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元七年,就这样安安静静的过去了。
这次过年,李承乾没有搞任何聚会,自己过自己的年。
反正不出意外的话,他们这一大家子,还有很多个年可以过呢。
乾元八年伊始,李承乾给李象加了冠,但没有给他取字。
他本来就不是个完全守规矩的存在,加冠就是个象征意义,代表李象成年了。
但是,暂且依旧没有封王。
按照李承乾自己的计划,给李象封王的时候,就是给他划拨一块地,让他尝试治理的时候。
而这个时间,他还没有成熟,李象依旧还需要成长。
至少,在李承乾看来是这样的。
乾元八年开始,李承乾继续在大唐内部做改革,尤其是度量衡的改革。
可以这样说,除了钱的称呼没有变,依旧是以文和贯为单位。
其他所有度量衡单位,他几乎都改了一下,或者是新增的一些测量单位。
最重点改的就是进制,全部是以十进制的单位来。
而他找的借口也很简单,随着大唐的工业萌芽,十进制的单位最好换算。
这些单位的换算和推广,最开始是应用于各个部门,民间自然会学去运用,也在相应的报纸上刊登了。
这种十进制的单位模式,并没有受到什么反对,因为的确这样感觉更好算。
像‘斤’这种单位,本身就是存在的,只不过每个朝代对应的真正重量不一样,李承乾也改变成了十进制的单位。
同时,由于科研工作的需求,精确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他引入了克,毫克,升,毫升等单位。
这一切,全部按照后世成熟的标准来。
重点是,这些单位代表的重量也好,分量也好,他熟悉。
反正都是要改,改成了自己熟悉的,是最好办的。
经过差不多一年的磨合,在朝廷的各个执政部门之中,已经进行了完全的运用,民间也渐渐运用起来。
只因为朝廷都改了,民间不改的话,他们自己用起来都不方便。
特别是随着这些修改,新的测量工具出世之后,每次都得换算,谁都不方便。
而关于田地的单位亩,这个时代往前测量得不是很精准,往往有一定的误差。
李承乾推出了新的测量方式,同时也把这个亩,定在了666.67平方,三亩等于两千平方。
还是那句话,一切都是为了好换算。
乾元八年过去之后,大唐的人口暴涨。
由于各种措施,再加上各种融合,又安定了两年多。
整个大唐直接统治范围之内,人口已经暴涨到八千万有余。
若是再不采取措施,明年应该就会过亿。
因为越是暴涨,涨幅就越是大。
同时,大唐本身没有多少真正的老人。
大多数人,原本在个四五十岁就差不多了。
现在生活过好了之后,该去世的已经去世,没有到那种极限的,算是间接的延长了寿命。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随着大唐医学院的发展,那些学了皮毛的大夫,已经开始走入各种大大小小的州府,甚至是县城。
这样一来,小病就有了地方治,不至于拖成大病。
总之就是,各方面有形和无形的保障之下,能够存活的寿命自然会极速提升。
这种情况下,可以说整个大唐,现在都是非常年轻的。
除了养尊处优的,有很多七八十以上的老人。
绝大多数人,都在六十岁以下,甚至五十岁以下。
年轻化,也就意味着大唐拥有无数的劳动力。
李承乾不遗余力地提高女子的地位,又剪除各种威胁,再加上无限追责制度渐渐发威。
总而言之,大唐各方面都在蓬勃发展。
唯有一个心事,一直是李承乾所担忧的,那就是粮食问题。
由于科技不够发达,很多仪器根本就制造不出来,全凭经验和运气,想要培养出更加优秀的粮食和蔬菜水果作物,只能凭借一些原始的手段。
比如说嫁接,比如说选种,比如说人工授粉,再比如说沤肥和各种标准化集中化种植。
以这些手段,慢慢的提高粮食产量。
可这样做,也就是让原本的产量差不多翻倍,就已经到了极限。
比如说,原本这个时代的水稻,按照现在重新划分的亩产,也就三百斤出头。
经过这些方式,最高也就提升到五百斤左右。
虽然说,已经跟后世科技大爆发之前差不多了,而且能够养活的人口几乎可以增加一倍,但这不是李承乾想要的。
只是很多东西,实在是急不得。
倒是基建方面,发展很不错。
随着各地大大小小的水泥窑产出,整个大唐的官道,除了吐蕃那边难办,其他地方基本是贯通了。
就算还有遗留,也只是少数。
伴随着官道的贯通,车马的行进速度,自然就大大加快了。
同时,橡胶的出产,终于越来越多了。
一方面,是来自于老树的移植。
另一方面,也来自于新树的培育。
虽然时间不够,新树产出不多,但终究叠加起来,产量也称得上大爆发。
石油的提炼和开采,也正在发展之中。
不要以为,在这个时代就没办法提炼和开采石油。
实际上,石油的提炼和开采,比后世人想象的要早的多。
这个时代有一种卓筒工艺,已经可以开采到上百米深的石油。
也能从石油之中,提取出石蜡,用于照明。
提取出猛火油,用于制作燃烧武器。
甚至用来治疗脱发,还有毒疮。
无非就是工业化不足,无法把石油进行很细致的分离以及应用,但的确已经在分离使用。
电力方面,大型的发电暂时是别想的。
可在有条件的地方,原始的风力发电,水力发电,火力发电,甚至另类的太阳能发电,也就是利用太阳烧水发电,都已经在多处运用。
哪怕是小型化的,可终究这个时代也没啥电器,就是一个灯和风扇以及抽水机,还是能够供应上的。
有了这些东西,在一些场合之下,自然能够达到加快工程进度。
一些地理合适的大型州府,权贵人物已经开始用上电了。
相信迟早有天,百姓也能够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