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飞碟文学 >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 第551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第551章 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华北派遣军司令部。

    以多田骏为首的四个人,非常生气。

    八路军太嚣张了。

    皇军花费大力气打造的封锁线,竟然一个多小时,就被完全击穿。

    王村车站两头铁路线上的守备队,增援王村车站,就仿佛是送菜一般。

    张店云集三个师团竟然连一点回援的想法都没有。

    园部和一郎竟然发电报称,第14师团所部,遭受了超过五十门火炮的猛烈炮击。

    炮击很怪异。

    一轮打完以后。

    士兵们都藏进了掩体里面,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既不像是袭扰,也不像是进攻。

    仿佛在宣誓,八路军主力在这里,你们敢倾巢救援王村,他们就敢让日军两个月辛苦构筑的封锁线,毁于一旦。

    这个电报,不仅发给了中国派遣军司令部,也发给了大本营。

    言下之意,非常简单。

    他们援救王村,有很大顾虑,兵力派少了不行,派多了,周村,张店一线的封锁线,必然被八路军抓住机会。

    大本营也没有决策。

    整个压力,给到了华北派遣军司令部。

    多田骏阴沉着脸,看着正在思考的冈村宁次。

    好一会,冈村宁次才开口说道。

    “八路从红军时候的打法,就是你打你的,我打我的!”

    土肥原老鬼子一下子听出来冈村宁次的想法。

    既然八路军重兵云集周村张店一带,胶东方向,必然兵力空虚。

    此刻皇军应该抓住机会扫荡招远,莱阳一线,趁机打通烟台到青岛的之间的公路联络。

    “冈村君,名不虚传!”

    冈村宁次哪有心思听土肥原拍自己马屁。

    这时候,这种声音,更像是讽刺。

    他制定的囚笼战术,曾经给予厚望,期盼着在胶东战场的实验可以成功,然后在整个华北,大杀四方。

    可是在八路军主力摧枯拉朽的进攻中,犹如纸糊的一般。

    脑子里只有浓浓的挫败感。

    “土肥原君的意思,胶济铁路的三个师团,目前不愁粮食,弹药,至少一个月不用补给,完全可以拖住八路军主力的重兵集团,皇军应该集中火力,剿灭胶东之敌?”

    “这应该是冈村君的意见,不管是邯郸,还是聊城的失败,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我们没有坚固的阵地..尤其是邯郸方向108师团溃败,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走出了邯郸坚固的城防工事,在路上临时构筑的工事,不足以抵抗八路军的火力,聊城方向的溃败,也源于三个师团的出击,离开了防御工事。”

    不仅是土肥原贤二,就是冈村宁次,多田骏,山下奉文几人,再次查看了张店的补给资料以后。

    也认为张店坚守一个月,不成问题。

    “八路军东渡黄河以后,之所以能迅速壮大,成功的一点,就是他们建设了所谓“根据地”,这是他们的根基,也是他们防御的弱点,如果他们想要顺利吃掉我们三个师团重兵集团,至少会集中十万以上的八路军,如果在算上应对烟台,青岛的战术拉扯,整个胶东,就完全兵力空虚了。”

    多田骏看向冈村宁次,他点了点头,顺着土肥原的话,继续往下说。

    “这时候,我们能派兵,攻打招远,绞杀胶东所有的中国人,把八路军在胶东的一年多的努力,付之一炬,即便是付出一些代价,也是值得的。更何况,我们还可以从华东,华北,调兵增援济南。”

    三个师团按兵不动,依托工事,拖住八路军主力。

    然后忽然登陆龙空,突袭招远,八路军在胶东的核心区域。

    对整个胶东,执行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确实可以摧毁整个八路军的根基。

    问题是,付出的代价太大,多田骏自己也受不了啊。

    “冈村君,土肥原君,你们判断,从龙口登陆一个师团,是否能解决招远的敌人,如果再让青岛第19师团和第109师团出击莱阳,能不能在十天之内,在莱阳回师,并且西进,夹击胶济铁路的八路军主力?”

    青岛是很重要的港口,不容有失。

    防御不能交给海军那帮马鹿,至少需要留下一个师团。

    青岛两个师团出击,再登陆一个师团。

    如果确定八路军主力就在张店,周村,王村一线,当然没有问题。

    可是如今,没有其他情报佐证,八路军在胶东就兵力空虚了。

    “司令官阁下,我建议,先派遣第24师团,登陆龙空,袭击招远,同时要求第19师团和第109师团联合出击,让山冈厚重统筹两个师团的调度,稳扎稳打,开进莱阳,带上足够数量的伪军和守备队,让他们执行烧光,杀光,抢光的战略方针。”

    华北战局,已经恶劣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如果再不采取措施。

    八路军可以围困重点城市,甚至反攻山海关。

    土肥原贤二认为,如果不能重创八路军十殿阎罗,接下来华北的战事,怎么打都输。

    已经到了孤注一掷的时候了。

    多田骏听懂了土肥原贤二的想法,看向冈村宁次,他却看着济南方向。

    当务之急,是要朝着济南调兵。

    “可以考虑,把徐州附近的第13师团,北调济南。”

    这个师团,原本就是准备用于增援山东出现的战事,才在武汉会战之后,调到徐州整补的。

    如今已经完成了整补。

    此刻山东战局已经非常危险了,后备队,这时候必须要拉上去了。

    “同时,让石门附近的第4师团,回师保定,然后南下,趁着津浦路畅通无阻,德州附近,驻防津浦路。”

    胶济铁路的战事表明,即便是日军恢复了平汉铁路的交通,也能很快破坏。

    如果派遣重兵驻防,平汉线上的重兵集团,很可能会陷入108师团那样中断补给的困境。

    “第4师团离开石门正定,第一军怕是要发电报向御前抗议了。”

    山西日军一直想打通津浦路北平到石门的交通,恢复正太线的运营。

    毕竟只靠着同蒲铁路,犹如人被砍掉了一条腿。

    本来就不稳当,还随时被八路军拿着大砍刀威胁。

    再调走第4师团,怕是整个山西的日军都会心慌。

    “要不,把平津的几个守备队,南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