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大帝李承乾:在李世民面前杀李泰 > 第588章 乾元九年,人口过亿,粮食危机

第588章 乾元九年,人口过亿,粮食危机

    乾元九年,最后一次大朝会,李承乾高坐上首,听取着各方面的汇报。

    若是算上监国时期,他已经算是当了十年皇帝。

    在整个封建王朝历史上,哪怕是算上后世,他在位时长也超越三分之一的皇帝了。

    有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皇帝,实际在位时间都不足十年。

    此时的李承乾,威严无比的浓郁。

    只是静静的坐在那里,默默的听取汇报,不发一言的情况下,百官都能感受到压抑的氛围。

    似乎自己喘气大声一点,都可能迎来雷霆之怒。

    房玄龄这个统计部长,此刻正在汇报他统计的各种数据。

    “截止到目前,大唐总共拥有州府四百零三个。

    其中有三百四十二个州府,去掉一些特殊人群或者特殊家庭,月收入已经达到两贯钱以上。

    按照目前的基础物价分析,在吃饱穿暖的最低标准下,基本能存下一半的钱,用于比较大的开支或者储蓄到银行。

    剩余的州府,要么是在乾元之后组建,要么是实在地处偏远,各种基建设施跟不上,目前正全力攻坚,争取在未来五到十年之内,让其达到其他州府此刻的标准。

    粮食产量,由于黑水靺鞨的归附王化,还有河南大平原的整合,以及各种技术的进步。

    目前,总计产量达到三千六百万吨有余……”

    说起黑水靺鞨,其实就是满族的祖先,生活在后世沈阳那片大地上。

    当初,李承乾邀请他们来长安‘玩一玩’。

    大唐太好了,他们回不去了,干脆全都融入大唐了,李承乾赐予他们满族的族名。

    “等一下,也就是说,现在各种粮食加起来产量在六亿石左右?”李承乾打断道。

    房玄龄回禀道:“是超过了六亿石,具体无法统计,因为粮食的消耗实在是太快了,无法做到实时统计。”

    “朕要是没记错,乾元六年的时候,总计的储存量是三亿石,但产量好像还没这么多。

    当时好像说,大约可以让百姓吃一年,而不再种地。

    可那时候,人口是五千万左右。

    现在的人口,是多少了?”李承乾问。

    房玄龄再次回答:“截止到目前,户籍在册人口,接近一亿两千万……”

    这个答案一出来,百官微微轰动。

    最近几年,朝廷可谓是动荡不安,有时候李承乾也不让汇报数据,说汇报了也是坏消息,所以不是掌管这方面的,还真不清楚。

    听到现在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一亿两千万,老实说,大家都被吓到了。

    这是从历史以来,从来没有达到过的数字。

    甚至巅峰时期,也就刚刚一半左右。

    对于整个人类社会来说,在物资充裕的情况下,人口都是越多越好的,尤其是年轻态的人口。

    所以人口的数据,对百官来说也是最敏感的。

    像粮食那些,多少亿吨什么的,无非就是感觉很多很多,不故意去计算的话,也不知能养活多少人。

    “也就是,理论上来说,现在的人口对比现在的粮食收入,还能够持续增长一段时间,而不饿肚子,是吗?”李承乾问。

    “陛下,实际上这方面,弹性非常的大。”

    房玄龄恭恭敬敬,继续说道:“若是以每人每年五百斤的粮食来算,足以养活现在的人口还有结余,差不多能养活一亿四千万人。

    可这是平均分配之下,最优的结果。

    而这五百斤各种粮食,由于肉食的供应,还是算不上充足,百姓实际胃口偏大,不怎么够吃的。

    只是,由于是从苦日子过来的,所以很多人家还是能省就省。

    可是这其中,已经有权贵,或者有些钱的,都已经吃上了白米饭,或者炖炖汤饼,消耗也是剧增。

    反正按照臣的估计,目前大约就是保持个收支平衡,已经无力再供养更多百姓。

    也就是陛下整合,以及百姓自我发现的各种新的菜以及果还有鱼虾等,填了一部分百姓的肚子。

    要不然的话,可能在供应上,已经有些问题了。

    虽然说,从乾元伊始到现在,已经又有好几批曾经的孩子长大了,而且这些孩子基本没有受到战乱,所以长大得比较多,创造了更多的劳动力。

    可是,还是有些相形见拙。”

    “池塘,湖泊,海洋,这些产出你算了吗?

    难道说,这几年各地挖出来的池塘,就是用来储水,没有任何养殖?”李承乾反问。

    “啊?”房玄龄愣住了。

    “令沿海各州府,加大远洋渔船投入,努力研究如何捕捞海洋水产一切。

    在满足沿海各州府,自行消耗的同时。

    以腌制晒干等方式,尽可能的投入内陆各地,丰富百姓的餐桌。

    尤其是像海带等,海中可食水草类,多多益善,甚至可以研究养殖。

    同时,水资源丰富区域,各种鱼虾也可以多多养殖。

    现在食用盐方面又不贵,朕不是已经统一定价,盐只要三文钱一斤吗?

    不管是海洋鱼类还是淡水鱼类,都可以做成咸鱼干,卖到各地给百姓食用,其他水产物种多多尝试,办法总比困难多。

    不要只盯着地上那点产出,要转变思路。

    另外,尽快扩大各种东西的集中养殖或者集中栽培,根据各地的气候环境来。

    科学院这边尽量试验,各地因地制宜,如此自可在同等的资源环境之下,达到产出翻倍的效果。”

    “遵旨!”

    科学院院站段纶,站出来回应道。

    “畜牧养殖,不要只靠着原本的突厥那边跟土拨那边,南方那边也要跟上!

    南方多山林,完全可以在山上放养。

    只要不破坏基本的树林,避免水土流失,其他完全没问题。

    正所谓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办法总是人想的,不能只是朕想到一点,你们就跟着做一点。

    尤其是地方官员,对当地是最了解的。

    当地适合种植什么,养殖什么,有什么特产,这些摸清楚之后,钻研一道才会有出路。

    我大唐地大物博,各种环境几乎都有,不要只盯着农耕那点土地,要活学活用!”

    “陛下英明!”

    “陛下英明!”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