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农家子闯科举 > 第599章 这才是咱们后代,应该生活的盛世!(正文完)

第599章 这才是咱们后代,应该生活的盛世!(正文完)

    陆承安看着来自广天府和海天府粮食基地那边传来的消息,表情认真的说道:

    “周大哥,这才是该名传千古之人。”

    “承安,你说得对。

    所有有功之人,我会全都好好地赏赐。”周臻心情很好的说道。

    说完后,他没忍住,大笑几声,才赶紧招来曹公公,请他找翰林院的官员前来拟旨。

    接着,他看向陆承安,感慨道:

    “承安,你以前搞粮食基地,每年花费不菲,我还以为只是无用功。

    没想到,这次的成果,竟然是功在千秋。

    还有大运河,现在连通各地,走水路运输,都比以前快了不少。

    接下来,大周绝对会进入急速发展的时代。”

    听到这话,陆承安看了周臻一眼,就赶紧催着他给有功之人赏赐。

    接着,他亲自盯着,在史书上,将所有在粮食基地有功劳的人,都一一记录。

    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大周疆域内,所有人都震惊了。

    青史留名,竟然有那么多人做到了。

    而陆承安和周臻,也真的是没有任何阻拦的,让一种提高粮食产量之人,生平一切,都记录在史册上。

    甚至,陆承安还请徐行之赋诗几首,为粮食基地的众人,再添美名。

    很多读书人,一辈子追求的,也就是这史书中的寥寥几笔。

    这不,消息传开后,文人的心思就浮动起来。

    在以前,虽然知道陆承安对工部很在意,也不吝啬的赏赐在工部研究出有用之物是人。

    但读书人,还是更喜欢钻研文章,视工部某些靠着一些研究升官发财之人,有些看不上。

    可现在,搞农业的都青史留名了。

    他们,心中的想法也开始起了变化。

    都是自小读书之人,在农业上,想要超过粮食基地受赏的那些人,有所建树,真的微乎及微。

    可得到赏赐的工部官员能做的事,他们多努力一下,也是能做到的。

    若有朝一日,真的能因此青史留名,就算不是大众眼中的文官,也无碍。

    一时间,以前虽然是陆承安主持,但因为考虑的人少,更多都是陆承安发现合适的人才,带入京城培养的杂科才子,在各地纷纷冒头。

    见状,陆承安没有任何犹豫,将早就在各地规划好的学堂,在同一时间开办起来。

    而就是这时,被陆承安发掘才华,直接送入工部多年的付青云,也终于搞出了大的成果。

    他和陆承安,还有一些志同道合或是才华都点亮在工程学上的同僚,经过多年努力,终于,做到了改良大周的交通问题。

    机关动力火车,终于,在大周问世。

    当然,与这个成果一同进步的,还有大周的冶金等技术的提高。

    因为从一开始就规避了陆承安记忆中,蒸汽火车的各种缺点,再加上大周的机关之学可是从未断过传承,机关之术很是厉害。

    新出现的机关动力火车,一开始就有了震惊大周所有的的速度,也没有什么能被挑出刺的地方。

    此时,大周国力强盛,国库也不缺银钱支持。

    很快,大周各地,就开始按照舆图上最合适的路线,铺设火车轨道。

    在机关动力火车出现后,很快,经过各种改良,与实际需求相结合,机关动力车,也快速地出现在大周百姓身边。

    自此,不管是水路还是陆路的运输,都得以快速发展。

    而大周各地百姓之间的往来,也更加快速。

    陆承安敢说,要是有人在深山隐居十几年,出来后,绝对会以为自己穿越了。

    当然,这样快速发展的大周,也让极寒时代,影响越来越小。

    毕竟,科研造成的生活便利,还有快速救灾和运输物资,让大周疆域内,即便发生天灾,也能快速救灾。

    至于人祸?

    这样的盛世,若有人想要推翻,别说周臻派兵清剿,知道的百姓都会提着锄头解决。

    也就是这时,陆承安悄悄地派人在各地,办起了女子学校。

    是时候,解决男尊女卑的问题,让女子,也不用浪费才华了。

    很快,随着各地时不时传出某家姑娘才华出众,甚至能用才华当起小官,或是赚到银子的消息传入百姓耳中,再打听到女子学校教导女孩各种有用的技能。

    都不用人提醒,就有人登门咨询入学条件。

    官宦人家,除了坚持女子应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在家相夫教子,不能抛头露面的人家,因为本就为家中姑娘请夫子常年教学,第一批为官的女子中,这些人家的女眷占了多数。

    在女子学堂入学的女生,最开始绝大多数也都是那些官宦人家或是富户。

    也因此,消息一传出,百姓一看,就明白要跟着学。

    一时间,人满为患,完全可以用来形容各地女子学院入学的盛况。

    人多了,就算有酸儒多嘴,也很快被喷的溜回家,接着又被家中女眷嫌弃。

    就在女子学院开的火热时,本来只是挂名医学院山长,其实心思完全不在教学上的毒仙李默然,突然奋起。

    甚至,还从神医谷拐走了孙老头和江天润,为大周的医学院,在短短几年内,就培养出了不少高手。

    陆承安见状,什么都没说,将三人的姓名和人生概况,全都记录在史册中。

    对此,李默然是满意的。

    而更满意的,是那些看到青史留名希望的有才之士。

    这不,运输快速发展后,又过了几年。

    此时,大周民间科技,就跟大爆发一般,有才之人辈出。

    甚至,很多人才,都是以前大家从没想过的女子。

    一时间,女子的地位,在大周一下提高了不少。

    陆承安也是在这样全民对女子态度改观的情况下,放出了不少改良后的织布机图纸。

    也就一两年,女子外出上工,在很多地方,已经成了常态。

    虽然每年,都有各种大大小小的天灾发生,甚至冬日寒冷天气逐年增加,夏日越来越短。

    春秋两季,差点都要成为记录在书中,但再没多少人见过的季节。

    但对百姓来说,生活美好极了!

    “周大哥,这才是咱们后代,应该生活的盛世!”陆承安和周臻站在观星阁顶层,看着夜色下灯火通明的大周京城夜景说道。

    听到这话的周臻,非常认同的点了下头:

    “的确,这是盛世,是大周所有人的盛世。

    我之后代子孙,以大周为荣。”

    说到这,周臻顿了下,看向陆承安问道:

    “承安,这么些年了,大皇子马上就要行冠礼。

    你能否告知,哪位皇子或是皇女,能快速接替我?”

    听到这话,陆承安干笑一声,丢下一句:

    “周大哥,不急。

    这盛世,还是在你手中更稳。”

    话落,陆承安就已经快速溜走。

    见状,周臻笑着摇了摇头,看向远方的万家灯火。

    ……

    正文完。

    番外明天开始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