,日后人人都打这个主意,那还了得?

    当下他沉声道:

    “你这老汉好生不明事理,都说了寺内不缺柴火,你若真要将这担干竹舍与蔽寺,大可直接留下离去,若不愿,便将这担干竹挑走。

    寺内还无用薪柴换香的寺规,你这不是难为小僧吗?倘若寺监知道了,小僧如何担待得起?难不成,你想故意让小僧被罚吗?”

    老樵夫连连摆手,低声下气道:

    “小老儿如何敢累及大师受罚?小老儿也知道这担干竹不够换佛香的,小老儿并非贪巧之人,愿再挑十担上山,只求能换得一炷佛香,为小老儿那久卧病榻的老伴儿进香祈福。”

    年轻僧人一脸不耐烦,厉声道:

    “方才小僧之言有何不明之处?都说了寺内不缺柴火,你若想要进寺上香,大可将干竹挑到州府里面或琉璃镇内换得香火钱后,再来上香不迟!”

    “这……”老樵夫听了这话,欲言又止。

    单眼皮年轻僧人呵斥道:“你这老汉儿走不走?不走我便叫护寺僧人出来了!”

    老樵夫面上露出悲苦之色,连忙道:“大师勿恼,小老儿这便走就是了。”

    年轻僧人目露轻蔑,哼了一声。

    老樵夫摇头叹息一声,而后向四周围观的人环视了一圈,目光似有似无落在武植一行人身上。

    而后,他可怜兮兮地便要挑柴离去。

    那年轻僧人此时轻轻哼了一声,也正要拂袖走开。

    这时,不远处的种雁翎可看不下去了,她心地良善,眼看一老翁想进寺为老伴儿上一炷香祈福而已,可却因囊中羞涩,而被那年轻僧人为难。

    她心中可怜这老樵夫,当即出言道:“老人家,等等……”

    武植听见种雁翎出声,一脸不明所以,侧过头去,正欲出言相询。

    可种雁翎已经抬步朝那年轻僧人和那老樵夫走去——

    那年轻僧人见种雁翎一副贵公子打扮,且生得精致,气度不凡,立时露出笑脸,说道:“这位施主……”

    种雁翎斜睨了他一眼,也没搭理这年轻僧人,而是径直走向那老樵夫,说道:

    “老人家,你这担柴我买了。”

    说话间,她在怀里摸出两锭五两重的银子,送到那老樵夫面前。

    老樵夫见状,目光一闪,连忙道:“哎呀,这位公子,老汉儿这担干竹如何值这十两银子?”

    那单眼皮的年轻僧人见种雁翎出手如此阔绰,眼中也露出几抹震惊之色,他脸上满是古怪之色,随即语带提醒道:

    “这位施主,还请三思啊。”

    种雁翎皱眉道:“怎地,我花钱买这老人家的柴火,与你何干?”

    那年轻僧人摇头赔笑道:“施主勿恼,小僧并无他意。只是蔽寺门前,时有装穷扮苦之人,来此演戏以博各位香客的怜悯施舍……”

    说到这,他向种雁翎使了个眼色,表示这老樵夫或许是那装穷扮苦之人,来此演戏的。

    种雁翎闻言微怔。

    老樵夫闻言,似是受到了什么奇耻大辱般,气的吹胡子瞪眼,一脸愤慨说道:

    “老汉儿虽穷,但这么多年以来,也是个直胸挺背的汉子,何时靠坑蒙拐骗过活?”

    说完,他向那年轻僧人怒目而视。

    那年轻僧人见这老樵夫满眼愤恨瞪着自己,也感觉自己受到了冒犯,他心中顿感不爽,当即眉头一皱,正欲出言呵斥……

    这时,种雁翎说道:

    “佛门之地,乃慈悲之所,我虽不知这老人家所言是真是假,但今日我并非施舍钱财与他,而是向他购买这担干柴罢了,至于这担干柴的价格几何,无需小师父操心。”

    说着,她将那两锭五两重的银子塞到老樵夫手上,继续道:

    “这是买这担干柴的银子,老人家且收好,无需多心。”

    老樵夫一脸感动,收下银子后,连声谢道:“多谢公子。”

    种雁翎含笑道:“老人家不必挂怀。”

    说完,她转头对那年轻僧人道:“这担柴我既已经舍钱买下了,便赠予贵寺吧。”

    年轻僧人见种雁翎竟舍得用十两银子买一担干竹,定然身家不菲,他一寺庙的普通僧侣,如何敢得罪?

    当下面露赔笑之意,双手合十,喧了句佛号,谢道:“多谢施主!”

    四周的香客见种雁翎如此大方,竟花十两银子买了一担干竹,脸上神情各异。

    一些常来光明寺进香的香客见状,心中不禁暗暗摇了摇头。

    那年轻僧人所言不假,平日里的确有装穷扮苦之人,来此演戏以博各位香客的怜悯施舍。

    这种事虽不能说屡见不鲜,但也没少发生。

    寺庙门前,类似那年轻僧人的和尚,主要职责便是驱赶这类人,免得他们在庙门前滋事,给其他香客带来烦忧不便。

    ……

    看着种雁翎面带困惑地走回来,武植含笑说道:“种副将心地善良,武某敬佩。”

    种雁翎挤出一抹生硬的笑意,干笑了几声。

    她心中在想方才那年轻僧人的话,只是刚刚自己已经出面,有些骑虎难下,便只能买下那担干竹了事。

    虽然十两银子对她来说不算什么,但倘若真如那单眼皮的年轻僧人所言,自己因好意而被他人蒙骗,心中总归是有些难受的。

    这时,种雁翎身后传来一道声音:“这位公子,老汉今番亦是第一次来此宝刹,还不知如何进寺上香祈愿,不知能否劳烦公子告知一二?”

    种雁翎闻声转头望去,却是方才那老樵夫,见他果真要进庙祈福,如此看来,他理应不是在庙前装穷扮苦,演戏博取他人怜悯施舍的人才对。

    念及此处,种雁翎心中微喜,点头笑道:“自是可以。”

    武植眉头微皱,方才他明明听见这老头知道要买佛香才能进寺上香的,且他年迈挑柴来此,家中还有患病老伴,加上无儿无女,那理应不会出门太远才对。

    如此一来,便表明这老樵夫的家便在附近才对。

    既然家里离这光明寺不远,又怎会不知如何进寺上香祈愿?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