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大乾的江山,都可能因此动摇!
    绝不能允许这种情况发生!
    秦夜的眼神变得冰冷而坚定。
    必须确认!
    必须阻止!
    大厅内的气氛因为秦夜身上散发出的低气压而变得更加凝滞。
    回来的王缺和苏琦面面相觑,他们都感觉到了太子殿下情绪的巨大变化,但却不明白原因。
    是因为那份清单?
    可清单上似乎并没有什么特别扎眼的东西啊?
    时间在压抑的沉默中一点点流逝。
    不知过了多久,陆炳去而复返,他的脸色同样凝重,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惊骇。
    他快步走到秦夜面前,压低声音,语气急促:“殿下!问出来了!”
    秦夜猛地站起身:“说!”
    “据刀疤和岛主分开交代,这些硝石、硫磺和木炭,是庆王府点名要的物资!”
    “由海州陈氏和江州周记等几家海商负责采购、集运。”
    “然后通过海寇的渠道,伪装成普通货物,绕过官军巡查,秘密运往西南!”
    “运了多少次?”秦夜的声音低沉。
    “不止一次!据他们回忆,近一年来,类似规模的运输,至少有五六次!”
    “而且要求越来越急,数量越来越多!”陆炳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
    五六次!每次都是至少上百石的数量!
    秦夜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
    实锤了!
    庆王,果然在秘密搜集制造火药的原料!
    如此频繁、大量的运输,绝不仅仅是为了储存。
    他们必然已经在西南建立了作坊,正在进行火药的试制,甚至,可能已经成功了!
    一想到西南的崇山峻岭之间,可能已经响起了火铳的轰鸣,甚至架起了火炮,秦夜就感到一阵心悸。
    更何况,有了火药,就可以制造爆炸物,可以制造原始的炸药包、地雷。
    战争的形态,将发生剧变!
    他的敌人,将和他站在同一起跑线上!
    “殿下,此事...”陆炳看着秦夜阴沉的脸色,欲言又止。
    王缺和苏琦也终于从陆炳的只言片语和秦夜的反应中,猜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两人的脸色瞬间变得煞白。
    秦夜缓缓坐回椅子上,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恐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
    现在最重要的是应对。
    他睁开眼,眼中已是一片冰寒的杀意。
    “此事,列为最高机密。”
    “仅限于我们四人知晓,若泄露半分,军法从事!”
    “末将明白!”王缺、苏琦、陆炳齐齐躬身,神色肃穆。
    “陆炳。”
    “属下在!”
    “你亲自带最可靠的人手,立刻去小杨庄,将刀疤藏匿的账本信件取回!”
    “本宫要亲眼看到那些东西!”
    “是!属下即刻出发!”
    “王缺,苏琦。”
    “末将在!”
    “加快海仙岛清理速度!所有缴获,尤其是与火药原料相关的物品,全部单独封存,严加看管!”
    “岛上海寇,严加审讯,看看还能不能挖出更多关于此事的线索!”
    “是!”
    三人领命,匆匆离去。
    大厅内,再次只剩下秦夜一人。
    他走到窗前,望着外面漆黑的海面,以及海仙岛上零星的火光,心潮起伏。
    原本以为平定海寇,斩断庆王一条臂膀,就能占据主动。
    没想到,竟然挖出了如此石破天惊的秘密。
    庆王,好一个庆王!
    其志非小,其谋甚深!
    恐怕他觊觎皇位,已非一日两日。
    暗中积蓄力量,勾结朝野,甚至将触手伸向了海外,秘密发展足以改变战争格局的武力。
    这已不是普通的藩王作乱,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生死较量!
    他之前还想着稳扎稳打,逐步清理东南,再图西南。
    现在看来,时间不站在他这边!
    必须加快步伐!
    必须在庆王大规模制造出堪用的火器,并训练出成建制的火器部队之前,将其扼杀!
    否则,战火一起,必然是尸山血海,国势倾颓!
    秦夜握紧了拳头。
    他不能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大乾的江山,是他的责任。
    这片土地上的百姓,是他的子民。
    任何试图颠覆这一切的人,都必须被碾碎!
    无论他掌握着怎样的力量!
    “系统...”秦夜在心中默念。
    虽然系统商城里的高级武器他暂时无法大规模兑换。
    但一些相关的知识、技术,或许能帮助他在这场即将到来的,不对等的军备竞赛中,保持绝对的优势。
    他需要更强大的火炮,更犀利的火铳,更高效的炸药!
    以及,应对敌人可能同样拥有火器的战术!
    这场战争,从此刻起,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他面对的,不再是一群挥舞着冷兵器的古代军队。
    而是一个可能同样点开了热武器科技树的,强大而危险的对手!
    秦夜深深吸了一口带着咸腥和海岛特有草木气息的空气,眼神变得无比坚定。
    无论前路如何,他都必须走下去。
    并且,必须赢!
    “......”
    三天后,海仙岛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大部分负隅顽抗的海寇被肃清,少数逃入深山老林的。
    也已派出小队进行追剿,成不了气候。
    缴获的物资堆积如山,正在紧张地清点、登记、装船。
    投降的海寇经过初步甄别,愿意回乡的集中在一边,等待发放路费。
    愿意从军的则被打散编制,暂时看管起来。
    秦夜站在码头边,看着忙碌的景象,脸上却并无多少喜色。
    陆炳已于昨夜返回,带回了刀疤藏匿的那些账本和信件。
    秦夜连夜翻阅,越看心越沉。
    账目清晰,往来频繁,数额巨大。
    信件虽然用语隐晦,但结合账目,指向明确。
    庆王府,淮郡王府,靖海侯府,东南几位最有实力的藩王勋贵,其名下或多或少都与这条走私网络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他们提供庇护,提供资金,甚至直接参与分润利润。
    而走私的物品,从最初的丝绸、瓷器、茶叶,到后来的铁器、药材。
    再到最近一年开始大量出现的硝石、硫磺、木炭...
    一条为庆王输血、输送战略物资的隐秘通道,清晰地呈现在秦夜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