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580章 动态平衡,才是最稳定的

第580章 动态平衡,才是最稳定的

    自古以来,军队强调的都是效忠于皇帝。

    可在实际操作中,本来就没几个皇帝长寿的,从当上皇帝到死去,短的几个小时,长的一二十年。

    排除那些在位时间超长的,可以这样说,士卒都还没有搞清楚,这次上位的皇帝是什么样子,皇帝就已经换了一个。

    况且,他们距离皇帝太远,这种情况下,谈什么效忠皇帝?

    最重要的是,表面上宣扬的是效忠皇帝。

    可实际上,平时真正跟军队接触的,就是那些将军,尤其是那些中层军官。

    而这些中层军官,效忠的人又各式各样。

    在面对其他国家,也就是外敌的时候,还能够基本统一一致。

    可一旦到了内乱的时候,哪支军队是谁的,还不一定呢!

    因此,士卒对皇帝没有任何印象,他们只知道谁给自己吃的,谁给自己钱,就应该听谁的话。

    无论军队的制度怎么变革,只要需要人去统治,原则上就改变不了这个根子。

    唯有给军队注入灵魂,铸造出属于军队的精神,才能够最大可能的避免,军队成为某些人的私军。

    就连后面宋朝那支岳家军,他的统帅岳飞,如此的效忠皇帝,效忠大宋那个时代,结果他们依然只是听岳飞的,而不是听皇帝的。

    在朝堂上,一般当背景板的宗正李岱宗站出来,拱手大声道:“陛下,万万不可如此。

    若是军队,只认百姓而不认皇帝,必生内乱啊!”

    “哦,宗正,你的意思是,他们认皇帝而不认百姓,就不会产生内乱?”李承乾反问。

    “这……”

    反过来看,好像也不对劲。

    “朕告诉你,若是在后世,出了一个昏君!

    认百姓不认皇帝的军队,至少可以守护好百姓,推举出一个合格的皇帝。

    无论朕如何去布置去安排,这都可以预见,未来在某一代必出昏君。

    历朝历代造反,要么言奸臣当道,要么言昏君,要么言清君侧!

    这三者,总有一条会成为,造反者最喜欢的言论。

    归根结底,就在于军队没有灵魂,凡事有所混乱,就必被有心人所趁。

    因此,朕把这个造反的权利,交给真正的百姓。

    大唐乱不乱,百姓说了算!

    若是大多数的百姓都认为,大唐应该从头再来,应该改朝换代,军队自然会被驱动。

    反过来,个别的野心家在任何时候,都别想再指挥军队!

    最坏的结果,也就是一个战区造反。

    但在调动和比拼之下,其他四个战区也不可能弱,一个战区能打赢四个战区吗?

    如此,才可保我大唐万世,也可让皇帝不能再为所欲为。

    与此同时,也不至于让皇帝被遮蔽耳目。

    如此,不敢说这个制度完美,但也是目前最好的办法,尔等还有何反对的意见?”

    对于李承乾来说,这些都不过是表面说词罢了。

    最重要的原因是,接下来他要进行热武器的改变了。

    在此之前,军队的思想自然是重中之重。

    至于所谓的造反,如果核平武器掌握在每一任皇帝手中呢?

    下有已经开了智的民心制约,上有三权分立制约,皇帝只掌握最核心的东西。

    如此,除非某一天,掌握最核心的皇帝,已经彻底疯了,想要所有人一起毁灭。

    要不然的话,这就是一个动态的平衡。

    皇帝如果失去了民心,朝堂的大臣,就会三方拉扯。

    若是这个皇帝已经彻底疯狂,在民心的作用下,大家都会一起换皇帝。

    虽然皇帝换了,可依旧是属于李唐皇室的皇帝。

    这点,在皇室千秋万代的功绩之下,是不可能因一人而变的。

    总之就是,皇帝掌握最核心的权力,拥有民心的时候,就算朝堂大臣联合起来,也不可能是他的对手。

    而在失去民心的时候,无非就是朝堂和民间,一起罢免这个皇帝,但皇帝的位置,依旧是属于李唐皇室。

    李承乾一直就知道,没有什么是能永恒不变的。

    动态的平衡,是最稳定的。

    任何东西一旦陷入僵局,都必然会走入自我毁灭。

    李承乾把造反这种话题都拿出来说了,就算明知道这样不妥,因为真的改革成功的话,军队就不再是任何人的一言堂了。

    可能没办法,他们说不出好的理由来。

    一阵静默之后,终于有人拜服道:“陛下英明!”

    不是他们不想争,可是打嘴炮已经找不到理由了。

    若是真的起兵反抗,没有人认为自己打得过李承乾。

    在李承乾上位之前,就已经是共有的认知。

    无论对他们有多么不利,只要他们找不到理由来反对,最终的结果,要么就是好好的执行,要么就是阳奉阴违。

    可现在,他们已经没有阳奉阴违的筹码,那就只能是好好的执行。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尽管百官有气无力,终究还是服了。

    “诸位爱卿,果然是我大唐肱骨之臣!

    既然如此,关于军队的灵魂和精神改造,朕这里有些方案,先给诸位爱卿看看。

    若是有什么不同的意见,可以提出来。

    还是那句话,如果大家并不能指出其中的错误,或者是不适合的地方。

    那么,就请好好的执行下去。

    朕希望,未来的大唐,有一支真正的守护之军,而不再是烧杀抢掠的匪军。

    军民之间的关系,也不能再像现在一样。”

    说着,李承乾拍了拍手。

    一群太监抱着一本本书,发放到了所有大臣的手中,不管文臣武将都有。

    书页上写着,关于军事改革的诸多方针(试行版)。

    这本书,是李承乾有空的时候,从民用商城里面,买的所有军事类书籍之中,择其优者抄录下来的。

    这样一来,就可以符合这个时代,也不会显得非常突兀。

    等所有大臣都拿到书后,李承乾起身道:“好了,诸位拿回去慢慢看,祝各位爱卿新年快乐,退朝吧!”

    “陛下新年快乐!”

    “陛下新年快乐!”

    “……”

    大臣们哭丧着脸,没有一个高兴的,却又不得不回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