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哲宗世界,李清照骑着粉色小电动在汴梁城内穿梭,一路来到刑部,找到了老爹李格非:
“哪里需要贴符?刑部要给我报酬哟,仙长说不能白帮忙,否则容易沾因果。”
李格非说道:
“已经准备好了,一共十贯钱,刑部尚书特批的。”
今天李清照过来,是为了帮刑部加固地牢四周的墙壁,免得被犯人暗戳戳的扒拉开,从而实现越狱。
至于加固的办法,自然就是大才女最近刚学会的化石符了。
她每天可以画两张符,假如喝点酒的话,能多画一张,但代价是要足足睡十个小时。
这段时间以来,李格非家的地面、墙壁,甚至大门口的路面,全都被这丫头用化石符加固了个遍,墙壁完全成了石壁,地面也变成了石板。
效果如此好,让李格非生出了加固地牢的念头。
地牢的墙壁挺厚的,但材质就一般了,全是土坯砌出来的。
李清照跟着李格非走进去,扑面而来的臭味儿差点把大才女熏个跟头,要不是十贯钱的报酬支撑着,这丫头就要打退堂鼓了。
终于,来到地牢深处,她拿出一张化石符往墙壁上一贴,整个墙面迅速石化,从土坯变成了石壁,连温度都下降了好几度。
李清照转了一圈,耗费了四张化石符,将所有墙面都做了石化处理。
大功告成后,父女俩离开地牢,李清照抬起胳膊闻了闻,觉得身上沾满了臭烘烘的味道,俏脸顿时垮了下来:
“仙长送我的法衣居然被熏臭了,里面关押的都是罪大恶极之人吗?”
李格非点头说道:
“过去地牢中还有一些旧党成员,被我全部审查了一遍之后,有罪的判刑去劳改,小罪允许他们戴罪立功,只剩下一些重罪犯人。”
李清照一挑眉毛:
“就这么白吃白喝的养着吗?”
“当然不会,太医院需要根据仙长赐予的医书进行解剖,一些罪大恶极之人就送给他们当教具了……比如有个罪大恶极的杀人犯,连几岁的孩童都不放过,这种人多活一天,就多浪费一天的空气,只能尽量变废为宝。”
李清照一听,默默掏出自己的小本本,记下了医学解剖书之类书籍,让这些囚犯尽量为大宋做点贡献。
事儿办完,她拿着十贯钱的报酬离开刑部,先去看了看一元宫的修建情况,然后骑着小电动来到酒馆,买了两壶酴醾酒,打算回家冰镇一下,晚上小酌两杯,再加班画一张符,又是勤奋的一天呢!
付完酒钱,这丫头刚要回家,就被两个匆匆赶来的宦官拦住了:
“启禀桂花仙子,陛下请您去宫里一趟……我们找了个好几个地方都没寻到您,还是李迒公子说找不到就来小酒馆,没想到真的在这儿。”
李清照:????????
好个臭弟弟,居然如此编排本仙子,你的新滑板鞋无啦!
这丫头带着两壶酒,骑车来到宫里,见到了赵煦。
除此之外,老爹李格非、宣和道人赵佶、丞相蔡京、知枢密院章惇、吏部尚书曾布……朝廷的核心人物几乎都在。
李格非见到女儿到现在还提着酒,忍不住乐了:
“快坐下来,陛下希望组建一支船队前往倭国,召你来一起商议。”
李清照落座后,赵佶起身将一副放大的倭国矿物分布图挂了起来,上面详细标出了各个矿的位置和储量。
银矿、煤矿、硫磺矿等等,全都是大宋急缺的物资。
赵煦看了一眼说道:
“煤炭就算了,如今没有远洋货轮,运载成本太高,先紧着硫磺矿,用此物生产硫酸制作炸弹……蔡相说一下朝廷能调动的跨洋船只数量吧。”
大宋的造船业挺发达,能生产各种型号的船只,比如记载中最大的车船,名叫“和州载”,长三十六丈,宽四丈一尺,配二十四组桨轮,是大宋第一战船。
而海船的话,虽然尺寸比战船略小,但载重量能超过八百吨,远超欧洲同期水平。
蔡京详细说了一下能组织的船只数量,又说起了硫磺矿开采的进度,提出了“整队出发,分散返回”的计划。
整队出发指的是整个船队一起向倭国进发,击垮倭国的战船,然后再提出用硫磺换取庇护,用以麻痹的倭国人,凑够一船硫磺就送回来,其余船只留守,保持对倭国水军的压制。
章惇擅长策划战役,当即接过了话茬:
“先借机占据码头,再跟当地百姓交换物资,收买人心,等时机成熟……”
李清照嘴比较快:
“就说我大宋士兵走丢了,要去城内搜查,他们不不同意就直接杀,同意就找由头趁乱杀,然后告诉当地百姓,他们可以成为大宋子民,但前提是要挖矿,挖够一定数量便可换取来大宋的定居权,此物可用红色卡片制作,美其名曰【红卡】。”
要素过多,大家不知道该如何吐槽,只觉得大才女融梗的本事一流。
曾布反应慢半拍,忍不住问道:
“真要给他们发那个什么红卡吗?如此弹丸之地,若要大张旗鼓的欢迎,岂不是……”
李格非笑道:
“华夏境内也有许多矿需要开采,他们来了继续挖矿呗,再说兑换红卡也不是那么简单的,还可以设置很多加量措施,比如早退一次加五吨,迟到一次加十吨,请假加二十吨……居住权就是驴眼前的萝卜,近在咫尺,却永远都吃不着。”
这话一出,让在场几个老银币全都沉默了……别人的阴狠都是图一乐,真正的狠角色还得是李格非啊!
