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气话说了一箩筐,年夫人走的时候神情安定,有种大石头终于落地的安详。
再至年氏房里,年氏刚用过补品,正在房内看书,听说母亲来了,惊喜相迎,“娘前儿才来过,怎么今日又来了?”
“我回去从家中翻出一些东西,今日送入府中给宋福晋。”年夫人拍拍年氏的手,“你只管好好跟着宋福晋,她能那样苦口婆心掏心窝子地待你,实在是难得的。”
年氏点点头,年夫人看着她鲜花一样的面孔,心中有些感慨叹息,更多的倒是一种尘埃落定的安稳。
“她是不是真厚道,这是日久见人心的事,但只看你如今的待遇,你往后安安分分的,她不针对你,你这辈子也就安稳落定了。至于其他的事,你倒不必慌乱,你二哥现在得用,你只要不出错儿,侧福晋的位置是跑不了的,日后哪怕没有子嗣,王府以后的当家人也会敬着你这个上了玉牒宗谱的长辈的。”
年氏不期母亲忽然提起这些,忙道:“女儿知道了。”
年夫人看着她,知道现在说这些话还是早了些,心里叹了口气,想想,又笑了,不得宠也好,都说人各有命呢,她看,宋福晋比雍亲王厚道多,也好相与多了。
至于家里希望女儿早日有子的事情,年夫人分毫没有提起,提那些事情有什么用?若没有王爷,女儿就能生出孩子来,那事情才大发了呢。
若女儿能得宠,孩子自然就有了,催有什么用?他们着急,倒是来替霜言生,他们若能生出孩子来,没准儿万岁爷都得召见他们,拉去潭柘寺瞧瞧呢!
年夫人心中嘲讽,神情却不露声色,年氏听她说这些,倒没有十分抵触,只是认真听着,认真凝视着年夫人。
年夫人回过神,眨眨眼,问她:“怎么一直看着娘?”
“我想娘了。”年氏依偎在年夫人的膝上,“若能永远做娘的女儿,服侍在娘的身侧,该有多好。”
年夫人正要拍年氏肩的手顿住,双目一酸,半晌才慢慢笑道:“又是痴话,你若一辈子留在娘身边,虽是娘的福分,等娘死了,你却怎么办呢?”
年氏便笑,年夫人才低声对她道:“你如今在王府中,阴差阳错,倒是有了立身之地,这是一件好事。只是娘也要提醒你,万事还是要自己小心留意,有些鼓动你争宠的人,未必是好心,或许是认为你身上有利可图。”
年氏神情微微复杂——她想到了燕枝。
年夫人见状便知必有内情,只是欲要细问,又咽了回去,问又有何益呢。
她拍拍年氏的肩,“往后的日子,得靠你自己过啦!”
雍亲王对年家献上的厚礼倒是很满意,他要年家,年遐龄已经致仕,他要的当然是年羹尧的,但年羹尧虽然是他名下属人,妹子又进了他府中,却还是和其他皇子眉来眼去。
雍亲王对此颇有不爽,但也无法,只能加重和年家的关系,也正考虑,握住一些年家或者说年羹尧的软肋。
他叫宋满:“你只管放心收下,就当是你帮着照顾他家女儿应得的了,年氏的性子叫你担待良多,他家送多少东西来不是应当的?”
“爷这样说,我真该找到弘时他外家去要钱。”
雍亲王不期宋满如此说,一时没忍住,噗嗤笑出声,“叫她知道,了,来你屋里撒泼打滚!”
“顺安的嫁妆册子可在我手里压着呢,李妹妹做事,总得掂量掂量。”宋满拍拍炕柜上摞着的三本册子。
雍亲王道:“你心肠最软,嘴上却总爱做坏人,你若真是那样的人,她也不能和你亲近,总得睁着两个眼睛瞪你,还能和你好声好气儿?”
二人一对视,都笑了。
雍亲王心情放松不少,提上酒去隔壁的时候,步伐也没那么沉重了——今天早上一起来,他的表情就像要上刑场一样,因是在宋满屋里,比较放松,没有伪装。
这会心情稍微好转,出门之前还是深吸了两口气,并不明显,却瞒不过宋满。
‘这真是忍辱负重了。’宋满对八零八道,‘我看这件事,只怕得记到入土。’
八零八为邻居们挂了两块白布。
雍亲王那边杯酒泯恩仇,第二日,弘昫从畅春园回来时,带着康熙赏赐的一把宝弓,并一套有康熙亲笔批注的四书,“汗玛法交代,我年纪渐长,再在尚书房学习也无益处,等指了婚,就叫我在御前学着办差了。赏给我这两样东西,鼓励我要勤于文武。”
雍亲王还板着脸,神情却难掩得意,“你汗玛法看重你,你更要勤勉用功,不要浪费天分。”
其实弘昫的勤奋用功,他已经是极知道的,故而说了一句,又不由道:“功课之外,身子也紧要,不许熬夜读书,你年轻不知轻重,熬夜熬狠了,日后有后悔的时候。”
弘昫认真答应下,雍亲王见他俨然听进去了,满意地点点头,宋满笑看着,弘昫又道:“汗玛法还叫我今年随驾去塞外。”
雍亲王也面露惊喜之色,又忙教导弘昫在御前行走谨慎等事,一时又说在外遇到事,哪些人尚可依靠云云,思来想去,惊喜劲儿过去了,倒是忧虑占了上风。
这儿子从出生起就没离过他身边,哪有单独出门的经历?还是去塞外那么远的地方,在御前那样复杂的环境行走,雍亲王十分放心不下。
他感情一充沛起来,就容易过于充沛,宋满宽慰道:“幸而还有额娘和十四弟,总能看顾他一些。”又叫弘昫:“你玛嬷今年身子不大好,你跟着出去了,要多挂念玛嬷,常给玛嬷请安,留神玛嬷身体。”
弘昫虽没听到她关心的话,却知道一定有,只是要私下再说,并不失落,宋满的嘱咐,他认认真真地答应下。
雍亲王欣慰地点点头,“如此就好,你知道孝顺,你汗玛法也会欣慰。”他点弘昫,老人家没有不喜欢孝顺孩子的——当然也得孝顺自己啊!看孩子孝敬别人是欣慰孩子人品不错,但对自己孝心不够,对别人多好都白搭!
雍亲王对康熙的心态经过多年琢磨,还是稍有了解的,但对对弘昫的行事,他倒不发愁,所以只是轻轻一提,弘昫在外头,自然不会轻忽大意,疏忽了康熙。
弘昫领了教导,恭恭敬敬地走了,雍亲王又有些懊悔。
“孩子方才在这,你该多关心他几句,咱们儿子又不是那不知好歹的性格,怎会忘了孝顺玛嬷?见你没关心他,只怕他失落,又是个闷葫芦性子,不肯表现出来。”雍亲王叹气。
宋满在脑袋里给八零八模拟了一个皮笑肉不笑的笑脸,但雍亲王对弘昫如此关心,倒是一件好事,她笑道:“我方才是惊喜着,竟然忘了这个,多亏爷提醒,咱们弘昫是闷性子,他就是茶壶里头煮饺子,肚里有出不来!心里人人都惦记着,却不说,这样的性子,看起来没有那巧言令色的好疼,只怕要吃亏呢。”
她顺手一刷,雍亲王果然掉落经验值,叹道:“正是这话呢,只有咱们替他多用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