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农家子闯科举 > 第595章 这暗卫,去哪进修了?

第595章 这暗卫,去哪进修了?

    “弟弟,你是说,我那位有大才的好友,是骗子?

    他的诗是别人代笔,只是想让我给他引荐贵人,飞黄腾达?”陆承泽不敢置信的问道。

    那样一个能诗词中满含豪气且忠君思想之人,会是骗子?

    他还想着,最近给对方引荐一些同僚,甚至将他爹也引荐一下。

    当然,陆承泽从没想过,让他那位好友见陆承安。

    毕竟,陆承安真的太忙了。

    这么想着,陆承泽就听陆承安说了句:

    “哥,你那好友,明日你就能在刑部大牢见到他。

    有什么话,你到时候跟他聊。

    来,我带你见见我给小茹找的师父。”

    听到这话,心中思虑万千的陆承泽,下意识的跟着陆承安,就见到已经入住的徐行之。

    “徐兄?

    弟弟,你是说,徐兄是我闺女的师父?”陆承泽有些震惊的问道。

    此刻,陆承泽看向一旁只顾着玩的女儿,羡慕极了。

    没想法,他想得到徐行之为他写一首诗,都很难,他女儿,竟然拜徐行之为师了。

    眼睛转了转,正当陆承泽想着,如何靠女儿,成为人生赢家时,就听见陆承安对他说道:

    “哥,你最近看到的那些诗,可都是徐兄专门为你写的。

    赶紧的,你跟徐兄多聊聊。

    他为了给你写那些诗,可是煞费苦心。”

    随着陆承安这话说完,陆承泽和徐行之对视一眼,纷纷移开视线。

    这妥妥的黑历史,接下来绝对不能提!

    一瞬间想明白前因后果的陆承泽,一把捞起自家闺女,跟徐行之开始了老父亲面对闺女师父的交流。

    徐行之也一秒进入师者状态,完全不看陆承安打趣的表情。

    接下来,徐行之就在陆承安家入住。

    而随着他的到来被传出去,陆承安家中,很快就有了众多登门拜访之人。

    面对这些暗搓搓只为了讨要一份专属诗词的同僚,陆承安满意的看着徐行之这位好友送他的诗词,对着暗卫招了招手。

    “去,将这些诗词给我多印刷一些,让大家一同欣赏。

    记得,派人去人多的地方朗读一下。

    徐行之,还真了解我!”

    暗卫一号:“……”

    跟着陆承安,暗卫一号总觉得,他成为了所有暗卫中,能力越来越多的人。

    带着徐行之给的诗稿,暗卫转身就走,不给陆承安再增加任务的机会。

    暗卫一号表示,他这动作,可是跟陆承安学的。

    陆承安:“……”这暗卫,去哪进修了?

    将到嘴边的话收回,陆承安看向书桌上的舆图。

    算了,还有别的事要忙,未来的名声,不急。

    反正,徐行之就在家中,他陆承安往后绝对要成为所有学生最头疼,出场次数最多之人。

    要是徐行之知道陆承安的想法,绝对会包袱款款跑路。

    可惜,等他知道的时候,家人都在京城定居了。

    很快,陆承安就再次忙碌起来

    诗词中的名声,在这个时代,终究只是锦上添花。

    大周百姓,还等着安稳度过极寒时代。

    接下来几年,寒冷,成了整个世界绝大多数时间的温度。

    就连常年温度颇高的海天府,都有几个月大雪纷飞的日子。

    不过,更大的问题不是冬日的时间越来越长。

    有差不多家家户户都能用上一两亩地的暖棚在,还有高产的良种,粮食问题,倒不是重点。

    伴随着极寒天气到来的,还有各处都快成为常态的地动和干旱或是洪水。

    这些天灾,非现在大周的人力能解决。

    一时间,为了解决各地天灾,不管是周臻和陆承安,还是大周其他官员,都忙碌得很。

    而大周的救灾队,因为专业,也因为人数越来越多,到极寒时代来临后的第五年,已经成了百姓最喜欢的人。

    当然,本来还有各种缺点的边军和各府兵士,在百姓心中,也开始大变样。

    虽然还没有成为大周最可爱的人,但救灾救多了,名声也好了起来。

    这天,陆承安和其他朝臣,不约而同的在收到某个消息后,来到皇宫。

    “陛下,现在可是大灾时节,万万不能应下将魏国收入大周疆域一事。

    以前那些小国百姓并入大周后,陆大人想办法,才有了修建运河一事。

    可修运河,大周缺银两的百姓,还有那些并入大周,无法靠自己生存的百姓,已经足够。

    若是加上魏国的百姓,大周想要度过大灾,就更加艰难。

    现在魏国南边地龙翻身,北边大旱三年,可以说颗粒无收,储存的粮食,也已经消耗殆尽。

    这样的魏国,真的不能救啊!”看着白发苍苍,其实也只有五十出头的礼部尚书对着周臻说道。

    听到这话,周臻看着手中来自魏国的国书,陷入沉思。

    现在的魏国,早就不是当年抢到皇位的魏国太子在位,而是差不多平均每一年都会换一个国君。

    甚至,这几年天灾频发,魏国的皇帝在位期间,已经刷新了最短时间。

    不过,皇帝换的频繁,朝中大臣依旧稳如盘山。

    也因此,陆承安对魏国那边的掌控,也没脱离控制。

    知道这情况的周臻,扭头看向陆承安,问道:

    “承安,你怎么看?”

    此话一出,所有朝臣,也一同看向陆承安。

    但凡大周的明白人,心里都清楚一件事。

    大周,若非陆承安提前布局,多方掌控,早就如魏国和齐国那般,动乱连连。

    周臻既然询问陆承安,若是陆承安觉得应下魏国俯首称臣一事,那就绝无更改。

    这不,马上就有人在看了陆承安一眼后,给一旁的陆正田使眼色。

    此时,陆正田作为都察院右都御使,在这群最低也是五品官的官员中,地位也不算低。

    因此,陆正田站的位置不算靠后。

    看着比他官位高的大臣给他不断使眼色,陆正田嘴角抽了抽。

    他虽然是陆承安的亲爹,但他的权威,只能在家中行使啊!

    现在,他儿子可比他官位高。

    既如此,他作为下官,听着他儿子的决定便是。

    再说了,以他对自家儿子的了解,若无万全之策,魏国可别想将烂摊子丢过来。

    这么想着,陆正田就听到陆承安开口道:

    “陛下,臣觉得,是否并魏国入大周,稍等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