计划商量妥当,接下来就是李清照的任务了。
每艘船配两只海事级对讲机、两只高倍望远镜、一套太阳能发电板、一些应急药品……反正跟航海有关的物资,要尽量筹备。
李清照记在自己的小本本上,以为是让自己来出谋划策,没想到是来做记录给仙长带话的。
赵煦对章惇说道:
“还请章相公尽快安排合适的水军将领负责此次出海,确定人选后,朕要亲自接见他们,赐他们御膳。”
章惇当即领命:
“臣会尽快安排的。”
会议结束,赵佶离开前,求赵煦帮忙收购绿矾、蓝矾、硫磺等含硫矿物质,用以制造硫酸。
李清照则提着酒,回家犒劳辛苦的自己。
另一边,后周世界。
由于赵匡胤进行了针对性的布置,城内的骑兵最终没敢冲出来,只是站在城墙上耀武扬威。
赵匡胤和张永德率军攻城,两人身先士卒,数次攻到城墙上,但又被上面的契丹人给压了回来。
等到傍晚时,依然没有攻入涿州城。
其实这是正常状态,古代攻城都是以月来计算的,第一天往往只是试探性的攻击,很难分出胜负。
韩通看了看天色,小声对郭荣说道:
“陛下,天色已晚,若不鸣金收兵,明日再战?”
郭荣看了看手表,觉得抻的时间够长了,对他说道:
“传令赵匡胤列阵城门口,朕来攻城!”
韩通:?????????
郭荣没解释太多,将身边另一个大箱子打开,搬出了大号喊话无人机。
王溥等几位文臣围过来,本想劝一劝,但看到这一幕,突然发现,陛下好像不是上头了要以身犯险,而是仙长赐下了什么神通法宝。
在众人期待的眼神中,郭荣先戴上了无线麦克风,接着将无人机升高,缓缓飞到涿州城上空一百多米处。
一切准备就绪,他将音量调到最大,通过无人机摄像头查看起了涿州百姓的生活状况,朗声说道:
“涿州城内的华夏儿郎们,大家好,我是大周皇帝郭荣!”
他的语调缓慢,声音温和,通过无人机的图传功能,实时播放在涿州上空,把城内的百姓吓傻了,而王溥等人也满眼小星星,完全没想到陛下居然能直接跟城内的百姓说话。
这……这简直就是神迹啊!
郭荣接着说道:
“诸位不用四处寻找,我就在你们头顶上,看着你们忙着劈柴挑水,忙着烧火做饭,忙着教孩子四书五经,让他们从小就懂得仁义礼智信……这是独属于我们华夏人的优良传统,是每个华夏人内心深处最憧憬的乡愁。”
他没有用之乎者也,更没有掉书袋子,但平实的话语中,却是浓浓的温情。
原本比较喧闹的涿州城,迅速安静了下来,不管大人还是孩子,全都仰着头,倾听大周皇帝的声音。
对他们来说,中原来的皇帝居然屈尊跟自己说话,那这辈子,值了!
郭荣的声音还在继续:
“几十年前,中原动荡不安,纷争不断,儿皇帝石敬瑭将燕云十六州作为礼物送给契丹人,打那时起,诸位便脱离了华夏神州,在异族的铁蹄下艰难度日。如今,中原已定,华夏神州重新焕发出生机,你们……也该回家了!”
【回家】
短短两个字,却仿佛一记重锤一般,狠狠击打在了涿州百姓的心中。
他们时常迷茫,时常担忧,总担心迥异于契丹人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最终会成为契丹人加害的理由。
现在,听到郭荣说回家,很多老人瞬间泪崩。
城内的契丹意识到不妙,立刻行动起来,驱赶街上的百姓回家,生怕他们再听下去会被策反。
看到这一幕,郭荣开始火上浇油:
“契丹人打你们,不要一味的躲避,夺他的武器,斩了他的脑袋,让这些契丹狗贼明白,谁才是这片土地真正的主人!华夏的儿郎们,为了妻儿不受凌辱,为了不被异族奴役,杀!!!!”
一声令下,涿州城内的汉人,瞬间沸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